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等了,國産手機還要漲價

剛剛過去的2022年,對于智能手機行業來說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苦日子。尤其是國産廠商,在國内市場這個大學營,蘋果卻成了最大赢家。IDC報告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蘋果排名從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市場佔有率環比增長,達到15.1%,TOP廠商中唯一保持同比增長。2022年國産手機廠商不僅沒有等來觸底反彈,反而讓蘋果在國内市場獲得了更多機會。

令人欣慰的是,國産廠商們并未就此擺爛,反而有遇強則強之勢。一個明顯的現象是,大家将2023年的産品節奏又整體向前推進。新一代新機在去年11月便開始紮堆釋出,讓今年春節購機選擇超級多。

别等了,國産手機還要漲價

這樣的整體提前,可能也打亂了很多人原本的購機計劃,本來打算在雙十一、雙十二購機的人,決定“再等等”。但也要注意,這一等,同樣的錢恐怕就買不回原來的東西了。

不同于以往的新機節奏

根據中國信通院最新釋出的國内手機市場分析報告,2022年11月,國内上市新5G手機26款,同比增長73.3%。不僅是資料上的展現,對當了多年手機編輯的人來說,也是第一次遇到如此繁忙的11月。

别等了,國産手機還要漲價

直到今年1月初的一加11釋出之後,這波新機井噴才算暫時消停。這在往年是比較少見的。之前我們就提到從去年11月到1月的新機釋出潮,涵蓋了各色不同定位的産品,其中僅骁龍8+新機就有多款,覆寫價位2499元~8999元。

vivo、iQOO、小米、Redmi、努比亞、紅魔、一加等多個主流品牌也都趕在農曆春節前釋出了搭載第二代骁龍8的新旗艦系列,讓2023年的旗艦市場競争足足提前兩個月到來。

此外,由于春節期間還有商務送禮需求,也是折疊屏手機的銷售旺季。在年底這段時間推出折疊屏手機漸成傳統。

别等了,國産手機還要漲價

華為在2021年底将自己的折疊屏産品線進行了擴充,推出了P50 Pocket這樣的縱向折疊方案的産品,又在去年11月推出了門檻更低的Pocket S。榮耀Magic V系列、OPPO Find N系列也都進入了相似的疊代節奏,紛紛在年底擴充産品線。小米、vivo則以推出新配色、新年禮盒版等形式作為應對。

除折疊屏以外,線下管道的傳統走量機型同樣“打得火熱”,榮耀80系列、OPPO Reno 9系列、vivo S12系列幾乎同時更新,互相硬剛年底銷售行情。

不難看出,面對2022年的市場頹勢,國産廠商沒有選擇擺爛,而是紛紛搶跑,加強産品線布局。在市場複蘇仍不确定的情況下,更多新産品将起到消費刺激作用,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各家也在調整産品政策和定位,面對蘋果的一家獨大,“沖高”仍是2023年的主旋律。

定位普遍更新,價格持續上漲

這裡所說的“沖高”不僅是傳統意義上對高端市場佔有率的争奪,從這波新機釋出來看,中高端産品也在集體上探。而定位層面的更新,帶來的直接結果是售價的上漲。

别等了,國産手機還要漲價

典型的例子就是Redmi K60系列,三款機型K60E、K60和K60 Pro,搭載的處理器分别是天玑8200、骁龍8+和第二代骁龍8,對應的上代的K50、K50至尊版和K50 Pro。從這個對應關系可見,今年K60系列做了全系升杯。

升杯後的Redmi K60 Pro起步價來到3299元,12+512GB版本漲價300元,頂配版更是達到史無前例的4599元。當Redmi賣到4000元以上,是不是讓小米13系列的漲價都顯得更合理了?

别等了,國産手機還要漲價

繼續堅持雙尺寸旗艦的小米13系列,相比前代小米12S系列,标準版小米13起售價提高了300元,小米13 Pro更是貴了足足600元。vivo則做得更加徹底,在年底這段時間,iQOO、X系列、S系列全線換新,vivo在中高端産品線上的全面布局,幫助回歸的超大杯vivo X90 Pro+起步價直接突破6000元,來到6499元,過去敢這麼幹的隻有華為。

如果你還打算用去年的預算在今年換一部新手機,那可能就要降低預期了,同樣的價錢過去或許能買中高端,但今年隻能看看中端機型。比如去年的目标是Redmi K50 Pro,今年就變成Redmi K60了。

沖擊高端不等于提高售價,漲價更不意味着能增加銷量,手機廠商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定位更新、全系升杯,核心還是為了覆寫更多價位和更多的使用者需求,進而實作銷量的不下滑。

中高端市場期待絕地反擊

這樣的政策在去年其實就已開始并有所成效。據IDC公布的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資料,vivo重返國内市場出貨量第一,市場佔有率達到20.0%。子品牌iQOO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三季度已達到國内市場的4.6%。vivo X系列延續上個季度的優秀表現,在400-600美元市場中保持領先。

别等了,國産手機還要漲價

到第四季度,手機廠商都在加強整合優勢資源,擴大産品線覆寫。Redmi K60系列定位上移的同時,Redmi K60E作為Redmi K50的換代機型,雖隻有晶片更新到天玑8200的微小變化,但首發價比當初低了200元。配合K60、K60 Pro更新,幫助填補了小米數字系列進一步上探後留下的空白。

榮耀方面,在數字系列、Magic系列主攻線下市場的同時,接連推出了主打成本效益的GT系列,力求擴大線上份額。OPPO同樣改變了布局,在年末正式将一加“收歸”旗下,專注于線上市場的品牌,類似vivo的iQOO品牌。最新的一加11從價格到定位目标都很明确,瞄準了注重極緻遊戲性能體驗的線上使用者,很顯然一加也會将這一政策長期化。

别等了,國産手機還要漲價

這意味着春節前的這波新機潮隻是開端,接下來我們将看到更密集的釋出會。更多新機加上更全面的定位覆寫和價位布局,進一步刺激市場,或許有望改寫國産手機持續了兩年多的頹勢。

展望2023年的手機市場,國産廠商集體沖擊高端的影響還會持續發酵,但也需要認識到,中高端基本面同樣重要,繼續探索消費者潛在需求,夯實産品力和提升競争力,才能在尋求更多的高端市場佔有率的同時,實作國産手機的絕地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