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作者:玉蘭博物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它是迄今為止,考古學家發現的體量最大的琮,被尊為“琮中之王”。

它的每一個側面凹槽中都有一個完整的“神人獸面像”圖案。

它出土于餘杭反山遺址編号為12的墓坑中,是該墓發現的第98件器物,它的“身份證編号”為“反山M12:98”。

這件重達13斤的良渚玉琮,是浙江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2002年,更是被列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這件距今5000年前的玉器有着怎麼樣的秘密?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玉琮王”出世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良渚玉琮王 圖源/紀錄片《良渚》)

它一經出現,便被賦予了“王”的稱号。

8.8厘米高,6500克的重量,讓已經在發掘現場(反山12号墓)做清理工作長達三天的劉斌着實驚訝,從這裡取出的玉器成百上千,劉斌一直等待着一個出人意料的驚喜,當這件玉琮出現時,他知道自己等到了。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1986年良渚遺址考古現場 圖源/網絡)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1986年劉斌在良渚遺址考古現場 圖源/網絡)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玉琮王何以為王

玉琮,産生于新石器時代。

出自安徽地區薛家崗遺址的琮形小玉件,盡管體積很小,卻被視為玉琮的早期形态。

在1986年的良渚發掘現場,劉斌已經見過不少玉琮,它們或高或扁,紋飾不一,均有内圓外方的特質。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良渚發掘現場出土的各式玉琮 圖源/網絡 )

而唯有這一件,剛被擡起就令人啧啧稱奇。

劉斌的第一感覺是——“搬不動”!這是個前所未有的大家夥;

等到清理完畢,一尊溫潤、磐實、紋飾華美的玉琮靜靜伫立;

人們禁不住湊近細看,那些後來被稱為“神徽”的圖案,在比火柴盒還小的面積上,竟有上千條細密的刻紋,良渚考古人員特意數過,一毫米以内,互不重疊的雕線多達五條。用現代人所謂的“微雕”來形容它們,絲毫不為過。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玉琮上的微雕——神人獸面像 圖源/紀錄片《良渚》)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良渚玉琮王神徽細節圖 )

五千年前的良渚人,竟擁有如此精湛、讓人難以置信的玉雕技藝!

這是一件前所未見、令人屏息凝視的器物,它的大體量、端方周正的姿态、精細華麗的雕工,令之前出現過的所有玉琮相形失色。

它便是在這靜默中,被尊奉為“玉琮王”。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如見良渚人

沉睡在良渚反山墓地内的墓主人,将玉琮王貼放于自己頭部的左上側,一睡五千年。

人世滄海,骸骨隻如灰燼;而周遭随葬的玉器,仍是當年的模樣,纖毫畢露。

一經面世即封王的“玉琮王”,在劉斌眼裡,那一種“如同面見了良渚人”的感受,即便将近40年過去,仍曆曆在目。

劉斌回憶道,1986年的良渚反山墓群考古,出土玉器琳琅滿目,多達一千一百多件,唯有“玉琮王”令他産生了“面見良渚人”的感覺,因為其它玉器上的紋飾多為獸面,而在“玉琮王”表面,竟出現了人的模樣。

那是八幅“神人禦獸”圖,它們被雕刻在玉琮王的四面直槽,線條細密流暢,上方的神人面與下方的獸面均為凸雕。

神人頭戴寬大的羽冠,圓睜雙目,鼻翼翕張,兩排牙齒清晰可辨。兩隻細長有力的胳膊大開大阖地伸展着,手肘回曲,似乎在用力控制下方的獸;

被騎禦的獸,兩隻碩大的圓眼鼓凸而出,寬鼻闊嘴,獠牙上翹,盤踞的雙足如同鳥爪,似乎随時可能彈跳而起,飛升上天。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玉琮王上的微雕複原圖 圖源/紀錄片《良渚》)

一旦重見天日,便被尊奉為“王”,這樣的禮待與期許,應不僅僅存于現代;上溯至五千年前,“玉琮王”的身份、行迹與命運,也充滿獨特、尊貴的氣息,甚至被賦予最高的權享地位。

它端坐于墓主人頭部左上方,靜默肅穆、經年累月。

它用自己特殊的形态、圖紋,替這位早已化為無聲骸骨的主人,講述着屬于良渚的上古榮光。

良渚神徽,又被稱為神人獸面像,上面是一個有着倒梯形臉的人,帶着一個羽冠。在整個良渚文化的每個地方,隻要是貴重的玉器上面,都會有這個形象。

通過它的神像,我們才真正認識到,良渚文化的玉器上面,雕刻的不是獸面紋,而是他們崇拜的對象。

考古人員對這一神徽圖案的完整認識,還是在發覺後無意中發現的。

由于圖案雕刻極為纖細隐秘,如同微雕,一毫米的線條裡,有5、6根線。想要看清整個神徽紋,要用放大鏡看才能看清。

現在來看,它完全是用手工劃的,因為每一條線條,都不是筆直的。但究竟是怎麼劃上去的,依舊是個迷。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玉琮王徽雕細節圖 圖源/紀錄片《良渚》)

生活在五千年前的良渚人,創造出玉琮這樣獨特的形态——外方内圓,中心有圓孔;他們并且在玉琮表面細細雕刻出紋飾,似人、似獸。

這一切,承載了良渚人久遠而神秘的希冀,他們試圖以此傳遞一個群體的訊息,給他們虔誠禮拜的上天、大地、及無可明喻的神奇力量;也給數千年後的我們……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玉琮王背負的五千年故事

“天圓地方、天蒼地黃”,是中國古人對世界的基本認識。

是以,“蒼”璧與“黃”琮這兩種玉器,便被分别“遴選”為禮拜天神、禮拜地袛之物。

《周禮》有雲:“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寫成《周禮》的周公旦,想來是本着他所在時代的現實,記載與解釋了被人們視作最高社會與文化規範的禮法、禮義。然而他未曾替後人細細追溯,這些由玉來承載的禮制儀式,究竟始于何時?

長久以來,中國考古也未曾找到确切的田野實證——“用蒼璧禮拜天神、用黃琮禮拜地袛”,似乎自古有之,問題是,“古”到何時呢?

中國古代“天圓地方”這一深植于後世民心的宇宙觀,從何而來?

直到良渚玉琮、尤其是反山玉琮王的出現,人們似乎從那片五千年前的土地上,找到了最初的故事。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古人為何認定“圓方相套”

這是一種“圓方相套”的結構,所謂“琮”。

古人為“琮”認定了這樣的結構,從新石器時期以來,一直到漢代,“琮”忽而長些、忽而短些,忽而紋飾華美、忽而素面平齊,卻始終保持為“外方内圓”的筒狀玉器。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的良渚玉琮 圖源/網絡 )

古人對于“琮”的此番講究,必定是受到嚴格思維規範的——

圓與方需貫穿,因為天與地必為貫通;

中心有孔,則象征古人内心的期許:天地人神可互為相通,如何相通?即是由這位于“琮”之中心的“通道”。

如此看來,良渚玉琮王,實在是一個标準、規範、并且被極大限度傾注了上古人類希冀的——貫通天地的一大法器。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巫與王之骸骨

骸骨雖已腐朽,而身側的玉琮王卻顯然出自“他”的意志,那意志透過如此詭谲生動的“神人禦獸圖”,穿越五千年,直抵當下,傳遞出良渚人的特殊資訊。

禦獸的神人,當為巫師。

“巫,能畫圓方,掌握天地”;“巫師通天地的工作,受到動物的幫助”——考古學家張光直

這方玉琮王,或曾見證過它的主人“巫”,以德者與智者的身份,與天地神靈相通。“巫”領略了神的意志,并威嚴而慷慨地将這無上崇高的意志,傳遞給芸芸大衆。

這樣的祭祀之禮,是如此神聖重要。以至于高居祭祀權位之上的巫,不惜代價地尋來“石之美者”——因堅硬、晶瑩而被人們另眼相看的“玉”,令人加以琢磨,賦予玉靈性,并記錄、承載自己“通天地”之功,終于形成祭祀禮儀中不可或缺的煌煌法器。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

(良渚人的宗教祭祀活動圖 圖源/紀錄片《良渚》)

良渚先民擁有這樣的精神信仰,他們需要有威力無窮的神靈庇佑,他們也需要那位具有神秘力量的巫,把上天的無上意志傳遞到人世,成為他們度日的指引。

而這位被良渚人信服的巫,很可能也是一個王。

因為另一件“玉王”,緊随“玉琮王”,也即将出土面世。它講述的是“王”的故事。

腐朽的骸骨,曾有那麼輝煌的上古過往。它用玉,承載了跨越五千年的智慧,訴說了悠悠曆史、蒼茫往事。

—END—

— 今日博物 —

不可思議!5000年前的玉器微雕紋路比頭發絲還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