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概念炒的火熱,它究竟是下一個緻富的風口。還是馬斯克口中 ”不是真實的,更像是營銷術語” 。
看事情看本質,我們不妨換個思路來看WEB 3.0,看看它到底是什麼。先了解了什麼是WEB 3.0,才能更好的看清楚它的局限、優勢。然後才能分析對我們到底有什麼影響,了解它是全民狂歡還是皇帝的新意。
以計算機、各種智能裝置為基礎的網際網路,本質上是資料的處理和資訊的交換。資料的處理是為了資訊的交換服務的,是以網際網路上資訊才是根本,這點和我們對網際網路的使用是一緻的。讓我們看看現在網際網路應用場景:
- 各種平台:比如美團、滴滴。使用者訂餐資訊通過網際網路傳遞給商家、外賣小哥,然後服務仍然是在真實世界提供的。過程中商家、外賣小哥也會把相關的流程資訊通過網際網路傳遞給使用者;
- 購物:仍然可以了解為錢的資訊、訂單資訊的産生和傳遞,虛拟商品可以直接通過資訊交換的方式進行傳遞、實體商品的快遞仍然是由現實社會完成的;
- 自媒體、搜尋引擎:仍然是資訊的傳遞。文章、視訊等等并沒有憑空生成資訊;
- 各種管理系統:仍然是對現實中人員、裝置的資訊進行收集、處理,然後再呈現給人或者裝置。
以上等等,均可以說明網際網路的本質就是資訊的傳遞。并不能直接憑空的産生資訊。了解了這個點,再了解WEB 1、WEB 2、WEB3是什麼就簡單了:
- WEB 1:網際網路剛出現的時候,大約在1996年左右吧。想當年在吱嘎吱嘎撥号聲中上網沖浪的中老年人,你們過的還好嗎?再WEB 1的時候,資訊(内容)由一個一個網站提供,網絡使用者隻能單向接收網站提供的資訊。這個階段國内産生了:新浪、搜狐、TOM、網易等等網站。
- WEB 2:WEB 2.0時代,算是平台經濟的黃金時期。網絡上出現了論壇、平台、網絡遊戲。在這些論壇和平台中,使用者可以自己釋出上傳自己的各種資訊(内容),實作資訊的交流。這就是目前的網際網路絡情況。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資訊(内容)的創造者,也就是網絡使用者受到了平台很大的制約,處于弱勢。平台公司提供了基礎設施的搭建、維護,并承擔平台管理、收益調節權力。基于這個現狀,目前提出了WEB 3的概念。
- WEB 3:天下苦“平台”久矣。故此WEB3強調去中心化,弱化平台的權力,打破各個平台的界限,将所有平台連在一起。WEB3強調版權的概念,資訊(内容)的版權屬于資訊(内容)的創造者,資訊(内容)的創造者可以用各種方式獲得收益。
是以我認為:WEB 3是一個圍繞“資訊價值”搭建的網際網路生态環境,并非特指某項技術、某個名詞或者具體的事物。既然說到了資訊價值,就看看資訊自身發展的情況。
- WEB 1:受制于網速。文字為主,圖像為輔;
- WEB 2:網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故此視訊、圖像、文字、語音等等都變成了資訊的載體;
- WEB 3:網速、網絡延時、計算能力将進一步提升。虛拟互動、遠端操控會慢慢成為主流,得益于計算能力的進一步提高,一個好的創意可以更加便捷、低門檻的轉化成産品,包括虛拟産品(文章、圖像、視訊)、現實生活中的産品等等。
WEB 3既然是圍繞着“資訊價值”展開,那麼必然就涉及到幾個環節:資訊創造、資訊保護、資訊展示、資訊變現。
- 資訊創造環節:除了基于人的資訊創造以外,AIGC也是這個環節的核心。AIGC是指通過人工智能(zhang四聲)技術來生成資訊(内容)。目前炒的火熱的:ChatGPT、Stable Diffusion、Dall-e等等。這一類産品将是資訊創造最強力的輔助工具。要說明的是,AIGC類的工具并不是從零創造内容的,它們仍然需要人來提供資訊(指令和需求),然後生成加工後的資訊(文字、圖檔、視訊、語音等)。
- 資訊保護:數字加密系統、區塊鍊技術屬于這個領域的核心技術。數字加密系統可以更好的保護數字版權,然後通過區塊鍊技術完成數字版權的跟蹤和确認。區塊鍊技術自身也會對資訊進行加密。
- 資訊展示:元宇宙技術中實作了虛拟世界中的互動。是一個遠超現在的環境。可以很好的展示平台和互動、溝通的平台。
- 資訊變現:抛開現在的一些方法外,元宇宙和數字貨币可以跨越地域的實作資訊變現,元宇宙内進行資訊展示和溝通交流,利用數字貨币進行交易。
以上,就是我認知中的WEB 3.0,并且将目前網上各種概念、專業術語合理的進行連接配接。希望可以對大家有幫助。
說完了什麼是WEB 3.0,一個看起來很美好,很有利于資訊創作者的生态環境。一定要談談WEB 3.0的問題。
- 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基礎設施包括分布式存儲伺服器等裝置、統一的标準、雲端算力提供、相關互動界面和底層邏輯的開發等等。WEB 1、2中,都有明确的利益獲得者,這些公司為了将蛋糕做大,一定會做很多前期的投入,甚至持續的投入。WEB 3.0中名義上的利益獲得者将是資訊創作者,之前這些人通過平台展示,除了資訊創作以外沒有什麼太多的成本。是以WEB 3.0的基礎設施建設到底應該由誰來做?怎麼實作盈利?投資回報率是多少?沒有基礎設施,那就是空中樓閣。
- 管理問題:沒有絕對的自由,任何事情都是有邊界和管理要求的。現實生活中有國家,有法律、有道德來限制人的行為。WEB 3.0也不是法外之地,資訊内容也需要被管理。現實社會中風俗習慣、價值觀的不同,可以由地域和國界來限制,在WEB 3.0這個完全開放的環境中怎麼限制?這個點來說純粹的、理想中的WEB 3.0幾乎不可能實作。
- 金融體系:數字貨币的事情,不用多說了。國内是不支援的。
當一個生态沒有經濟基礎支撐的情況下,又要挑戰現實中的國家機器,這隻能說是個笑話。從某些角度來講,它不過是一個僅存于理想中的烏托邦。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馬斯克以及很多專業人員認為WEB 3.0是虛假命題的原因。
但是WEB 3.0的各項核心技術,也能夠帶給人們很多便利。是以不管是人工智能、區塊鍊、元宇宙都在各自的領域中迅速成長。我想慢慢的會變成WEB 2.5吧。
以上所有的美好,對于相關技術從業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風口,但是對于其他人來說,WEB 3.0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
首先,創意和好的資訊産品會更有價值,變現會更加容易。但是由于AIGC(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來生成内容)的技術發展,優秀作品的門檻無疑被拉高了。由于版權的加強和可追溯,通過搬運以及其他資訊簡單整合加工制作的資訊産品變現将更加困難。
目前世界上掙錢的思路主要是利用資訊差掙錢,但是WEB 3.0時代,資訊差不會那麼值錢了。反而是學習能力和深度,擁有了稀缺性,更容易和其他人拉開差距,進而産生了價值。也就是說自媒體從業者的垂直領域發展可能是WEB 3.0的主要趨勢。此外有産品就需要有營運,個人也需要營運,提升自己的營運能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也變成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概括起來就是:加強垂直領域的學習、提升個人營運能力、營造人設和打造自身品牌,這三點可能在WEB 3.0很重要。
個人淺見,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可以在WEB 3.0風口中掙到錢,掙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