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德龍:成功的價值投資者都是熬過來的

作者: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楊德龍系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

楊德龍:成功的價值投資者都是熬過來的

周三,滬深兩市呈現出震蕩反彈的走勢,延續了今年以來的持續上攻。A股市場結構性牛市的行情已經初具雛形,消費、券商等多個闆塊領漲,帶動了整個市場的人氣。消費上漲的邏輯非常清晰,在新十條出來之後,被壓抑三年的消費需求集中釋放。今年過年比較早,1月21号就是大年三十,在春節之前,很多人到三亞等熱門景點旅遊度假,消費熱情得到了集中釋放,消費報複性增長的特征特别明顯,很多熱門景點一票難求、人滿為患,這也顯示出大陸消費潛力巨大。過去五年,消費已經超過了投資和出口,成為推動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引擎,品牌消費品本身具有品牌價值,業績長期增長比較穩定。2022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消費股業績出現下降,但這是暫時的現象,一旦放開之後,消費的業績将會出現報複性增長,特别是像餐飲、旅遊、酒店表現活躍,帶動了像白酒、免稅、旅遊等闆塊的崛起,特别是白酒的龍頭股,品牌白酒表現的比較突出。券商則是行情的風向标,一般券商是在行情啟動的時候會表現比較好,券商股的持續表現也顯示出後市還可以看高一線,多支券商在近期出現了連續上攻,當然也受到政策利好的推動,監管部門出台的防止打價格戰的一些規定,對于券商行業的健康發展是非常有利的,也帶動了券商闆塊的崛起。

在去年的12月20日,我重磅首發2023年十大預言,明确地講到2023年A股和港股将呈現出結構性牛市的特征,特别是在疫情放開之後,消費複蘇帶動了經濟回暖,大陸經濟将會呈現出逐季擡升的态勢,全年GDP重回5%以上。今年以來市場的運作也逐漸顯示出市場的上漲趨勢已經确立,市場反轉的特征比較明顯,是以建議大家也要保持信心,市場趨勢一旦形成,對于很多投資者來說要抓住上車的機會。去年10月份市場最低迷的時候,前海開源基金看多做多、知行合一,以2.9億元的自有資金自購旗下基金,自購的資金量排在已經公布的公募基金的第一名。2016年我提出每次市場出現極度悲觀,大盤跌破3000點的時候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底部建倉區域,在3000點之下堅持隻買不賣的政策,從目前來看都是行之有效的。現在市場趨勢已經反轉,進入到右側建倉機會,大家更應該抓住建倉的機會來及時上車,不要在猶豫中錯失良機。

行情總是在絕望中産生,在猶豫中上漲,在瘋狂中滅亡。如果說去年10月份,我建議大家做逆向投資的時候屬于左側建倉,那麼現在就是處于猶豫中上漲的階段。芒格曾經說過,“我們這批做價值投資的人哪一個不是熬出來的?堅持下去甚至用不着腦子都聰明,我們這一代人裡堅持下來的都很成功”。熬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心态,在去年10月份市場最低迷的時候,很多投資者信心全無,當時我就送給大家一個字:熬。熬過疫情,熬過經濟下滑的階段,熬過股市的低迷的市場,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并且我強調播種和收獲不在一個季節,春種秋收,現在來看這些政策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功。芒格說那批價值投資者都是熬出來的,堅持下去就是勝利。買股票一般持有周期是四年,實際就是熬四年的意思,鄧普頓是熬五年,巴菲特則是熬更長的時間,有的時候甚至等十年、幾十年,從長期取得了成功,這說明在投資中堅持價值投資是需要有一個好心态的。霍華德·馬克斯說,“正确的判斷不一定立即就能被證明,是以即使是最頂尖的投資者也會常常犯錯,如果你不喜歡這一點,還是改行吧”,也就是說,即使好的股票,買了之後也不代表馬上會漲,都是需要熬的,因為股市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才是稱重機。巴菲特說,“甚至參與投票的人都沒有經過資格認證,是以短期股價的波動和公司的基本面并沒有太大關系,從長期來看才是有關系的”,會賺錢的公司指的是能夠長期賺錢的公司,并不是說短期股價表現好的公司。做投資,每個人都該找自己能搞懂的好企業,隻有這樣才能夠明白自己為什麼能夠賺錢,市場下跌的時候才不至于恐慌。股價下跌的時候,我們要思考股價是短期的調整還是長期走下坡路,這樣的行情往往讓人迷茫,而越是迷茫的時候,越是要往遠處看十年、二十年後會是什麼樣子。做投資要有平常心,平常心其實就是理性思考的習慣,市場經常會有讓人情緒崩潰的時刻,克服恐懼心理,抓住投資的真谛,即做好公司的股東,普通人堅持做對的事情,結果是可以很不普通的。

大部分股票投資者,特别是成功的投資者,股子裡都是長期樂觀主義的。如果是悲觀主義的投資者,是無法在市場上長期存在的,所謂悲觀者正确,樂觀者前行。在市場最恐慌的時候,在大家覺得世界末日到來的時候,支撐你堅持下來的東西,實際上主要不是理性的分析,而是信仰。信仰就是相信明天太陽會照常升起,未來會比過去更好,相信技術一定會不斷進步,人類社會始終在持續前進。巴菲特在1998年說,“對我們來說最好的事情就是一家偉大的公司陷入暫時的困境,我們想在他們躺在手術台上時買入”,即揭示出投資的真谛,也就是說在市場最低迷的時候,在投資者情緒最悲觀的時候,敢于去買入好公司。即使出現2020年3月的一周四次熔斷,美股暴跌,巴菲特也很淡定,當時一度浮虧1000億美元,随後的兩年則是完全收複了失地,并且股價再創新高。沒有在市場絕望的時候的堅持,就無法享受到市場上漲的收益。現在我們已經熬過了最艱難的2022年,更應該堅定地抓住2023年市場結構性牛市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