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突破思維盲區——普通人最容易掉入的三個财富陷阱

作者:談論文化教育
突破思維盲區——普通人最容易掉入的三個财富陷阱

我有很多人在喝完茶後聊到最多的話題是錢不夠花,想買房子的錢不夠,想換車的錢不夠,想買包的錢不夠,連想買裙子都會覺得錢不夠。如果其他人有這種感覺,但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這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

通過和不同的人談到沒有花足夠的錢,我慢慢發現在他們的談話中,三個普通人最容易落入财富陷阱,很多人不自覺地會落入這些陷阱,财富媽媽消失了,總能積累到足夠的财富來改變命運。

文章篇幅較長,先寫大綱:

貧困陷阱一:普通人為錢工作,不為自己錢工作

貧困陷阱二:普通人存錢,不是資産

貧困陷阱三:普通人債務消費,透支未來

—————————————————

突破思維盲區——普通人最容易掉入的三個财富陷阱

認知決策層面,選擇大于努力,獨立思考使我們不盲目跟随,不屈服。

"不僅開,隻有真"是我來自媒體的基本價值觀。

捍衛普通人的利益,是像我這樣的人和媒體界人士的良知。

——————————————————

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羞于談論金錢,許多識字的墨客在詩歌中将"金錢如泥土"作為高度正直的象征。但事實上,隻有那些擁有足夠财富的人才有資格把錢當成泥土,而那些擔心一日三餐的人則不是。

正是這種文化氛圍,導緻很多普通人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錢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卻不願意放下以下的子,俯身去賺錢。直到改革開放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财富的重要性,開始拼命賺錢,對當今社會來說,很少有人試圖賺錢作為道德缺陷。

社會上大多數中下層家庭,其實沒有傳承的制約賺錢知識,我們學校的教育也很少提到賺錢的方式,清楚地知道賺錢很重要,但是卻不準進入。電影《1942》中有一句台詞是關于這種情況的(見下圖)。

突破思維盲區——普通人最容易掉入的三個财富陷阱

在逃亡的時候,有錢和長期的勞工身無分文,但富人憑借自己的知識,用十年時間可以再次成為富人,但長期的工作仍然是長期的工作。除了财富,認知能力是階級之間最大的差距。

社會下層的人越多,越害怕賺錢,是以從意識底下,希望獲得長期、穩定的收入保障,那麼這些人進入社會後的第一選擇就是出賣自己的時間和工作,換取穩定的收入,然後一輩子拼命地為錢而工作, 以獲得長期的穩定性保護。不知這樣的保護是一種虛幻的幻覺,看看曾經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鐵飯碗也打破了時代,再看看今年的房地産裁員、教培閉鎖潮、網際網路行業裁員潮,這些曾經炙手可熱的行業,今年已經成為失業人數最多的行業。在市場經濟中,不确定性是最可靠的。

另外,通過時間的出賣,勞動(體力、腦力)賺錢,必須經過層層的轉化,畢竟個人的時間,勞動本身不是商品,而是生産商品的資源,每次轉化都意味着财富的損失和損失,轉化次數越多,個人收益越少。那麼就算想工作,也要選擇貼近市場和客戶的工作,才能獲得更多的收入。

工作的好處是可以獲得相對穩定的收入,但最大的問題是,一旦停止工作,就不再有收入來源。這是大多數普通人面臨的最常見的困境,我們随時随地為錢而工作,但我們賺的錢并沒有給我們帶來持續的好處。從這個角度來看,"失業"是普通家庭最大的危機,甚至比疾病更令人擔憂。

突破思維盲區——普通人最容易掉入的三個财富陷阱

忠告:如果你的家庭處于社會的底層,最好不要太聽父母的話,因為他們對社會的看法、财富、機率是錯誤的,你需要自己找到通往正确财富的道路。

如前所述,一旦普通人停止工作,他們的收入就會被切斷。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實作我們夢寐以求的财務自由呢?不再為一日三餐而奔跑,即使不工作也會有源源不斷的财富?奧秘在于"資産"這個詞。

我父母以為一個人的興趣與否,就是看他存了多少積蓄,我不知道,存款不允許一個人的财務自由,而這一筆存款一直都在流失。

讀過我文章的讀者都知道通貨膨脹的存在,但是對通貨膨脹的兇猛性沒有直覺的感覺,大多數人認為通貨膨脹是THE,但我認為實際通貨膨脹率是M2增長 - GDP增長。

M2:廣義貨币供應量(M2)是指在銀行體系外流通的現金加上企業存款、家庭儲蓄存款和其他存款,其中包括可能成為實際購買力的所有形式的貨币,通常反映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态。近年來,許多國家已将M2作為貨币供應監管的目标。[1]

- 百度百科

突破思維盲區——普通人最容易掉入的三個财富陷阱

1990年至2020年間,M2與GDP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

如果你仔細看看我插入的圖檔,我們國家的M2與GDP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2020年M2為210萬億,GDP總額為101萬億元人民币,是GDP的兩倍。2020年M2增長率為10.1%,GDP增長率為2.3%,相差7.8%,而2020年為2.5%。這就是統計局公布的CPI不高的真正原因,但我們覺得物價上漲得如此之快。(我不知道這段文字是否可以檢視)

如果你的年均通貨膨脹率為7%,如果你有10萬元的存款,隻需要七年,而你存款的實際購買力隻有6萬元。你盡你所能地存錢,但你每年損失7%的積蓄,七年後你隻有60%的富人。這就是為什麼網上有人問一百萬美元是否可以退休,我可以肯定地說,如果你的一百萬隻是一筆存款,45歲退休,你年老的可能性非常悲慘。

突破思維盲區——普通人最容易掉入的三個财富陷阱

建議:與其盡你所能地儲蓄,不如把它變成資産,這些資産是很好的資産,可以幫助你每年超過通貨膨脹。沒有資産,是人類階級飛躍的象征。如果你掙工資,年收入一百萬和年收入十萬之間沒有差別。

前人說通貨膨脹随時都在發生,很多人會聽專家說,"債務是對抗通貨膨脹的最佳武器",很多年輕人也用這個作為自己先進的消費、透支信用理論,這是多麼可悲啊。

在我的文章《貧富差距最大》中,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認知鴻溝上,我提出了一組資料:

超過70%的奢侈品是由勞工階級購買的,20%是作為禮物購買的,隻有不到10%的奢侈品是由真正的富人消費的。是以現在各種廣告都告訴你,"有聲望的你需要高貴的産品"完全是在差智商稅中!

大多數普通人沒有機會和能力投資能夠繼續增值的資産,而當金融擴張時,很多普通人拿到貸款,然後拿出自己的汽車和包包。大多數普通人都在努力逃避比較困難,認知水準低,透支收入,甚至債務消費,将自己和整個家庭拉入貧困的深淵。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拆遷家庭在十年後的生活水準,不如拆遷前,因為他們沒有能力繼續創造财富,基本上還是很窮!

突破思維盲區——普通人最容易掉入的三個财富陷阱

你從貸款中得到的錢不是銀行,不是你借的錢,而是你從未來借來的錢。當我們拿錢的時候,我們會用自己的未來來換取,隻換取那些出去貶值的包、車,卻以為你的未來這麼容易被消耗掉,是多麼痛苦。

我們透支自己的未來,也給銀行、鮮花等支付高額利息,但隻有那些不生産一分錢收入的奢侈品,生活在短短幾十年内就這樣白費了。

建議:真正有效的債務,抗通脹債務,是投資于能夠繼續産生增值回報的資産的金融負債。正如所謂"窮人在花錢,富人在投資",如果能堅持投資創收資産而不是盲目消費,财務自由就沒那麼困難了。

結語:

過去幾年的金融擴張催生了太多的消費借貸平台,而東方白帶、《X戰警在寶藏》等借貸公司,本質上是為年輕人的未來收獲資本。看來他們已經把錢借給了這些沒有自制力的年輕人,但實際上這些年輕人卻在用自己光明的未來換取一部手機,多麼便宜啊!

尤其是在2021這樣的經濟環境下,如果有人借錢花錢,簡直是對全家人不負責任!

我的另一篇長文《遇見2022——探索黑暗中的點星光》因審計原因受到限制,7000字的分析被删減了三千字,才隻能推薦給粉絲,這真的傷害了我。中國面臨着國内外的雙重壓力,作為一個自媒體人,它有責任告訴公衆殘酷的真相,而不是粉飾它。

在每一次經濟危機中,遭受最大痛苦的人往往是沒有權力、沒有資源、沒有背景的普通人。我們寫作的目的是告訴更多的人我們所看到的危險,這樣更多的人就不會一次又一次地陷入陷阱。

2022年,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