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泰國歡迎“中國家人們”,多地期待生意好起來,中國重新開機出境團隊遊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6日早上,沉寂多時的曼谷廊曼機場1号航站樓國際抵達大廳再次熱鬧起來,歡快的笑聲随熟悉的漢語問候聲響起,處處洋溢着喜悅的氣氛,泰國迎來新冠疫情暴發後首個中國出境遊團隊,泰國國家旅遊局局長育他沙給中國遊客送上象征吉祥的花環與旅遊禮包,并用漢語熱情地說:“歡迎來泰國。”從當天起,中國在20個境外目的地國家試點恢複出境團隊遊,同時開放港澳出入境團隊遊,标志着大陸出境團隊旅遊業務正式拉開重新開機大幕。首批團隊遊試點目的地國對中國遊客的回歸翹首以待,并為中國遊客“獨家定制”一些旅遊項目和便利措施。業界人士分析稱,中國遊客的出境遊需求呈現出新的特點,旅遊企業順應形勢作出相應的調整。但由于疫情期間,海外旅遊相關資源發生了很大變化,出境團隊遊市場的全面恢複還需要一個過程。

泰國歡迎“中國家人們”,多地期待生意好起來,中國重新開機出境團隊遊

部分目的地率先熱起來

6日早上8時05分,搭乘春秋航空9C7419航班的近40人團隊遊客,從廣州飛抵泰國曼谷,受到當地熱情迎接。他們将進行為期6天的曼谷-芭提雅-沙美島浪漫之旅。時隔3年中國出境團隊遊試點恢複後,該團是在首批20個目的地國家中率先抵達的旅遊團。廊曼機場當天打出“中泰一家親,歡迎中國家人們”的橫幅,并舉辦隆重、熱情的歡迎儀式,迎接中國首發旅遊團遊客的到來。育他沙在歡迎儀式上表示:“泰中情誼深厚,泰國非常歡迎中國家人們赴泰旅遊,将不斷完善相應的服務與系統,為中國遊客提供更多便利。”來自廣州的遊客林先生說:“這是新冠疫情後第一次出國旅遊,很開心,出入境手續都非常便利,感覺很好。3年前到泰國旅遊時,就被當地人的熱情和對中國人的歡迎深深打動。今天再次來到泰國,又一次感受到泰國人民的好客之情!”

赴泰首發旅遊團雖然6日最早抵達目的地,卻不是最早出發的。當天0時15分,廣州廣之旅國際旅行社組織的近50名遊客從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出發,乘坐阿聯酋航空EK363航班前往阿聯酋和埃及旅遊,并于當地時間5時27分抵達迪拜國際機場。該旅遊團中退休人士約占八成,年齡最大的80歲。據廣之旅介紹,首日下榻的迪拜七星帆船酒店為遊客提供“提前入住”服務;阿布紮比旅遊局将在亞斯島法拉利樂園門口為遊客安排隆重的歡迎儀式,随後遊客将免費進入園區遊玩。埃及将在阿斯旺遊輪為首發中國旅遊團舉行歡迎儀式,政府官員将為遊客送上精美伴手禮。

6日上午8時許,還有一組10人旅遊團在春秋旅遊的組織下,從昆明乘坐火車前往寮國首都萬象。參團遊客一路飽覽雲南南部的秀麗風光,進入寮國後,先經過“世界遺産之城”琅勃拉邦,然後抵達萬象。此外,由中旅旅行組織的新加坡首發旅遊團于9時許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出發,經香港轉機後于晚8時許落地新加坡。據《環球時報》記者統計,出境團隊遊重新開機首日,國内5家旅企發出至少14個出境旅行團。

同程旅行資料顯示,1月20日至2月5日期間,出境團隊遊産品咨詢量環比上漲358%,簽證咨詢量環比上漲172%。攜程資料顯示,從報名情況來看,憑借熱情好客、機票價格相對便宜,泰國依舊穩居出境團隊遊熱度第一;其次馬爾代夫、港澳、埃及、紐西蘭、印尼等也備受遊客青睐。此外,越來越多的遊客開始計劃春季出境行程,其中,清明、五一兩個小長假是目前咨詢量最高的出境遊團期。“中國出境旅遊市場的有序恢複,對每一位旅遊從業者而言,期待已久。”凱撒旅業董事長陳傑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作為旅遊服務商,我們希望助力複蘇後的旅遊市場成為拉動消費的引擎。”

為中國遊客“獨家定制”

印尼外交部東亞司司長孫浩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非常高興今天起中國開放團體出境遊,印尼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比如巴厘島、龍目島、日惹、科莫多島等。在後疫情時代,印尼的旅遊業乃至整體經濟的複蘇十分需要中國遊客,印尼外交部也将采取更多措施,為中國遊客赴印尼旅遊提供友善。菲律賓旅遊部長克裡斯蒂娜·弗拉斯科感謝中國将菲律賓定為團隊出境遊重新開機後的試點目的地之一,她說,中國遊客的回歸給菲律賓旅遊業注入了“強心劑”。

“有了中國遊客,生意再次紅火起來。”馬爾代夫暢通遊旅社負責人穆罕默德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終于迎來中國遊客,這是他3年來熱切期盼的事情。穆罕默德介紹稱,他的旅行社提前制作了中文引導牌,并精心準備了當地伴手禮,将給中國遊客很多驚喜。

海灣新聞網6日報道稱,旅遊專業人士預計,3月之後阿聯酋将迎來大批中國遊客,今年阿聯酋接待遊客人數有望超過2019年的水準。财富酒店集團董事長謝蒂說,中國遊客是阿聯酋最大的客源之一,“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國遊客,我們計劃雇用會說中文的員工,并将支付寶作為可選的支付方式”。

高棉駐華大使館旅遊專員丁義珍(音)表示,他對高棉被列入中國首批20個出境團體旅遊試點目的地感到興奮。為迎接中國遊客,高棉着力改善酒店、餐廳、旅行社、度假村、超市、紀念品商店等七大領域旅遊服務,并制定五項客戶服務标準,包括一線員工會說中文、使用中文産品标簽等。

此外,新加坡動物園、聖淘沙名勝世界等旅遊景點陸續推出野趣早餐、夜晚的“精靈動物”表演、梵高投影藝術展等新項目,并根據中國遊客的特點,設計和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新加坡歐美假期旅行社為中國遊客特别推出“遊艇上吃火鍋”服務。

出行需求呈現新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中斷3年,旅遊市場的需求已發生改變,出境産品的設計和服務需要疊代更新。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疫情後,國内遊客的旅遊消費更新,在産品形态上,更偏好小團、私家團等私密性更強的産品。衆信旅遊集團媒介公關經理李夢然表示,後疫情時期,遊客對于産品品質要求更高,很多目的地遊客會兩次、三次甚至多次前往,是以對于目的地體驗、參與度要求均有所提高,這就要求旅行社在目的地産品開發上持續深挖,開拓新的資源來滿足遊客的新需求。

業界人士分析,國際航班、旅遊用車、餐廳、景點接待規模、導遊服務、境外服務供應商等接待環節仍處于重構及持續增加供應階段,境外地接社需要一些時間重整旗鼓,出境跟團遊市場全面恢複還需要一個過程。中青旅遨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傑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目前出境團隊遊的主要難點集中在辦理簽證、入境手續以及預訂機票上。一是很多國家的簽證中心在疫情期間停止辦公,有些簽證種類也是停止辦理狀态,簽證辦理在等待進一步恢複;二是各國出入境政策更新較快,可能對消費者的出行計劃産生不利影響;三是部分航線未複航、航班少,部分旅客可能因為比對不上合适的航班、機票價格過高等因素取消預訂。

此外,旅遊行業的人力荒問題也亟待解決。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進階研究員方澤茜補充道,旅行社需根據目前出境遊的消費需求比對自己能承受的人員規模。目前行業中很多合作夥伴會先召回銷售、計調、采購等核心人員,再逐漸比對其他人員。新加坡《海峽時報》6日在報道中提到,泰國北部清邁省的馬泰昂大象公園經理柴勒特急切地等待着中國遊客的歸來,但他同時也在發愁——如何在短時間内招到合适的員工,因為疫情期間很多員工都已離職甚至轉行。

【環球時報駐泰國、埃及、印尼特派特約記者 孫廣勇 黃培昭 俞自芬 環球時報記者 苑基榮 丁雅栀 趙乾坤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