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檔案傳輸
1. P2P簡介
對等網絡P2P(peer-to-peer)技術是一種用于不同計算機使用者之間,不經過中繼裝置直接交換資料或服務的技術,其網絡通信方式如下圖所示:
P2P技術打破了傳統的Client/Server模式,在對等網絡中,每個節點的地位都是相同的,具備用戶端和伺服器雙重特性,可以同時作為服務使用者和服務提供者。
P2P技術有着廣闊的應用領域,目前主要的應用有檔案交換、分布式計算、協同工作、分布式搜尋和電子商務等。
2. 主要的P2P模式
P2P模式的變化經曆了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3個階段。P2P技術起源于檔案交換技術,在發展過程中,檔案交換技術的演變最具代表性,下面介紹P2P模式的幾種形式:
(1) 集中式對等網絡。集中式P2P模式由一個中心伺服器來負責記錄共享資訊以及回報對這些資訊的查詢。每一個對等實體要對它所需共享的資訊以及進行的通信負責,根據需要下載下傳它所需要的其他對等實體上的資訊。這種形式具有中心化的特點,但是它不同于傳統意義于上的Cleint/Server模式。因為傳統意義上的Client/Server模式采用的是一種壟斷的手段,所有資料都存放在伺服器上,客戶機隻能被動的從伺服器上讀取資訊,并且客戶機之間不具有互動能力;而集中式P2P模式則是所有網上提供的資料都存放在提供資料的客戶機上,伺服器上隻保留索引資訊,此外伺服器與對等實體以及對等實體之間都具有互動能力。
(2) 分布式對等網絡。在分布式P2P中,對等機通過與相鄰對等機之間的連接配接,周遊整個網絡體系。每個對等機在功能上都是相似的,并沒有專門的伺服器,而對等機必須依靠它們所在的分布網絡來查找檔案和定位其他對等機。這種無中心、純分布式系統不再是簡單的點到點通信,而是更高效、更複雜的網絡通信。
(3) 混合P2P網絡。集中式P2P有利于網絡資源的快速檢索,并且隻要伺服器能力足夠強大就可以無限擴充,但是其中心化的模式容易遭到直接的攻擊;分布式解決了抗攻擊的問題,但是又缺乏快速搜尋和可擴充性。混合式P2P結合了集中式和分布式P2P優點,在設計思想和處理能力上都進一步的優化。它在分布式模式的基礎上,将使用者節點能力進行分類,使某些節點擔任特殊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