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政務大資料交換共享平台建設

作者:愛生活的老舵手

第一章 需求分析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1 項目建設目标、内容

1.1.1 項目建設目标

電子政務公共資料開放共享平台項目建設目标是,依托統一的“雲”資料中心建設統一的公共資料開放共享平台。集中機關各部門業務應用進行,制定相關的資料規範和資訊交換标準,使機關各部門業務系統依托統一的開放平台進行開發建設。確定部門之間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資料共享,為大資料分析提供資料依據。

1.1.2 項目建設内容

電子政務公共資料開放共享平台項目建設内容包含:一套标準規範、兩個資料門戶、四大應用平台、四大基礎資料庫和一個應用支撐平台。

具體建設内容包括:

1、一個應用支撐平台

為了對需要調用電子政務公共資料開放共享平台資訊資源的政府部門應用系統進行有效管理,面向各類電子政務應用,規劃建設統一的應用支撐平台,統一标準規範,通過使用者管理、應用管理、服務管理等核心元件,可以對接入系統有效管理、實作統一認證及單點登入、統一消息服務。

2、兩個資料門戶

針對政府部門使用者建設資訊資源政務門戶,針對企業、公衆使用者建設資訊資源開放門戶。

3、四大應用系統

建設承載電子政務公共資料彙聚平台、資料治理平台、資料營運平台和資料應用平台。

4、四大基礎資料庫

通過電子政務資訊資源梳理,制定四大基礎資料庫的建庫、入庫和管理規則,建立四大基礎資料庫管理平台,提供基礎庫内容管理、資料處理、共享和應用功能。四大基礎資料庫包括人口庫、法人庫、經濟庫和地理庫。

5、一套标準規範

形成标準規範體系,包括管理制度、标準規範、資料标準等。

1.2 編制依據

1、中辦、國辦《2006-2020年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

2、國辦《關于促進電子政務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

3、國務院《促進大資料發展行動綱要》;

4、《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架構》;

5、《國家電子政務“十二五”規劃》(工信部規〔2011〕567号);

6、《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政務資訊化工程建設規劃的通知》(發改高技〔2012〕1202号);

7、《GB/T 21063-2007 政務資訊資源目錄體系》

8、《GB/T 21062-2007 政務資訊資源交換體系》

9、《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

10、《政府資訊公開條例》

1.3 社會問題和政務目标分析

1.3.1 社會問題分析

作為世界人口大國,理論上大陸資料資源儲量極為豐富,但大部分政府資料(例如:交通、社保、稅收等),屬于結構化資料,距離海量(volume)、速度(velocity)和多樣性(variety)的 3V屬性還有一定距離,但從戰略角度而言差距并不大。從資料規模來說,政府擁有國内最為龐大的資料儲量。政府資料廣泛存儲于各地、各級政府機關院所等不同機關、不同部門、不同系統甚至不同網絡環境中,海量超脫于地理空間的政府資料亟待存儲與處理。從資料來源來說,由于各行業、各地采用的法律法規和标準并不統一。傳統的電子政務資訊系統,僅為滿足特定功能而生,資料結構差異性大,大量資料存放于曆史遺留應用中,委辦局間碎片化、零散化、低效率的資料互動和分析普遍存在,導緻政府資料來源極為複雜。從資料品質和價值來說,企業的資料種類單一化程度較高,而政府資料涉及工商、稅務、交通、醫療、教育等領域,資料種類繁多,事關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資料品質較高,資料的潛在價值十分可觀。

如上所述,政府資料的特點可以概括為:資料規模大、資料來

源和結構複雜、資料價值高但使用率低。政府收集了大量有價值的資料,通過這些資料,可以更好地了解國家資源使用情況,政府開支情況,土地交易和管理情況,這些将不僅強化政府責任,提升治理能力,還能提高資金支出效率,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選擇。

1、政府資料體量越來越大

截至 2014 年,中國共有 664 個城市,2852 個行政縣,40446個行政鄉。目前,中國中央和省級政務部門主要業務電子政務覆寫率已經達到 70%。據粗略估算,全國政府大資料加起來相當于數百個阿裡巴巴的體量。而随着硬體技術的進步,對于資料采集精度、采集頻率、資料存儲等能力在增強,使得資料規模仍有提升空間,近幾年資料中心的建立和擴容呈現井噴式的發展,這是以硬體基礎設施帶動的變革,促使軟體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随着資料體量的增長,大資料處理、大資料應用分析的門檻将會逐漸提高。

2、多部門協作成為常态化

複雜的城市治理問題,對跨部門的協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個别部門間存在的職責交叉分散、協調運作不暢等問題。随着“大部制”完善,建立健全了部門間協同運作機制,逐漸實作“多個部門、一個政府”目标。随着部門與部門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政府數

據跨部門共享共用已不再是亮點和創新,建立常态化共享機制成為政府大資料建設的入門。

3、國家治理不能僅僅依靠政府

由于時間和技術的局限性,以往國家治理基本是政府下達指令、向下逐層執行的“開環過程”。如今随着網際網路發展,人民對于政府的期望越來越高,國家不僅要在政策出台前廣泛征求、準确把握民意;出台後還需要獲得執行回報,并适時調整,政府治理變為下達指令—執行—回報的“閉環過程”,需要借助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到國家治理過程之中。無論是社會自治還是合作共建,政府資料共享開放都是大前提。

4、社會普遍開始重視資料安全和隐私

資料如同一把雙刃劍,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安全隐患,随着全球各地使用者資訊安全事件頻出,讓人們開始感受到“資料”與生活接觸如此緊密,資料洩露可以對個人的生活品質造成極大的威脅。資料安全和隐私保護不僅是公民個人的責任,對采集資料和共享資料的政府機關,也有義務保障資料的安全和隐私,此過程中,政策、技術、意識缺一不可。需嚴格依照相關規範檔案,将安全營運意識滲透到政府資料開放中。

1.3.2 政務目标分析

1、實作政務公開,打造透明政府

電子政務公共資料開放共享促進政府和公衆互動,讓政務透明,幫助政府進行社會管理和解決社會難題,大資料時代下,政府是整合開放的平台,是一個大資料共享平台, 它建立了公衆與政府間的溝通管道,越來越多的國家群組織利用其開展民意調查,通過線上互動讓群眾成為政務流程的節點,透明政務,讓公衆參與到政策制定與執 行、效果評估和監督之中,使群眾參政議政成為可能。大資料推進政府資訊資源進一步開放,政府資訊開發利用效率倍增,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2、實作資料融合,打造智慧政府

電子政務公共資料開放共享真正跨越了政府内部協同的鴻溝,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政府運作成本。其一,政府内部協同除思想理念上的障礙外,技術上也存在一定障礙,随着大資料技術發展,跨越系統、跨越平台、跨越資料結構的政府将在技術上使政府内部縱向、橫向部門得以流暢協同。其二,由于利用大資料技術,資料擷取、處理及分析響應時間大幅減少,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同時降低了政府開支。例如,政府利用大資料對社會人群進行細分,對不同人群進行針對性服務和政策施行。

3、實作科學決策,打造責任政府

電子政務公共資料開放共享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提高政府預測預警能力以及應急響應能力,越來越多的政府擯棄經驗和直覺,依賴電子政務的資料和分析進行決策。現在大資料又超越了傳統的資料分析方法,不但是對大資料分析挖掘,對言論、圖表等都可以進行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大資料的深入及廣泛應用會給政府帶來科學和精準的決策支援。

4、為某電子政務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資訊資源存儲中心

對各部門的共享交換的資料資源進行統一的規劃管理和應用,建設集約化的資料資源存儲中心,進而避免了各部門重複建設工作;同時提高資料安全方面的建設,從硬體裝置、網絡、資訊資源、應用系統、管理平台、資料庫等方面的全面保證資料的安全性,并根據使用者的不同通路需求、防止惡意入侵、病毒防護、分區域的安全設計,并在應用服務上提供安全檢測服務。

5、為某電子政務提供一個高效的應用服務平台

某電子政務公共資料開放共享平台的建設,為政府應用系統和資訊資源的高效管理和服務提供手段,通過對相關的基礎資訊、業務資訊、服務資訊進行管理,實作**電子政務公共資料開放共享平台的資訊管理和服務功能。城市級交換共享平台則對各部門的資訊資源提供交換共享支撐,以提高資訊資源的綜合利用水準。通過整合各部門資料資訊,建設基礎資訊庫,并提供對外服務,實作**電子政務公共資料開放共享平台的服務功能。

6、為某電子政務提供一個長效和可維護的資訊服務體系

某電子政務公共資料開放共享平台的建設要對**電子政務體系提供長久的服務,是以在管理和運維上必需配備相應的支撐。這一方面取決于管理制度的完善、管理手段的完備和對管理本身的技術支撐,另一方面,也取決于人員的配備和運維體系的建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