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經78歲的王小芳,是一名退休教師,有20萬積蓄,每月還有4000多的終身俸,原本可以有個幸福的晚年。
可是,2個多月前,她正獨自在自己家吃飯時,她的三個孩子,包括2個兒子和1個女兒,突然上門強行把她送去了養老院。
當時,大兒子說是讓王小芳去養老院看看環境,喜歡就住進去,不喜歡就算了,王小芳也就沒有過多反抗。
結果,她剛剛一腳踏進養老院的大門,大門就要鎖起來,她覺得不對勁,連忙往外跑,卻又被三個子女連拖帶拽,給關了進去。
從那以後,整整2個多月,王小芳都沒有能出來過,從早到晚都在養老院哭泣,眼睛都快哭瞎了。
直到前幾天,有個認識的人過來看望另一個老人,王小芳趁機寫了一封求救信,托認識的這個人帶給她的侄子王建民。
王建民原本還在納悶:以前王小芳姑姑,每天沒事都來他家串門聊天,怎麼最近2個多月都沒來了呢?
2
看到信他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被送進養老院,出不來了。當即,他就趕去了養老院,想把王小芳帶出來。
卻被從業人員拒絕了,因為從業人員表示:誰送過來,誰才能把她接出去。王建民隻好又聯系了王小芳的三個子女,卻再次被拒絕。
為了把王小芳接出來,王建民隻好找到電視台求助,大家迅速趕到養老院,見到了王小芳本人。
王小芳一看到侄子,就抱着侄子大哭,調解員好奇地詢問:是不是年齡大了,身體不好,才被子女們送進來呢?
聽到這話,王小芳立刻搖頭否認說:自己的身體很好。
說着,王小芳當場從樓下跑到樓上,再跑回來,證明自己的身體很棒,還拿出筆,寫字,算數,證明自己的頭腦也很清晰。
既然王小芳的身體和頭腦都沒問題,行動自如,生活完全能夠自理,也有自己的房子,為何子女們非要把她送進來呢?
王小芳哭着說:因為子女們貪圖她的錢。把她送進來後,删掉了她手機上的親人朋友們的所有聯系方式,還給她換了一張新的手機卡。
她實在是不願意住在這裡,因為這裡的生活太單調了,每天除了吃飯和睡覺,就隻能跟别的老人打牌。
她不喜歡打牌,隻喜歡唱歌跳舞,打腰鼓…是以,這裡的日子讓她覺得十分痛苦,想出去自由的生活。
為了勸說王小芳的子女們,王建民帶着大家來到了王小芳小兒子的家裡,小兒子爽快地承認:是他和哥哥姐姐一起,把母親送過去的,因為母親亂花錢。
原來,2年前,王小芳在朋友的介紹下,開始大量購買寶建品,當時,王小芳的丈夫得了糖尿病,每天都要吃醫院的藥。
可是,王小芳卻不讓丈夫吃醫院的,而是去吃她購置的寶建品,每天吃三次,一次5顆,沒過多久,丈夫就去世了。
子女們得知後,都責怪王小芳說:父親的去世,肯定是因為吃了王小芳買的那些,讓王小芳以後不要再花錢買亂七八糟的東西。
王小芳當時出于自責,點頭答應說:以後再也不買了,再買她就把自己的手給duo了。三個子女也就沒有再過多追究。
隻是,從那天以後,王小芳就像變了一個人,每天早出晚歸,神神秘秘,還把她的房間上了2把鎖,不讓子女們進她的房間。
直到2個多月前,三個子女越想越奇怪,為了弄清楚事實,一起跑到王小芳家裡,強行進入她的房間檢視。
結果在王小芳衣櫃的衣服裡面,還有床底下,以及被子裡面,又找出來了一大堆各種各樣的寶建品。
三個子女這才一氣之下,拿走了王小芳的存折,還有工資卡,暫時代為保管,然後把王小芳送去了養老院。
說着,王小芳的女兒拿出來給大家看,一大堆,随便打開一盒,都價值1000多,卻連批号都沒有,上面還寫着固體飲料。
看來,王小芳的确是被朋友給坑了,可是,王建民卻維護王小芳,反問大家:
她活到現在78歲了,就買了這一堆東西,多嗎?更何況,她又不是跟子女們要錢,都是花的自己存的錢。
王小芳的其他親人,也不滿地說道:自從丈夫去世後,王小芳一直都是一個人生活,每月4000多的終身俸,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跟子女們沒有關系,是子女想要她的錢,才送她去養老院。
女兒卻反駁說:她們并沒有貪圖母親的錢,隻是怕母親亂吃那些東西,會影響她的身體健康。
再說,雖然她們兄妹三人的确是拿走了母親的工資卡和存折,但她們隻是保管,并沒有随意用母親的錢。
女兒為了證明自己的話,跟着大嫂一起去看望王小芳,結果,王小芳一看到女兒和大兒媳,就一臉憤怒,不願說一句話。
看到母親的态度,女兒委屈地告訴大家:她來看過母親幾次,每次母親都會責罵她,漸漸地,她就不來了。
大兒媳也不滿地告訴大家:作為兒媳,她也來看過一次,可是,王小芳也照樣罵她,她就賭氣再也沒來過。
在女兒和大兒媳看來:她們把王小芳送進來,是為了王小芳考慮,可是,王小芳卻不了解她們,讓她們很難受。
王小芳從頭到尾不吭一聲,直到女兒和大兒媳走了之後,才哽咽地解釋說:雖然她很想出去,但是,她沒做錯什麼,不願意低聲下氣乞求子女們。
最後,王小芳想到了小兒子,小兒子是她最疼愛的,退休後,她還主動把自己的房子過戶給了小兒子。
為了出去,她含淚給小兒子寫了一封信,在信裡保證:以後再也不亂花錢。讓調解員把信拿給小兒子,希望小兒子來接她出去。
大家立刻把信送去了小兒子的家裡,可是,小兒子看了信後,卻拒絕讓王小芳出來,還理直氣壯地說:我不相信母親,她出來後還會亂花錢的。
王小芳的女兒也在場,她無奈地表示:母親隻是在裝可憐,隻要一出來,那些人就會繼續找母親推薦那些東西,母親肯定會控制不住,繼續購買的。
眼看小兒子和女兒的态度都很堅定,都不贊成王小芳回家,大家隻能再去找王小芳的大兒子協商。
大兒子的家,離王小芳所住的養老院很近,不到200米的距離,他也開門見山地表示:為了母親考慮,不希望母親回來。
随後,大兒子還告訴大家:父親年輕時,常年在外工作,一年就隻回來一次,他們從來沒有感受過父愛。
而母親年輕時,也是整日忙于工作,為了更好地工作,她一個人吃飯和住宿都在學校,從來沒管過他們三兄妹。
他們三兄妹都是外婆一手撫養長大的,如今,外婆不在了,父親也不在了,他們隻剩下一個母親。
他們都很渴望母愛,是以,為了母親的身體健康考慮,不能讓母親回來,在養老院有吃有喝,生活過得無憂無慮,可以多活很多年。
既然三個子女都不同意讓王小芳回來,王建民作為侄子,也無可奈何,隻能請求調解員,讓子女們平常多去看望王小芳。
第二天一大早,王小芳的女兒和大兒媳再次過來協商,經過調解員的勸說,她們答應每周過來陪王小芳一次。
王小芳也沒辦法,隻能無奈地答應繼續住在裡面,女兒和大兒媳高興地擁抱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