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露
聲明|題圖來源于網絡。驚蟄研究所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留言申請開白。
随着出行政策的全面放松,今年春節不少人選擇了返鄉過節和旅遊過年。而家中養寵的“鏟屎官”們為了省心,也紛紛選擇寵物寄養或是上門喂養服務,來解決毛孩子們的假期吃喝問題。
驚蟄研究所了解到,由于今年寵物寄養和上門喂養的需求出現強勢反彈,一些寵物店已經出現“滿員”狀态。并且由于供不應求的市場形勢,部分寵物店的服務價格相比平時漲價50%,甚至還出現了上千元一晚的“豪華寵物套房”。然而在寵物寄養的火爆現象背後,商家們真的能賺到錢嗎?
行情大漲,“鏟屎官”心甘情願買單
在異地工作的年輕“鏟屎官”們,每年春節前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就是在踏上返鄉的火車前,安頓好自己的寵物。因為飛機、高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一般不允許攜帶寵物,是以有的人會選擇托運,但是較長的托運時間、高昂的價格以及托運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讓很多人放棄了這種解決方案。相對而言更安全、更讓人放心的寵物寄養和上門喂養就成了大多數人的選擇。
目前,提供寄養和上門喂養服務的主要是寵物店或個人。其中,寵物店因為經營寵物洗護、寵物用品零售,平時也會積累一批客戶資源,是以常常成為寵物寄養的核心服務方。另外還有個别自己養寵但在假期沒有外出計劃的人,會在社交網絡上釋出提供寄養服務的資訊。但大多數年輕人基于安全和專業的考量,都會選擇将寵物寄養在寵物店,或者是選擇寵物店提供的上門喂養服務。而今年春節期間返鄉和外出旅遊需求的徹底回暖,也導緻寵物寄養和上門喂養的價格普遍出現上漲。
“平時寄養一天的費用隻要120元左右,今年春節突然就漲價到160元、180元,至少漲了50%。按照7天假期來算,寄養費用需要1100元到1300元,這已經是我家貓兩三個月的夥食費了。”在北京工作的小允告訴驚蟄研究所,去年9月份到外地出差的時候,她就把自己養的貓寄養在了小區附近的一家寵物店裡,當時的價格是3天330元,“我覺得還可以接受,是以今年過年也打算寄養。隻是沒想到價格漲了這麼多,而且寄養資源還挺緊俏。”
*用于記錄寄養要求的登記表/受訪人供圖
據小允透露,她租住的小區附近共有3家寵物店,其中兩家的面積都在130平米以上,但在春節前一周,商家就不再接單了。小允詢問商家得到的說法是,早在春節前一個月開始,就已經有顧客前來咨詢寵物寄養服務,為寵物預訂籠子,而今年的需求量是往年的兩三倍,是以春節的訂單幾乎爆滿,等到臨近放假再找地方寄養就已經晚了。“寵物店老闆說,最早要到初五才會有籠子空出來。我等不到那個時候了,是以最後隻好把貓送到本地朋友家裡,拜托她幫我照看一段時間。”
需求火爆,寵物寄養能賺錢嗎?
除了因為需求激增導緻的價格普漲外,寵物寄養的定價原則與寵物店提供的具體服務内容也有關系。比如在寄養的環境方面,有的顧客希望自己的貓有獨立的活動空間,就會選擇有貓爬架、帶“廁所”的“貓别墅”。另外家裡養了多隻寵物,并且希望自己家的寵物可以待在一起的顧客,寵物店也提供了能夠同時容納3隻寵物的VIP房間。
x換一張
*寵物店内的貓舍/受訪人供圖
在上海經營寵物店的Andy告訴驚蟄研究所,寵物寄養不光要保障毛孩子們每天的吃喝,還包括清理糞便、清潔和消毒等一系列的服務内容。據Andy介紹,春節期間他和店裡的從業人員每天都會準時到店,為寵物清理糞便,對貓舍、狗舍進行清潔和消毒,然後檢查房間的溫度、濕度以及寵物的狀态,并将資料記錄到對應的表格中。
另外,寵物店也提供一些差異化服務。“針對有陪玩需求的寵物,我們會在店裡與寵物進行互動,也會到戶外遛狗,同時拍攝記錄視訊發送給客戶。對于一些顧客想要增加寵物運動量的需求,我們也會帶寵物到公園進行銜球、飛盤等更豐富的活動。除此之外,門店也安裝了遠端監控,顧客可以随時通過網絡實時檢視寵物。”
對于春節期間寵物寄養價格普遍上漲的現象,其實從成本結構上來看,人工成本的增加是導緻漲價的重要因素。因為寵物店的貓舍、狗舍數量是相對固定的,遇到基礎需求特别多的情況,也可以通過臨時增加隔闆的方式擴大寄養數量,是以硬體成本增加的空間并不高。但是,差異化服務以及春節這一特殊時間段産生的額外人工成本,則是服務價格整體上漲的關鍵原因。
Andy向驚蟄研究所透露,春節期間平均每人每天的人工成本在400-500元左右,另外初一到初三需要支付3倍工資,在不計算提成的情況下,春節7天假期的人工成本就達到了4000-6500元。在此基礎上,人員工時也是固定的,而提供寵物陪玩則會直接增加人工工時。是以,寵物寄養的服務價格也就水漲船高。
同樣是因為人工成本的問題,上門喂養的價格往往比門店寄養的價格更高。“就行業平均水準而言,上門喂養的價格一般是門店寄養的1.5倍,主要是上門喂養需要專人服務,而且通勤因素導緻往返服務的路上會花一些時間,是以上門喂養耗費的時間和人工成本要多很多。”
寵物店不靠寄養賺錢
市場供不應求、商家集體漲價,似乎僅從春節期間的行情,就可以看到寵物寄養服務的發展潛力。Andy也告訴驚蟄研究所,他經營的一家180平米的門店,滿員情況下可以接收40隻貓和20隻左右的小狗,平均每天的寄養收入可以達到5000-6000元。然而,并非所有顧客都是“7天全勤”。
x換一張
*寵物店内的狗舍/受訪人供圖
從實際情況來看,選擇寄養4-5天的人不在少數,是以雖然在需求峰值實作了滿員,但随着假期接近尾聲,一些返程的顧客會接走寵物,收入也相應減少,但是基礎的人工成本卻并沒有是以降低。是以寵物店要想通過寵物寄養賺到錢,并非那麼容易。
有業内人士分析,今年春節寵物寄養服務之是以如此火爆,是因為過去3年有很多人被迫就地過年,而今年返鄉、旅遊過年的人明顯增多,并且回家的都比較早,是以寵物寄養需求從春節前一個月左右就開始陸續被釋放出來。但是,這種“補償性”的消費現象,很難在之後得到延續。
與此同時,寵物寄養本身也具有很強的周期性特征。每年的“五一”、國慶等節假日都會産生大量的寵物寄養需求,而消費者是否選擇寵物寄養則取決于假期的長短。絕大多數消費者傾向于在5天、7天的長假期間選擇寵物寄養服務,三天左右的節假日基本不需要寄養。以此計算,每年真正産生寄養需求的時間,也隻有春節、“五一”和國慶節三個重要節點。是以,寵物寄養産生的收入隻能算是寵物店營收的一種補充。
事實上,作為一種特殊的線下業态,寵物洗護、寵物用品零售以及活體銷售才是寵物店更為核心的營收管道。常見的寵物店包括社群店和商場店兩種,其中,社群店的寵物洗護和寵物用品零售收入的比例在1:1左右,商場店則更側重于寵物用品零售和活體銷售。二者之是以在收入占比上會有明顯差別,主要和經營環境有關。
寵物洗護本身具有線下服務的特殊性,寵物也因為公共場合的限制,不友善乘坐公共交通。是以許多剛剛養寵物的消費者基于不會洗、不想洗、距離近更友善的原因,會選擇社群周邊3公裡以内的門店為寵物進行洗護服務——這也是寵物店的核心業務優勢。在基礎服務上,通過增加服務項目、提升服務體驗,寵物洗護還在存在高端化發展的上升空間。Tony表示:“通過投入更多成本來更新服務,能夠換來更高的客單價,是以目前高端化已經成為寵物店提升利潤率的一種重要手段。”
此外,一些寵物店在為消費者提供服務時,也會在店内陳列展示包括寵物主糧、零食以及寵物玩具之類的産品。“有時候遇到主糧吃完了,網購的快遞還沒收到,這種情況下顧客們也會來店裡買一小袋寵物糧當作過渡。”Andy補充道。而線上下服務場景中,不論是寵物店經營者的主動推銷,還是消費者在好奇心驅使下的主動詢問,都更容易産生購買行為。
至于活體銷售,雖然表面上利潤相當可觀,但是在高達50%的利潤率背後,也存在很高的經營風險。特别是對于規模較小的社群店而言,在把小貓、小狗交給顧客之後,可能會因為環境的變化和其他不明因素,導緻活體夭折。“這種情況下,還需要再賠償一隻新的活體給顧客,那樣不止不賺錢,很可能還要賠錢。是以普通寵物店很少把這個業務當作重點。”
作為線下經濟複蘇的信号,今年春節寵物寄養市場的火爆也和返鄉過節、旅遊過年的洶湧人潮一樣,讓人們對2023年懷抱更多期待。但在滿懷信心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寄養服務在實際線下業态中尚未形成穩定收入的局限性。
熬過了凜冽的寒冬,面對即将來臨的春天。我們仍舊需要保持冷靜,以最貼近真相的視角,去看待每一個行業呈現出的新變化。
*為保護受訪者隐私,以上僅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