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氣候在大變了?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後面可能更複雜

國家氣候中心釋出2023年首個總體氣候的預判,讓我們看到了氣候的變化格局可能又要發生逆轉了。

當然,從這個說明的情況來看,認為今年全國氣候年景總體偏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仍然呈現出多發強發展态勢。

中國氣候在大變了?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後面可能更複雜

是以,這對氣候變化之下的影響來說,不是什麼好事情。2022年我們已經見識到了極端性氣候變化之下的影響,如果2023年再次出現的話,那真的又是一個大難題了。

而且,2023年還将有特殊的氣候現象,這是值得注意的,這究竟如何發展,下面我們來看看。

中國氣候在大變了?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後面可能更複雜

2022年氣候已經很差

沒錯,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2022年大陸的氣候變化也是“破天荒”的轉變,可以說極端性的氣候現象也是頻繁。

在夏季的時候,大陸長江流域遭遇了近60多年來最為嚴峻的幹旱,其中很多區域都是河流斷流的模式。讓很多人都感覺意外,畢竟夏季是大陸雨水較多的季節。然而,在2022年卻出現了“汛期反枯”的情況。

中國氣候在大變了?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後面可能更複雜

當然,高溫也是強烈,例如:2022年上海市日最高氣溫≥35度的高溫日數達50天,較常年偏多29天,居曆史同期次多,日最高氣溫≥37度的高溫日數達31天,較常年偏多24天,居曆史同期次多,日最高氣溫≥40度高溫日數達7天,創曆史最多紀錄等等。

綜合高溫日數、持續時間和極端最高氣溫,2022年高溫達曆史最強。是以,極端性的高溫讓我們着實“捏了一把汗”。

中國氣候在大變了?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後面可能更複雜

當然,這樣氣候的根本原因,從表面上來看,那就是大陸長時間受到副熱帶高壓的覆寫,以至于大範圍地區長時間無降雨,一直熱。

而從根本性的原因來看,其實主要還是來自全球變暖的影響。全球變暖引發了大氣環流的轉變,引發了氣候大波動。

中國氣候在大變了?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後面可能更複雜

在2022年之中,中國也是全球變暖最為敏感的區域,全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全國平均氣溫10.51℃,較常年偏高0.62℃,除冬季氣溫略偏低外,春夏秋三季氣溫均為曆史同期最高,全國平均降水量606.1毫米,較常年偏少5%,冬春季降水偏多、夏秋季偏少,夏季平均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少。

中國氣候在大變了?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後面可能更複雜

是以,在2022年,大陸的氣候格局也算是發生了重大改變,不少曆史性的氣候轉折點都出現了。這也是被很多人稱為的“2022年或許是整個地球的氣候轉折點”,因為除了大陸,整個北半球地區都遭遇了類似的氣候變化。

是以,值得人類警惕。然而,對于2023年來說,又是一個極端性氣候可能多發的年份了。

中國氣候在大變了?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後面可能更複雜

中國氣候在大變?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

當然,如果要看2023年極端氣候多發、強發,這個可能讓很多人覺得,不用說都知道。不過,大陸氣候中心在判研的過程之中,提供了更加詳細的問題,讓我們看到了,又有可能出現2022年類似的情況。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從資料上來看,在全球變暖加速演化的過程之中,氣候系統受氣候變化影響,變得更加不穩定,基于多種氣候模式以及因素等問題。

中國氣候在大變了?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後面可能更複雜

大陸氣候中心給予了建議:

  1. 大陸南方地區重點防範夏季持續性高溫天氣,確定迎峰度夏能源供應
  2. 沿海地區還需要重點加強台風的防禦工作
  3. 北方地區要重點防範暴雨、洪澇及其造成的城市内澇等次生災害
  4. 西部地區要提高防範強降雨引發的地質災害等風險。

看到沒?很多人看到南方地區的氣候就會想到,難道又會出現持續性的高溫了?要是出現2022年類似的情況,那真的要做好防禦了。

中國氣候在大變了?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後面可能更複雜

然而,這裡我們隻能說,這是預判,并不一定會這樣地發展,在2022年就已經出現了“反常情況”。是以,隻是從大氣變化趨勢給予的說明。

但是,大陸整體的氣候複雜化已經成為了“罕見變常态”的模式。

中國氣候在大變了?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後面可能更複雜

按照大陸氣候中心說明的是,未來大陸不同地區平均氣溫仍然表現出增加趨勢,極端高溫事件将會更加頻繁、更加嚴重,如大陸中東部地區,2035年前後,類似于2013年夏季極端高溫事件可能變為兩年一度的事件,到本世紀末,發生高溫事件的風險将提升到現有的幾十倍。

是以,大陸也是跟全球變暖之下的極端性氣候變化增強挂鈎的。

中國氣候在大變了?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後面可能更複雜

而且,未來中國平均集中降雨呈現期也會發生重大轉變,50年一遇變為20年一遇,極端幹旱事件将從現有的50年一遇變為32年一遇,複合型極端事件發生的機率和風險也将持續增加等等。

是以,中國氣候在大變,跟做全球變暖一起變化,是趨勢了。

中國氣候在大變了?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後面可能更複雜

當然整體一句話就是——極端性氣候呈現出了更多的情況。然而,對于2023年來說,氣候後面的氣候可能更加地複雜。

為什麼2023年後期氣候更複雜?

這個問題也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因為在2023年還将可能遭遇厄爾尼諾現象的襲擊,世界多個氣候中心已經釋出了預警,預計2023年晚些時候再次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将加劇全球極端天氣事件。

中國氣候在大變了?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後面可能更複雜

是以,在厄爾尼諾現象出現之後,将會提升極端性氣候的變化過程。而這又是在拉尼娜現象之後,恢複平靜期之後的再一次大氣轉變。

厄爾尼諾現象不僅會将2023年的全球氣溫提升,高于2022年,由于厄爾尼諾現象的加熱效應需要數月才能感受到,這意味着2024年更有可能創下新的全球最高氣溫紀錄。

中國氣候在大變了?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後面可能更複雜

是以,有史以來最熱的年份可能就會在2024年出現。人類面對《巴黎協定》的1.5度氣候臨界點也難以保住。是以,人類面對氣候的格局轉變,必然也會存在。

當然,厄爾尼諾影響對中國也就存在了,會加速氣候的複雜化,一般來說,在厄爾尼諾的秋冬季發生時段,大陸東部容易出現北少南多的降水分布型,即北方大部地區降水比常年偏少,南方大部地區降水比常年偏多,夏季容易使長江中下遊地區多雨以緻發生洪澇,黃河及華北一帶少雨并形成幹旱。

中國氣候在大變了?2023年極端氣候或多發、強發!後面可能更複雜

是以結合大陸氣候中心的說明,那大陸南方地區可能又是冬雨強發的時段,完全有點類似于春夏秋冬四季錯亂的情況,這個需要大家提前做好準備。

反正一句話,無論是極端性高溫,還是少雨,還是台風。在全球變暖之下,我們都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而不是等待來了才去準備,那就很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