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要做下一代批BAT,遊戲界投資家,寄希望于“寫手”

為了成為下一批BAT,“遊戲界”投資家周亞輝和他創始的昆侖萬維最近的資本騰挪多了起來。

要做下一代批BAT,遊戲界投資家,寄希望于“寫手”

1月9日晚間,昆侖萬維披露公告稱,公司拟将樂雲小貸100%股權以5.15億元的對價轉讓給鋒泰科技。

不過,樂雲小貸隻是從昆侖萬維出表,轉入了昆侖萬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周亞輝持股66.7%的岱坤科技旗下子公司鋒泰科技。

而在2022年12月昆侖萬維全資子公司甯波點金及昆諾天勤分别以自有資金2.2億元和8000萬元作為出資,對綠釩新能源增資,獲得綠釩新能源 60%的股。

雖然是遊戲起家,但昆侖萬維早已撕掉了“遊戲”标簽。

通過投資從最初的遊戲公司變為網際網路公司,并積極擁抱元宇宙,通過AI等技術手段,實作了Opera由傳統浏覽器到資訊分發與元宇宙平台的轉型。

要做下一代批BAT,遊戲界投資家,寄希望于“寫手”

資料顯示,昆侖萬維成立于2008年,以遊戲起家的昆侖萬維自2015年上市以來一直保持着不錯的發展勢頭。

與此同時,從趣店、映客再到快看漫畫和電商公司如涵,周亞輝和昆侖萬維在投資遊戲中賺得盆滿缽滿,公司2016年至2018年分别實作投資收益4.93億元、4.44億元、6.84億元。

由此開始的投資大戲之下,昆侖萬維業務遍布全球5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構了使用者遍布全球的資訊分發、元宇宙、文娛、社交多元業務版圖。

目前,昆侖萬維全球平均月活躍使用者近4億,海外收入占比達75%。

昆侖萬維CEO方漢在“2023财經中國V峰會”上演講時依然強調,多年來,昆侖萬維的出海路徑,流量是主線,社交+遊戲是大方向。

要做下一代批BAT,遊戲界投資家,寄希望于“寫手”

但顯然,投資,成為了昆侖萬維的底色,而不是遊戲。

對于昆侖萬維這樣的公司,怎麼看?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于玉金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昆侖萬維已經不再是一個遊戲公司,如果僅靠投資、再賺錢也不會成為BAT。

盡管,昆侖萬維總在話裡話外提及會有新的BAT誕生。

方漢就在上述峰會上演講時提到,在人口紅利、流量紅利和時代紅利加持下,大航海時代序幕已經拉開,未來10年,越早布局機會越大;未來20年,出海市場也極有可能誕生下一批BAT。

不可否認,在遊戲領域并不出衆的昆侖萬維,确實有自己的特色。

昆侖萬維是在端遊時代的二線遊戲公司,有過好作品,但在移動遊戲時代已經不再側重于遊戲,而是在全球網際網路行業裡尋找獨角獸進行投資,并獲得了不小的成功。

要做下一代批BAT,遊戲界投資家,寄希望于“寫手”

是以,昆侖萬維已經不再是一個遊戲公司,遊戲也隻是它的一個起家業務和根據地,作為一個戰略縱深存在,不離不棄但也不是重點。

事實上,昆侖萬維自己也把目光鎖定在了一些更為新穎的賽道,如AIGC。

所謂AIGC,是指人工智能代替人去創作文字、圖像、代碼等内容的技術。

昆侖萬維從2020年開始啟動布局,組建了二百餘人的研發團隊進行AIGG研發,并于12月15日釋出“昆侖天工”AIGC全系列算法與模型。

要做下一代批BAT,遊戲界投資家,寄希望于“寫手”

據悉,昆侖萬維基于自研的AIGC模型,已經可以滿足很多自身業務的基礎外包需求。

方漢就舉例稱包美術的成本可能會占據遊戲成本超過60%,有了AIGC相關模型,成本大約可下降一半。

未來昆侖天工将全面激活昆侖萬維内部多元業務的“神經系統”,提升元宇宙、文娛、社交等業務闆塊的内容生成能力,助推内部業務的動能切換。

要做下一代批BAT,遊戲界投資家,寄希望于“寫手”

換言之,作為有遊戲界“投資家”,昆侖萬維已經把成為新一代BAT的任務,交給了自營的創新業務上。

隻不過,這樣的業務要成熟,還需要時間,而這個期間的輸血工作,依然要“拜托”昆侖萬維自己的投資業務。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産業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