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通 | OSI七層(或TCP/IP五層)網絡模型

文章目錄

      • OSI七層模型
      • TCP/IP五層網絡模型
      • 參考文獻

OSI七層模型

OSI模型,即開放式系統互聯通信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一種由國際标準化組織ISO提出的概念模型,一個試圖使各種計算機在世界範圍内互連為網絡的标準架構。

注意:OSI參考模型并沒有提供一個可以實作的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來協調程序間通信标準的制定。它定義了開放系統的層次結構、層次之間的互相關系以及各層所包括的可能的任務,作為一個架構來協調群組織各層所提供的服務。即OSI參考模型并不是一個标準,而是一個在制定标準時所使用的概念性架構。(摘自維基百科)

這裡大概了解一下OSI各層的功能與協定:

數通 | OSI七層(或TCP/IP五層)網絡模型
  • 應用層

    網絡服務與最終使用者的一個接口。

    協定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

  • 表示層

    資料的表示、安全、壓縮。(在五層模型裡面已經合并到了應用層)

    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 會話層

    建立、管理、終止會話。(在五層模型裡面已經合并到了應用層)

    對應主機程序,指本地主機與遠端主機正在進行的會話

  • 傳輸層

    定義傳輸資料的協定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錯校驗。

    協定有:TCP UDP,資料包一旦離開網卡即進入網絡傳輸層

  • 網絡層

    進行邏輯位址尋址,實作不同網絡之間的路徑選擇。

    協定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ARP RARP

  • 資料鍊路層

    建立邏輯連接配接、進行硬體位址尋址、差錯校驗等功能。(由底層網絡定義協定)

    将比特組合成位元組進而組合成幀,用MAC位址通路媒體,錯誤發現但不能糾正。

  • 實體層

    建立、維護、斷開實體連接配接。(由底層網絡定義協定)

    常用裝置有(各種實體裝置)集線器、中繼器、數據機、網線、雙絞線、同軸電纜。這些都是實體層的傳輸媒體。

TCP/IP五層網絡模型

通常人們認為OSI模型的最上面三層(應用層、表示層和會話層)在TCP/IP組中是一個應用層。TCP/IP五層協定和OSI的七層協定對比關系如下:

數通 | OSI七層(或TCP/IP五層)網絡模型
數通 | OSI七層(或TCP/IP五層)網絡模型

提醒一下,可能大家有時候會發現有這樣的說法——TCP/IP協定簇分為四層。我也查閱了國内外一些文獻上的叫法求證,用我個人的話來了解,之是以說TCP/IP協定簇将網絡分為四層,依次是應用層、傳輸層、網際層、網絡接口層,這是基于這樣的原則來考慮的——“不關注底層實體媒體,主要關注終端之間的邏輯資料流轉發”。

換一種簡單的了解,我們可以直接将将四層模型中的網絡接口層了解為“TCP/IP五層模型中的資料鍊路層和實體層”。

參考文獻

  • 《計算機網絡》謝希仁. pdf版
  • OSI七層模型與TCP/IP五層模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