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家建議放開三孩?“呵呵,你來養啊!”

作者:手寫書分享
專家建議放開三孩?“呵呵,你來養啊!”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無語的新聞。

專家表示盡快開放三孩,内容大概是,之前放開“單獨”二孩和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效果不太理想。有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為1786萬,2017年為1723萬,到了2019年新生兒的數量隻有1465萬,創20年來新低。

專家建議放開三孩?“呵呵,你來養啊!”

這還是開放二胎政策情況下,連續四年下降,那放開三孩就能拯救大陸的生育率嗎?

看看網友的答案就知道了。

哪個專家說的?他出錢養嗎?

婚都不想結,還開放三胎,符合啥民意啊?

你就是放開10胎都沒用,我們知道自己生不起。

專家建議放開三孩?“呵呵,你來養啊!”

此言論一出,一邊倒的反對态度。

明明大陸經濟在發展,生活水準也在提高,可為什麼越來越多不想生孩子?

到底是生不起還是不願意生呢?

日本學者小林美希的《不讓生育社會》針對這個現象,展開調查。

在不生孩子這件事情上,除了大陸,日本也是災難區,有人預計2020年日本新生兒人數大約是84.5萬人,再創新低。

為了搞清楚原因,作者通過大量采訪和執行個體探索日本女性生育的困境。

在生育這道坎上,不是女人不想生孩子,也不是“不能”生育,而是社會“不讓”生育

01.生育=看不見希望‍

說到生孩子,很多人覺得是生不起。

可上一輩要比我們窮多了,孩子還一個又一個生,怎麼偏偏到我們這一代,就不想生孩子呢?

沒錢隻是表面,沒希望才是根源。

《不讓生育的社會》中有組殘酷數字,近30年來,有60%以上的女性一旦懷孕,就要面臨“生育離職”的囧況。

日本同中國一樣,有法律規定用人機關不能以妊娠、分娩為理由對女性實施解雇、降薪、或将正式職員調整為非正式職員。

但公司會用刁鑽手段刁難懷孕女性,逼迫她們主動提出辭職。

書中有一個女性叫惠子,在試用期即将結束時懷孕,找人事批産假遭到拒絕,理由是:從沒有過試用期員工懷孕的先例。

人事打電話給她父母,要求孩子必須寄養到父母家,否則辭職。

所幸上司器重她,沒有辭退,但她要比法定産假延遲兩周才可以休假,産後8個月,孩子沒斷奶,重返職場。

可她成為公司的“污點”,同僚排擠她,背後議論她是拖後腿,派不上用場的人。

有了惠子事件,公司重新拟定用人制度,女性試用期延長到半年甚至一年。

這樣一來,如果試用期懷孕,就可以輕松辭退她。

專家建議放開三孩?“呵呵,你來養啊!”

這種情況在中國也常見。

一個朋友在股份制銀行上班,她能說會道,每個月的績效排第一,可懷孕之後,沒法像以前一樣沒日沒夜加班,績效也就降下來了。

從第一變成倒數第一,不僅影響晉升,還面臨降級風險。

而受到疫情關系,公司要裁員,自己是部門墊底的,裁員必在其中。

還在休産假的朋友感到焦慮,擔心休完産假就失業了,雖然國家規定公司不能開除哺乳期員工,但她知道,一旦行長勸退,她主動辭職,一切就變得合理。

這就是職場媽媽面臨的窘境,同僚嫌自己拖後腿;婆婆嫌棄你矯情;孩子出生後,回到工作崗位,一切清零,為了照顧孩子,隻能做邊緣化崗位。

專家建議放開三孩?“呵呵,你來養啊!”

社會學家謝莉·科雷爾調查發現,如果履歷中求職者有孩子資訊,收到回複隻有50%。

有孩子的女性跟沒孩子的同輩,每多個孩子,每小時就少賺約5%。

可見,母親這層身份比女性性别本身,更容易遭受到歧視和不公平對待。

02.喪偶式育兒,誰弱誰就輸‍

“你失去了什麼?”

這是《82年生的金智英》中金智英問丈夫的一句話。

對于丈夫而言,有孩子,有家庭,是外人眼裡的“好男人”,非但沒有失去,反而還加分;

對于妻子而言,生孩子失去青春、健康、工作,人生規劃,甚至是做自己的權力。一條曾釋出一個視訊,一位日本媽媽長谷川美祈,曾是住宅設計師,結婚後辭職,孩子出生後,她承擔全部育兒工作。

偶然的機會,她用照片記錄孩子成長,照片中孩子朝氣蓬勃,可背後也承載着一位母親的孤獨和絕望。

長谷川美祈拍過一張特别的全家福,她把自己和女兒以外的人全部都摳白了。

專家建議放開三孩?“呵呵,你來養啊!”

在她眼裡,自己處在母親和女兒的世界中,孤立無援。

自從有了孩子,參加女兒幼稚園家長會,大家都會介紹自己是某某媽媽,“我”自動消失了。

整個世界似乎隻剩下“媽媽”的呼聲。

此外,她還拍過虐待兒童的案件《安靜》,照片中,在一個森林深處,地下埋着一小女孩屍體。

專家建議放開三孩?“呵呵,你來養啊!”

這個小姑娘被母親虐待緻死。

據統計,日本每4天有1個孩子因受到虐待而死亡,74.5%的加害者是母親。

生育帶給母親快樂,但也讓母親迷失自我,甚至将個人不幸轉移到孩子身上。

以色列社會學家奧爾納·多納斯做過一項“後悔成為母親的女性”話題,她采訪了32個女性,她們不同的年齡,職業,家庭,受教育程度和經濟狀況、婚姻條件也不同,得到的答案是後悔成為母親,盡管很愛孩子。

如果有選擇機會,能抛開母親身份,成為一個不是任何人母親的女人。

而造成這種現狀的根源是不平等的育兒方式,從分娩到育兒重擔都壓在女性身上。

其實,日本法律規定,男性最長可申請超過52周(一年)的帶薪育兒假。

可《不讓生育的社會》調查顯示,在2011年,隻有2.63%的男性獲得育兒假準許。在中國,夫妻之間,也是女性申請育兒假居多。

專家建議放開三孩?“呵呵,你來養啊!”

整個社會和家庭都預設男性休産假是可恥的,甚至會遭到職場歧視,覺得他是吃軟飯。

女性抱着“為母則剛”的枷鎖,孤軍奮戰育兒;男性,了解不了妻子處境,把育兒當成休息,進一步加深女性不想生育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