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産業鍊的煩惱

去年12月,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全球半導體龍頭公司齊聚一堂,為台積電美國晶圓廠的首批機台裝置表達祝賀。除了黃仁勳、蘇姿豐和庫克這些老熟人,一塊來的還有做存儲晶片的美光,光刻機公司ASML和MCU生産商Microchip的CEO。

庫克在發言中說,蘋果将在近十年來首次在美國本土生産晶片,這是減少對亞洲制造業依賴的關鍵一步,“感謝這麼多人的努力,讓這些晶片可以自豪地印上美國制造。”

蘋果産業鍊的煩惱

1998年喬布斯重回蘋果時,他們還是一家集設計、制造、銷售于一體的超級巨無霸企業。然後,喬布斯請來了供應鍊大師庫克,作為蘋果供應鍊的總設計師,後者将産品生産交給了以富士康為代表的OEM企業,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研發銷售上。

二十年裡,蘋果打造了一個複雜無比的供應鍊體系,這個體系與中國息息相關。

超過95%的iPhone、AirPods、Mac和iPad都在中國制造,中國市場也貢獻了蘋果超過20%的營收,目前僅有Mac Pro産品線還在美國生産。

正如iPhone包裝盒上的那行英文: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Assembled in China。

蘋果非常擅長用多元的供應商分散風險,利用二供制衡一供。從2014年開始,蘋果就醞釀将生産線小心翼翼的遷往其他國家以分散風險。而且在2020年後,這個程序大大加速了。

2020年,已經有人買到了越南組裝的HomePod Mini;2022年9月,富士康印度工廠開始生産去年最新款iPhone14,12月,富士康向印度子公司追加5億美元投資擴大産能。

與此同時,富士康越南産區傳出已認證MacBook Pro生産測試的消息,可能會于今年5月正式量産。

蘋果産業鍊的煩惱

英國《金融時報》在一篇文章中披露,疫情的爆發促使蘋果加快了供應鍊轉移的節奏。蘋果有一個龐大的工程師團隊穿梭于美國總部和中國的供應商之間,以至于“蘋果每天都會訂舊金山到上海的50個商務艙”。

但自2020年以來,蘋果工程師一直來不了中國。

過去十多年間,蘋果和中國完成了互相成就。如今,一場由蘋果指揮,供應商執行,印度和越南負責接應的遷徙行動開始了。那麼,中國供應商的角色是什麼?

蘋果帶來了什麼?

中國為蘋果提供的遠遠不止勞動力,而是一個嚴謹複雜的系統。

蘋果并不是第一個把生産外包到中國的公司,卻是最特殊的一個:幾乎所有蘋果的代工廠都有一間專門的Apple Room,這是蘋果駐場專家辦公的地方。

蘋果每年向代工廠派去的駐廠人員達百人以上,涵蓋物料、研發、采購、生産管理、售後等所有和産品相關的部門,以確定出品時效性。這些駐廠專家在工廠裡都擔任核心職位,直接把控了生産節奏。

具體而言,通常由GSM(全球供應鍊經理)牽頭,根據産品需求計劃推動項目進展,駐場團隊會每天檢查生産資料,核對供應商報表的真實性和準确性,如果發現欺騙或故意造假,就會重罰供應商。

有一個傳聞是這麼說的:在一家代工廠倉庫裡,經常出現老鼠啃食雙面膠的問題。蘋果總部知道後,直接派人從美國過去,專門制定了一套倉庫養貓方案,包括貓的品種、年齡、數量、采購預算、采購途徑、工作福利,甚至于貓的績效考核與貓的心态保持,以確定貓能按照紀律打工。

這也許是個段子, 但也準确的描述了蘋果對供應商的全方位監控。同時,為了滿足自己的零部件定制化的要求,蘋果會要求供應商采購專門的裝置,建設專用産線,甚至直接由蘋果提供裝置和技術指導。

蘋果自己沒有工廠,但他們每年花在廠房、裝置上的開支都在100億美元左右。

這種特殊的關系,帶動了中國供應商的快速進步。

在iPhone 4上,蘋果采用了一種名為柔性電路闆(FPC)的技術,即軟性材料做成的印刷電路闆,可以彎曲折疊,能縮小電子産品的體積和重量。iPhone 4率先應用後,國産安卓手機迅速普及了這一技術。

到了iPhone X時代,蘋果與立訊精密合作,實作了折疊式FPC軟闆技術。一個季度後,華為、榮耀、OPPO、vivo和小米陸續和立訊精密簽下FPC軟闆技術新訂單。2017年iPhone X發售,立訊精密收入同比大漲66%。

對代工廠來說,蘋果既是最資深的技術指導,也是最嚴格的老師。蘋果對代工廠有多嚴格?它要求用手抓起手機包裝盒的外部時,内層的盒子要勻速滑落。

嚴苛的環境創造了一大批供應商的技術進步與财富增長,最典型的是富士康。2000年富士康代工iMac時,收入隻有緯創的一半,十年後,富士康的收入超過了另外5大競争對手的總和。蘋果的高徒廣泛分布于A股的電子闆塊,遍布整機組裝、聲學模組、WiFi模組、資料線、玻璃蓋闆等每一個環節。

蘋果公布的2021年供應商名單中,共25家在A股上市,他們是浮上水面的冰山一角,是供應鍊的超級節點,牽動着的116支蘋果概念股,遍布上遊材料、裝置等供應體系,總市值超過2萬億元。

時至今日,沒有任何一家美國科技公司如蘋果這樣,與中國緊密綁定在一起。但蘋果在帶來技術與就業的同時,也帶走了一些東西。

蘋果不能複制,但富士康可以

2008年,蘋果在MacBook Pro上引入了CNC加工工藝,一口氣購買了一萬多台生産裝置。2019年以前,國際鑽攻機市場由日本、德國主導。

2020年,國内一家名叫創世紀的公司進入蘋果産業鍊,開始為領益智造、東山精密和長盈精密供貨。在産品性能方面,創世紀和外資裝置相差不大;而在價格和壽命方面,創世紀約22萬元/台,更換期為5年,發那科約40萬元/台,使用壽命6-7年。平均下來,發那科每年的使用成本至少比創世紀高30%。

蘋果産業鍊的煩惱

于是,物美價廉的創世紀開始大規模蠶食日本老牌龍頭發那科、法蘭克的訂單。2021年,其淨利潤大漲172%。

這種舊主新王的交替在蘋果體系内每時每刻都在上演,最典型的例子是立訊精密。王來春曾是富士康流水線上的女工,離開富士康後開辦了自己的代工廠,從富士康的外協業務入手,随後獲得蘋果的垂青。

雖然立訊精密的工廠裡挂滿了郭台銘語錄,但後者也隻能眼睜睜看着蘋果一點一點扶持起立訊精密與和碩參與競争。有消息稱,今年立訊精密将與富士康共同生産iPhone 15 pro max,原本蘋果的高端機型隻由富士康獨家代工。

The Information報道,2018年,富士康曾與蘋果公司讨論了AirPods Pro的早期原型,并積極投入資金改造設施,期望提前試生産,但蘋果扭頭把訂單給了立訊精密,這讓富士康管理層耿耿于懷。

以OLED面闆供應商身份跻身蘋果産業鍊的京東方,其技術突破同樣離不開高人指點。曾經有面闆企業高管在采訪中承認,蘋果會直接要求三星向京東方傳授部分舊技術。

但供應商承擔的風險也是巨大的:每個蘋果的OEM基本都有高資本開支、高負債、高風險三大特征,進入蘋果産業鍊,就意味着需要大規模的資本開始建設産線,購買裝置。而且,蘋果的定制化裝置沒辦法用于其他同類産品的代工。一旦被踢出産業鍊,會面臨巨大的資産減值。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的供應鍊一直沒有進入主要零部件的核心供應序列。以iPhone 12 Pro為例,中國大陸地區貢獻的價值量僅為4.7%[6]。

在iPhone成本最高的螢幕、SoC、鏡頭幾個零部件裡,目前隻有京東方、豪威、舜宇光學等幾家企業能夠進入供應鍊,但不是核心供應商。

盡管如此,跻身蘋果供應鍊依然是每個OEM企業的夙願。根據富士康員工描述,因為蘋果的保密規定,富士康内部用豪華車品牌指代iPhone型号,第一代iPhone SE,iPhone 6S,iPhone 7和iPhone X分别被稱為特斯拉,阿斯頓馬丁,瑪莎拉蒂和法拉利。

如今,這4.7%也在一點一點離開中國。

目前,富士康已在印度出貨最新款iPhone,伯恩光學、藍思科技等零部件供應商也已赴越南建廠,印越的關稅正逐漸從電子産品擴充到上遊,催化着更多材料、裝置商轉移。

摩根大通預計,到2025年,越南将生産大部分AirPods,20%的iPad和Apple Watch,5%的MacBook。

“東南亞供應鍊水準低”是一個常見的說法,但目前來看,情況其實沒有那麼樂觀。

NOT Assembled in China ?

2012年,在蘋果的授意下,歌爾股份來到越南北部的北甯省桂武工業區建造第一座工廠,2019年,歌爾在同一地區開設了第二座工廠。

桂武工業區距離河内僅33公裡,臨近國際機場和港口,這裡工廠林立,被稱作“小東莞”。第一個登陸的三星與越南政府如膠似漆,全球一半的三星手機都從越南出貨,三星甚至即将在越南生産半導體産品。佳能也在此生根,桂武工業區順理成章地成為蘋果産業鍊在越南的大學營。

2007年,富士康進駐越南,目前已投資超百億元;2010年,裕同科技赴越設立北甯分公司,如今在越南已有三個工廠;2016年,立訊精密成立越南子公司;2017年,藍思科技、美盈森、伯恩光學來到越南建廠;2020年,領益智造參與合辦的越南工廠也投入生産。

越南從AirPods産品線切入,随後生産Apple watch,逐漸向核心産品靠近,如今已成富士康在全球産量第二大的地區。

過去幾年,越南曾是出口企業躲避貿易摩擦的草垛。從深圳到河内的行駛距離僅1200公裡,2019年以前,制造企業為了避稅,将貨物運到越南,更換包裝,貼上“越南制造”的标簽,作為越南産品進口美國。

随後,美國向越南的一堆鋼鐵制品征收了456%的懲罰性關稅,以阻攔中國借道。越南緊急出台新規,要求在非完全本土制造的産品,必須在越南增加30%的本地附加值,才能稱之為“越南制造”。此後,越南出口額超過深圳。

印度工廠也有相似的成長邏輯。

2017年,富士康開始在印度組裝老款iPhone,生産時間相較國内産線通常晚6-9個月;2022年9月,印度開始組裝最新機型iPhone14,産線與國内僅相差2個月;12月,蘋果向印度富士康追加5億美元投資,為量産iPhone15做準備,時間差将再次縮短至數周。

同樣獲得提拔的還有昌碩的印度工廠,去年9月,印度昌碩擴招了7000名員工,11月開始生産iPhone 14。

蘋果遇到的一個問題是:雖然代工廠搬走了,但代工廠的供應商還在中國,許多二三級供應商隻有中國有。

但印度找到了解決辦法:過去5年間,印度給進口手機設定的關稅從10%上漲到20%,小米、vivo、oppo為進入印度市場,都早已在當地辦廠。這種高關稅政策橫掃了汽車、家電、家具等幾乎所有制造領域,馬斯克為了把車賣給印度人,和莫迪政府談判了兩年,至今都沒能談下更低的關稅。

後來,印度的進口保護蔓延到上遊,對PCB、攝像頭子產品和連接配接器等産品也開始征收10%關稅。對上遊的征稅,實際上是倒逼供應鍊一起轉移。

同一時間,彭博社曝出印度政府為了吸引外資,一個月内接洽了1000家美國企業。印度還專門規劃了46萬公頃土地,用于承接從中國撤出的外國企業[5]。

今年初,越南政府迫不及待地宣布又一個喜訊:富士康計劃今年再向越南投資7億美元,同時,越南地區即将生産啊MacBook Pro系列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有海外市場研究者實地考察越南發現,中資和外資在越南設廠并非使用落後産能,而是最新科技,環保标準甚至高于國内,以防止落後産能被快速淘汰。那麼,當地人不會用怎麼辦?

另一個消息也許可以側面解答這個疑問,蘋果現在要求主要的中國代工廠把中國的NPI工程師運送到越南,手把手培養當地畢業大學生,解決NPI技術難題。

訂目标,給裝置,教過程,促生産。蘋果在中國用這種方法,創造了立訊、藍思和歌爾這樣的龐然大物,和台灣地區的代工廠分庭抗禮。雖然目前印度和越南的轉移主體還是中國公司,但很難說未來會不會出現本土的OEM巨頭,和中國公司開始競争。

考慮到蘋果目前主管全球供應鍊的營運副總裁薩比·汗(Sabih Khan)就是印度人,上任時間在微妙的2019年,這種趨勢絕非不可能。

蘋果産業鍊的煩惱

對于身處國内的供應鍊來說,面前吊着政策的糖,背後抵着關稅的刀,旁邊是蘋果吹着指揮行動的口哨。

尾聲

2010年,為了引進富士康,時任河南省長郭庚茂冒着35度的高溫在新鄭機場等了郭台銘一個鐘頭。這一站,給河南換來了一個“iPhone City”和30萬就業崗位,十年内GDP上漲124%,進出口額長期保持中部第一。

鄭州富士康是中國排名第一的出口企業。而在排名前100的出口企業裡,富士康在大陸地區的不同工廠分别占據七席,深圳工廠排名第四、成都工廠排名第五,太原廠第18,煙台廠第43,天津廠第57,武漢廠第79。

Assembled in China背後有很多意義,除了産業本身,它也帶來了大量的稅收和就業崗位。在各種要素成本逐漸上升的同時,電子産業高附加值環節的突破并不順利,還遇到了美國的圍追堵截。

英國《金融時報》采訪了包括前蘋果工程師在内的25位供應鍊專家,他們表示蘋果短期内很難剝離對中國供應鍊的依賴。但問題是,這個過程的開始,本身就是一個信号。

另外正在離開的不止是蘋果,戴爾的最新計劃是:2024 年確定産品中的所有晶片都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生産,2025 年底前将50%的電腦産能移出中國大陸。

第一張多米諾骨牌正在緩緩仰倒。

蘋果産業鍊的煩惱

參考資料

[1] 富士康才是IP界的“黃埔軍校”,連Google都找它買專利

[2] 郭台銘與富士康,徐明天

[3] 郭台銘,錢能解決一切問題?

[4] 蘋果公司是如何做“駐廠",管理供應商的?

[5] 莫迪政府“自給印度”經濟倡議評析,甯勝男

[6] 拆解iPhone12:南韓零部件占比提升

[7] 富士康廠妹華麗轉變!立訊精密王來春登頂界面新聞2022年度女性CEO榜首

[8] Inside Apple’s Eroding Partnership With Foxconn,The Information

編輯:李墨天

視覺設計:疏睿

責任編輯:李墨天

研究支援:劉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