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得意,你隻是假裝收藏了而已

别假裝收藏。

今天分享我在看羅振宇的《2018 時間的朋友》演講視訊記下的一些思考。

跨年演講中有過這樣的一個來自印象筆記的片段,列舉了幾組對比來說明:

『你在朋友圈裡又佛又喪,你在收藏夾裡偷偷地積極向上。』

紮心了,這不就是說我嗎?讀了很多書和文章,摘錄了很多精彩片段,放進了收藏夾,也許還做了厚厚的筆記,回想起來,是否腦袋空空的,什麼也想不起來吧?

目錄

  • 01 收藏是害怕錯過
  • 02 有必要收藏嗎
  • 03 收藏的底層邏輯
  • 04 需求對收藏做些什麼?

01 收藏是害怕錯過

和菜頭曾寫過一篇文章《我們都是花栗鼠》,下面摘選一段很有意思的表述。

沒有親身實踐過的知識不是知識,那隻是一些文字,最多算上有含義的文字。沒有經過辯證思考和行動驗證,知識和經驗都是别人的,放在硬碟、閱讀器裡,不等于你擁有了它。
别人的思考結果無論看起來多麼深刻,多麼智慧,如果沒有花時間去想一下,偶然在生活中驗證一下,它隻是你的閱讀體驗而已。

花栗鼠收集過冬的食物,而我們則在收藏各種所謂的金句,前者在焦慮冬天餓死,後者則是害怕錯過了。

02 有必要收藏嗎

如果僅僅是分門别類地收藏,想象着未來哪一天會用上,那我告訴你,别傻了,基本沒有這個所謂的機會了,你更多的可能是把它們遺忘在收藏夾裡。或者隻在那App年終分享的時候從那串數字裡面找到一點驕傲。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不需要收藏了。

收藏這個行為,如果能提供一個打開率資料,可以想象,必然是大部分都是 0——不出意外的話,大部分人都是這樣。

我們先看一個例子,就說自媒體人粥左羅吧,他在他寫的書和課程裡說過,如何打造寫作素材庫:粥左羅的微信收藏夾超過 60 個标簽,平時還會使用錘子便簽記下靈感關鍵詞。

可能很多人都會忽略了他後面補充的一段話,『有時間的時候還會進行梳理』,定期整理,歸納,梳理收藏夾内容。

這其實包含了收藏使用的兩個方面:

  1. 定期梳理,做減法。
  2. 經常應用。

收藏的時候,添加不是目的,吸收才是目的。

03 收藏的底層邏輯

首先,我們來明确一下,什麼是『收藏』。

***給出的定義『收藏是一種對于物品的搜集、儲存、分類與維護的癖好。』是的,癖好,強調個性化行為。

産品經理馬洪洲寫過一篇文章說:

收藏的價值在于資訊的快速重制和個性化整理,提高産品的使用效率,提高資訊的使用率。

例如天貓 APP,收藏商品可以快速定位,提高轉化率。我們熟悉的浏覽器收藏夾就是為了快速定位網站。而微信,則提供了收藏的搜尋和整理。

04 需求對收藏做些什麼?

隻有自己感興趣的、關注的、需要的,你才會去收藏。

怎麼發揮收藏的價值呢?你要去做升維管理,轉換為自己的知識。

粥左羅說,沒有輸出的輸入,就是無效的輸入。同樣的,收藏也是如此。

你看書、聽課、看文章,把好的觀點、金句、方法摘出來在電腦裡敲一遍,那不算真正的輸出,那叫“練習打字”。

你自己的思考出來的,才真的對你有用,否則你就是過過腦子,淺層記憶,明天就忘記了。

隻有給收藏内容加上行動,囤積起來的内容才會有價值。

該精讀的精讀,提煉出内容,輸出,然後删除。

該打開編譯器的就老實實作一下,不要停留在你知道了的表面印象。

一切不被你利用的知識,都不屬于你。

你的收藏夾是否也需要整理一下嗎?行動起來吧,不要被自己感動,收藏也僅僅是假裝很重要。

本文同步發表在公衆号文章 别得意,你隻是假裝收藏了而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