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現代故事《搶紅包》

作者:zj1007zj
現代故事《搶紅包》

 微信群中發紅包,大家都愛搶,雖然金額不大,但都引為樂事。可有的人光搶不發,搶到後甚至連個謝謝也沒有,星火群中的“旁觀者”就是這樣的人。

 “旁觀者”入群後,就和他的網名一樣,一直旁觀,從不發言,可過了段時間後,竟變成了紅包殺手,搶紅包速度最快,搶到手後不言不語,悶聲發财,群友們對他的意見越來越大。

 這次,一位微友生病住院,群主發起捐款接龍。群友梁達向來有愛心,就捐了二百塊。這二百塊本來是私發給群主的,可因為習慣了,他把這二百塊以紅包的形式發到了群裡。

 梁達才點下發送,紅包就被人搶走了,一看,搶的人正是“旁觀者”。梁達馬上在群裡發語音:“這是捐款,請退回來讓群主接收。”“旁觀者”沒吭聲。梁達以為他沒聽到,又在群裡打了一行字提醒。這次,“旁觀者”有反應了,直接退群,溜之大吉!

 太不像話了!群友們紛紛聲讨“旁觀者”,甚至有人建議起訴他。馬上有人回複:“你連他姓甚名誰都不知道,怎麼起訴?”很快有人接話茬:“他是梁達拉進來的,梁達應該了解他。”

 但梁達并不了解他。梁達在縣團委負責志願者活動,因為工作需要,經常跟青年志願者們來往,也加入了各種各樣的志願者群。

 梁達是在一次志願者活動中認識“旁觀者”的,他真名叫龐觀,二十多歲,話語不多,在一家民營食品公司工作。這家公司獻愛心,縣團委幫助聯系受捐助人,龐觀跑前跑後,就這樣跟梁達認識了,并主動要求加梁達的微信,梁達順便把他拉進了本縣最大的志願者群——星火群。此群宗旨是“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意思是說:平時各忙各的,一有志願者活動,馬上組織起來,像火一樣溫暖人心。

 梁達見龐觀退了群,就跟他私聊,叫他把那誤領的二百元錢退回來。可是龐觀不回複,梁達有些氣不過,就直接給龐觀打電話,可電話中卻傳來“你撥打的電話正在通話中”。

 梁達隔一會兒再打,仍是這樣。他知道,有些人不想接電話,就專門設定這一語音作為擋箭牌。

 為了昧掉區區二百塊錢,這麼做,值得嗎?梁達真想把龐觀從微信中删除,可想了想,還是忍住了:把他踢出去,他想退錢就不友善了,萬一良心發現了呢。

 梁達一肚子不快,回到家,打開電視散散心。電視新聞裡正播報昨晚的沉船事件:昨晚十一點,正在江面上行駛的光明号輪船突遭罕見強風暴雨襲擊,船體瞬間傾覆,來了個底朝天。電視裡,救援人員正研究救援方案……

 光明号?梁達皺了一下眉頭,好像龐觀乘坐的就是這艘船。他依稀記得三天前刷朋友圈,看到龐觀在朋友圈裡曬了一下船票,船票上寫的就是光明号。

 雖然氣憤龐觀冒領捐款的不恥行為,梁達還是很關心他的安危,梁達馬上翻看三天前的朋友圈,果然看到龐觀乘坐的就是光明号輪船,開船時間是昨天晚八點。再到星火群看龐觀搶走二百塊紅包的時間,是今天上午十點多。這說明,事故發生後,龐觀還活着!

 梁達細看那張船票照片,發現龐觀坐的是底艙——輪船傾覆後,底層反而會浮到水面上,看來龐觀是獲救了。

 梁達舒了口氣,暗想,在發生如此重大災難的情況下,龐觀仍不忘搶紅包,真夠淡定的!梁達對他的氣全消了:到鬼門關走過一遭的人,給他發個大紅包安慰一下,也沒什麼。

 梁達向龐觀私聊了一句:你現在情況如何?

 這次龐觀回複了:還好。

 一會兒後,龐觀又發來一條資訊:謝謝你的大紅包。

 梁達看後哭笑不得,那不是紅包,是捐款。不過,他沒再要,心說:算了,就算是給你的紅包吧。

 梁達不再說什麼,把這件事抛到了腦後。午飯後,龐觀所在的那家公司的老總打來電話,說昨晚龐觀乘坐光明号輪船出差,遭遇翻船事故,兩個手機都打不通,會不會出事了?梁達笑着說:“放心吧,龐觀大難不死,今天上午還在群裡搶紅包呢。”對方聽後,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

 幾天後,救援工作結束,雖然大部分乘客獲救,但仍有四十多人遇難,遇難者中有龐觀的名字。

 原來,龐觀買的船票雖然是底艙,但因為一名買了四樓艙的老人腿腳不便,熱心腸的龐觀就跟他調換了。輪船一傾覆,龐觀所住的四樓艙很快沉到了水裡,成了真正的“船底”。他擰開艙門想逃生,但江水一下子沖了進來,根本就遊不出去……

 那龐觀遇難後搶紅包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龐觀上微信的那部手機,在他出差前些天就丢了。丢了為什麼不銷号?一是因為忙,二是他認為沒丢,是不小心落到住房裡了。出差前,龐觀加了兩天班,天天住辦公室,本打算加完班回住房去拿手機,可等加完班一看時間,根本來不及,于是就直接到碼頭上船了,反正他手邊還有一部手機可用。

 後來,警方找到了龐觀丢失的手機,原來手機被一個叫鄭段的小偷撿到了。鄭段撿到手機後,發現沒有安全鎖,就玩起來了,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在各個群裡搶紅包。由于“專業”,他出手很快,立即成了紅包殺手,其實他搶來的紅包也沒轉到自己的手機上,因為數額不大,再就是他一直使用非智能手機——他堅信手機越智能,警方越容易找到他。

 沒事幹的時候,鄭段翻看了一下龐觀的微信記錄,發現龐觀雖然不愛聊微信,但卻在資助幾名高中學生,經常鞭策他們努力學習。學生們也很争氣,有了進步就向他報喜。龐觀接到報喜,往往發個紅包鼓勵一下。

 那天,一名女生上傳了一張照片,是她考的一張數學試卷,考了滿分!女生說,此前她最怕數學,可在“哥哥”的鼓勵下,她第一次考了滿分,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大增。

 鄭段很感動,同時感歎:如果當初有人資助我,不用辍學,我會淪落成小偷嗎?他想發個紅包鼓勵一下,可微信錢包裡的錢不夠。正在遺憾,他突然看到星火群裡有人發紅包,馬上去搶,竟是二百元的大紅包!一搶到手,他就立馬轉發給那個考滿分的女生。女生十分驚喜,表示要再接再厲,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報答“哥哥”,鄭段十分欣慰,可這時梁達發來資訊,說那是捐款,叫他退。他怎麼退?手機上已經沒錢了,他本人的現金也沒法轉到手機上,隻好不予理會。見梁達一再啰唆,他幹脆退群了。

 警方向鄭段說明原委。得知龐觀已遇難,鄭段很難過。征得龐觀家人同意後,為了不影響受資助者的學習,鄭段決定繼續冒充龐觀聯系他們,資助他們,直到他們畢業。龐觀家人同意鄭段繼續保管龐觀那部愛心手機。

 很快,鄭段自己也買了一部智能手機,把銀行卡綁到新手機上,添加龐觀和梁達為好友。還了梁達那兩百塊誤搶的紅包後,他把自己的錢轉到龐觀的手機上,再以龐觀的名義資助學生。

 此後,在當地的志願者隊伍裡,多了一名活躍分子,他就是鄭段。從一個誤入歧途的小偷變成一名熱心公益的志願者,鄭段知道,是龐觀在冥冥之中教育了自己,改變了自己。龐觀雖然走了,但他助人為樂的精神卻在鄭段的身上得到了傳承與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