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為“聰明的車”建設“智慧的路” 各地探索新舉措

作者:新華網

原标題:如何為“聰明的車”建設“智慧的路”

各地探索服務自動駕駛交通管理新舉措

駕駛座上沒司機,汽車也能上路行駛?或許,這就是未來的日常。随着5G通信、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快速演進,自動駕駛已經逐漸從藍圖走進現實。

2022年12月,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旨在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通過地方立法回應創新驅動下産業發展訴求的做法不僅在浦東一隅。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将自動駕駛作為科技創新支撐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領域之一,積極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與應用,在政策法規、标準規範、技術研發、試點示範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創新發展

多個部委有舉措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餘淩雲告訴記者,完善自動駕駛汽車準入制度要在充分了解自動駕駛汽車的基礎上,制定一套合理而透明的市場準入标準,現行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家标準将汽車駕駛自動化等級劃分為L0-L5級。

近年來,大陸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飛速發展,目前正處于技術快速演進、産業加速布局的關鍵階段。除了明确分級标準外,相關部委已開展包括深化試點示範、完善政策環境、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

在出台發展政策方面,交通運輸部、工信部、公安部印發《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交通運輸部聯合發改委等11個部門出台《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

在推進标準規範制定方面,工信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推動相關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協同合作;在國家車聯網産業标準體系架構下研究智能交通标準體系;制定營運客車、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編制《公路工程适應自動駕駛附屬設施總體技術規範》。

在推進測試驗證方面,交通運輸部認定6家封閉場地測試基地(北京、西安、重慶、上海、泰興、襄陽);推動測試區資料共享、結果互認,提升測試服務水準;制定《自動駕駛封閉測試場地建設技術指南(暫行)》。

在推進試點示範方面,交通運輸部開展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的試點;推動5G通信和北鬥導航等技術的應用;在北京、上海、河北等地推進一批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試點項目。

目前,各部委正堅持“鼓勵探索、包容失敗、確定安全、反對壟斷”的原則,在地方先行先試、産品準入試點、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多措并舉,持續推動大陸自動駕駛汽車行業高品質發展。

上路行駛

制度保障少不了

2021年6月23日,依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全票通過決定,支援浦東新區高水準改革開放。一個新名詞——浦東新區法規,進入公衆視野。由此,上海擁有兩類不同性質的地方立法,一類适用于全上海,一類專門為浦東制定,在浦東新區實施。

浦東新區法規明确,開展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範應用、示範營運,車輛應當具備最小風險運作模式,配備處于無駕駛人狀态的顯示裝置以及故障或事故後的警示裝置,經過有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并達到規定裡程或時間。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的路段、區域由市交通部門會同公安、經濟資訊化、通信管理等部門根據道路基礎條件和實際需要劃定并組織開展驗收。驗收通過後,應當向社會公示,并在該路段、區域及周邊設定相應辨別和安全提示。

山西省陽泉市作為全國首個全域開放自動駕駛的地級市,目前已開展全市200公裡道路自動駕駛測試營運工作,50個交通路口路側基礎設施完成智能化改造,形成市域級車城網。2021年9月,陽泉市多個部門出台了《陽泉市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管理辦法》,對自動駕駛載人測試進行了支援。

重慶市永川區和湖北省武漢市均出台管理規定,允許獲得資質的示範應用主體開展車内無安全員的遠端測試、示範和商業營運,為開展自動駕駛業務的企業提供詳細的指導和支援。

在政策支援下,中國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各地法律、規定之于自動駕駛,态度是——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循序漸進,實行分級分類管理,按照從低風險場景到高風險場景、從簡單類型到複雜類型的要求,確定安全有序、風險可控。

餘淩雲指出,自動駕駛真正獲得普及,還需從全國立法層面為産品準入和道路準入提供統一的合法性支撐,預防和應對技術的不确定性挑戰,尋求道德倫理的正當性。

“自動駕駛可通過地方立法進行試驗來積累經驗,最後在國家層面形成統一立法。”餘淩雲認為,自動駕駛立法應當堅持創新性、前瞻性、開放性的理念,并以“漸進式”立法思路為宜。

保障安全

公安機關在行動

走進陽泉市的數字經濟産業園,自動駕駛車輛不時從身邊駛過。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陽泉市警察局交警支隊四大隊為自動駕駛車輛開放了200公裡的測試道路,支援其規模化測試運作。并針對區域内住宅聚集區、商業大廈等地周邊人員流動性大、即停即走現象多、管理難度大的特點,設定了專用停車位和停車牌,進一步規範了自動駕駛車輛停車行為。

據陽泉市警察局交警支隊四大隊副大隊長胡鵬飛介紹,在日常管理中,該大隊打造智能網聯示範區的專門勤務模式,建立了“線下巡邏與線上巡檢”相結合的管控機制,以機動中隊為機關,“路長”每天對轄區道路交通情況進行巡邏,如遇自動駕駛汽車存在交通違法行為,及時通知測試安全員,并對企業進行通報。同時,還制定了專門的交通事故處理程式,為及時處置交通事故及安全事件提供機制保障。

此外,該大隊每月都會組織專人深入企業進行交通安全知識宣講,詳細檢查安全員的資質及車輛的安全性能,嚴禁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車輛上路行駛。

在北京市亦莊新城設立的進階别自動駕駛示範區,科技帶來的嶄新變化正在改變群衆的出行體驗——北京交管局聯合有關科技公司開展基于自動駕駛車輛感覺裝置的交通事件舉報應用研究,以及基于手機定位的緊急求助、信号燈綠波護航研究等聯創課題研究,探索自動駕駛與交通管理的雙向賦能,全面提升群衆出行的安全感與科技感。

餘淩雲表示,自動駕駛的技術革命可能導緻與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法律問題層出不窮,也會賦予交通管理全新的執法重點并帶來了技術層面考驗。在可預見的未來,公安交管部門應當重點解決自動駕駛汽車的事故責任認定、隐私保護與網絡安全等問題。

“交通管理未來也會依托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高度智能化、自動化、網絡化,真正具有‘千裡眼、順風耳’,做到驗證實時化,智能預防事故主動化。公安交管部門也應積極延展科技觸角,用有效、精準同時不侵犯隐私的執法手段,護航自動駕駛技術應用行穩緻遠。”餘淩雲如是說。(記者 董凡超)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