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室備胎”宿命般的苦楚

作者:Gy曆史
“王室備胎”宿命般的苦楚

哈裡王子和威廉王子觀看2018年英國皇家空軍百年誕辰的飛行

“太好了!咱們有了一位王位繼承人和‘王室備胎’,這下王位的繼承可算是萬無一失了!” 哈裡王子降生時,查爾斯王子向戴安娜王妃半開玩笑地說。

這是哈裡王子在他的回憶錄Spare中講述的小故事。“Spare”,是英國王室家族中經常被用來描述他的詞語。

“家庭裡的每一個人都會毫不避諱直截了當地形容我為‘威廉王子的影子’、‘王室繼承的配角’和‘王位繼承的Plan B’,”他回憶錄的西班牙語譯版中這樣寫道。

可“王室備胎”不受重視的處境讓哈裡王子非常惱火,以至于用“Spare”作為回憶錄的标題——這個充滿了不确定性的替補角色一出生就面臨着宿命般的苦楚——“王室備胎”們家财萬貫,手握特權,卻長期活在沒有目的感的虛無中。

“這是一個毫無意義的位置,”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現代君主制研究中心的皇家專家麥克拉蘭(Pauline Maclaran)教授說,“除了參與一些皇家禮儀性活動之外,‘王室備胎’沒有明确的作用,”麥克拉蘭教授說。

漫無目的的奢侈生活被粉飾上紙醉金迷的美感,但成就感和目的性的缺失也造成了給“王室備胎”們套上了沉重的枷鎖。

麥克拉蘭教授說,一個現代的、精簡的君主制國家應該為“王室備胎”們找到更明确的角色;或者在其失去繼承王位的可能性後,解除他們身上的皇室束縛。

皇家曆史學家埃德·歐文斯(Ed Owens)則舉出瑞典和丹麥的例子。上述二國提供了“精簡”王室的樣例:可能被王室邊緣的“備用”個體可以擁有自己的私人生活,而不受王室責任的束縛。

“王室備胎”宿命般的苦楚

1973年,瑪格麗特公主和她的姐姐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羽毛球賽馬選拔賽

歐文斯先生以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為例,瑪格麗特公主的私生活被媒體介入得分崩離析,“皇室備胎”們毫無實權的處境緻使頭條新聞常常拿他們開過分的惡作劇,對此類報道的審查保護也較少。

“那些直系親屬所享有的尊嚴是那些年輕的皇室成員所沒有的”,他說。正如哈裡王子将“王室備胎 ”描述為 “分散媒體注意力的工具”——畢竟以上的困境都不太可能發生在君主或王位的直接繼承人身上。

“王室備胎”宿命般的苦楚

2022 年 9 月,安德魯王子看着為他的母親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緻敬的卡片和鮮花

同樣身為“王室備胎”的安德魯王子則一直尋覓人生新角色——盡管至今都未成功。在他否認關于性侵犯指控的醜聞之前,他已經因為他的常年暢遊世界多國而獲得了“飛行裡程數之王”的綽号。

當然,“王室備胎”制度不全無用武之地。喬治六世¹是愛德華八世的弟弟,性格内斂。但在他沒有孩子的兄長退位後,他挺身而出登上國王的寶座,并成為了一位戰時的傑出上司者。而他的父親喬治五世在登上王位時也是次子身份。

“王室備胎”除了在繼承順序中要屈居第二之外,從家庭動态的角度看依然不占優勢。“‘王室備胎’們大多患有‘二胎綜合症’,對擁有更高地位和更多責任的兄姐充滿了叛逆和怨恨情緒,年齡較大的孩子也會對年幼的孩子缺乏責任感感到惱火。兄弟姐妹間可能是以引發較大的沖突,”麥克拉蘭教授認為,“這些沖突一方面是深埋于王室心中關系惡化的導火索,另一方面也是憲法規定下必然觸發的結構性沖突。”

在曆史上,年輕的皇室成員因其放蕩不羁的行為而聲名狼藉,或者被作為威脅長者權威的競争對手大加斥責的情況也常常發生。1970 年代的迪斯尼電影中便大加描繪12世紀王室兄弟之間的權力鬥争——臭名昭著的國王約翰與美名遠揚的國王理查德2。

“王室備胎”宿命般的苦楚

1988年6月,瑪格麗特王妃與威爾士王妃戴安娜,威廉王子和哈裡王子攝于參加完部隊檢閱後

“但在21世紀,沒有必要對‘王室備胎’們的身份太過悲觀,”作家兼曆史學家安東尼·塞爾登爵士說,“隻要哈裡王子和梅根都有容人的智慧和慷慨的精神,他們都有潛力共同創造一番偉業,為君主制帶來光明的未來,不令其日益衰竭。”

“要解決王室兄弟之間的較量,就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主持大局。隻要兄弟倆都保持着和解通融的态度,即使是破裂的感情也是可以破鏡重圓的。” 安東尼爵士說。

“畢竟,在王室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裡,誰也不會是真正的赢家。”

【名詞解釋】

1. 喬治六世

1936年12月11日,其兄愛德華八世決定退位與辛普森成婚,阿爾伯特随即即位,王号喬治,稱喬治六世。二戰時期,喬治六世成為英國人民勇氣和毅力的象征。在其統治期間,大英帝國解體過程加速,逐漸演變為英聯邦,喬治六世成為首任英聯邦元首。

2. 好國王理查德與壞國王約翰

理查征服了西西裡、塞普勒斯,最後與薩拉丁成功談判。返程中被奧地利軟禁耽擱兩年,最後理查德被英國人民同心同力贖了出來,并組建強大軍隊,成功反擊法國;查理一世沒有兒子,侄子阿瑟太小,弟弟約翰繼位。教皇鼓動腓力二世在諾曼底集結部隊進軍英國,約翰主動提出英國國王變成羅馬的封臣。約翰還想繼續籌錢加稅打仗,貴族黨即将公然造反,迫使約翰1215年簽署了《大憲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