天天看點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作者:夢錄的西方史話

文|楠楠

編輯|楠楠

這巴勒斯坦分治及其後果

如果說 1948 年後模式中的一個主題是四面楚歌的以色列,其次是其阿拉伯鄰國的敵意,那麼第三個主題是大量阿拉伯人的困境。

難民,以色列的暴力誕生導緻阿拉伯人口大量流離失所,他們要麼在 1948 年 5 月 15 日之前被猶太複國主義軍隊驅逐,要麼在該日期之後被以色列軍隊驅逐,或者因害怕這些軍隊的暴力而逃離。

來自雅法、特拉維夫、海法和耶路撒冷的許多富商和主要城市名人逃往黎巴嫩、埃及和約旦,而中産階級則傾向于搬到納布盧斯和拿撒勒等全阿拉伯城鎮.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大多數阿拉伯國家的農民最終進入了難民營。

400 多個阿拉伯村莊消失了,沿海城市的阿拉伯生活幾乎瓦解。巴勒斯坦人的生活中心轉移到了該地區東部丘陵地帶的阿拉伯城鎮——該地區位于約旦河以西,後來被稱為西岸。

與阿以沖突中的其他一切一樣,人口資料也存在激烈争議。戰争爆發時,将近 140 萬阿拉伯人居住在巴勒斯坦。

據估計,從 1947 年 12 月到 1949 年 1 月期間,從原來的家園、村莊和社群流離失所的阿拉伯人人數在 520,000 到 1,000,000 之間;有普遍共識不過,實際人數超過60萬,很可能超過70萬。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約有 276,000 人遷往西岸;到 1949 年,戰前巴勒斯坦一半以上的阿拉伯人口居住在約旦河西岸(從 1947 年的 40 萬人增加到超過 70 萬人)。

160,000 至 190,000 人逃往加沙地帶。超過五分之一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完全離開了巴勒斯坦。其中約有 10 萬人去了黎巴嫩,10 萬人去了約旦,7.5 萬到 9 萬人去了叙利亞,7000 到 1 萬人去了埃及,還有 4000 人去了伊拉克。

期限 ”巴勒斯坦人”

從今以後,巴勒斯坦一詞将用于指代前托管巴勒斯坦(不包括以色列)的阿拉伯人。雖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已經創造和發展了大約 200 年的巴勒斯坦身份,但巴勒斯坦人形成一個獨特的民族的想法相對較新。

生活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從來沒有一個獨立的國家。在以色列建立之前,巴勒斯坦人一詞一直被猶太人和外國人用來形容巴勒斯坦的居民,直到 20 世紀之交才開始被阿拉伯人自己使用。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随着阿拉伯世界處于文藝複興時期,在奧斯曼帝國衰落的情況下普及阿拉伯統一和民族主義的概念, 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是更大的阿拉伯或穆斯林社群的一部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開始廣泛使用巴勒斯坦人一詞來表示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主義概念。

但在 1948 年之後,尤其是在 1967 年之後對于巴勒斯坦人來說,這個詞不僅意味着一個起源地,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種以巴勒斯坦國的形式共享過去和未來的感覺。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不同曆史——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公民

以色列建國時,大約有 150,000 名阿拉伯人留在以色列。這個群體約占所有巴勒斯坦人的八分之一,到 1952 年占以色列人口的比例大緻相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住在加利利西部的村莊。

由于他們的大部分土地被沒收,阿拉伯人被迫放棄農業,成為非熟練的雇傭勞動者,在猶太工業和建築公司工作。作為以色列國的公民,理論上他們與猶太人享有平等的宗教和公民權利。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然而,實際上,直到 1966 年,他們都生活在軍事管轄之下,這對他們的政治選擇和行動自由施加了嚴格的限制。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政治上保持沉默,許多人默許了根據猶太複國主義意識形态統治的以色列的現實。

許多人還試圖通過參與選舉、教育和經濟融合來改善他們的處境。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以色列試圖通過與德魯茲人、切爾克斯人和貝都因人等各種少數群體打交道來阻止巴勒斯坦人形成一種有凝聚力的民族意識;阻礙穆斯林宗教組織的工作;逮捕和騷擾涉嫌懷有民族主義情緒的個人;并将重點放在教育上,以此作為創造新的以色列阿拉伯人身份的一種手段。

到20世紀60年代後期,随着農業的衰落和與選親、結婚等事件相關的社會習俗的瓦解,舊的父系氏族制度幾近崩潰。在以色列成立後的近 20 年裡,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公民與其他阿拉伯人隔絕開來。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西岸(和約旦)巴勒斯坦人

約旦君主制在 1948-49 年的事件中看到了擴大約旦領土并将巴勒斯坦人融入其人口的機會,進而創造了一個新的包容性約旦民族。通過一系列政治和社會政策,約旦試圖鞏固對巴勒斯坦人政治前途的控制,并成為他們的代言人。

它提供教育,并于 1949 年向巴勒斯坦人提供公民身份;事實上,所有巴勒斯坦人中的大多數成為了約旦公民。

然而,原約旦公民與受過更好教育、技能更高的新移民之間的緊張關系很快就出現了。富有的巴勒斯坦人居住在約旦河東西兩岸的城鎮,争奪政府内部的職位,而阿拉伯農民則擠滿了聯合國難民營。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巴勒斯坦人約占約旦人口的三分之二。約旦衆議院的一半席位保留給西岸的代表,但這一措施以及将西岸與約旦河以東地區整合的類似嘗試因重大的社會、經濟、教育、以及每個居民之間的政治分歧。

約旦巴勒斯坦人,除了受到約旦君主制青睐的顯赫家族外,傾向于支援埃及總統賈邁勒·阿蔔杜勒·納賽爾激進的泛阿拉伯和反以色列政策,而不是約旦國王侯賽因更為謹慎和和解的立場。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帶

在加沙地帶被埃及控制的 20 年間(1948-67 年),它隻不過是一塊保留地。埃及的統治通常是專制的。居住在該地區的巴勒斯坦人被剝奪了公民身份,這使他們成為無國籍人(即,他們沒有任何國家的公民身份),而且他們幾乎無法真正控制地方行政。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然而,他們被允許進入埃及大學就讀,有時還可以選舉地方官員。

1948年阿明·侯賽尼宣布在加沙地帶建立全巴勒斯坦政府。但由于完全依附于埃及,是以是昙花一現。這次冒險的失敗以及 al-Ḥusaynī 由于他在二戰期間與軸心國合作而缺乏可信度,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 1950 年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民族主義。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加沙地帶長 25 英裡(40 公裡),寬 4-5 英裡(6-8 公裡),成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超過五分之四的人口都在城市。

貧困和社會苦難成為該地區生活的特征。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失業率很高;許多巴勒斯坦人住在難民營中,主要依靠聯合國的援助。他們以前耕種的大部分農田現在都無法進入,很少或根本不允許工業,但随着加沙成為埃及人的免稅港口,商業蓬勃發展。

盡管一些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能夠離開該領土并在其他地方接受教育和找到工作,但大多數人别無選擇盡管該地區缺乏自然資源和就業機會,但仍留在該地區。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近東救濟工程處營地

1949 年 12 月,聯合國大會設立了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近東救濟工程處)協助巴勒斯坦難民。

1950 年 5 月,近東救濟工程處在約旦河兩岸以及加沙地帶、黎巴嫩和叙利亞共建立了 53 個難民“營地”,以幫助其計算需要幫助的 65 萬或更多阿拉伯難民。臨時營地中的難民最初住在帳篷裡,但在 1958 年之後,這些帳篷被帶有鐵屋頂的混凝土砌塊小房子所取代。

條件極其惡劣;通常幾個家庭不得不共用一個帳篷,暴露在極端的冬季和夏季溫度下會造成更多的痛苦。失去家園和收入降低了士氣。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盡管為難民提供了免租金的住宿和基本服務,如水、醫療保健和教育(近東救濟工程處在難民營開辦了國小和中學,到 1951 年教了 40,000 多名學生),貧窮和苦難普遍存在。工作很少,盡管近東救濟工程處試圖将巴勒斯坦人融入“東道國”經濟蕭條的經濟中。

繼續生活在難民營中的巴勒斯坦人比找到工作和住房并融入其居住國國民經濟的更幸運的人感到更強烈的疏離感和混亂感。盡管營地加強了家庭和村莊的聯系,但在 1950 年代,他們士氣低落的居民與巴勒斯坦主流政治活動隔絕了。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托管巴勒斯坦以外的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人在叙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和波斯灣國家找到了工作,但隻有少數人能夠成為這些國家的公民。他們往往是歧視的受害者,并受到旨在限制其政治活動的各自政府的密切監督。

巴勒斯坦身份的複興

1948 年的事件(也被巴勒斯坦人稱為al-nakbah,“災難”)和流亡經曆塑造了下一代巴勒斯坦人的政治和文化活動。重建的中心任務落在了居住在以色列境外的巴勒斯坦人身上——包括在西岸和加沙地帶社群以及在前英國托管地之外的新巴勒斯坦社群。

生活在以色列國境内的巴勒斯坦人仍然處于模棱兩可的孤立的局勢,并受到以色列人和其他巴勒斯坦人的懷疑。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盡管五分之四的巴勒斯坦人一直留在前英國托管地。到 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盡管以色列努力阻止新的巴勒斯坦身份的出現,但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上司人已經出現,取代了名譽掃地的傳統地方和部族上司人。

營地的作用

巴勒斯坦難民營因所在國家而異,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發展——“僑民意識”的出現。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種意識發展成為一種新的民族認同和重振社會制度,導緻到 1960 年代建立更複雜的社會和政治結構。

近東救濟工程處建立的學校以及埃及、叙利亞、黎巴嫩、西歐和美國的大學出現了新的巴勒斯坦上司人。生活在近東救濟工程處管理的難民營中的巴勒斯坦人感到孤立、政治上無能為力、迷失方向、痛苦和怨恨。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他們仍然沒有被同化,并在受納賽爾啟發的泛阿拉伯主義的基礎上産生了一種新的認同感,培養了對失落的天堂(巴勒斯坦)和新興的泛伊斯蘭運動的記憶。

以前托管的巴勒斯坦以外的巴勒斯坦人的作用

到 1960 年代後期,出現了一批受過教育和流動的巴勒斯坦人,其中不到一半生活在約旦河西岸或加沙地帶。他們在中東大多數阿拉伯國家的石油公司、公務員和教育機構工作。

在成功地抵制了阿明·侯賽尼 、約旦和埃及為他們控制和代言的努力之後,他們加入了重塑巴勒斯坦意識和制度的程序。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巴勒斯坦人由此進入了建國鬥争的新階段。

參考文獻:

探究巴勒斯坦和分散各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1967 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