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的第一場戲就是梁朝偉坐在凳子上,這一場戲和《色戒》最後梁朝偉坐在白色床單上的鏡頭十分相似,似乎是在暗示我們這個故事和《色戒》中的故事有一定關聯。
《無名》裡面還有許多彩蛋,可以說是獻給影迷的禮物:王一博西裝革履在鏡子面前穿衣服的鏡頭是緻敬了梁朝偉在《阿飛正傳》結尾時整理衣裝的鏡頭;王一博和張婧儀在夜總會裡面眼神相會時的群像,緻敬了《一代宗師》裡面的葉問和宮老先生比武時的堂子;片尾王一博前往香港時,鏡頭裡透出金黃色的光霧和塵土,與香港攝影大師何藩一組照片如出一轍,而這一段的配樂又非常有王家衛的韻味;最後的彩蛋則很像《無間道》中的天台對決。
緻敬歸緻敬,《無名》仍然是不折不扣的程耳電影,後勁十足,回味悠長。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無名》,是以片中的許多人物都沒有具體的出現名字,是以接下來我在講述的時候就用演員的名字來替代角色的名字。
生活在亂世中的人沒有多少是無名英雄,更多的是無名小卒。個人的奮鬥固然重要,那也要看曆史的程序和命運的機遇。
故事雖然是非線性叙事,但是稍微學過中國近代史的人都能夠看得出來講的是什麼時代的事情,是以影片的門檻并不算高,隻要認真看就不會錯過時間點的跳轉。
《無名》中的梁朝偉仍然和《色戒》中的梁朝偉一樣,就職于特務機構76号,不過他對應的不是易先生,而是“易先生”的表哥。從他的台詞可以判斷出,他是老國民黨,在廣東淪陷後,看到整個國民政府的堕落、不作為而深感失望,因而離開重慶來到南京,潛伏在汪精衛政權裡面。
他是特工部部長的表哥,部長由大鵬扮演。從他的扮相可以看出他的原型是周佛海——汪精衛政權的3号人物,而這個人物在近代史上有着多次立場地轉換,著名騎牆派。
《無名》可以看成是懸疑片,也可以看成是諜戰片,但歸根結底這是一部曆史片,他反映了在曆史浮沉的小人物和大人物的選擇。
影片中出現了三種狗有廣東淪陷時,瘸着腿在暴雨中覓食的喪家之犬,他的命運就像是國破家亡時,人民的命運一樣;有伴随日本航空兵在飛機上的秋田犬,名字和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重名;還有特務機構76号養的兇惡的大狼狗,和《色戒》中出現的大狼狗一樣,暗示着特務們的兇殘以及他們是日本人的鷹犬。
汪僞政權成立後,南京上海成為了多種勢力角逐的新戰場。有汪僞政權的人,有重慶方面的國民黨,有共産黨,有普通群眾,而在日本方面也有石原派和東條派兩種主要勢力。
石原派是石原莞爾的追随者,石原莞爾在1931年出其不意地占領東三省,主張固收滿洲,不入關。東條派是東條英機的支援者,東條英機主張跨過山海關,拿下中原,全面占領中國。片中的森博之是石原派,他一直念念不忘滿洲,并且說“總有更激進的後來者”就是這個原因。
不過,正如片中的梁朝偉所說,石原派、東條派對我們來說都是戰争罪犯。梁朝偉說出這句話,就是向日方攤牌表明他的抗日立場。
故事的主線或許并不明朗,但大緻能看出是抗日力量和日本及其鷹犬之間的對抗博弈。
當故事進展到1945年的時候,所有人的命運都變得迷茫起來,這時候希特勒在歐洲戰場上失敗,自殺,亞洲戰場上,日本窮途末路。南京方面,汪精衛病死,周佛海策劃着另謀出路。小人物們的命運更是如汪洋中的一葉小舟。
當覺察到日本快要戰敗時,所有人都在給自己找後路,就連日本軍官也在給自己找後路。
大鵬早早地就開始為自己謀劃出路,與重慶方面聯系,但最終還是被秘密處決。日本人滿以為即使戰敗,中國方面也會謹遵日内瓦國際公約,把他作為戰犯優待送回國。
而這時的女人卻為了革命理想義無反顧。她們有人犧牲,有人下落不明,有人功成身退。正如片中王一博和王傳君的對話所說,女人為政治而生,而男人以政治謀生。
程耳把女人拍得太美啦。江疏影簡直脫胎換骨,周迅很久沒有這麼美過了,張婧儀也很驚豔。
這些女人不僅外貌儀态美,她們的整個生命都是美的化身。
例如江疏影這個角色,她對應着王佳芝,她是重慶方面派出的女特務,一直跟在大鵬身邊,因為動情心軟,導緻任務失敗而被捕。
不過,江疏影的結局比王佳芝要好一些。在審訊他的時候,不管是審問她的梁朝偉還是日本人,還是梁朝偉手下的兩個小卒,都不忍心殺她,被她的美所打動,這不是男人對女人出于欲望的渴求,也不是男性高高在上的憐香惜玉,而是在亂世中、在黑暗中生活的人對美本身的一種呵護、一種向往、一種哀婉地不切實際地理想主。
無名之輩無法改變曆史的程序,大多數人都是随波逐流。沒有什麼絕對意義上的好人,但有一絲善念,有一點理想,羅曼蒂克就不會消亡。
(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