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撰稿人@吉永綠
又饞又懶,不愛勞動,隻愛電影
金庸的武俠世界裡,有數不清的英雄豪傑,但說到最具人格魅力的大英雄,很多讀者會投喬峰一票。
喬峰是《天龍八部》的靈魂人物,存在感遠超虛竹和段譽。
在曆年來的影視化版本中,有數位男星挑戰喬峰一角:經典如黃日華(TVB97版《天龍八部》),霸氣如胡軍(央視03版《天龍八部》)。

春節期間上線的新片《天龍八部之喬峰傳》中,動作巨星甄子丹也出演了喬峰,他同時也是影片的總導演。
“甄版喬峰”表現如何?不妨和小萬一起來看看。
《喬峰傳》的幕後推手是王晶,此前他已經拍過《鹿鼎記》《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等金庸武俠電影。
此次的改編版基于《天龍八部》原著,拎出了喬峰追尋身世之謎的個人故事線,講述他一夜之間從萬人擁戴的丐幫幫主淪為衆叛親離的“中原叛徒”的悲慘經曆。
是以,背負仇恨的甄版喬峰大部分時候都是神情落寞的。随着養父母和師父被奸人所害,百口莫辯的他愈發忍辱負重,像一匹輸掉一切惟剩俠之氣度的受傷孤狼。
始終相信他、支援他的隻有紅顔知己阿朱(陳钰琪 飾),可她偏偏是反派慕容複(吳樾 飾)的婢女。
在中原武林對喬峰這一異己者的打壓之下,在慕容複和馬夫人設計的歹毒陷阱之中,兩人的愛情故事終走向了末路。
《喬峰傳》的戲眼集中于喬峰尋仇線,原著中的好兄弟段譽及虛竹僅僅打了個幾分鐘的醬油。而其他重要角色阿紫(劉雅瑟 飾)、段正淳(張兆輝 飾)、阮星竹(惠英紅 飾)也隻有短暫出場。
說白了,這次仍是屬于甄子丹個人的武打秀。
從文戲上看,《喬峰傳》對《天龍八部》的改編顯得很潦草。
看過原著的觀衆會以極大的包容在《喬峰傳》裡“數明星”,但不了解原著的觀衆則會對層出不窮又迅速離場的角色一頭霧水。
但影片的武戲的确能看出是下了一番功夫,甄子丹這次還是請回了他的徒弟——《浪客劍心》系列的武指谷垣健治一起合作,呈現出濃烈的甄家班風格。
幕後班底(由左至右):嚴華、谷垣健治、甄子丹
在原著《天龍八部》中,喬峰的國術集兩大門派之長,既能使出少林絕學之龍爪手、降魔掌,又熟練掌握丐幫絕招之打狗棍法和降龍十八掌。
在以往的影視化作品中,往往會凸顯降龍十八掌的大招。
1997版TVB《天龍八部》
《喬峰傳》除傳統招式外,還解鎖了新兵器,比如首度讓喬峰持長劍與慕容複決戰。
對此創新,甄子丹解釋道,“喬峰所用的主要是打狗棒,一個武功蓋世的大俠,應該十八般兵器都精通,是以戲中喬峰離開了丐幫後,都會用其他武器,其中更用上阿紫偷來的段正淳的寶劍。”
繼《葉問4》後,甄子丹再度與吳樾對打
甄子丹偏向于尋找“有多年動作武打電影經驗的演員”,除了決戰戲對戰吳樾外,還找來前輩徐小明(國術指導;動作片導演)扮演鸠摩智。他特意參考吐蕃曆史造型,為其設計了加長版月牙鏟的新兵器。
《喬峰傳》全片通過三場重頭的打鬥戲逐一展現了喬峰的國術特長,由甄子丹親力親為地完成,且不依賴特效,打出了拳拳到肉的真實感。
影片中段的聚賢莊一戰,頗為慘烈悲壯。
衆多江湖人士先禮後兵,輪番敬酒後,便使出了看家本領。不同門派各顯神通,招招狠厲,喬峰背水一戰、以一抵百。
甄子丹重申,他不需要“擺pose的武俠動作片”。入行40年來,他一直堅持“甄(真)功夫”的原則演繹實戰功夫片。
是以,盡管《喬峰傳》整體口碑不佳,可若單論動作戲,依舊是華語電影的高水準。
甄子丹的母親麥寶婵是知名國術家,亦是波士頓中國國術研究所的創辦人。
在她的鼓勵下,甄子丹自幼學習練拳,少年時代還在全美國術混合比賽中拿到拳術和兵器組冠軍。
後經香港動作片導演袁和平的賞識與栽培,甄子丹踏入影視圈,自國術替身開啟了打星生涯。他的早期代表作是陳木勝導演的《洪熙官》和《精武門》。
在入行早期,甄子丹最精通的是太極拳和少林拳。為貼合角色背景,他不斷學習其他武打套路,動作技能逐漸增多。
為演洪熙官,他學會了洪拳,把虎鶴雙形打得行雲流水。為演陳真,他揣摩李小龍的打鬥風格,學會了迷宗拳和雙節棍。
與陳木勝導演合作的《精武門》
《殺破狼》和《導火線》則是千禧年後香港時裝動作片的經典之作,甄子丹在其中均扮演督查馬軍一角。
《殺破狼》中與吳京的即興發揮巷戰、《導火線》裡和鄒兆龍的MMA搏鬥,至今仍被動作片影迷津津樂道。
甄子丹在這兩部電影中融入了集百家之長的混合格鬥技巧,靈活使用中國國術、日本柔道、巴西柔術、泰國拳法等招式。
他是在看了美國終極格鬥冠軍賽後,才開始摸索格鬥的門道,與甄家班裡擅長格鬥的薩爾維蒂和研習柔術的谷垣健治切磋交流、精進武藝。
就像一塊不斷吸水的海綿,甄子丹在事業高峰期的《葉問》系列中又點亮了新技能——詠春拳。
在籌備階段,他跟随葉問徒弟冼國林學習了整整9個月,随身攜帶木人樁練習,最終成片裡還原得有模有樣。
《武俠》中,甄子丹扮演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為脫離組織毅然斷臂。
組織頭目的扮演者王羽正是第一代“獨臂刀王”。甄子丹在片中使出了新學的豹形拳,這套拳法因模仿豹子捕食、跳躍等動作而得名。
近年來的影片《追龍》、《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号》、《怒火·重案》中,我們看到了更複雜更成熟的甄子丹,他已将不同國術技法融會貫通,百般錘煉後化為己用。
“不論是國術還是拳擊,隻有不斷的基礎訓練才是達到優秀的秘訣。努力向多樣性發展,要适應不同的規則,要花數年的時間來形成你介于其他與你不同的國術風格的一種中性風格。”
他在接受美國雜志采訪時道出的心得體會,總結了個人集百家之長的打戲秘訣。
不過也要承認,輪動作戲,甄子丹和甄家班每次都會帶來滿滿誠意;
但文戲部分,最好還要有一位更擅長叙事和情感營造的導演來扶助,比如他與葉偉信的搭檔就是相得益彰,由此才能帶來具有口碑效應的動作片。
被譽為“香港最後一代打星”的甄子丹,今年已經60歲,勢必會面對“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質疑。
但正如《喬峰傳》裡的那句豪言壯語一樣,“要打多久,我就打多久,一直打下去”。
甄子丹的打星生涯未完待續,下一部作品,影迷們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