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作者:愛思考的橘子H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自然人電子稅務局

——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編寫日期:2021年2月20日

目 錄

1. 系統概述 1

1.1. 運作環境 1

1.2. 系統安裝 1

1.3. 系統初始化 2

1.4. 系統首頁簡介 5

1.5. 系統流程簡介 6

2. 辦稅管理 7

2.1. 系統登入 7

3. 人員資訊采集 8

3.1. 人員資訊登記 8

3.2. 人員資訊編輯 14

3.3. 人員資訊報送驗證 14

3.4. 人員資訊查詢 16

4. 專項附加扣除資訊采集 23

4.1. 配偶資訊 24

4.2. 子女教育 25

4.3. 繼續教育 26

4.4. 住房貸款利息 27

4.5. 住房租金 29

4.6. 贍養老人 30

4.7. 專項附加扣除年度确認 31

5. 綜合所得預扣預繳申報 33

5.1. 收入及減除填寫 33

5.2. 減除費用扣除确認 44

5.3. 稅款計算 46

5.4. 附表填寫 48

5.5. 申報表報送 54

6. 分類所得代扣代繳申報 57

6.1. 分類所得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申報 57

6.1.1. 收入及減除填寫 57

6.1.2. 附表填寫 60

6.1.3. 申報表報送 61

6.2. 限售股轉讓扣繳申報 62

6.2.1. 收入及減除填寫 64

6.2.2. 申報表報送 65

7. 非居民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申報 66

7.1. 收入及減除填寫 66

7.2. 附表填寫 72

7.3. 申報表報送 74

8. 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 75

8.1. 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月(季)度申報 76

8.2. 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年度申報 80

8.3. 網上申報 83

9. 申報輔助功能 84

9.1. 申報繳稅提醒 84

9.2. 綜合所得申報更正 84

9.3. 綜合所得申報廢棄 87

9.4. 分類所得扣繳申報更正及廢棄 88

9.5. 經營所得申報更正及廢棄 90

10. 稅款繳納 91

10.1. 綜合、分類、非居民所得繳款 91

10.1.1. 三方協定繳稅 91

10.1.2. 銀行端查詢繳稅 91

10.1.3. 銀聯繳稅 93

10.2. 代理經營所得申報繳款 94

10.2.1. 三方協定繳稅 94

10.2.2. 銀行端查詢繳稅 95

10.2.3. 銀聯繳稅 96

10.2.4. 掃碼繳稅 97

11. 退付手續費核對 99

12. 查詢統計 101

12.1. 機關申報記錄查詢 101

12.2. 個人扣繳明細查詢 102

12.3. 繳稅記錄查詢 102

12.4. 經營所得申報記錄查詢 103

12.5. 經營所得繳款記錄查詢 103

13. 備案表 105

13.1. 分期繳納備案表 105

13.1.1. 股權獎勵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備案 105

13.1.2. 轉增股本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備案 106

13.2. 遞延納稅備案 108

13.2.1.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備案 108

13.2.2.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延期納稅備案 112

13.2.3. 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備案 114

13.2.4. 遞延納稅情況年度報告表 116

13.3. 科技成果轉化備案 117

13.4. 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備案 118

14. 系統設定 120

14.1. 系統管理 120

14.2. 申報管理 120

14.3. 機關資訊 121

14.4. 機關管理 121

15. 消息中心 123

系統概述

運作環境

作業系統: Windows 7/ Windows 8/ Windows 10 中文作業系統;

分辨率:推薦1366×768;

系統日期:必須設定成當天日期;

日期格式:YYYY-MM-DD(以Windows 7為例:電腦桌面右下角點選月曆→更改日期和時間設定→更改日期和時間”中設定);

記憶體:建議 4G及以上;

硬碟:建議硬碟合計大小500G及以上;

網絡:直接連接配接網絡即可。

系統安裝

在稅務機關網站上下載下傳安裝包後,輕按兩下安裝包程式,點選【立即安裝】,即可安裝扣繳端到本地電腦。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注意事項:若已在電腦中安裝過扣繳端,輕按兩下安裝包将提示“修複”或“解除安裝”。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系統初始化

系統安裝完成後,需要進行初始化注冊。初始化注冊的過程,即通過納稅人識别号從稅務機關系統擷取企業資訊,并儲存到本地扣繳端的過程。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點選【立即體驗】(或桌面“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快捷方式),進入版本選擇界面。在辦稅大廳終端上部署的用戶端需選擇“辦稅大廳版”,其他均選擇預設選項,即“扣繳機關版”。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注冊第一步:錄入機關資訊

在[納稅人識别号]/[确認納稅人識别号]的輸入框輸入扣繳機關的納稅人識别号,已進行過三證合一的機關則輸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注意事項:

  1. [納稅人識别号]和[确認納稅人識别号]必須一緻;
  2. 注冊時必須確定電腦處于聯網狀态。

注冊第二步:擷取辦稅資訊

系統自動從稅務機關擷取目前當地年平均工資、月平均工資以及月公積金減除上限等辦稅基礎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注冊第三步:備案辦稅人員資訊

如實填寫辦稅人員姓名、手機号、崗位等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注冊第四步:設定資料自動備份

扣繳端的資料儲存在本地電腦,為防止系統重裝或其他原因造成資料丢失,建議啟用自動備份功能。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注意事項:

  1. 可自行設定備份路徑,建議不要放在電腦系統盤;
  2. 進入系統後,可在【系統設定】→【系統管理】→【備份恢複】→【自動備份】中修改資料自動備份的相關設定。

系統首頁簡介

稅款所屬月份:預設為系統目前時間的上月。可下拉切換[稅款所屬月份]。

左邊菜單樹:通過點選功能菜單打開對應功能子產品。

常用功能區:系統常用功能統一放在該處,點選快捷按鈕進入功能頁面。

待處理事項區:顯示消息類型為異議申訴且狀态是未處理的消息。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系統流程簡介

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用于扣繳義務人為在本機關取得所得的人員(含雇員和非雇員)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及代理經營所得納稅申報。

扣繳申報的主體流程是:

代理經營所得申報主體流程是:

人員資訊采集:根據《個人所得稅基礎資訊表(A表)》的要求采集相關資訊,系統采用先報送人員資訊再填寫報表的方式。

報送及擷取回報:将人員資訊報送後,稅務局系統對人員身份資訊進行驗證并回報驗證結果。

  1. 報表填寫:扣繳申報包括《綜合所得預扣預繳申報》、《分類所得代扣代繳申報》、《非居民代扣代繳申報》、《限售股轉讓所得扣繳申報》四類申報表;經營所得申報包括《預繳納稅申報》(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A表))、《年度彙繳申報》(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B表))。

申報表報送:通過網絡方式将填寫完整的申報表發送至稅務機關并擷取申報回報結果。

稅款繳納:申報成功後通過網上繳款或其他方式繳納稅款。

辦稅管理

系統登入

注冊完成後,點選【立即體驗】,即可打開用戶端的登入界面。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系統支援線上登入和離線登入兩種模式。

離線登入:即使用“本地登入密碼”進入系統,如果沒有啟用登入密碼,則直接進入系統。首次選擇該方式,系統将會提示是否啟用。

線上登入:包含“實名登入”和“申報密碼登入”。

【實名登入】:使用在個人所得稅APP/WEB實名注冊的賬号密碼登入,或使用個人所得稅APP掃碼登入;

【申報密碼登入】:使用機關申報密碼登入。

人員資訊采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九條的規定:納稅人有中國公民身份号碼的,以中國公民身份号碼為納稅人識别号;納稅人沒有中國公民身份号碼的,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别号。

扣繳義務人可通過扣繳端采集報送自然人基礎資訊。

人員資訊采集主要包括【添加】、【導入】、【報送】、【導出】、【展開查詢條件】和【更多操作】功能。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人員資訊登記

人員資訊采集到用戶端中有三種方式:人員下載下傳、單個添加和批量導入。

  1. 人員下載下傳

如果目前未采集人員資訊,且已在稅務機關進行了扣繳端資料下載下傳備案,則進入人員資訊時,系統會彈出如下提示,點選【下載下傳】按鈕即可從稅務局端下載下傳“任職受雇從業類型”為“雇員”、“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和“實習學生(全日制學曆教育)”,且未填寫離職日期的納稅人。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本功能必須實名登入時才可使用,如未實名登入,則進入系統時會彈出如下提示,點選【重新登入】可重新選擇登入方式。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注意事項:

  1. 扣繳機關需在稅務機關進行扣繳端資料下載下傳備案才可使用。
  2. 必須實名登入時才可使用。
  3. 開通了分部門申報的企業不能使用。
  1. 單個添加

人員資訊采集分為境内人員和境外人員,下面以境内人員資訊采集操作為例:

點選【添加】,進入“境内人員資訊”界面,錄入人員基本資訊,點選【儲存】即可添加成功。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人員狀态】:“正常”或“非正常”。正常狀态的人員才能填寫申報表,對離職、離退等不再從本機關取得所得的人員,需設定為“非正常”。

【證件類型】:境内人員支援的證件類型有居民身份證;境外人員支援的有中國護照、外國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内地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等。

【證件号碼】:根據所選證件類型填寫證件号碼。

【姓名】:嚴格按照所選證件上的真實姓名填寫。

【國籍(地區)】:境内人員,國籍自動帶出“中國”且無法修改;境外人員,填寫所選證件上的國籍地區即可。

【性别】、【出生日期】:選擇居民身份證采集的,此兩項資訊會根據身份證号碼資訊自動帶出,無需填寫;使用其他證件,則需手動據實填寫。

【學曆】:下拉選擇納稅人取得的最高學曆。

【納稅人識别号】:人員資訊采集報送成功後,系統自動生成納稅人唯一的納稅人識别号,本資料項自動帶出,無需填寫。

【是否存在以下情形】:有本項所列情況的進行勾選,包括殘疾、烈屬、孤老。勾選“殘疾”,則殘疾證号必填。

【任職受雇從業類型】:包括雇員、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實習學生(全日制學曆教育)、其他。

【任職受雇從業日期】:納稅人入職受雇機關的日期。選擇雇員、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和實習學生(全日制學曆教育)的需填寫任職受雇從業日期。

【離職日期】:納稅人從機關離職的日期。選擇雇員、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和實習學生(全日制學曆教育)的,當人員狀态修改為“非正常”時,該項必填。

【工号】:填寫該納稅人在機關的工号或編号。

【職務】:可據實下拉選擇“高層”或“普通”。

【是否扣除減除費用】:預設為“是”。修改為“否”後,綜合所得預扣預繳稅款計算時的減除費用為0。(納稅人有兩處以上綜合所得,且不在本機關扣除減除費用的,勾選否)

【入職年度就業情形】:預設為“請選擇”,當 “任職受雇從業類型”為“雇員”、“保險營銷員”或“證券經紀人”,且“任職受雇從業日期”大于等于2020年7月1日的,可選擇“當年首次入職學生”或“當年首次入職其他人員”。選擇後,累計減除費用可用從當年1月開始扣除。

【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聯系位址】:填寫納稅人的位址資訊,下拉選擇省、市、區、街道後,必須填寫詳細位址。

【手機号碼】:填寫納稅人真實的手機号碼。任職受雇從業類型為“雇員”必填。

【電子郵箱】:填寫納稅人的電子郵箱。

【開戶銀行】:選擇納稅人銀行賬号對應的開戶銀行。

【開戶行省份】:選擇納稅人銀行賬戶對應的開戶銀行所在省份。

【銀行賬号】:填寫納稅人本人名下的銀行賬号。

【個人投資額】:填寫自然人股東、投資者個人投資的股本(投資)額。

【個人投資比例】:填寫自然人股東、投資者個人投資的股本(投資)額占公司股本(投資)的比例。

注意事項:

  1. 人員資訊采集表中,帶“*”号項為必填項,其他非必填項,可根據實際情況選填。
  2. 人員資訊報送後,系統會繼續對銀行資訊的人卡一緻性進行核驗。可在【銀行賬戶】後檢視核驗結果。核驗不通過的,可根據提示資訊修改銀行賬戶後重新報送。

若采集人員時姓名中包含生僻字,不能通過輸入法正常錄入的,可先安裝生僻字更新檔包後再進行人員姓名錄入。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一:“境内人員資訊”/“境外人員資訊”新增界面上方的溫馨提示中點選【馬上下載下傳】,下載下傳生僻字更新檔包,下載下傳後輕按兩下該應用程式即可自動安裝,安裝成功後彈出“生僻字更新檔安裝成功”提示框,無需進行其他操作。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步驟二:安裝成功後在“境内人員資訊”/“境外人員資訊”新增界面會出現【生僻字】,點選後跳轉至錄入界面。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步驟三:點選【輸入生僻字】,在界面下方通過筆畫順序拼寫查找需錄入的生僻字,選擇後點選【确定】,選擇的生僻字出現在最上方空格内,點選【點我複制】及【關閉】,傳回到“境内人員資訊”添加界面,在基本資訊的姓名空格内粘貼即可顯示該生僻字儲存即可。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境外人員資訊添加與境内人員基本一緻,不同之處在于比境内人員多了三項必錄項:【涉稅事由】下拉進行勾選在境内涉稅的具體事由;【首次入境時間】和【預計離境時間】分别填寫納稅人首次到達中國境内的日期和預計離境的日期。

單個添加人員的業務場景,适用于機關人員較少及姓名中包含生僻字的情況。機關人員較多時,建議使用Excel模闆批量導入功能。

  1. 批量導入

點選【導入】→【模闆下載下傳】,下載下傳用戶端中提供的标準Excel模闆。将人員各項資訊填寫到模闆對應列,然後點選【導入】→【導入檔案】,選擇Excel檔案,導入到用戶端中。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注意事項:當填寫資訊不符合規範時,在【添加】或【導入】時會有相應的提示。如:身份證号碼不滿足校驗規則、姓名中不能有特殊字元等。需按照提示要求,更正相應資訊後,重新儲存。

人員資訊編輯

人員資訊編輯,指對已添加人員的修改操作。人員資訊采集到系統後,人員資訊存在錯誤或發生變化時,可以修改人員資訊後重新儲存。

從未報送成功過的人員,所有資訊均可修改,報送成功過的,有以下規則:

  1. 關鍵資訊(包括姓名、國籍、證件類型、證件号碼)修改:

證件類型和國籍(地區)不允許修改。如果身份驗證不通過,則姓名和證件号碼兩者隻能修改其一(詳見“3.3人員資訊報送驗證”);報送成功且暫未進行身份驗證的,隻能修改姓名。

  1. 非關鍵資訊修改:
  1. 人員非關鍵資訊修改,可在人員資訊采集頁輕按兩下該條人員資訊記錄的任何位置,打開“境内人員資訊”/“境外人員資訊”界面修改資訊後儲存即可。
  2. 多個人員非關鍵資訊需修改為同一資訊時,勾選多人後,點選【更多操作】→【批量修改】,選擇需要修改的項目,錄入正确的内容儲存即可。

人員資訊報送驗證

人員資訊采集完畢後,需先将人員資訊報送至稅務機關端進行驗證。

  1. 報送

點選【報送】,用戶端會将報送狀态為“待報送”的人員資訊報送至稅務機關并進行身份驗證,隻有報送狀态為【報送成功】的人員才允許進行申報表報送等業務操作。

目前系統沒有對所有證件進行身份資訊驗證,會根據系統建設情況陸續增加。

  1. 身份驗證狀态為“驗證通過”的,表示該自然人身份資訊與公安機關的居民身份登記資訊一緻。
  2. 身份驗證狀态為“驗證中”的,表示尚未擷取到公安機關的居民身份登記資訊。扣繳機關可以在【更多操作】中進行【身份驗證狀态更新】。
  3. 身份驗證狀态為“暫不驗證”的,表示稅務系統暫未與第三方系統聯通互動,目前尚無法進行驗證。扣繳機關可以忽略該結果,正常進行後續操作。
  4. 身份驗證狀态為“驗證不通過”的,扣繳機關應對其進行核實,經核實自然人身份資訊準确無誤的,則該自然人需前往辦稅服務廳進行特殊采集登記,資訊采內建功後扣繳義務人可以通過用戶端【更多操作】-【身份驗證狀态更新】功能進行更新;經核實确存在問題的,應予以修正。為便于扣繳機關修正錯誤資料,扣繳端對驗證不通過的人員,開放姓名或證件号碼修改功能。
  5. 姓名、證件号碼隻能修改其一;對姓名和居民身份證件号碼同時錯誤的,需要前往辦稅服務廳辦理并檔業務。

如:修改姓名儲存失敗後,傳回目前修改界面;若直接再次修改居民身份證件号碼,儲存時提示“姓名和居民身份證件号碼不得同時修改”。

  1. 修改後的身份資訊,點選【儲存】時系統将進行驗證,需“驗證通過”才能儲存成功;若“驗證不通過”,則儲存失敗,傳回目前修改界面。(注:每日0點至4點公安接口未開放,暫停驗證,此時段修改姓名或居民身份證件号碼将會儲存失敗。)
  2. 修改成功後,無需對之前申報的資料進行更正申報,系統會将新舊資訊自動進行并檔歸集。

操作步驟:

①在扣繳端點選【人員資訊采集】菜單,輕按兩下身份驗證狀态為“驗證不通過”的人員進入人員資訊編輯界面。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②修改姓名或居民身份證件号碼。姓名和居民身份證件号碼隻能修改其中一項,如果同時修改,系統将會進行提示。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③修改完畢,點選【儲存】按鈕,系統将對修改後的人員身份資訊進行驗證。若修改後的身份資訊仍驗證不通過,則會儲存失敗,傳回目前修改界面。

④驗證通過後,會将修改後的資訊正式儲存到系統中。

人員資訊查詢

  1. 展開查詢條件

用戶端的查詢功能,是指人員衆多的情況下,需要查找某個人員的具體資訊時,點選【展開查詢條件】來展開具體的查詢條件。

可通過工号、姓名、證件号碼等資訊,模糊查找相應的人員資訊;也可根據身份驗證狀态、報送狀态、是否殘孤烈、任職受雇從業類型等條件進行篩選查詢。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1. 導出

點選【導出】,可選擇【選中人員】或【全部人員】将人員資訊導出到Excel表格中進行檢視。

  1. 更多操作

更多操作包括删除、批量修改、自定義顯示列、隐藏非正常人員、狀态更新、特殊情形處理和扣繳申報确認功能。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1. 删除

選中人員資訊,點選【删除】,可删除人員資訊。

隻有未報送的人員可以删除人員資訊。

  1. 批量修改

當多個人員存在相同資訊時,可以通過批量修改功能,一鍵來完成。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1. 自定義顯示列

人員資訊采集清單中,可以自定義清單中展示的資訊。如:無需顯示人員狀态,可以取消勾選。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1. 隐藏非正常人員

采集界面上會顯示人員狀态為非正常的人員,在系統中不再對該人員進行業務操作時,可通過本功能隐藏非正常(已離職)人員。

  1. 狀态更新

可選擇更新“身份驗證狀态”和“銀行卡狀态”。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身份驗證狀态:主要針對驗證狀态為“驗證不通過”和“驗證中”的人員更新狀态,“驗證不通過”的人員需要先選中再更新。

銀行卡狀态:主要針對銀行卡狀态為“驗證不通過”和“驗證中”的人員更新銀行卡狀态,“驗證通過”的無需更新。

  1. 特殊情形處理
  • 人員添加

人員添加功能主要是添加居民身份證不符合公安系統一般賦碼規則的人員,或其他無法通過用戶端正常采集的證件的人員,添加前,請確定該人員已在稅務機關做過自然人資訊特殊采集。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 資訊更新

人員目前身份資訊不正确或有多個身份資訊的,在辦稅服務廳辦理關鍵資訊變更或并檔處理後,可以通過本功能,更新人員資訊和并檔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注意事項:

  1. 系統已存在的“證件類型”和“證件号碼”不支援更新。
  2. 不支援跨境内、境外的證件類型更新。
  • 删除重複人員

采集了并檔身份證件資訊的人員,可通過本功能删除非主檔案的身份資訊,删除後,本地申報資訊将自動歸集到主檔案身份資訊下。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1. 扣繳申報确認

存在異議申訴屬實,但仍需為其辦理扣繳申報的納稅人,扣繳機關需發起确認邀請,并通知納稅人在個人所得稅APP或自然人電子稅務局WEB确認同意後方可辦理。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狀态】包括“未發送”、“待确認”、“同意”和“不同意”,預設為“未發送”。

未發送:未發起确認邀請,扣繳義務人可以發起确認邀請。

待确認:已發起确認邀請,但納稅人還未在個人所得稅APP或自然人電子稅務局WEB确認。

同意:已發起确認邀請,且納稅人已确認同意由該扣繳義務人辦理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申報。

不同意:已發起确認邀請,但納稅人确認拒絕由該扣繳義務人辦理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申報。扣繳義務人可以重新發起确認邀請。

專項附加扣除資訊采集

專項附加扣除資訊采集,是指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暫未開放)、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支出資訊的采集。在納稅人未自行采集某個支出項目時,可以由扣繳機關代為采集和報送。

填寫說明

首頁功能菜單下點選【專項附加扣除資訊采集】,顯示目前所有已采集專項附加扣除資訊的人員清單,輕按兩下資料列可檢視采集的專項附加扣除明細。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添加】:添加需要采集專項附加扣除資訊的納稅人。

【導入】:使用系統模闆填寫專項附加扣除,并批量導入到系統。

【報送】:将報送狀态為待報送的資訊發送至稅務機關,報送完成後會自動擷取回報結果。

【删除】:對于采集的專項附加扣除資訊,可勾選進行删除。

【下載下傳更新】:下載下傳各管道(稅務局端、扣繳端、WEB、APP端)填報并指定給該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時扣除的專項附加扣除資訊。可自行選擇下載下傳全部人員或下載下傳指定人員的專項附加扣除資訊。如果本地有未報送成功的專項附加扣除資訊,可先通過【報送】功能報送後再下載下傳。

【遷入上年資料】:可将扣繳機關上一年度采集的,目前年度仍有效的專項附加扣除複制到目前年度。

【導出】:可選擇【選中人員】或【全部人員】進行專項附加扣除資訊的導出,導出模版有三種,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

【展開查詢條件】:可通過“工号”、“姓名”、“證件号碼”和“報送狀态”查詢納稅人的專項附加扣除資訊。

注意事項:

  1. 僅【任職受雇從業類型】為雇員的納稅人可采集專項附加扣除。
  2. 【下載下傳更新】僅能對【人員資訊采集】報送成功的人員進行下載下傳更新,若存在未報送成功的人員,該人員的專項附加扣除資訊将無法下載下傳。
  3. 對未通過【專項附加扣除資訊采集】成功下載下傳過專項附加扣除資訊(無論是否有資料)的機關,系統會自動下載下傳一次專項附加扣除資訊。進入【綜合所得申報】菜單時,系統若校驗到本機關有報送成功的人員,且未成功下載下傳過專項附加扣除資訊,則自動彈出下載下傳提示,點選【确定】後進行專項附加扣除資訊下載下傳。

配偶資訊

本功能用于采集機關員工的配偶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配偶情況】:有配偶的選擇“有配偶”并錄入配偶資訊,無配偶的選擇“無配偶”。

【姓名】、【證件類型】、【證件号碼】、【國籍(地區)】:如實填寫配偶的相關資訊。

【身份驗證狀态】:配偶資訊的公安驗證狀态。

子女教育

本功能用于采集機關員工的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子女姓名】、【證件類型】、【證件号碼】、【國籍】:如實填寫申請扣除的納稅人子女資訊。

【關系】:可選擇“子”或者“女”。

【身份驗證狀态】:子女資訊的公安驗證狀态。

【出生日期】:證件類型為居民身份證時自動帶出;為其他類型時,自行如實填寫。

【目前受教育階段】:下拉選擇“學前教育階段”、“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

【受教育日期起】:填寫受教育的起始日期,目前受教育階段選擇學前教育階段時,該項非必錄。

【受教育日期止】:不能早于受教育日期起。

【教育終止日期】:采集時非必錄,不再接受學曆教育時填寫。

【就讀國家(地區)】、【就讀學校名稱】:填寫子女接受教育的國家(地區)和學校名稱。目前受教育階段選擇學前教育階段時,就讀國家(地區)和就讀學校名稱非必錄。

【本人扣除比例(%)】:預設“請選擇”,可選擇50%、100%。

【扣除有效期起】:系統自動帶出,(受教育日期起、政策生效日期起、扣除年度的1月、納稅人扣除年度在本機關任職起始月份)取時間最後值。

【扣除有效期止】:系統自動帶出,(教育終止時間、扣除有效期起所在年份的12月)取時間最前值。

【采集來源】:分為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

【狀态】:分為“待報送”,“報送成功”和“删除待報送”。

【更新日期】:專項附加扣除資訊更新時間。

【新增】:點選則新增一行空白資料,能新增的資料行不限制。

【删除】:可選擇一條或多條資料進行删除。

繼續教育

本功能用于采集機關員工的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資訊。

填寫說明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學曆(學位)繼續教育情況:

【入學時間起】:填寫學曆教育入學時間。

【(預計)畢業時間】:填寫預計學曆教育結束時間。

【教育階段】:下拉據實選擇“大學專科、大學大學、碩士研究所學生、博士研究所學生、其他”。

【扣除有效期起】:系統自動帶出,(入學時間起、政策生效日期起所在月份、扣除年度的1月、納稅人扣除年度在本機關任職起始月份)取時間最後值。

【扣除有效期止】:系統自動帶出,(扣除有效期起所在年份的12月、(預計)畢業時間)取時間最前值。

【狀态】:分為“待報送”,“報送成功”和“删除待報送”。

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情況:

【繼續教育類型】:下拉選擇“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

【發證(準許)日期】:填寫證書上注明發證日期,不得大于系統目前日期。

【證書名稱】、【證書編号】:填寫取得證書名稱和證書上注明的編号。

【發證機關】:填寫證書上注明的發證機關。

【扣除有效期起】:預設為發證(準許)日期所在年度的1月。

【扣除有效期止】:預設為發證(準許)日期所在年度的12月。

【狀态】:分為“待報送”,“報送成功”和“删除待報送”。

住房貸款利息

本功能用于采集機關員工的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資訊。

填寫說明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房屋坐落位址】:填寫房屋具體的坐落位址。下拉選擇省、市、區、鄉鎮街道,具體規則與人員登記中的居住位址一緻。

【房屋樓牌号】:填寫房屋詳細位址。

【證書類型】:下拉選擇“房屋所有權證、不動産權證、房屋買賣合同、房屋預售合同”。

【房屋證書号】:錄入房屋證書上的編号。

【本人是否借款人】:如實選擇“是”或“否”。

【是否婚前各自首套貸款,且婚後分别扣除50%】: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若借貸人為非本人,則“是否婚前各自首套貸款,且婚後分别扣除50%”選項置灰不可填寫;隻有借貸人為本人,該選項才可填寫。

公積金貸款和商業貸款資訊必須填寫其中一項:

【貸款合同編号】:填寫與金融機構簽訂的住房貸款合同編号。

【首次還款日期】:選擇住房貸款合同上注明的首次還款日期。

【貸款期限(月數)】:填寫住房貸款合同上注明的貸款月數。

【扣除有效期起】:系統自動帶出,(政策生效日期起所在月份、首次還款日期、扣除年度1月、納稅人扣除年度在本機關任職起始月份)取時間最後值,精确到年、月。

【扣除有效期止】:系統自動帶出,(扣除有效期起所在年份的12月、首次還款日期+貸款期限)取時間最前值,精确到年、月。

【狀态】:分為“待報送”,“報送成功”和“删除待報送”。

住房租金

本功能用于采集機關員工的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資訊。

填寫說明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工作城市】:填寫納稅人工作市一級城市。

【出租方類型】:下拉選擇“個人”或“組織”。

【出租方姓名(機關名稱)】、【證件号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填寫出租方名稱和證件号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非必錄項。

【證件類型】:根據實際情況填寫,非必錄項。

【房屋坐落位址】、【房屋坐落樓牌号】:填寫房屋具體的坐落位址。下拉選擇省、市、區、鄉鎮街道後錄入詳細位址。

【住房租賃合同編号】:填寫簽訂的住房租賃合同編号。

【租賃日期起】、【租賃日期止】:填寫住房租賃合同注明的租賃起止時間。

【扣除有效期起】:系統自動帶出,(政策生效日期起所在月份、租賃日期起、扣除年度1月、納稅人扣除年度在本機關任職起始月份)取時間最後值。

【扣除有效期止】:系統自動帶出,(扣除有效期起所在年份的12月、租賃日期止)取時間最前值。

【狀态】:分為“待報送”,“報送成功”和“删除待報送”。

贍養老人

本功能用于采集機關員工的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資訊。

填寫說明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是否獨生子女】:據實選擇“是”或“否”。

【分攤方式】:下拉選擇“贍養人平均分攤”、“被贍養人指定分攤”或者“贍養人約定分攤”。

被贍養人資訊:

【姓名】、【身份證件類型】、【身份證件号碼】【國籍(地區)】:如實填寫被贍養人身份資訊。

【身份驗證狀态】:被贍養人的公安驗證狀态。

【關系】:下拉選擇“父母”、“其他”。

【出生日期】:證件類型為居民身份證時自動帶出;其他類型時自行填寫。

【扣除有效期起】:系統自動帶出,((出生日期+60年)的當月、政策生效日期起月份、扣除年度1月、納稅人扣除年度在本機關任職起始月份)取時間最後值。

【扣除有效期止】:預設為扣除年度的12月。

【狀态】:分為“待報送”,“報送成功”和“删除待報送”。

共同贍養人資訊:

【姓名】、【身份證件類型】、【身份證件号碼】:如實填寫共同贍養人身份資訊。

以上專項附加扣除資訊采集報送後,可在綜合所得預扣預繳【正常工資薪金所得】下進行稅前申報扣除。

納稅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應當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清繳時自行申報扣除。

專項附加扣除年度确認

12月起,可以對下一年度的專項附加扣除資訊進行年度确認,确認後可以将2019年的專項附加扣除資訊遷移至2020年。

首頁【稅款所屬月份】為2020年時,未将2019年專項附加扣除資訊遷移至2020年的,進入【專項附加扣除資訊采集】菜單時,會提示是否需要将2019年扣繳義務人自行采集的專項附加扣除遷入到2020年。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選擇【馬上遷入】的,系統會将2019年由扣繳義務人采集且仍有效的專項附加扣除資訊遷入到2020年;選擇【稍後遷入】的,系統不進行遷移,如果需要遷移,可以在2020年度中點選【遷入上年資料】進行遷入。

注意事項:

采集來源為【扣繳義務人】的專項附加扣除資訊才能進行确認并遷移到2020年度,采集來源為【納稅人】的,需要納稅人在個人所得稅APP或WEB自行确認

綜合所得預扣預繳申報

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申報,是指扣繳義務人在向居民個人支付綜合所得時,根據已采集的個人身份資訊,結合當期收入、扣除等情況,在支付所得的月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報告表》和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材料,進行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申報。

實行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申報的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填寫說明

首頁功能菜單下點選【綜合所得申報】,進入“綜合所得預扣預繳表”頁面,頁面上方為申報主流程導航欄,根據【1收入及減除填寫】、【2稅款計算】、【3附表填寫】和【4申報表報送】四步流程完成綜合所得預扣預繳申報。

收入及減除填寫

用于錄入綜合所得各項目的收入及減除項資料,點選界面下方綜合所得申報表名稱或【填寫】進入表單,即可進行資料的錄入,各項表單的填寫方式,與“人員資訊采集”操作類似,都可選擇使用單個添加,或下載下傳模闆批量導入。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點選【正常工資薪金所得】,進入“正常工資薪金所得”界面。包括【傳回】、【添加】、【導入】、【預填專項附加扣除】、【導出】、【展開查詢條件】和【更多操作】功能。進入“正常工資薪金所得”界面時,系統自動校驗目前是否為“未申報”狀态,如果是則彈出“為避免員工通過其他管道采集的專項附加扣除資訊發生未扣、漏扣的情況,建議通過【專項附加扣除資訊采集】菜單進行【下載下傳更新】後,再進行【稅款計算】。如确實無需下載下傳更新的,請忽略本提示”的提示框,點選【确定】。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點選【導入】→【模闆下載下傳】下載下傳标準模闆,錄入資料後,點選【導入資料】→【标準模闆導入】選擇模闆檔案批量導入資料。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點選【導入】→【導入資料】彈出的界面,若上月沒有資料,則【複制上月當期資料】的單選内容置灰,且提示“暫無上月資料,無法複制”;上期有資料的,可正常選中【複制上月當期資料】項,點選【立即複制資料】則将上月的資料複制到本月所屬期報表中。複制成功後若有員工涉及到專項附加扣除的,需再點選【預填專項附加扣除】;如果該屬期零工資的員工較多,也可以選擇【生成零工資】,為全員生成零收入記錄,生成後再手動對非零工資的員工進行修改。

點選【添加】彈出“正常工資薪金所得 新增”界面,進行單個資料錄入。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适用公式】: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若不能确定适用公式,可點選右側的【幫助】根據系統引導提示選擇。

【本期收入】:未選擇“适用公式”或選擇公式(5)時直接錄入。其他情形則通過點選【請錄入明細】填寫相關資料。

【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按國家有關規定繳納的三險一金,填寫個人承擔且不超過當地規定限額的部分。

【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住房貸款利息支出】、【住房租金支出】、【贍養老人支出】:點選“正常工資薪金所得”界面【預填專項附加扣除】自動擷取填充報送成功人員的可扣除額度,也可手動錄入。根據政策要求,住房租金支出、住房貸款利息支出不允許同時扣除。

【商業健康保險】:填寫按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商業健康保險支出金額,扣除限額2400元/年(200元/月)。

【稅延養老保險】:僅試點地區可錄入。填寫按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稅延商業養老保險支出金額,扣除限額為當月工資收入的6%與1000元之間的孰小值。

【準予扣除的捐贈額】:按照稅法規定,個人将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點選【預填專項附加扣除】,彈出提示框,勾選确認需要進行自動預填,選擇預填人員範圍後,點選【确認】,可自動将采集的專項附加扣除資訊下載下傳到對應納稅人名下,自動填入申報表。

綜合所得項目填寫界面預設顯示【添加】,若企業已在稅務機關開通彙總申報,則在【添加】按鈕的下拉菜單,可選擇【明細申報】或【彙總申報】。點選【明細申報】則打開前面介紹的按人員明細填寫的界面,點選【彙總申報】則打開彙總申報填寫界面。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彙總填寫界面,根據實際情況直接填寫本企業該所得項目下彙總的收入資訊,該界面直接可顯示應納稅額、應補(退)稅額等資訊。

其他綜合所得項目資料采集方式基本一緻,各自界面如下: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全年一次性獎金額】:填寫當月發放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總額。

注意事項:同一個納稅人一個納稅年度隻能申報一次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如果系統檢測到該納稅人已填寫過,則切換所屬月份再填寫儲存時會提示。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内退一次性補償金】:個人在辦理内部退養手續後從原任職機關取得的一次性收人。

【分攤月份數】:辦理内部退養手續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月份數。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年金領取收入額】:本次領取年金的金額。

【已完稅繳費額】:指在财稅[2013]103号檔案實施之前繳付的年金機關繳費和個人繳費且已經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部分,通常指的是2014年前的年金已完稅繳費額。

【全部繳費額】:賬戶中實際年金繳納部分。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免稅收入】:一次性補償收入在原任職受雇機關所在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地區、州、盟)上一年度城鎮職工社會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内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免稅收入填寫一次性補償收入的資料;超過3倍數額時超過部分進行計稅,免稅收入填寫上一年度城鎮職工社會平均工資3倍數額。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收入】:填寫當月發放的央企負責人績效薪金延期兌現收入任期獎勵收入總額。

注意事項:該所得同一個納稅人同一個月隻能填寫一條。稅率按照應納稅所得額÷12個月得到的數額,适用月度稅率表對應的稅率。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收入】:填寫機關按低于購置或建造成本價格出售住房給職工,職工是以而少支出的差價部分。

注意事項:稅率按照應納稅所得額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适用月度稅率表對應的稅率。所得同一個納稅人一個月隻能填寫一條。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所得項目】:選擇人員後,如果人員的“任職受雇從業類型”為“保險營銷員”,則所得項目預設為“保險營銷員傭金收入”; “任職受雇從業類型”為“證券經紀人”,則所得項目預設為“證券經紀人傭金收入”, “任職受雇從業類型”為“實習學生(全日制學曆教育)”,則所得項目預設為“其他連續勞務報酬”,其他類型的人員不能選擇。

【費用】:自動帶出,不可修改,預設為本期收入×20%。

【展業成本】:(本期收入-費用)×25%,自動帶出,不可修改。當所得項目為“其他連續勞務報酬”時不可扣除。

注意事項:

  1. 一個人員一個月隻允許填寫一條,選擇人員時,如果已填寫,則自動帶出已填寫資訊。
  2. “其他連續勞務報酬”僅支援“任職受雇類型”為“實習學生(全日制學曆教育)”的納稅人填寫。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姓名】:人員資訊采集中“任職受雇從業類型”選擇“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或“其他”的可以選擇。

【所得項目】:包含“一般勞務報酬所得”、“其他非連續勞務報酬”。

【費用】: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

【允許扣除的稅費】:填寫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及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實際可扣除的稅費。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免稅收入】: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30%做免稅收入處理),即顯示本期收入減除費用後的30%部分,可修改。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費用】: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分攤年度數】: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不滿一年按一年計算。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适用公式】: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若不能确定适用公式,可點選右側的【幫助】根據系統引導提示選擇。

【本月股權激勵收入】:未選擇“适用公式”或選擇公式(5)時直接錄入。其他情形則通過點選【請錄入明細】填寫相關資料。

【本年累計股權激勵收入(不含本月)】:本年不含本月的所有股權激勵收入之和。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收入】:本月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養老金收入。

【免稅收入】:預設帶出收入×25%,可修改。

【稅率】:按照10%的比例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注意事項:

  1. 綜合所得裡的“正常工資薪金”、“央企負責人績效薪金延期兌現收入和任期獎勵”、“個人股權激勵收入”、“提前退休一次性補貼”、“解除勞動合同一次性補償金”、“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都隻有雇員才能填寫。
  2. 任職受雇從業類型為“雇員”時,綜合所得/非居民所得的一般勞務報酬所得和其他勞務報酬所得不可填寫。
  3. 針對“正常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系統【更多操作】中新增【批量導入删除】功能,支援導入人員名單,按名單進行批量删除收入資訊。

減除費用扣除确認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9号)的規定,上年度各月(1至12月)均在同一機關取得工資薪金且全年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如2021年度仍在本機關任職,則在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自1月份起可直接按照6萬元扣除累計減除費用(對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比照上述規定執行)。

減除費用扣除确認流程說明:

2020年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申報結束後(2021年2月),稅務局端會根據扣繳機關上一年度預繳申報資料,自動統計符合條件的納稅人;但針對需要在2021年2月之前辦理2021年1月屬期綜合所得預繳算稅業務的扣繳機關,由于稅務局端暫未統計納稅人名單,是以扣繳端提供了自動統計“符合享受6萬元扣除減除費用”納稅人名單的功能。

辦理2021年1月稅款所屬期算稅業務時,點選【綜合所得申報】,在【收入及減除填寫】界面點選【填寫】“正常工資薪金所得”或“勞務報酬(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其他連續勞務)”,點選【更多操作】-【減除費用扣除确認】,系統會根據本地上一年度預扣預繳申報資料進行判斷,如果本地上年度1-12月資料完整,且不存在已确認“是否直接按照6萬元扣除”減除費用的納稅人,則會自動根據本地資料統計符合按照6萬元扣除減除費用的納稅人。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添加】:2021年2月前,如果存在符合條件但系統未統計到的納稅人,可通過【添加】功能手動新增;2021年2月起,由于稅局局端已經統計了符合條件的納稅人,是以扣繳端不再支援手動新增納稅人。

【更新】:如果重裝了扣繳用戶端或通過其他管道變更了需要按照6萬元扣除減除費用的納稅人資訊,可點選【更新】按鈕從服務端擷取最新的确認結果。

【導出】:減除費用扣除确認完成後,可将确認的記錄導出到Excel檔案中。

【确認】:減除費用扣除确認完成後,點選【确認】可将本次确認結果儲存到服務端。

注意事項:

  1. 統計到的納稅人“是否直接按照6萬元扣除”預設為“是”,如果由于預計本年度發放給納稅人的收入将超過6萬元、納稅人需要納稅記錄、本人有多處所得合并後全年收入預計超過6萬元等原因,納稅人無需享受政策,可經雙方确認後,選擇“否”,點選“确認”按鈕後,仍按照原方法計算并預繳個人所得稅。
  2. 2020年預繳申報結束後,稅務局端會根據扣繳機關全年申報資料統計符合直接扣除6萬元減除費用條件的納稅人。不在稅務局端統計名單上的納稅人不能按照6萬元扣除累計減除費用。

稅款計算

點選【稅款計算】,系統自動對“收入及減除填寫”子產品中填寫的資料進行計稅,其中“正常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其他連續勞務)”會下載下傳本納稅年度上期累計資料,再與當期填寫的資料合并累計計稅(稅款所屬期為一月時隻檢查是否有待計算資料,有則進行算稅)。如果本次隻有彙總申報記錄,則無需調用稅務機關系統往期申報資料。

往期更正申報時,如果存在需要重新算稅的人員,點選【稅款計算】會彈出是否需要更新減除費用的選擇框。如果需要對所有申報人員重新計算減除費用,請選擇【更新累計扣除的減除費用】,如果不需要更新則選擇【不更新累計扣除的減除費用】。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如果隻需更新部分人員的減除費用,則可以選擇【不更新累計扣除的減除費用】後,在稅款計算界面選中需要更新的人員,點選【重新計算】-【選中人員】更新部分人員的減除費用。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稅款計算”界面分所得項目顯示對應項目的明細資料和合計資料,右上角顯示綜合所得的合計資料,包括申報總人數、本期收入總額和應補退稅額。

點選右上角【導出】,可将目前顯示的所得項目報表明細導出為EXCEL電子表格進行檢視或存檔。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輕按兩下其中一條資料,可以檢視該行人員具體的計稅項,包括當期各類明細資料和年内累計資料。明細檢視頁面,隻允許檢視資料,不允許修改。

注意事項:

  1. 稅款計算擷取上期累計資料時,可在【系統設定】→【申報管理】→【綜合所得算稅】中根據實際情況切換選擇從稅務局端擷取或本地檔案擷取。
  2. 【入職年度就業情形】選擇了“當年首次入職學生”或“當年首次入職其他人員”的,自2020年7月稅款所屬期起,“正常工資薪金所得”、“保險營銷員傭金收入”和“證券經紀人傭金收入”的累計減除費用可從當年1月開始扣除。
  3. 在【減除費用扣除确認】中選擇了“直接按照6萬元扣除”的納稅人,如果“任職受雇從業日期”小于等于“扣除年度1月”,“離職日期”大于等于“扣除年度1月”,則可直接按照6萬元扣除累計減除費用。

附表填寫

在收入及減除中填寫了免稅收入、減免稅額、商業健康保險、稅延養老保險和準予扣除的捐贈額情況下,需要在相應附表裡面完善附表資訊。

  1. 減免事項附表

免稅收入:

使用者補充免稅收入對應的具體免稅事項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綜合所得中填寫過免稅收入的人員,系統會自動在減免事項附表【免稅收入】界面生成一條該人員本次填寫的免稅收入記錄,輕按兩下該條記錄補充完善對應的免稅事項名稱等内容。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所得項目】:根據綜合所得中填寫的所得項目自動帶出。

【總免稅收入】:根據綜合所得項目中該人員填寫的免稅收入自動合計帶出。

【免稅事項】:下拉選擇可享受的免稅事項。

【免稅性質】:根據選擇的免稅事項自動比對對應的免稅性質。

注意事項:

按照稅法規定,稿酬所得的收入額可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針對30%的免稅收入,可選擇自動生成免稅收入附表。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減免稅額:

用于補充減免稅額對應的具體減免事項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綜合所得中填寫過減免稅額的人員,系統會自動在減免事項附表界面生成一條該人員本次填寫的減免稅資料,輕按兩下該條記錄補充完善對應的減免稅事項名稱等内容。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總減免稅額】:根據綜合所得項目中該人員填寫的減免稅額自動合計帶出。

【減免事項】:下拉選擇人員可享受的減免稅對應事項。

【減免性質】:根據選擇的減免稅事項自動比對對應的減免性質。

  1. 商業健康保險附表

根據稅法規定,對個人購買或機關統一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産品的支出,允許稅前扣除,扣除限額為2400元/年(200元/月)。在綜合所得預扣預繳申報表裡錄入了商業健康保險資料的人員,應報送《商業健康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稅優識别碼】:為確定稅收優惠商業健康保險保單的唯一性、真實性和有效性,由商業健康保險資訊平台按照"一人一單一碼"的原則進行核發,填寫個人保單憑證上列印的數字識别碼。

【保單生效日期】:該商業健康保險保單生效的日期。

【年度保費】:商業健康保險保單年度内該保單的總保費。

【月度保費】:月繳費的保單填寫每月所繳保費,按年一次性繳費的保單填寫年度保費除以12後的金額。

【本期扣除金額】: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對個人購買或機關統一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産品的支出,扣除限額為2400元/年(200元/月)。

  1. 稅延養老保險附表

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對試點地區個人通過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養老保險産品的支出,允許在一定标準内稅前扣除。在綜合所得中填寫稅延養老保險支出稅前扣除申報的人員,應報送《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稅延養老賬戶編号】、【報稅校驗碼】:按照中國保險資訊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資訊平台出具的《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扣除憑證》載明的對應項目填寫。

【月度保費】: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特定行業除外)的個人,填寫《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扣除憑證》載明的月度保費金額,一次性繳費的保單填寫月平均保費金額。

【本期扣除金額】: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個人,應按稅延養老保險扣除憑證記載的當月金額和扣除限額孰低的方法計算可扣除額。扣除限額按照申報扣除當月的工資薪金的6%和1000元孰低的辦法确定。

  1. 準予扣除的捐贈附表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個人将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個人将其所得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的捐贈,是指個人将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内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在綜合所得中填寫了“準予扣除的捐贈額”扣除項目的,應報送《準予扣除捐贈附表》。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受贈機關名稱】:填寫受贈機關的法定名稱全稱。

【受贈機關納稅人識别号(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填寫受贈機關的納稅人識别号或者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捐贈憑證】:填寫捐贈票據的憑證号。

【捐贈日期】:填寫個人發生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的具體日期。

【捐贈金額】:填寫個人發生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的具體金額。

【扣除比例】:填寫稅法規定的可以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支出稅前扣除比例。如:30%或者100%。

【實際扣除金額】:填寫個人取得“扣除所得項目”對應收入辦理扣繳申報或者自行申報時,實際扣除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支出金額。

【備注】:填寫居民個人認為需要特别說明的或者稅務機關要求說明的事項。

申報表報送

申報表填寫、稅款計算完成後,點選【申報表報送】進入報表申報界面。該界面可完成綜合所得預扣預繳的正常申報、更正申報以及廢棄申報操作。當月第一次申報發送時,進入“申報表報送”界面,預設申報類型為正常申報,申報狀态為未申報,顯示【發送申報】。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申報類型】:有“正常申報”和“更正申報”兩種申報類型,預設為“正常申報”。

【申報狀态】:主要有“待申報”、“申報進行中”、“申報失敗”、“申報成功”等狀态。

【是否可申報】:系統自動校驗綜合所得申報表填寫的資料都填寫完整并符合相關邏輯校驗後,顯示為“是”;反之則顯示為“否”,下方提示區顯示具體提示資訊。隻有當所有申報表均為“是”時,【發送申報】才可點選。

【導出申報表】:當申報資料全都校驗通過之後,點選按鈕後可以生成綜合所得申報表(标準表樣格式和大廳報送格式),否則系統會提示“有申報資料校驗未通過,請先核對申報資料。”

【擷取回報】:點選【發送申報】後,局端伺服器會提示正在處理申報資料,若系統未能自動擷取到稅務機關回報資訊,可稍後點選【擷取回報】檢視申報結果。目前所得月份申報狀态為“申報進行中”、“廢棄進行中”時,【擷取回報】可用,點選後即可下載下傳擷取稅務機關系統回報的該表申報操作結果。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擷取回報後,申報類型為“正常申報”,申報狀态為“申報成功,未繳款”(若申報稅款為0時,顯示無需繳款狀态),顯示【廢棄申報】和【更正申報】。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廢棄申報】、【更正申報】:申報成功後,可點選【廢棄申報】或【更正申報】,對已申報的資料進行廢棄處理或修改已申報的資料(詳細講解可見預扣預繳申報廢棄和更正章節)。

注意事項:

  1. 企業狀态不為清算的,需在法定申報期時才可【發送申報】。例如2020年1月稅款所屬期報表需在2020年2月時才可點選操作(清算狀态的,2020年1月即可申報2020年1月稅款所屬期的報表)。
  2. 如果為身份冒用高風險企業,則申報表中的所有納稅人,均需發起确認邀請,并等待納稅人同意後方可辦理扣繳申報。
  3. 如果非高風險企業,也非免确認企業,則需對存在異議申訴屬實記錄的納稅人發起确認邀請。針對發起确認邀請後一直未确認且無法聯系的納稅人,扣繳機關可前往辦稅服務廳申請将納稅人添加至“扣繳事項免确認自然人名單”(按稅款所屬期添加,名單中的納稅人該屬期允許由扣繳機關辦理扣繳申報業務)。
  4. 申報表報送界面各項統計,除“納稅人數”和“申報總人數”外,均包含彙總申報資訊。(即允許出現“納稅人數”為0,但金額列大于0的情況)。

分類所得代扣代繳申報

分類所得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申報

分類所得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申報是指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分類所得時,不論其是否屬于本機關人員、支付的分類所得是否達到納稅标準,扣繳義務人應按月或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在代扣稅款的次月十五日内,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适用于分類所得代扣代繳)》和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實行個人所得稅分類所得扣繳申報的應稅所得包括: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财産租賃所得;财産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取得的所得适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填寫說明

首頁功能菜單點選【分類所得申報】,進入“一般分類所得代扣代繳申報”頁面,頁面上方為申報主流程導航欄,根據【1收入及減除填寫】、【2附表填寫】和【3申報表報送】三步流程完成分類所得代扣代繳申報。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收入及減除填寫

點選界面下方一般分類所得申報表名稱或【填寫】進入表單,即可進行資料的錄入。一般分類所得項目未發生重大調整,下面展示各分類所得填寫界面,就調整項和注意點講解。

股息利息紅利所得申報表: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應納稅所得額】:系統自動帶出。應納稅所得額=(收入-免稅收入)×減按計稅比例-扣除及減除項目合計。

注意事項:選擇“彙總申報”時,姓名、證件号碼和證件類型都為空,不可修改。

财産租賃所得申報表: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财産租賃所得,分類所得中隻有此項所得有減除費用概念,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

【所得項目】:包含“個人出租住房所得”和“其他财産租賃所得” (财稅〔2008〕24号第二條)。

【減免稅額】:分類所得所有所得項目有符合規定的減免情形,均可填寫。

财産轉讓所得申報表: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所得項目】:包含财産拍賣所得及回流文物拍賣所得、股權轉讓所得及其他财産轉讓所得。

扣除及減除:該子產品下内容根據選擇的所得項目而有所差別。

【收入】:當所得項目為“股權轉讓所得”時,允許0申報。

【是否提供财産原值憑證】:當所得項目選擇“财産拍賣所得及回流文物拍賣所得”時,“是否提供财産原值憑證”選擇為“否”,以收入減除準予扣除的捐贈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稅率2%和3%可選;選擇為“是”,以收入減除财産原值、允許扣除的稅費、其他和準予扣除的捐贈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是20%。

【投資抵扣】:隻有所得項目選擇為“股權轉讓所得”時,該欄次可填寫。

偶然所得申報表: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所得項目】:包含“省級、部級、軍級獎金”、“外國組織和國際組織獎金”、“見義勇為獎金”、“舉報、協查違法犯罪獎金”、“社會福利募捐獎金、體彩獎金”、“有獎發票獎金”、“随機贈送禮品”、“其他偶然所得”。

注意事項:

  1. 分類所得申報的所有所得項目,支援同一個納稅人同一個稅款所屬期填寫多條申報資料(包括非居民所得申報表)。
  2.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若需彙總申報,要先到稅務大廳通過【扣繳彙總申報設定】子產品,按所得項目開通彙總申報。
  3. 自2020年起,偶然所得新增“随機贈送禮品”所得項目。獲獎人數較多且未擷取納稅人真實的基礎資訊時,扣繳義務人可暫采用彙總申報方式,注明“随機贈送禮品彙總申報”,但禮品發放的相關材料需要依法留存備查。(該所得項目2020年前稅款所屬期不可用)

附表填寫

與綜合所得相比,分類所得中增加了《個人股東股權轉讓資訊表》用于對非居民填寫了股權轉讓所得進行補充股權轉讓明細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申報類型】:根據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申報情況選擇。

被投資企業資訊:

【被投資企業注冊資本(投資額)】:填寫被投資企業注冊資本或者投資額金額。

【轉讓時企業賬面淨資産金額】、【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配置設定利潤】、【其他】:填寫個人股東股權轉讓時,被投資企業的賬面淨資産金額,以及其中包含的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配置設定利潤金額、其他綜合收益等。

【擁有規定資産的企業轉讓時淨資産公允價值】:填寫個人股東擁有規定資産的被投資企業轉讓時淨資産的公允價值金額。

股權出讓方/受讓方資訊:

【轉讓合同編号】:填寫股權轉讓合同編号。

【轉讓股權占企業總股份比重(%)】:填寫股權轉讓前,出讓方所持股權占企業總股權比例。

申報表報送

用于完成一般分類所得代扣代繳的正常申報、更正申報以及廢棄申報操作。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點選【3申報表報送】進入“申報表報送”界面,系統自動生成待申報清單。申報表通過系統申報資料校驗,“是否可申報”顯示為是;若存在申報表資料校驗不通過,“是否可申報”顯示為否,該界面下方提示區顯示具體錯誤提示資訊。隻有填寫的所有申報表“是否可申報”均為是時,【發送申報】才允許點選。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申報成功後,目前所得月份未繳款或無需繳款時發現申報資料有誤,可點選【廢棄申報】,對已申報的資料進行廢棄處理,或點選【更正申報】對申報成功的申報表資料修改後重新申報;目前所得月份已繳款,隻可使用更正申報功能修改已申報資料重新申報(具體講解見分類申報的廢棄和更正章節)。

限售股轉讓扣繳申報

限售股申報範圍包括六類:

(一)财稅[2009]167号檔案規定的限售股;

(二)個人從機構或其他個人受讓的未解禁限售股;

(三)個人因依法繼承或家庭财産依法分割取得的限售股;

(四)個人持有的從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轉到主機闆市場(或中小闆、創業闆市場)的限售股;

(五)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中,個人持有的原被合并方公司限售股所轉換的合并方公司股份;

(六)上市公司分立中,個人持有的被分立方公司限售股所轉換的分立後公司股份;

按照8類交易方式分别繳納:

(一)個人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系統或大宗交易系統轉讓限售股;

(二)個人用限售股認購或申購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份額;

(三)個人用限售股接受要約收購;

(四)個人行使現金選擇權将限售股轉讓給提供現金選擇權的第三方;

(五)個人協定轉讓限售股;

(六)個人持有的限售股被司法扣劃;

(七)個人因依法繼承或家庭财産分割讓渡限售股所有權;

(八)個人用限售股償還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中由大股東代其向流通股股東支付的對價;

納稅人發生第二條第(一)、(二)、(三)、(四)項情形的,對其應納個人所得稅按照财稅[2009]167号檔案規定,采驗證券機構預扣預繳、納稅人自行申報清算和證券機構直接扣繳相結合的方式征收。

填寫說明

首頁功能菜單點選【限售股所得申報】,進入“限售股轉讓所得申報”頁面,頁面上方為申報主流程導航欄,根據【1收入及減除填寫】和【2申報表報送】兩步流程完成限售股所得代扣代繳申報。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收入及減除填寫

點選【添加】進入“限售股轉讓所得 新增”界面,進行單個資料錄入。或點選【導入】→ 【模闆下載下傳】下載下傳标準模闆,錄入資料後,點選【導入資料】→【标準模闆導入】選擇模闆檔案批量導入資料。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證券賬戶号】:據實錄入證券賬戶号碼。

【股票代碼】:錄入轉讓的限售股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錄入轉讓的限售股股票名稱。

【限售股原值】:指限售股買入時的買入價及按照規定繳納的有關稅費。

【合理稅費】:指轉讓限售股過程中發生的印花稅、傭金、過戶費等與交易相關的稅費。

【小計】:等于限售股原值與合理稅費的合計數,若限售股原值與合理稅費未填寫時,預設為轉讓收入的15%部分。

申報表報送

申報表填寫完成後,點選【2申報表報送】進入報表申報界面。該界面可完成限售股轉讓所得申報的正常申報、更正申報以及廢棄申報操作。當月第一次申報發送時,進入“申報表報送”界面,預設申報類型為正常申報,申報狀态為未申報,顯示【發送申報】。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是否可申報】:系統自動校驗限售股轉讓所得申報表填寫的資料都填寫完整并符合相關邏輯校驗後,顯示為“是”;反之則顯示為“否”,下方提示區顯示具體提示資訊。隻有“是否可申報”顯示為“是”,【發送申報】才可點選。

申報成功後,目前所得月份未繳款或無需繳款時發現申報資料有誤,可點選【廢棄申報】,對已申報的資料進行廢棄處理,或點選【更正申報】對申報成功的申報表資料修改後重新申報;目前所得月份已繳款,隻可使用更正申報功能修改已申報資料重新申報。

非居民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申報

非居民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申報是指扣繳義務人向非居民個人支付應稅所得時,扣繳義務人應當履行代扣代繳應稅所得個人所得稅的義務,并在次月十五日内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非居民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報告表》和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實行非居民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申報的應稅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财産租賃所得;财産轉讓所得;偶然所得。

填寫說明

首頁功能菜單點選【非居民所得申報】,進入“非居民代扣代繳申報”頁面,頁面上方為申報主流程導航欄,根據【1收入及減除填寫】、【2附表填寫】和【3申報表報送】三步流程完成非居民代扣代繳申報。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收入及減除填寫

點選界面下方應稅所得報表名稱或【填寫】進入表單,即可進行資料的錄入。填寫方式與綜合所得、分類所得基本類似,下面就非居民所得與綜合所得、分類所得不同之處進行講解。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适用公式】: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若不能确定适用公式,可點選右側的【幫助】根據系統引導提示選擇。

【收入】:未選擇“适用公式”時直接錄入。其他情形則通過點選【請錄入明細】填寫相關資料。

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非居民沒有扣除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适用公式】: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若不能确定适用公式,可點選右側的【幫助】根據系統引導提示選擇。

【當月取得數月獎金額】:未選擇“适用公式”時直接錄入。其他情形則通過點選【請錄入明細】填寫相關資料。

【應納稅額】: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6) ×月度稅率-速算扣除數]×6。

注意事項:同一個人一個年度内,無住所個人數月獎金隻允許填寫一次。

【一次性補償收入】:填寫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從原任職機關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需大于0。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适用公式】: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若不能确定适用公式,可點選右側的【幫助】根據系統引導提示選擇。

【本月股權激勵收入】:未選擇“适用公式”時直接錄入。其他情形則通過點選【請錄入明細】填寫相關資料。

【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本月股權激勵收入+本年累計股權激勵收入(不含本月)-本年累計免稅收入-扣除及減除項目合計。

【稅率】:取數于應納稅所得額÷6之後,非居民的月度稅率表。

【速算扣除數】:取數于非居民的月度稅率表。

【應納稅額】: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6)×稅率-速算扣除數]×6。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免稅收入】:預設帶出收入×25%,可修改。

【稅率】:10%比例稅率。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所得項目】:如果人員的“任職受雇從業類型”為“保險營銷員”,則所得項目預設為“保險營銷員傭金收入”; “任職受雇從業類型”為“證券經紀人”,則所得項目預設為“證券經紀人傭金收入”,“其他類型”的人員隻能選擇“一般勞務報酬所得”或“其他勞務報酬所得”。

【展業成本】:按(收入-費用)×25%帶出,僅當非居民個人為保險營銷員或證券經紀人時帶出。

【協定減免】:填寫按照稅收協定可享受減免的應納稅額。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協定稅率】:預設為“不享受”,可下拉選擇相守的協定稅率。

【協定減免】:自動計算。為應納稅額減掉按照協定稅率計算出的稅額後的餘額。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協定稅率】:預設為“不享受”,可下拉選擇相守的協定稅率。

【協定減免】:自動計算。為應納稅額減掉按照協定稅率計算出的稅額後的餘額。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所得項目】:包含财産拍賣所得及回流文物拍賣所得、股權轉讓所得及其他财産轉讓所得。當所得項目為“股權轉讓所得”時,允許0申報。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其他财産租賃所得、财産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附表填寫

包括“減免事項附表”、“捐贈扣除附表”和“個人股東股權轉讓資訊表”。

非居民代扣代繳申報與分類所得、綜合所得申報在減免事項附表上的差別在于增加了“稅收協定附表”。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非居民所得項目中填寫了減免稅額,系統會在減免事項附表中自動生成一條狀态為未填寫的減免稅額記錄,點選【填寫】打開編輯界面,補充完善具體的減免事項和減免性質,點選【儲存】即可。

非居民納稅人填寫了稿酬所得,收入中30%的免稅部分,也可選擇自動生成免稅收入附表。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非居民在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或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中填寫了協定稅率或協定減免稅額,系統會在稅收協定附表中自動生成一條狀态為未填寫的稅收協定記錄,點選【填寫】打開編輯界面,補充完善具體稅收協定名稱及協定條款資訊,點選【儲存】即可。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申報表報送

申報表報送用于完成非居民所得代扣代繳的正常申報、更正申報以及廢棄申報操作。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點選【3申報表報送】進入“申報表報送”界面,系統自動生成待申報清單。申報表通過系統申報資料校驗,“是否可申報”顯示為“是”;若存在申報表資料校驗不通過,“是否可申報”顯示為“否”,該界面下方提示區顯示具體錯誤提示資訊。隻有當填寫的所有申報表“是否可申報”均為是時,【發送申報】才允許點選。

申報成功後,目前所得月份未繳款或無需繳款時發現申報資料有誤,可點選【廢棄申報】,對已申報的資料進行廢棄處理,或點選【更正申報】對申報成功的報表資料修改後重新申報;目前所得月份已繳款,僅可使用更正申報功能修改已申報資料重新申報。

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

當機關類型是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時,系統上方會顯示生産經營申報通道。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二條規定: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内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彙算清繳。

扣繳端适用于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和合夥企業自然人合夥人進行預繳納稅申報和年度彙繳申報。

填寫說明

進入【生産經營】菜單時,系統會自動擷取企業核定資訊,包含企業類型、征收方式、投資者資訊。也可點選【機關資訊】→【征收方式】/【投資者資訊】→【更新】,手動下載下傳擷取企業最新核定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投資者需要在【代扣代繳】子系統的【人員資訊采集】菜單下,有采集并報送成功過,否則系統将會自動提示。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請使用與提示資訊中相同的姓名、證件類型和證件号碼在【人員資訊采集】菜單進行登記,如無法登記,則需前往辦稅服務廳通過【變更稅務登記】更新投資者資訊後,在用戶端中重試。

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月(季)度申報

點選【預繳納稅申報】進入申報表填寫主界面。若該稅款所屬期已填寫并儲存了申報資料,打開界面後則自動帶出之前已填寫資料;若該稅款所屬期已有申報成功或待回報的明細記錄,則收入總額、成本費用、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征收方式,以及動态顯示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稅所得率”不允許修改。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A表)》,主要根據“征收方式”的不同,按不同的規則填寫申報表(征收方式為“定期定額”的不支援申報)。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稅款所屬期】:稅款所屬期起:如果目前時間為1月,則預設為去年1月1日與企業登記年月的1日孰大值;目前時間不為1月,則預設為目前系統年度1月1日與企業登記年月的1日孰大值。稅款所屬期止:預設為系統目前時間的上一月份的最後一日。

【征收方式】:根據下載下傳的機關資訊中征收方式自動帶出。包括:查賬征收((據實預繳)、(按上年應納稅所得額預繳));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能準确核算收入總額的)、(能準确核算成本費用的));核定應納稅所得額征收;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式((所得率)、(征收率));定期定額征收。

【收入總額】:填寫被投資機關本年度開始經營月份起截至本期從事經營以及與經營有關的活動取得的貨币形式和非貨币形式的各項收入總金額。征收方式為查賬征收(據實預繳)、核定征收(能準确核算收入總額的)、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式((所得率)、(征收率))可填寫。

【成本費用】:填寫被投資機關本年度開始經營月份起截至本期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及其他支出的總額。征收方式為查賬征收(據實預繳)、核定征收(能準确核算成本費用的)可填寫。

【利潤總額】:當收入總額和成本費用可錄時,利潤總額=收入總額-成本費用,不可修改。征收方式為能準确核算成本費用的,利潤總額置灰,不可修改。

【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填寫企業可在稅前彌補的以前年度尚未彌補的虧損額。僅征收方式為查賬征收(據實預繳)時,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可填寫。

【被投資機關經營所得】:征收方式為據實預繳時,被投資機關經營所得=利潤總額-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無特殊說明,不可改;征收方式為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能準确核算收入總額的)及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式(所得率)時,被投資機關經營所得=收入總額×應稅所得率(或所得率);征收方式為能準确核算成本費用的,被投資機關經營所得=成本費用總額 /(1-應稅所得率),不可改。

【應稅所得率】:征收方式為查賬征收時,“應稅所得率”不顯示;征收方式為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能準确核算收入總額的)、(能準确核算成本費用的)時由核定資訊中擷取,不允許修改,直接顯示稅務機關核定的資料。征收方式為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式(所得率)時,“應稅所得率”資料項顯示為“所得率”。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式(征收率)時,“應稅所得率”顯示為“征收率”。

【配置設定比例】: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預設配置設定比例為100%,不可修改;合夥企業,根據投資者資訊帶出配置設定比例,可修改,但合計不能超過100%。

【投資者減除費用】:征收方式為查賬征收(據實預繳)、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式(所得率)時,預設為(稅款所屬期止月份-稅款所屬期起月份+1)×月度減除标準(預設是5000,西藏支援差異化配置);其他征收方式時預設為0,不可修改。

【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查賬征收(據實預繳)時,預設為0,可錄入;其他征收方式不可錄入。

【商業健康險】:填寫按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商業健康保險支出金額,扣除限額2400元/年。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能準确核算收入總額的)、(能準确核算成本費用的))、按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式(所得率)的納稅人,在稅款所屬期止為12月時可錄,否則不可錄;其他征收方式的不可錄。企業登出時(狀态為清算狀态)也可減商業健康險。

【稅延養老險】:填寫按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稅延商業養老保險支出金額,扣除限額為年度收入總額×配置設定比例的6%與12000元之間的孰小值。非試點地區不可錄,試點地區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能準确核算收入總額的)、(能準确核算成本費用的))、按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式(所得率)的納稅人,在稅款所屬期止為12月時可錄,否則不可錄;其他征收方式的不可錄。企業登出時(狀态為清算狀态)也可減稅延養老險。

【其他扣除】:查賬征收(據實預繳)時,預設為0,可錄入;其他征收方式不可錄入。

【準予扣除的捐贈額】:查賬征收(據實預繳)時,預設為0,可錄入;其他征收方式不可錄入。填寫後,需要完善《捐贈扣除附表》。

【應納稅所得額】:由計算公式計算而得,不可修改。

【稅率】:經營所得是5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應納稅所得額确定稅率,不可修改。

【速算扣除數】:按照稅率對應速算扣除數預設帶出,不可修改。

【應納稅額】: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不可修改。

【減免稅額】:可填寫,填寫後需要完善《個人所得稅減免事項報告表》。享受“減免稅額”的需要補充減免資訊;享受協定稅率的,需要補充稅收協定相關資訊。

【已繳稅額】:自動帶出,不可修改。

【應補/退稅額】:由計算公式計算而得,不可修改。

申報表填寫無誤後點選【儲存】,系統校驗“投資者減除費用”、“專項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是否存在任意一項非0,若有則彈出“有綜合所得時,投資者減除費用、專項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隻能在綜合所得申報中扣除,是否繼續申報?”提示框,可根據實際情況點選【是】儲存報表,或者點選【否】修改報表資料後重新點選【儲存】,确認儲存時系統會對填寫了商業健康保險、稅延養老險和減免稅額資料項的人員,進行對應的附表填寫校驗以及配置設定比例是否超過100%的校驗,校驗通過則彈出“投資者預繳申報記錄儲存成功”提示框,點選【确定】即可。

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年度申報

《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B表)》适用于查賬征收的個體工商戶業主、企事業機關承包承租經營者、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和合夥企業自然人合夥人在中國境内取得經營所得的個人所得稅2019年及以後納稅年度的彙算清繳。

填寫說明

點選【年度彙繳申報】進入申報表填寫主界面。若該稅款所屬期已有申報成功或待回報的明細記錄,則【收入、費用資訊】不允許修改。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稅款所屬期】:稅款所屬期起:預設為系統目前年度上一年的1月1日。稅款所屬期止:預設為系統目前年度上一年的12月31日。不允許修改

【企業類型】:從“機關資訊”中帶出,不可修改。若顯示不正确,可重新至“機關資訊”中更新擷取最新資訊。

【收入總額】:填寫本年度從事生産經營以及與生産經營有關的活動取得的貨币形式和非貨币形式的各項收入總金額。包括: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轉讓财産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接受捐贈收入、其他收入。

【國債利息收入】:填寫本年度已計入收入的因購買國債而取得的應予免稅的利息。

【成本費用】:填寫本年度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及其他支出的總額。

(1)“營業成本”:填寫在生産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銷售成本、銷貨成本、業務支出以及其他耗費;

(2)“營業費用”:填寫在銷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勞務的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

(3)“管理費用”:填寫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産經營發生的管理費用;

(4)“财務費用”:填寫為籌集生産經營所需資金等發生的籌資費用;

(5)“稅金”:填寫在生産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除個人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

(6)“損失”:填寫生産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固定資産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轉讓财産損失,壞賬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

(7)“其他支出”:填寫除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外,生産經營活動中發生的與之有關的、合理的支出。

【利潤總額】:利潤總額=收入總額-國債利息收入-成本費用,不可修改。

【納稅調整增加額】:根據相關行次計算填報。納稅調整增加額=超過規定标準的扣除項目金額+不允許扣除的項目金額。不可修改

(1)“超過規定标準的扣除項目金額”:填寫扣除的成本、費用和損失中,超過稅法規定的扣除标準應予調增的應納稅所得額。

(2)“不允許扣除的項目金額”:填寫按規定不允許扣除但被投資機關已将其扣除的各項成本、費用和損失,應予調增應納稅所得額的部分。

【納稅調整減少額】:填寫在計算利潤總額時已計入收入或未列入成本費用,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予扣除的項目金額。

【納稅調整後所得】:根據相關行次計算填報。納稅調整後所得=利潤總額+ 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填寫本年度可在稅前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額。

【合夥企業個人合夥人配置設定比例】:納稅人為合夥企業個人合夥人的,填寫本欄;其他則不填。配置設定比例按照合夥協定約定的比例填寫;合夥協定未約定或不明确的,按合夥人協商決定的比例填寫;協商不成的,按合夥人實繳出資比例填寫;無法确定出資比例的,按合夥人平均配置設定。

【允許扣除的個人費用及其他扣除】:填寫按稅法規定可以稅前扣除的各項費用、支出,包括:

(1)“投資者減除費用”:填寫可在稅前扣除的投資者本人減除費用6萬元。如本年度同時取得了綜合所得并扣除了每月5000元的減除費用,則此處不得重複減除。

(2) “專項扣除”:分别填寫本年度按規定允許扣除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的合計金額。

(3) “專項附加扣除”:分别填寫本年度納稅人按規定可享受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的合計金額。

(4)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分别填寫按規定允許扣除的商業健康保險、稅延養老保險,以及國務院規定其他可以扣除項目的合計金額。

【投資抵扣】:填寫按照稅法規定的投資可以稅前抵扣的金額。

【準予扣除的個人捐贈支出】:填寫本年度按照稅法及相關法規、政策規定,可以在稅前扣除的個人捐贈合計額。填寫後,需要完善《捐贈扣除附表》。

【應納稅所得額】:自動計算,不可修改。應納稅所得額=(納稅調整後所得-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合夥企業個人合夥人配置設定比例-允許扣除的個人費用及其他扣除-投資抵扣-準予扣除的個人捐贈支出。

【稅率】:經營所得5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應納稅所得額确定稅率,不可修改。

【速算扣除數】:按照稅率對應速算扣除數預設帶出,不可修改。

【應納稅額】: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不可修改。

【減免稅額】:可填寫。填寫後需要完善《個人所得稅減免事項報告表》。享受“減免稅額”的需要補充減免資訊;享受協定稅率的,需要補充稅收協定相關資訊。

【已繳稅額】:填寫本年度累計已預繳的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金額。

【應補/退稅額】:由計算公式計算而得,不可修改。

網上申報

報表儲存成功後,可進行申報表報送。

填寫說明

點選【網上報稅】→【網上申報】,進入申報表報送界面,系統自動顯示儲存成功但未報送成功的報表,勾選報表記錄後點選【發送申報】按鈕進行申報表報送,稅務機關系統接收成功後報表顯示“申報進行中”狀态,若未能自動擷取到申報回報結果,可自行點選【擷取回報】檢視申報結果;若申報失敗,可根據回報提示修改申報表資料後,重新【發送申報】并【擷取回報】。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申報輔助功能

申報繳稅提醒

如果系統時間為當月12号至月底,當天首次進入代扣代繳系統時,系統會自動查詢目前稅款所屬期的申報繳稅情況,如果存在未申報或繳稅的征收品目(除經營所得A、B表之外),則首頁會顯示如下提示: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綜合所得申報更正

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申報成功之後,發現有錯報、漏報的情況,可使用申報更正功能,修改已申報資料後重新申報。

操作步驟

  1. 啟動更正

①進入扣繳端,選擇需要更正的“稅款所屬月份”。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②點選【綜合所得申報】進入綜合所得申報界面,點選【4申報表報送】檢視目前月份申報狀态,隻有申報狀态為“申報成功”的情況下才允許啟動更正申報。

③點選【更正申報】按鈕,啟動更正申報,系統提示往期錯誤更正申報成功後,需要對後續稅款所屬期的綜合所得預扣預繳申報表進行逐月更正。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啟動往期更正(後面稅款所屬期存在申報成功記錄)時,系統會自動導出一份目前有效的申報記錄供納稅人留存備用并提示儲存路徑(預設為桌面),每次導出的備份檔案可根據時間不同進行區分。如果需要取消/啟用本功能,可以在【系統設定】-【申報管理】-【更正申報備份】中設定。但因取消而導緻無法找回原始記錄的,扣繳機關需自行承擔後果。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2. 報表填寫

點選【1收入及減除填寫】,系統提示往期錯誤更正,不能新增人員和修改累計專項附加扣除額。選擇需要修改的所得項目。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需要更正的人員,輕按兩下相應資料進入編輯界面修正錯誤資料。(累計專項附加扣除額不允許修改,如需修改,需前往辦稅服務廳);需要删除的人員,勾選相應資料後删除。

注意:如果該期申報表的本期收入、本期扣除等本期資料不存在錯誤,僅是因為之前的稅款所屬期進行了更正申報而需要逐月更正的,則可直接跳到【2稅款計算】步驟。

3. 稅款計算

完成申報表本期資料的更正後,點選【2稅款計算】,重新計算更正後的應補(退)稅額。

4. 附表填寫

【1收入及減除填寫】中如果填寫了“減免稅額”、“商業健康保險”或“稅延養老保險”,需要在【3附表填寫】中完善附表資訊。

5. 申報表報送和稅款繳納

報表填寫完成後,可按照正常申報流程通過【4申報表報送】功能進行報送。報送成功後,如果有新的應征資訊産生時,可通過【稅款繳納】菜單完成稅款的繳納。

若報送時提示報送不成功的,應按提示資訊修改後重新報送或到辦稅服務廳處理。

6. 撤銷更正

如果在報送申報表之前,發現原申報資料無誤,可點選【撤銷更正】按鈕,撤銷更正申報。但成功報送申報表後,則無法撤銷更正。如需要使用原申報資料,可檢視系統自動導出備份的原申報記錄。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注意事項:

  1. 自2020年7月1日零時起,系統不再支援稅款所屬期為 2019年1月 至7月的預扣預繳更正。
  2. 在辦稅服務廳更正後,扣繳端原有申報資料不會更新,請在【系統設定】-【申報管理】-【綜合所得算稅】中設定為“線上算稅”,以保障以後月份申報時的累計資料能按更正申報後的最新資料計算。
  3. 更正申報往期月份時,後期月份應該逐月進行更正,如未逐月更正,将導緻以後月份申報時不能擷取正确累計資料。
  4. 更正申報往期月份時,不支援新增人員和修改累計專項附加扣除金額,如需新增或修改,需前往辦稅服務廳辦理。
  5. 若更正申報後需要辦理退(抵)稅的,由扣繳機關前往辦稅服務廳申請辦理誤收退(抵)稅業務。
  6. 若更正月份已在辦稅服務廳更正過的,或扣繳端沒有曆史申報資料的,需前往辦稅服務廳更正。
  7. 為避免因錯誤更正而導緻原始記錄丢失,每次啟動更正時,系統會自動導出一份目前有效的申報記錄指定路徑(預設為桌面),供扣繳機關留存備用。每次導出的備份檔案可根據時間不同進行區分。

綜合所得申報廢棄

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申報成功之後,在目前所得月份未繳款或無需繳款的前提下,可以使用預扣預繳申報廢棄功能,對已申報的資料進行廢棄處理。

預扣預繳更正申報與廢棄申報的差別在于,申報成功後是否已繳稅款。已繳款時隻能更正申報,無法廢棄申報表。

填寫說明

申報狀态為申報成功未扣款或申報成功無需繳款時,發現已申報資料有誤,可點選【廢棄申報】,送出廢棄申請,系統會自動擷取廢棄結果,如果廢棄成功,則申報狀态重置為“待申報”。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注意事項:

  1. 若之後月份屬期已申報,則之前月份屬期報表無法進行廢棄。
  2. 自2020年7月1日零時起,系統不再支援稅款所屬期為 2019年1月 至 7月(四川省為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的廢棄。

分類所得扣繳申報更正及廢棄

分類所得、非居民所得和限售股所得更正、廢棄功能相關操作與預扣預繳申基本一緻,下面以分類所得為例進行講解。

更正申報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啟動【更正申報】後,跳出“已啟動更正申報,你可在申報表填寫中修改申報資料後重新申報”提示框,且将申報狀态變更為“待申報”,并在清單右上角顯示【撤銷更正】和【發送申報】。修改申報表填寫完成後點選【發送申報】,可對修改資料重新發送申報,申報流程同正常申報流程。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點選【撤銷更正】,跳出“撤銷更正後,修改後的申報資料将無法還原,是否繼續?”确認提示框,點選【确定】則執行撤銷更正操作,可将已修改未重新申報的資料還原為啟動更正前的資料。

申報廢棄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點選【廢棄申報】,局端接收到請求後将會廢棄該筆申報,廢棄成功,申報狀态會變更為“待申報”,則可對已申報資料重新進行編輯或清空資料後重新填寫發送申報。

經營所得申報更正及廢棄

申報表報送成功後發現申報有誤,可傳回到申報菜單中進行修正。

申報成功未繳款時發現有誤,可點選【啟動更正】或【廢棄】按鈕解鎖報表狀态後重新填寫報送;申報成功并繳款成功後發現有誤,可點選【啟動更正】按鈕啟動更正後,對資料進行修改後更正申報。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啟動更正後,如果發現申報資料無誤,在未重新申報的前提下,可點選【撤銷更正】按鈕撤銷更正。

稅款繳納

綜合、分類、非居民所得繳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内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

三方協定繳稅

三方協定繳款:機關需要和稅務機關、銀行簽訂《委托銀行代繳稅款協定書》才能使用“三方協定繳款”方式。已經簽訂過的,不需要重新簽訂。

填寫說明

申報表申報成功後,若采用三方協定繳款方式,則點選【稅款繳納】→【三方協定繳款】,界面下方顯示應繳未繳稅款的相關内容,包括:申報種類、申報類型、欠稅金額、滞納金、繳款期限和繳款狀态。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點選【立即繳款】,系統自動擷取企業三方協定,并核對資訊是否存在及正确。确認三方協定的開戶行、賬戶名稱等基本資訊無誤後,點選【确認扣款】發起繳款,進度條重新整理完畢後得到繳款結果,即完成繳款。

銀行端查詢繳稅

銀行端查詢繳稅:列印銀行端查詢繳稅憑證後至商業銀行繳款。

注:本功能需要當地銀行系統支援,是以銀行不支援的部分地區未開通,未開通的地區無此功能菜單。

填寫說明

申報成功後,點選【稅款繳納】→【銀行端查詢繳稅】,界面下方顯示欠稅相關内容。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選擇需要繳款的記錄,點選【導出】按鈕導出銀行端繳款憑證,在繳款期限前列印銀行端繳稅憑證前往商業銀行櫃台進行繳款,逾期則需要廢棄重新列印并可能産生滞納金。

如需重新列印,可以點選【已開具查詢】按鈕查詢已經開具的銀行端繳款憑證。未逾期的可以使用【重新導出】功能重新導出并列印,已逾期的可以點選【廢棄】進行廢棄,廢棄成功後可以在銀行端繳稅界面重新導出列印。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注意事項:

  1. 隻針對本地申報成功且尚未繳納的記錄進行繳款,如果用戶端重裝,申報資料丢失,隻能通過其他管道繳款。
  2. 【已開具查詢】隻能查詢已開具未繳款的銀行端繳稅憑證。

銀聯繳稅

銀聯繳稅:使用銀聯卡線上進行稅款繳納。

填寫說明

申報表申報成功後,點選【稅款繳納】→【銀聯繳稅】進入銀聯繳款界面,界面下方顯示應繳未繳稅款相關内容。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勾選未繳款記錄後,點選【立即繳款】彈出繳稅确認對話框,點選【确定】後在浏覽器打開銀聯繳稅頁面。

在銀聯繳款頁面,錄入該繳款銀行卡辦理時使用的姓名、證件号碼和銀行預留手機号等資訊後點選【确認付款】,繳款成功則會跳轉至繳款成功提示界面。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浏覽器中完成繳款後根據繳款結果,在用戶端中點選【支付完成】或【支付未完成】(若點選【支付完成】,用戶端會檢查繳款結果并在頁面上顯示)。

代理經營所得申報繳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内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

三方協定繳稅

三方協定繳款:投資人需要和稅務機關、銀行簽訂《委托銀行代繳稅款協定書》才能使用“三方協定繳款”方式。已經簽訂過的,不需要重新簽訂。

填寫說明

申報表申報成功後,點選【稅款繳納】→【三方協定繳稅】,界面下方顯示欠稅相關内容,包括:投資人姓名、證件類型、證件号碼、稅款所屬期起止、申報表類型、申報類型、繳款狀态、繳款期限、欠稅金額、個人三方協定賬戶。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投資者隻有一個三方協定賬戶時預設為該賬戶,若投資者存在多個三方協定賬戶,則“三方協定賬戶”列可下拉選擇需要使用的三方協定賬戶,選擇後點選【立即繳款】完成繳款即可,若繳款失敗會回報失敗提示。

注意事項:

  1. 首次使用“三方協定”繳稅或更新過三方協定賬戶的,先點選【更新三方協定】,擷取最新協定資訊再進行繳款。
  2. 若有繳款狀态為待回報的記錄,可點選【繳款回報】擷取繳款結果。
  3. 隻針對本地申報成功且欠稅的記錄進行繳款,如果用戶端重裝,申報資料丢失,隻能通過其他管道繳款。

銀行端查詢繳稅

銀行端查詢繳稅:列印銀行端查詢繳稅憑證後至商業銀行繳款。

注:本功能需要當地銀行系統支援,是以銀行不支援的部分地區未開通,未開通的地區無此功能菜單。

填寫說明

申報表申報成功後,點選【稅款繳納】→【銀行端查詢繳稅】,界面下方顯示欠稅相關内容。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選擇投資人待繳稅記錄後,點選【列印】,攜帶列印出來的銀行端查詢繳稅憑證在憑證上注明的限繳期限前至商業銀行櫃台進行繳款,逾期将需要廢棄重新列印并可能産生滞納金。若需要重新列印,點選【廢棄】,廢棄成功後,狀态變更為未列印,重新點選【列印】,攜帶最新銀行端查詢繳稅憑證至銀行繳款。

注意事項:

  1. 隻針對本地申報成功且欠稅的記錄進行繳款,如果用戶端重裝,申報資料丢失,隻能通過其他管道繳款。
  2. 列印狀态為“已列印”,繳款狀态為“已繳款”的,不允許廢棄。

銀聯繳稅

填寫說明

申報表申報成功後,點選【稅款繳納】→【銀聯繳稅】進入銀聯繳款界面。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勾選待繳款記錄後,點選【立即繳款】,會彈出一個提示,點選确定後發起繳款請求,請求成功後會用浏覽器打開銀聯繳款頁面。

先在浏覽器打開的銀聯繳款頁面,錄入該繳款銀行卡辦理時使用的姓名、證件号碼和銀行預留手機号等資訊後點選【确認付款】,繳款成功則會跳轉至繳款成功提示界面。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浏覽器中完成繳款後根據繳款結果,在用戶端中點選【支付完成】或【支付未完成】(若點選【支付完成】,用戶端會檢查繳款結果并在頁面上顯示)。

繳款結果在頁面上顯示後點選【确定】即可。其他投資人需繳款按照以上步驟再次操作即可。

掃碼繳稅

掃碼繳稅:申報完成之後有欠稅的,可以生成繳稅二維碼,納稅人可通過支付寶、雲閃付、微信進行掃碼繳稅。

填寫說明

申報表申報成功後,點選【稅款繳納】→【掃碼繳稅】進入掃碼繳稅界面。

選擇投資人待繳稅記錄後,點選【生成二維碼】生成繳稅碼後進行掃碼繳稅。繳稅成功後,點選【支付完成】按鈕,系統會自動擷取繳稅狀态;如果暫不需要繳稅,可點選【支付未完成】關閉二維碼。

注意事項:

  1. 二維碼生成後,需要在失效時間前完成稅款繳納。如果超過失效時間(一般為30分鐘)未繳款,則需要重新生成繳稅二維碼。
  2. 二維碼關閉後,可點選【生成二維碼】重新打開或導出。
  3. 未擷取到繳款狀态的,可以重新進入【掃碼繳稅】菜單擷取繳款結果。

退付手續費核對

根據相關政策要求,扣繳義務人可按照所扣繳的稅款退付百分之二的手續費。機關上年度有代扣代征稅款的,可在3月30日前完成上一年度的結報單确認工作。

手續費退稅流程說明:

稅務機關查詢扣繳義務人的“代扣代收代征稅款分戶清冊”和“代扣代收代征稅款結報單”。查詢出結果後,可送出給扣繳義務人核對。

扣繳義務人在扣繳用戶端中點選【擷取結報單】按鈕擷取結報單和核對清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核對清冊核實無誤後,可點選【下一步】确認結報單。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結報單确認無誤後,點選【申請退庫】按鈕,補充接收手續費的銀行賬戶,補充完整後可點選【送出】按鈕送出退付手續費申請。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稅務機關以扣繳義務人确認的結報單作為退付手續費的依據,在進行手續費确認之後,系統自動觸發手續費退稅流程。

若“代扣代收代征稅款結報單”已操作手續費确認後,因資訊有誤需要撤銷确認,可在手續費退稅申請終審完成前,由審批人員操作廢棄手續費退稅申請,或者在【手續費确認】子產品撤銷确認該筆手續費退稅。

查詢統計

機關申報記錄查詢

用于對已申報所得申報表資料,申報表明細資料和代扣代繳個人納稅情況的查詢。

填寫說明

點選左側功能菜單【查詢統計】→【機關申報記錄查詢】,進入“機關申報記錄查詢”界面。稅款所屬期起止預設顯示為最近一條申報記錄的歸屬月份往前跨度12個月(最小為2019年1月),稅款所屬期止不能小于稅款所屬期起。點選【查詢】則查詢到所選屬期申報成功的各類所得資料,查詢出的資料若需要儲存電子檔點選【導出】即可。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如果本地電腦上存在該筆申報的記錄,點選【檢視明細】按鈕可直接檢視該筆申報的本地明細資料;如果不存在,則可從稅務局端下載下傳申報明細資料。

注意事項:

  1. 扣繳機關必須在稅務機關進行了扣繳端資料下載下傳備案,才可下載下傳。
  2. 必須實名登入才可下載下傳。
  3. 開通了分部門申報的企業不支援從稅務局端下載下傳申報明細資料。
  4. 機關申報記錄查詢不再支援完稅證明開具,如需開具完稅證明,請至【查詢統計】-【繳稅記錄查詢】菜單開具。

個人扣繳明細查詢

用于查詢單個員工按所得項目彙總的明細資料。

填寫說明

點選左側功能菜單【查詢統計】→【個人扣繳明細查詢】,進入“個人扣繳明細查詢”界面。稅款所屬期起止預設顯示為當年1月至系統目前時間的上月。選擇“姓名”“國籍/地區”“證件号碼”之後點選【查詢】進行條件查詢。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申報表類型預設是彙總,可以選擇“彙總”、“綜合所得申報表”、“分類所得申報表”、“非居民所得申報表”和“限售股所得申報表”。

點選【導出】可選擇導出“彙總表”、“支付綜合所得收入和扣繳個人所得稅情況表(綜合所得明細表)”和“支付分類所得收入和扣繳個人所得稅情況表(分類所得明細表)”。

注意事項:2019年新稅制下查詢統計資料時稅款所屬期起隻能從2019年1月開始,稅款所屬期止不能小于稅款所屬期起,且跨度不能大于12個月。

繳稅記錄查詢

用于查詢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申報的繳稅記錄。

填寫說明

點選左側功能菜單【查詢統計】→【繳稅記錄查詢】,進入“繳稅記錄查詢”界面。繳稅日期預設為目前稅款所屬月份。選擇繳稅日期後點選【查詢】按鈕查詢繳稅記錄。查詢到的繳稅記錄,可開具完稅證明。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經營所得申報記錄查詢

用于查詢機關儲存成功的報表記錄。

填寫說明

點選左側功能菜單【查詢統計】→【申報記錄查詢】,進入“申報記錄查詢”界面。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稅款所屬期起止預設為目前預繳納稅申報的稅款所屬期起止時間。需要查詢其他稅款所屬期記錄時可自行修改稅款所屬期。

經營所得繳款記錄查詢

繳款成功後,可在該子產品查詢繳款記錄

填寫說明

點選左側功能菜單【查詢統計】→【繳款記錄查詢】,進入“繳款記錄查詢”界面。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該菜單支援完稅證明的開具。勾選需要開具的人員記錄後點選【完稅證明開具】按鈕,系統會彈出完稅證明圖檔儲存路徑,按照提示選擇路徑儲存即可。

備案表

分期繳納備案表

分期繳納備案,是指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按照政策的規定,可以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按規定由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向主管機關報送相關資料進行備案。具體可分為“股權獎勵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備案”和“轉增股本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備案”。

股權獎勵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備案

獲得股權獎勵的企業技術人員需要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應自行制定分期繳稅計劃,由企業于發生股權獎勵的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分期繳稅備案手續。  

辦理股權獎勵分期繳稅,企業應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證書、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決議、《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備案表(股權獎勵)》、相關技術人員參與技術活動的說明材料、企業股權獎勵計劃、能夠證明股權或股票價格的有關材料、企業轉化科技成果的說明、最近一期企業财務報表等。

填寫說明

在[分期備案類别]中選擇“股權獎勵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備案表”。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編号】:填寫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部門核發的有效期内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編号。

【股權價格确定方法】:根據适用的公平市場價格确定方法勾選。選擇其他合理方法的,應在橫線中寫明具體方法名稱。

【每股價格】:填寫按照股權價格确定方法計算的每股價格。

錄入扣繳機關基本情況後,點選【添加】,錄入申請人員的具體備案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股權獎勵時間】:填寫納稅人實際獲得股權獎勵的具體日期。納稅人在一個月份中多次取得股權獎勵的,可一并填寫。

【獲得股份數】:填寫納稅人實際取得的股權份額。

【持股比例(0%-100%)】:填寫納稅人實際取得的持股比例。

【計稅金額】:計稅價格=每股價格×獲得股份數,或根據持股比例換算。

【應繳個人所得稅】:應繳個人所得稅=(計稅價格÷規定月份數×稅率-速算扣除數)×規定月份數。

【計劃繳稅時間】:按年度填寫每一年度計劃繳稅的截止月份。

【計劃繳稅金額】:填寫每一年度計劃分期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金額。

轉增股本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備案

企業轉增股本涉及的股東需要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應自行制定分期繳稅計劃,由企業于發生轉增股本的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分期繳稅備案手續。

填寫說明

在[分期備案類别]中選擇“轉增股本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備案表”。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編号】:填寫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部門核發的有效期内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編号。

【年銷售額】:填寫企業上一個會計年度的主營業務收入。

【資産總額】、【員勞工數】、【總股本(實收資本)】:填寫企業轉增股本當月相關資料。

轉增股本情況:填寫企業轉增股本的相關情況。

錄入扣繳機關基本情況及轉增股本情況後,點選【添加】,錄入申請人員的具體備案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計稅金額】:計稅價格=(未配置設定利潤轉增金額+盈餘公積轉增金額+資本公積轉增金額)×持股比例×100%。

【應繳個人所得稅】:應繳個人所得稅=計稅金額×20%。

【計劃繳稅時間】:按年度填寫每一年度計劃繳稅的截止月份。

【計劃繳稅金額】:填寫每一年度計劃分期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金額。

遞延納稅備案

符合《财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财稅〔2016〕101号)、《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做好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所得稅政策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稅總函〔2016〕496号)、《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所得稅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62号)規定條件的機關和納稅人,需要辦理遞延納稅備案,應于股票(權)期權行權、限制性股票解禁、股權獎勵獲得之次月15日内,填報備案表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備案,上市公司人員獲得股權激勵或獎勵,符合上述規定,需要申請延期納稅的,應自股票期權行權、限制性股票解禁、股權獎勵獲得之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延期納稅備案表》;個人因非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或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取得的股票(權),實行遞延納稅期間,扣繳義務人應于每個納稅年度終了後30日内,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情況年度報告表》。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備案

非上市公司授予本公司員工的股票期權、股權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符合規定條件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可實行遞延納稅政策,即員工在取得股權激勵時可暫不納稅,遞延至轉讓該股權時納稅;股權轉讓時,按照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取得成本以及合理稅費後的差額,适用“财産轉讓所得”項目,按照20%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股票(權)期權取得成本按行權價确定,限制性股票取得成本按實際出資額确定,股權獎勵取得成本為零。

填寫說明

在[遞延備案類别]中選擇“非上市公司遞延納稅備案表”,錄入公司基本情況和股權激勵基本情況,點選【添加】,錄入申請人員的具體備案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公司名稱】:填寫實施股權激勵的非上市公司法定名稱全稱,自動帶出。

【納稅人識别号】:填寫納稅人識别号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系統自動帶出。

【聯系人】:填寫非上市公司負責辦理股權激勵及相關涉稅事項人員的姓名。

【聯系電話】:填寫非上市公司負責辦理股權激勵及相關涉稅事項人員的聯系電話。

【股權激勵方式】:根據實施股權激勵的形式勾選,至少選擇一種。

【股權獎勵人數】:根據所填寫股權激勵人員自動彙總。

【近6個月平均人數】:填寫股票(權)期權行權、限制性股票解禁、股權獎勵獲得之上月起向前6個月“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的平均人數。如,某公司實施一批股票期權并于2017年1月行權,則按照該公司2016年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的平均人數計算。計算結果按四舍五入取整。

實施“股權獎勵”公司填寫:填寫實施股權獎勵企業的有關情況。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到其他境内居民企業所取得的股權實施股權獎勵的,填寫本欄。以本公司股權為股權獎勵标的,無須填報本欄。

【本公司是否為限制性行業】:實施股權獎勵公司根據本公司上一納稅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占比最高的行業,确定是否屬于《财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财稅〔2016〕101号)附件《股權獎勵稅收優惠政策限制性行業目錄》所列行業。屬于所列行業選“是”,不屬于所列行業選“否”。

【标的公司名稱】:以其他境内居民企業股權實施股權獎勵的,填寫用以實施股權獎勵的股權标的公司法定名稱全稱。

【标的公司納稅人識别号】:以其他境内居民企業股權實施股權獎勵的,填寫用以實施股權獎勵的股權标的公司的納稅人識别号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标的公司是否為限制性行業】:以其他境内居民企業股權實施股權獎勵的,根據标的公司上一納稅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占比最高的行業,确定是否屬于《财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财稅〔2016〕101号)附件《股權獎勵稅收優惠政策限制性行業目錄》所列行業。屬于所列行業選“是”;不屬于所列行業選“否”。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姓名】:下拉選擇或錄入需要申報的人員姓名,若該人員未在人員資訊采集中采集過,需先進行人員資訊采集。

【證件類型】:根據選擇的人員姓名自動帶出。

【證件号碼】:根據選擇的人員姓名自動帶出。

股票(權)期權:以股票(權)期權形式實施激勵的企業填寫本欄,沒有則不填。

【授予日】:填寫股票(權)期權計劃中,授予被激勵對象股票(權)期權的實際日期。

【行權日】:填寫根據股票(權)期權計劃,行權購買股票(權)的實際日期。

【可出售日】:填寫根據股票(權)期權計劃,股票(權)期權同時滿足自授予日起持有滿3年、且自行權日起持有滿1年條件後,實際可以對外出售的日期。

【取得成本】:填寫被激勵對象股票(權)期權行權時,按行權價實際出資的金額。

【股數】:被激勵對象實際取得的股數。

【持股比例(0%-100%)】:填寫被激勵對象實際取得的股數以及對應的持股比例。

限制性股票:以限制性股票形式實施激勵的企業填寫本欄,沒有則不填。

【授予日】:填寫限制性股票計劃中,授予被激勵對象限制性股票的實際日期。

【解禁日】:填寫根據限制性股票計劃,被激勵對象取得限制性股票達到規定條件而解除出售限制的具體日期。

【可出售日】:填寫根據限制性股票計劃,限制性股票同時滿足自授予日起持有滿3年、且解禁後持有滿1年條件後,實際可以對外出售的日期。

【取得成本】:填寫被激勵對象取得限制性股票時的實際出資金額。

【股數】:被激勵對象實際取得的股數。

【持股比例(0%-100%)】:填寫被激勵對象實際取得的股數對應的持股比例。

股權獎勵:以股權獎勵形式實施激勵的企業填寫本欄,沒有則不填。

【授予日】:填寫授予被激勵對象股權獎勵的實際日期。

【可出售日】:填寫根據股權獎勵計劃,自獲得獎勵之日起持有滿3年後,實際可以對外出售的日期。

【股數】:被激勵對象實際取得的股數。

【持股比例(0%-100%)】:被激勵對象實際取得的股數對應的持股比例。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延期納稅備案

上市公司授予個人的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個人可自股票期權行權、限制性股票解禁或取得股權獎勵之日起,在不超過12個月的期限内繳納個人所得稅。

填寫說明

在[遞延備案類别]中選擇“上市公司延期納稅備案表”,錄入公司基本情況和股權激勵方式,點選【添加】,錄入申請人員的具體備案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公司名稱】:填寫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法定名稱全稱,系統自動帶出。

【納稅人識别号】:填寫納稅人識别号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系統自動帶出。

【股票代碼】:填寫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碼。

【聯系人】:填寫上市公司負責辦理股權激勵及相關涉稅事項人員。

【聯系電話】:填寫上市公司負責辦理股權激勵及相關涉稅事項人員聯系電話。

【股權激勵方式】:根據實施股權激勵的形式勾選,至少選擇一種。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姓名】:下拉選擇或錄入需要申報的人員姓名,若該人員未在人員資訊采集中登記過,需先進行人員資訊采集。

【證件類型】:根據選擇的人員姓名自動帶出。

【證件号碼】:根據選擇的人員姓名自動帶出。

【任職受雇月數】:填寫被激勵對象在本公司實際任職受雇月份數。

股票期權:以股票期權形式實施激勵的企業填寫本欄。沒有則不填。

【行權日】:填寫根據股票期權計劃,行權購買股票的實際日期。

【行權日市價】:填寫被激勵對象所持股票行權購買日的收盤價。

【行權價】:填寫被激勵對象股票期權行權時,實際出資的每股金額。

【行權股數】:填寫被激勵對象本次行權取得的股票數量。

限制性股票:以限制性股票形式實施激勵的企業填寫本欄,沒有則不填。

【股票登記日】:填寫被激勵對象取得的限制性股票在中國登記結算公司進行股票登記的日期。

【股票登記日市價】:填寫股票登記日的收盤價。

【解禁日】:填寫根據限制性股票計劃,被激勵對象取得限制性股票達到規定條件而解除出售限制的具體日期。

【解禁日市價】:填寫股票解禁日的收盤價。

【實際出資總額】:填寫被激勵對象為擷取限制性股票實際支付資金數額。

【本批次解禁數】:填寫本次股票解禁的股數。

【總股票數】:填寫被激勵對象擷取的限制性股票總數。

股權獎勵:以股權獎勵形式實施激勵的企業填寫本欄。沒有則不填。

【授予日】:填寫授予被激勵對象獲得股票的實際日期。

【授予日市價】:填寫股票授予日的收盤價。

【獎勵股票數】:填寫被激勵對象擷取的股票總數。

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備案

個人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到境内居民企業,被投資企業支付的對價全部為股票(權)的,個人可選擇繼續按現行有關稅收政策執行,也可選擇适用遞延納稅優惠政策。選擇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遞延納稅政策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投資入股當期可暫不納稅,允許遞延至轉讓股權時,按股權轉讓收入減去技術成果原值和合理稅費後的差額計算繳納所得稅。個人選擇适用上述任一項政策,均允許被投資企業按技術成果投資入股時的評估值入賬并在企業所得稅前攤銷扣除。

填寫說明

在[遞延備案類别]中選擇“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遞延納稅備案表”,錄入被投資機關基本情況、技術成果基本情況和技術成果投資入股情況,點選【添加】,錄入申請人員的具體備案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公司名稱】:接受技術成果投資入股的公司名稱全稱,系統自動帶出。

【納稅人識别号】:納稅人識别号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系統自動帶出。

【聯系人】、【聯系電話】:填寫接受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公司負責辦理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備案人員的姓名和聯系電話。

【技術成果名稱】:填寫技術成果的标準名稱。

【技術成果類型】:是指《财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财稅〔2016〕101号)規定的專利技術(含國防專利)、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內建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權、生物醫藥新品種,以及科技部、财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确定的其他技術成果。

【發證部門】:填寫頒發技術成果證書的部門全稱。

【技術成果證書編号】:填寫技術成果證書上的編号。

【涉及人數】:根據所填寫技術成果投資入股人員自動彙總。

【評估價】:填寫技術成果投資入股按照協定确定的公允價值。

【技術成果原值】:填寫個人發明或取得該項技術成果過程中實際發生的支出。

【合理稅費】:填寫個人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過程中按規定實際支付的有關稅費。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姓名】:下拉選擇或錄入需要申報的人員姓名,若該人員未在人員資訊采集中登記過,需先進行人員資訊采集。

【證件類型】:根據選擇的人員姓名自動帶出。

【證件号碼】:根據選擇的人員姓名自動帶出。

【聯系位址】、【聯系電話】:填寫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個人的有效聯系位址和常用聯系電話。

【股數】:填寫個人因技術成果投資入股獲得的股票(權)數。

【持股比例(0%-100%)】:填寫個人因技術成果投資入股獲得的股票(權)數對應的持股比例。

遞延納稅情況年度報告表

适用于實施符合條件股權激勵的非上市公司和取得個人技術成果的境内公司,在遞延納稅期間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告個人相關股權持有和轉讓情況。

填寫說明

在[遞延備案類别]中選擇“遞延納稅情況年度報告表”後選擇“股權激勵方式”。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點選【添加】,錄入申請人員的具體備案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轉讓股數】、【持股比例】:填寫個人實際轉讓或剩餘的享受遞延納稅優惠的股票(權)數以及對應的持股比例。若非上市公司因公司注冊類型限制,難以用股票(權)數展現個人相關權益的,可隻填列持股比例,持股比例按照保留小數點後兩位填寫。

【扣繳個人所得稅】:填寫個人轉讓遞延納稅的股權,扣繳義務人實際扣繳的個人所得稅。

科技成果轉化備案

将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為股份、投資比例的科研機構、高等學校或者獲獎人員,應在授(獲)獎的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備案。

填寫說明

點選【優惠備案】→【科技成果轉化備案】→【添加】,在彈出的備案資訊填寫界面錄入申請人員的具體備案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職務】:填寫獲得獎勵的納稅人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中擔任的職務。

【獲獎時間】:填寫納稅人實際獲得獎勵的具體日期。納稅人在備案時限内多次取得獎勵的,需分别填寫。

【獲得股權激勵形式及數量】:在對應獎勵形式下填寫納稅人實際取得的股份數量或出資比例。

【涉及機關名稱】:填寫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被用作獎勵的機關名稱。納稅人獎勵涉及多家機關的,可一并填寫。

【獲獎金額】:填寫納稅人獲得獎勵的股份、出資比例等股權的價值。

【科技成果名稱】:填寫科技成果的标準名稱。

【基本情況說明】:對科技成果的基本情況進行簡要說明。

具體情況資訊填寫後點選【儲存】,在科技成果轉化備案主界面點選【發送申報】,晚點【擷取回報】檢視備案結果。

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備案

依法準許設立的非營利性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學校(以下簡稱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規定,從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收入中給予科技人員的現金獎勵,可減按50%計入科技人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填寫說明

點選【優惠備案】→【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備案】→【添加】,在彈出的備案資訊填寫界面錄入申請人員的具體備案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扣繳義務人類型】:根據實際登記類型進行勾選,選擇其他類型的,應在橫線中寫明符合規定的具體類型。

【科技成果名稱】:填寫科技成果的标準名稱。

【科技成果類型】:填寫專利技術(含國防專利)、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內建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權、生物醫藥新品種,或科技部、财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确定的其他科技成果。

【發證部門】:填寫頒發科技成果證書的部門全稱。

【科技成果證書編号】:填寫科技成果證書上的編号。

【轉化方式】:根據實際轉化方式進行選擇。

【技術合同登記機構】:填寫技術合同登記機構全稱。

【取得轉化收入金額】:填寫扣繳義務人本次發放現金獎勵對應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收入金額。

【取得轉化收入時間】:填寫扣繳義務人本次發放現金獎勵對應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收入實際取得時間。

【公示結果檔案文号】:填寫列明科技人員取得現金獎勵公示結果的檔案文号。

【公示結果檔案名稱】:填寫列明科技人員取得現金獎勵公示結果的檔案名稱。

【姓名】:取得現金獎勵科技人員的姓名,中國境内無住所個人,其姓名應當于中、外文同時填寫。

【現金獎勵金額】:填寫科技人員實際取得的現金獎勵金額。

【現金獎勵取得時間】:填寫科技人員實際取得的現金獎勵時間。

具體情況資訊填寫後點選【儲存】,在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備案主界面點選【發送申報】,晚點【擷取回報】檢視備案結果。

系統設定

此功能菜單分為系統管理、申報管理以及機關資訊設定。

系統管理

通過本功能菜單可對網絡管理設定、備份恢複、登入密碼設定進行管理。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申報管理

本菜單包括企業辦稅資訊更新、申報安全設定、綜合所得算稅、更正申報備份四項功能。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機關資訊

通過本功能菜單檢視機關資訊、修改辦稅人員資訊。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機關管理

通過本功能進行添加、删除機關以及切換機關,該界面下可檢視系統中所有機關當月綜合所得報表的申報狀态。也支援按申報狀态等表頭項目智能排序及自定義排序,排序完成後點選【設定為預設排序】即可儲存。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企業管理界面當其中有企業已進行過分部門申報備案時,才會顯示“分部門申報”列,可檢視到軟體中是否已啟用分部門申報和設定的部門編号資訊。

消息中心

登入用戶端後,通過首頁右上角的【消息中心】菜單,能擷取到企業相關資訊和最新的消息。

填寫說明

實名登入用戶端後系統将自動擷取最新的消息資訊,當系統擷取消息失敗,可通過點選【消息中心】擷取最新消息,未處理(未讀)的消息均顯示在此。

若擷取到未讀(待處理)且有效期起小于等于系統目前時間的資訊,則首頁右上角【消息中心】有未讀消息條數提示,點選【消息中心】打開未讀(待處理)消息界面,顯示消息标題和時間,點選即可打開消息進行檢視。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點選【檢視曆史】打開“曆史消息清單”界面,可檢視以前接收到的曆史消息。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點選待處理事項中的任意一項異議申訴消息,系統會展示異議申訴的受理界面。

稅務--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使用者操作手冊

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填寫回報說明、回報人、回報人聯系電話後進行【送出】。如果扣繳機關的回報與納稅人發起的争議申訴存在不一緻的,扣繳機關可上傳相關的證明材料,以友善稅務人員能根據提供的材料進一步核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