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軍官與家人聚會,士兵隻能作為服務員在場
印度軍官總是有"貴族身份"
9月,印度派出一支軍事特遣隊參加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之間的"西方-21"聯合戰略演習,該演習幾乎完全由軍官組成,并明顯聞到"從聖經中學習"的味道。難怪,作為世界第三大武裝力量,印度軍隊以軍官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強勢骨氣"為目标。莫名其妙地,像上帝一樣存在的印度軍隊,恰恰是一支龐大軍隊的建設闆。
繼承"殖民遺産"
印度軍隊以前是一支由英國訓練的殖民軍隊,鎮壓民族抵抗并擴大其對外國的侵略。1947年印度獨立後,英國逐漸退出,但印度軍隊仍然遵循舊傳統,特别是保留了"國王任命軍官"(更名為正式任命軍官)和"總督任命軍官"(更名為下級任命軍官)的建立,使"殖民地遺産"被制度化繼承。
殖民時期,嚴酷的英國官兵隔離政策造成了不可逾越的"身份鴻溝",往往走出豪宅的軍官連與士兵同廁所都不想,印度軍官團繼承了全套服裝,也發揮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目的地步伐。為了保持軍官團"紳士"的地位和地位,印度陸軍嚴格控制正式任命的軍官人數。目前,印度陸軍軍官僅占陸軍職位的4%左右,遠低于美軍的16%和英軍的17%。印度的正規軍事學校每年招收不到一千名學生,幾乎壟斷了印度軍隊的絕大部分路線。至于初級軍官,雖然他們沒有正規軍官的"上級"地位,但他們也比普通士兵優越,普通士兵也有獨立的餐廳,不和一樓的士兵一起吃飯。
虛榮市場的"暴利者"
印度通過招募來維持其軍隊的規模,本質上是一種"終身金錢"的雇傭關系。許多軍官承認,"參軍隻是緻富的捷徑,比一個整天都在數錢的商人要容易得多,也舒服得多"。
根據今年印度陸軍的工資标準,普通士兵的起薪從15,000盧比到25,000盧比不等,晉升為軍官後,陸軍中尉的工資将翻倍,陸軍中尉的月薪約為56,000盧比,少校的69,000盧比,準将的工資将達到139,000盧比,海軍上将的月薪超過250,000盧比, 印度士兵平均工資的10倍以上,是印度社會平均工資的20多倍。除基本工資外,印度軍官還有權領取各種津貼。此外,軍官有權獲得裝置齊全的軍用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每年可享受60天和20天的年假,退休時終身養老金,以及為自己和直系親屬提供保險和高品質的免費醫療服務。"我家有100英畝的土地,雇了四五個仆人,但我選擇參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被巴基斯坦俘虜的印度中尉錢德拉·辛格(Chandra Singh)說。
印度軍官整天都在思考如何在軍隊中最大化他們的個人利益,"《名利場》,有些人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實作他們的目标。今年3月,印度陸軍披露了一起征兵案,其中17名士兵,包括7名校級軍官,被指控在征兵過程中向新德裡基地醫院的"綠燈"候選人行賄。
亞文化中的"惡霸"
衆所周知,獨特的種姓文化在印度社會中根深蒂固,甚至印度軍隊也不能幸免。印度的進階軍官和将軍基本上都來自婆羅門、紮提利等高種姓家庭,在軍隊中享有最優越的資源,士兵甚至下級軍官經常給出指導。
與貴族和進階正式任命的軍官相比,大多數文職出生的初級軍官相形見绌,并且不顧工資差異,較低級别的任命軍官通常年齡較大,具有較強的軍事技能,但不需要晉升年份,何時晉升更多地取決于可用性和與上級的關系。在官方任命的軍官眼中,初級任命的軍官是"沒有技能,沒有未來"的代名詞,被人瞧不起。
低級軍官依然如此,"生活在不同世界"的普通士兵依然如此。印度軍官通常高高地站起來,對着他們認為的"賤民"大喊大叫和喝酒,甚至在一兩個士兵的等待下吃飯和睡覺。低種姓的士兵經常被指派擔任軍人,擦鞋,熨燙衣服,甚至為他們的軍官按摩,看起來像"蝙蝠俠",因為他們的手臂經常被鞋油熏黑。2017年1月,印度陸軍"蝙蝠俠"在網上發起請願,公開抵制此類軍人的建立,而印度國防部則假裝聾啞。(孫文靜亮軍)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