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2021年的一場直播中,潘長江連線剛因為直播帶貨翻車的“嘎子”謝孟偉,作為老前輩,他語重心長地勸導:直播水太深,你把握不住的。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随後似乎是為了讓自己的話更有說服力,他還表示,自己從來不碰這東西。

此情此景,不少觀看直播的觀衆豎起了大拇指,連連誇贊潘長江的藝術家風骨。

然而打臉的是,沒過幾天 ,他便在直播間吆喝了起來……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潘長江一路走來并不容易,究竟是什麼讓他慢慢迷失了初心,開始追求虛無缥缈的名利?

一切還要從他艱難的成長路徑說起。

1957年,潘長江出生于黑龍江,父親是戲曲界一代名角兒,母親則是演藝界小有名氣的演員。

這樣的家世對于一個想要從事演藝道路的孩子而言簡直就是巨大的恩賜。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潘長江的藝術細胞也确實從他很小的時候就顯現了出來,據說他小時候有次跟父親去表演現場,年幼的他硬是趁大家不注意沖上舞台,為自己争取了點戲份。

後來8歲時,他就能夠在班上當着同學們的面唱戲,絲毫不怯場。

這樣的勇敢和表現能力讓潘長江的父母很高興,是以一到假期,他就會被父親帶在身邊學習演戲,即便是這樣業餘的學習,他最終也慢慢成了父親工作的劇院中的小明星。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可惜的是,這樣一個未來可期的“戲苗子”卻意外被命運擺了一道。

潘長江有個習慣,那就是每次排練完之後都會大口大口地喝水,這本身沒什麼問題,直到有一天,他喝完水後居然在無意識的狀态下小便失禁。

媽媽注意到後,趕緊帶着他去換衣服,知道他是在自己無意識的情況下失禁後,媽媽趕緊帶他去醫院檢查。

這一檢查,居然發現他患上了一種罕見的疾病:尿崩症。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除了日常生活會有一些不友善之外,醫生還曾可惜地告訴潘長江的母親:這孩子恐怕活不過25歲。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但誰也沒能想到,這樣一個早就被下達“死亡期限”的孩子,最後居然會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

随着病情越來越嚴重,潘長江不得不時時刻刻帶着一個類似尿不濕的東西。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每次出門他也不敢喝水,生怕自己尿失禁後的異味惹人嫌棄。

由于病情,父母開始為他尋找别的出路,由于表演确實很辛苦,是以父母希望他能夠在家好好休養,說不定能多活幾年。

可是當時的潘長江早就對舞台有了感情,是以根本不願意放棄。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最終,他為了能夠順利去練習,可以一整天都不喝水。可是時間長了,身體由于缺水不太好受,于是他就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去廁所邊喝邊尿。

這樣的堅韌讓命運決定再一次眷顧這個孩子,在經曆了兩年這樣的生活之後,潘長江的病居然意外痊愈了。

此後他更加專心于自己的夢想,每天都偷偷練習到深夜。

可惜的是,不知道什麼原因 ,潘長江的身高一直不見長,在長到1.6米之後似乎就停滞了,這讓父母有些愁。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這個身高想要在演藝界有一番作為,根本找不到什麼機會。

得知這個消息的潘長江有些傷心,但随後父母便為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當醜角。

可是在戲曲圈做醜角還沒多久,這個職業再一次遭受了打擊。

由于大衆娛樂形式的更疊,看戲曲的人越來越少,演出沒有觀衆,自然就賺不到什麼錢。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雖說夢想值得追求,但是生活還得繼續。

不得已,潘長江隻好轉戰當時正紅火的二人轉。

其實對他來說也一樣,大小都是舞台,隻要能夠有地方表演就是好的。

在二人轉的舞台上摸爬滾打了幾年後,他遇到了自己這一生演藝的高光時刻。

1986年,作為鐵嶺民間藝術團的同僚,潘長江和趙本山合作了《大觀燈》。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一個結巴的瘸子、一個瞎子,就那樣在東北三省火遍大街小巷,這場表演光是在沈陽就演了足足五六百場,并且每次票一上就被搶空。

因着《大觀燈》,潘長江被授予“天下第一瘸”的稱号,他也從此打開了自己的任督二脈,開始專業扮醜。

其貌不揚的面貌加上豆丁兒大小的個子,再配上他為自己特地設計的“羅圈腿”,一時間讓他成為大家提到喜劇就能想到的人物。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但是眼看着和自己在同一起跑線上的趙本山已經憑借自己的獨幕喜劇登上了春晚的舞台,潘長江也有些蠢蠢欲動。

于是他也絞盡腦汁改編了幾個劇本,但是還沒等到拿去競争,就被人舉報抄襲。

後來他隻好自己編了幾個獨幕喜劇投到節目組,但是每次都是失望而歸,一次次的失敗讓潘長江最後實在無法忍受,直接放言:“再上春晚,我就是孫子”。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不過很快他就打臉了,因為好友蔡明剛好有個節目被選上,于是邀請他一同表演。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這麼一個好機會擺在面前,他自然不會放棄,于是屁颠屁颠地就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他的這個沒有原則的行為也為他未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春晚過後,潘長江大火,他趁着熱度趕緊投身影視界,1999年時,他和“容嬷嬷”李明啟一起出演了《明天我愛你》。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憑借紮實的演技和歡樂的劇情,他最終拿下第二十三屆百花獎影帝的獎杯。

後來的《楊德才征婚》、《别拿豆包不當幹糧》、《舉起手來》均将他推上了國民知名度的高峰,然而随着作品越來越多,大家也漸漸意識到,他戲路似乎已經固定了。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對比他所有出圈的作品不難看出,無非是靠着“自黑、賣醜、耍寶”等三件法寶俘獲觀衆的心,他的演藝藝術漸漸進入瓶頸期。

但是這并不妨礙他大肆撈金,那些年裡他名利雙收,不僅在北京的黃金地段買下超大豪宅,家中豪車更是一輛接着一輛。

生活如此巨大的轉變讓他的心也開始有些飄飄然,《過河》爆火之後,他居然有了想要抛棄“糟糠妻”的念頭。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可是妻子一直以來都将家裡照顧得很好,那麼突然地提出離婚請求,明顯自己不占理,于是大約有兩年的時間,他都想盡各種辦法挑刺。

那時的他仿佛被名利和花花世界沖昏了頭腦 ,全然不顧妻子當初陪他住了十年“廁所”還生下一個女兒的恩情。

不過楊雲很清醒,她沒有答應對方的離婚請求,也沒有大哭大鬧,而是很淡定地告訴潘長江:“一輩子很漫長,誰都會有錯誤想法。你也不是聖人,我不會計較。”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這番清醒的話讓潘長江很感動,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此後他便收心開始認真搞事業。

但人生恐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潘長江之後的事業道路似乎有些難走,他拍攝的多部戲被大家認定為爛劇。

也正是因為在影視行業口碑的衰退,才有了後來一系列的“毀藝德”事件。

而這所有事件的導火索還要從《小兵張嘎》中“嘎子”謝孟偉的帶貨之路說起。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小時候演過《小兵張嘎》後,謝孟偉因為長相問題在演藝圈幾乎沒有了出路,恰好直播行業興起,想着自己身上“嘎子”的濾鏡還沒有完全消失,于是便開始直播帶貨。

不得不說,“嘎子”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沒做多久,他的熱度和銷售額都在直播榜上名列前茅。

不過随着關注的人越來越多,他開始不那麼用心選品,最終因為有網友買貨被坑而被拉下神壇。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當時有網友當月20日在他直播間裡買了酒,可是拿到後卻發現生産日期是23号。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這事兒一出,假酒的标簽算是穩穩貼上了,随着事情的發酵,他不僅沒有悔改,反而大言不慚表示:清者自清。

最後還是官方賬号出面才将他的“荒唐事”坐實。

一時間,網絡上都是對他的聲讨,就連老前輩潘長江也來蹭了下熱度,跟他直播連線時一再勸導他要守住本心,還語重心長地說道:“這裡水很深,你把握不住,孩子。”

這話一出,觀衆們紛紛在評論區為他豎起了大拇指,謝孟偉也是以聲淚俱下地檢讨自己的行為。

然而讓大家沒有想到,沒過幾天,潘長江居然開始在直播間捧着酒瓶賣貨。

看他流利地介紹、催促助理上連結、催促顧客付款的樣子,顯然就是早有準備,那輕車駕熟的樣子讓人絲毫無法将那個勸導“嘎子”的老前輩聯系到一起。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于是在網友們的腦洞之下,網絡名詞又添一位“潘嘎之交”。

彼時站上賣貨直播間的潘長江已經将自己的一手好牌全都甩了出去,他的這個行為讓大家開始回憶起他多年來拍攝的那些爛劇。

可面對口碑的不斷下降,他并沒有表現出任何悔過之意,甚至還公然在直播間裡大割粉絲的韭菜。

據悉他曾捧着一瓶所謂全網最低價的“4799”的好酒向大家推銷,為了成功賣出去,他甚至不惜杜撰自己跟酒廠老闆的私交。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但最後不僅所謂的交情被官方打臉,就連他口中“全網最低價”的酒在别的電商平台也僅僅售價4500元。

面對網友們的指責,潘長江一改賣貨時的笑臉盈盈,非常嚴肅地将所有過錯甩鍋給供應商,并且還認真表示,自己本人很實在,别人賣給自己多少,自己就賣多少,從來不會惡意加價。

最後他還将矛頭轉向了網友們,覺得他們為此網暴自己實在是太過分。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但實際上,直播賣貨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選品和背調,如果這兩項都沒有做好,這件事一開始就已經帶有不負責任的意味了。

随着後來網絡上流言蜚語愈演愈烈,潘長江很長一段時間都消失在了大家的視線中,而他的女兒潘陽則表示,父親似乎抑郁了,經常在家裡啥也不幹,一坐就是一整天。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不過近日,他的狀态似乎有所好轉,甚至被北京台和遼甯台争着參與地方春晚的演出,最終他選擇出現在了北京台春晚的彩排現場。

可是面對這一現象,觀衆們卻強烈抵制,表示不希望在那麼歡樂的氣氛下看到他出現。

事實上,回顧潘長江一路走來的經曆,他确實做過許多讓人不齒的事情,但是面對内心的心猿意馬,他選擇了回歸家庭;面對網友們的直播抵制,他選擇了退出。

潘長江,終于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或許這一切的背後,隐藏着他深深的忏悔也說不定。

可多說無益,我們隻希望他能夠向大家呈現出優秀的作品,畢竟這才是他一個演員真正的責任所在。

此前一切,皆為雲煙,往後序章,即将開啟,願他珍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