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婆婆養老的家底都交出去了,九十六歲了,還活着,兒媳覺得虧了

作者:踏實追夢人

秀蘭老家是河北的,有一個哥哥,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

秀蘭年輕的時候,經人介紹對象來到黑龍江定居,結婚後生了兩個兒子,丈夫在她50多歲後就去世了。

秀蘭給兩個孩子成了家,每年都會跑去河北看望老母親。

秀蘭父母都在河北農村居住,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也在同一個莊上結了婚。

秀蘭父母家大業大是村裡的有錢戶。

秀蘭父母在過70歲以後,秀蘭的小弟媳婦兒惠英極力的撺惙公婆歸到她家養老。

婆婆養老的家底都交出去了,九十六歲了,還活着,兒媳覺得虧了

秀蘭父母年事已高,經不起小兒媳婦兒的噓寒問暖,跑前跑後的照顧,就歸到了小兒子家。

秀蘭父母有一個大院套,還有土地、四頭奶牛,手裡還有一部分存款都交到了小兒媳婦的手上。

秀蘭父母剛和小兒子歸到一起的時候。小兒媳婦惠英對公婆照顧的也很不錯,公公在78歲的時候去世了,剩下婆婆一個人,仍然和小兒子夫妻倆生活。

老太太身體硬朗,平時兒子媳婦兒上地種莊稼,她在家裡能幫着做飯,喂養雞鴨鵝,家裡的奶牛,老太太也能添飼料、飲水。

老太太在家裡根本不是吃閑飯,啥活都幫着幹。

秀蘭的的哥哥和二弟,因為父母把所有的家産都給了小弟弟,心生怨恨,在父親活着的時候就很少和父母來往。

婆婆養老的家底都交出去了,九十六歲了,還活着,兒媳覺得虧了

秀蘭在東北居住,對健康的母親平時隻是打電話或者是給郵寄一些衣物。

同村居住的妹妹時不時的去老哥家看看母親,幫着母親洗洗衣物和被褥之類。

老太太能做事的時候和兒媳婦兒相安無事的過着日子。

小兒媳婦惠英沒想到老太太會一年年長壽的活下去,過了80又到了90歲。

老太太過了90歲之後,家裡的活再也幹不動了,獨自在西屋裡居住,每天隻能吃媳婦做好的飯菜。

老太太的一切行動都需要人照顧,惠英漸漸的心裡不平衡了。

婆婆養老的家底都交出去了,九十六歲了,還活着,兒媳覺得虧了

慧英時常和老公唠叨:“當初分家的時候得的那點東西,這些年早都花沒了,誰能想到這個老太太一直長壽拖累人呢?如果知道她這樣,我哪會要那些微不足道的财産呢?”

惠英有了這想法之後,對婆婆漸漸的在伺候上不上心了,平時對老太太呲呲哒哒、摔盆頓碗的弄響動。

老太太隻能裝聾作啞的裝糊塗。

惠英有一兒一女,女兒出嫁了,還剩兒子在家,有時兒子看不慣母親慢待奶奶,會數落母親:“你能不能對我奶奶在态度上好一點?她又不傻,她能聽懂看懂,你将來也是當婆婆的人,給自己積福。”

惠英在兒子面前收斂一點,兒子不在家,她對老人我行我素的各種數落。

秀蘭怕母親在家受氣,曾經把母親接到東北居住過兩三年,母親後來認為自己年老,有可能随時歸西,說必須要葉落歸根,就又回到了小兒子家,再也不肯離開小兒子家。

惠英見老太太總賴在自己的家裡,心生怨言,經常用燒火的棍子指着婆婆責怪。

婆婆一言不發,閉着眼睛裝聽不懂。

婆婆養老的家底都交出去了,九十六歲了,還活着,兒媳覺得虧了

秀蘭去河北看望母親,見母親的床墊子都是黑印,就問母親:“你咋弄的,這麼髒啊?”

母親說:“你弟媳婦兒經常拿着燒火棍敲我的床墊子,數落我,那都是草木灰。”

快中午的時候,秀蘭發現母親不停的開門往弟弟屋瞅,看了一次又一次;坐一會兒,又去鬼頭鬼腦的看。

秀蘭問母親:“媽,你看什麼呢?”

老太太說:“我看吃沒吃飯?如果那邊放上桌子了,我還在這兒坐着,兒媳婦兒會說我:飯都做好了,還得請你啊,你是皇上啊!我得趕緊準備好,看人放桌子就挪過去坐着等着。”

秀蘭不在母親身邊,她又能說什麼呢?

老太太一年四季的衣物都是秀蘭供着,秀蘭是開五七工的工資,掙得不多,她每月都給兄弟媳婦兒打200塊錢,感謝她照顧老母親。

因為秀蘭每個月都給兄弟媳婦惠英打錢,惠英和大姑姐還笑臉說幾句話。

而同村住着的兩個大伯子、大伯嫂,惠英一句話都不和他們說,因為那兩個兄弟都是空手來看看老太太,二大伯子還能背着媳婦兒給買點吃的,大伯子懼怕媳婦,分文沒有。

同村的小姑子經常來看望母親,幫着洗衣服,詢問母親需要什麼藥品之類。

老太太一年又一年的活着,她不糊塗,耳朵不聾,眼也不花。

惠英看着老太太如此的長壽,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盡頭,對老太太照顧的更是不盡心。

婆婆養老的家底都交出去了,九十六歲了,還活着,兒媳覺得虧了

天暖和的時候,老太太在外邊蹲下尿潑尿,想站起來都起不來,會往前爬,爬到能用手扶的地方,才勉強的站立起來。

秀蘭那一次去看望母親,她誰都沒告訴,直接來到母親家,就看到母親在地下往前爬,爬到窗台跟前,拽着着窗台旁的一個欄杆,慢慢的直腰。

秀蘭趕過去扶起母親,她淚水滾滾而下。

秀蘭的心髒很不好,看到90多歲的母親受屈,她就在小弟弟家居住,每天照顧着母親。

惠英見大姑姐一來不走,每天就和老公出去幹活,把家裡的牛都扔給大姑姐,讓大姑姐給喂着,還有家裡的豬和家禽,一切事物都交給大姑姐。

秀蘭伺候母親兩個多月,再加上照顧弟弟家的一些牲畜,累得在老母親家打了幾天點滴,妹妹跑來照顧她。

惠英對大姑姐說:“你也七十多歲了,别把自己累壞了,你該回去回去吧,不用這麼照顧老太太,你是信不着我還是咋的?”

秀蘭嘴上對秀慧英說着好話,含淚和母親分别了,回到了東北。

老太太96歲的時候,不幸染上流感,渾身發燒,折騰得她抓心撓肝的痛苦不堪,每天說着胡話,她用力的撕扯着身上穿的衣服。

同村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哥倆來照顧母親那一晚,母親出奇的安靜,還喝了點水,吃了小半碗八寶粥

第二天早晨,小姑子趕過來看母親的情況

大哥對對妹妹說:“昨晚上我給媽吃點退燒藥,這一夜睡得挺好,沒作沒鬧,早晨還喝點粥,瞅着沒啥問題。”

惠英跟那點着的炮仗一樣,“噌”得一下跳到炕上,薅着婆婆的衣服,大聲的說:“要死,你就趁人多的時候走,别人一走你就又作又鬧的是折騰我呀!”

兩個大伯子什麼也沒說,就離開了。小姑子因為感冒了,帶着口罩在旁邊站着,看着老母親閉着眼睛躺在床上,一動不動。

惠英對小姑子愛搭不理的。

小姑子對惠英說:“我也感冒了,我在這兒伺候媽,你怕不怕我傳染給你們啊?”

惠英說:“你先回去吧,媽也沒啥事。”

老太太又挺了三天,兩個同村的大伯子哥倆在跟前幫着照顧,一直到老太太咽氣。

73歲的秀蘭在東北接到老母親去世的消息啊,嘴上說這是老人也算是喜喪了,解脫了。

秀蘭給惠英打去3000塊錢,說:“我染上流感了,不去送她了,你看着給老媽該買啥你就買啥吧!”

惠英對大姑姐說:“老太太去世,我心沒愧,老太太從70歲就和我在一起,我伺候她了26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即使她七天回魂的時候,我也不害怕。”

原來有這個說道,說老人去世後,七天看家,當然這就是一種迷信說法。

秀蘭對兄弟媳婦說:“老媽是一個善良的人,她誰都不會吓唬,你有啥怕的?”

老太太去世了,都由老兒子兒媳婦兒發葬,另兩個兒子也參加了葬禮,但是沒花一分錢,他們覺得财産都是弟弟繼承了,理所應當的應該他發送老人。

婆婆養老的家底都交出去了,九十六歲了,還活着,兒媳覺得虧了

我鄰居姜大娘96歲去世,她有六個兒女,蔣大娘自己有獨立的樓房,因為她從年輕就開食雜店,手裡有一些積蓄,她85歲以後,兒女們開始照顧她。

姜大娘對六個子女說:“每人一年照顧我倆月,一年12個月,正好一個輪回,你不照顧我,百年後,我的存款和房産一式六份,誰不照顧我,誰屬于自動放棄繼承遺産?

姜大娘找了公證處,立了遺囑

姜大娘的兒女也是天南地北的都有,但是每個人都會自動的排班到她家去照顧她

姜大娘說:“到誰的班,誰供我的米面糧油,我的工資和存款都存起來,都屬于以後的遺産。”

姜大娘也是96歲去世,她的兒女們把她發葬後,把房子賣了,房款和存款,一式六份。

姜大娘的兒女說:“老母親,從生病住院,到去世的費用,我們沒有花自己的錢,這都是她自己的錢。”

姜大娘的六個兒女一直和平共處,看在錢的面上,沒有一個人不去照顧老母親。

你們說:錢是留到最後,還是當自己年老的時候提前配置設定給兒女?錢放在哪裡是最安全的?

婆婆養老的家底都交出去了,九十六歲了,還活着,兒媳覺得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