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滴滴“讓”出的20%份額被“哄搶”,曹操出行難成網約車行業老二

作者:新盟财經

2023年春節臨近,加上疫情放開,繼滴滴退市後,沉寂已久的網約車共享出行又起波瀾。據報道,12月底,國家交通有關部門又對滴滴出行、T3出行、曹操出行、萬順叫車、美團打車、首汽約車、如祺出行、享道出行、陽光出行、高德打車、嘀嗒出行、滿幫集團、貨拉拉、滴滴貨運、快狗打車等15家主要交通運輸新業态平台公司,進行了提醒式約談。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控股旗下的曹操出行,幾個月前剛剛傳來沖擊IPO登陸二級資本市場的消息。盡管曹操出行官方對此消息諱莫如深,對媒體記者的采訪追問,也隻是用“不予置評”進行回應,可謂輕描淡寫。但是外界對于曹操出行是否能接棒滴滴,成為網約車第一股,卻高度關注。行業高度關注的原因,很顯然是因為網約車市場格局未定,曹操出行還有若幹可能。

01

寡頭市場難有寡頭,曹操出行恐難打破魔咒

衆所周知,共享出行原本是一個進入門檻相對較高,對入局企業的資本、資源、營運能力等都有着超高要求的創業賽道。是以,最早入局的隻有滴滴、快的,但是最終也擺脫不了合二為一的命運。

近年,随着網約車頭部陣營的形成,行業後來者也不計其數。調查機構資料顯示,目前滴滴的市場佔有率,已經從最高時占比90%,下滑至70%。隻是,除了在市場佔有率上占據絕對優勢、卻在資本市場十分失意的滴滴外,似乎很難再找到一個堪稱頭部的網約車企業了。

而如果對這些入局的玩家進行分類,除了滴滴是網際網路平台出身,原本與汽車行業并無關系外,無論是吉利背書的曹操出行,還是背靠上汽的享道出行,有廣汽“撐腰”的如祺出行,以及背靠首汽的首汽約車和背靠一汽、東風及長安的T3出行等,基本都自帶濃厚的汽車基因。是以,在資本、資源方面,也有與滴滴等網際網路平台較量的底氣。

滴滴“讓”出的20%份額被“哄搶”,曹操出行難成網約車行業老二

不過,曹操出行大舉進軍網約車賽道的籌碼是,依賴新能源汽車的經濟實用性和全部由母公司吉利提供的車型支援,隻需要專注乘客端的營運,就可以打造出與其他B2C模式下的網約車平台同等量級的使用者規模,而且,成本也明顯低于這類平台。

隻是,由此帶來的問題也顯而易見。與滴滴這種純平台營運的輕資産模式相比,曹操出行的資産正在變重,由此帶來的挑戰與風險也不言而喻。

在這樣的模式之下,曹操出行第一次面臨的考驗,便是2020年的疫情爆發“黑天鵝”事件。當年,曹操出行就處于負債率居高不下,總負債遠超總資産的尴尬局面之中。

資不抵債的經營風險不言而喻。模式未變的曹操出行,雖然2021年-2022年的資産、負債情況略有改善,但是依然不容樂觀。其模式之重,通過對比滴滴就可以窺見一斑。

據滴滴出行财報資料發現:截至2020年末,滴滴出行的總資産約1472.65億元,總負債約301.16億元,淨資産約1171.49億元,資産負債率為20.45%。

這也意味着,滴滴出行資産負債率遠低于曹操出行,而且資産品質明顯優于曹操出行。

據了解,2022年4月,曹操出行使用者數已突破1.2億,月活躍使用者數千萬。雖然這個量級與滴滴相比,還相差甚遠,但是繼2021年以來,保持着快速發展勢頭。要知道,其累計使用者在2021年7月時,還隻是6000萬。

隻是,在整個網約車市場趨于飽和、存量市場已不複存在之時,曹操出行的使用者增長,不過是行業内各大玩家此消彼長的結果。而滴滴讓出的約20%市場佔有率,也正在被各大玩家蠶食。而曹操出行的擴張政策,主要是依賴補貼換取增長,與早期的滴滴無異,是否可持續還待市場驗證。

是以,有業内人士如是分析,車企入局網約車賽道,盈利賺錢或許并不是其唯一目的,而搶占流量入口、打通産業鍊,建立産業生态,或許才是其終極目标。

不過,在原本應該十分集中的網約車市場,目前卻玩家雲集,似乎看不到太多頭部企業冒尖的迹象。而與各大玩家平分秋色的曹操出行,是否能夠接棒滴滴,殺入真正的頭部陣營,甚至與滴滴掰手腕,與其他玩家一較高下,依然是個未知數。

02

競争加劇,“行業老二”未定

盡管曹操出行距今已經完成三輪融資,注資的投資機構為數衆多。但是從融資金額及估值來看,其與T3出行尚有差距。據了解,曹操出行最新融資38億元,估計為170億元。而參與T3出行投資的既有一汽、東風和長安三大國有汽車集團,也有阿裡、騰訊、蘇甯和同程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其最新融資金額高達77億元,估值210億元。

對比二者的注冊使用者數,T3的1億注冊量與曹操出行相差無幾。但是從入駐城市的數量來看,曹操出行與T3出行尚有距離。據官方資料顯示,曹操出行目前僅覆寫62個城市,而T3出行已經破百。由此可見,雖然在沖擊IPO方面,目前曹操出行似乎炙手可熱,搶占了先機。但是行業第二之争近在眼前,衆多強勢車企背書的T3,正在成為曹操出行最大的競争對手。

滴滴“讓”出的20%份額被“哄搶”,曹操出行難成網約車行業老二

除了“老二”之争外,曹操出行面臨的外部競争也無法忽略不計。要知道,網約車市場雖然嚴重依賴線下,但是同樣需要具備線上入口思維,方能在獲得更多新使用者的同時,留住老使用者。

滴滴雖然在近年經曆了“生死劫”,并在很長一段時間内,暫停了新使用者注冊,但是市場佔有率依然高達70%,在業界遙遙領先、獨領風騷。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滴滴除了在微信、支付寶等國民級APP上有着重要入口外,還通過高效配置設定訂單的後端營運,給使用者帶來了極緻的消費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具有入口流量優勢的,除了上文所述的車企系網約車平台外,還有高德、美團以及剛剛入局的華為、騰訊等新玩家,這些新玩家都是通過自身龐大的流量視窗,同時囊括了專車B2C和共享C2C平台的聚合模式。以高德地圖為例,從使用者資料來看,高德日活穩定在1億以上,即便高德打車的轉化率再低,也足以成為曹操出行的潛在勁敵與威脅。

雖然各大玩家模式不同,獲客路徑各異,但是最終都是殊途同歸,都需要一起來蠶食目前尚未被滴滴占領的30%市場佔有率。在剩餘份額有限的背景下,行業競争之激烈,也可想而知。

在資本與模式之争以外,各大網約車的流量之戰已經打響。近日,一則“在抖音上打網約車或将成為現實”的消息,讓網約車行業波瀾再起,一場關于流量的“暗戰”更在暗流湧動。

據了解,2022年12月底,抖音已經開放交通出行服務的平台服務商入駐資格,T3出行已在抖音APP上線了小程式。一喂順風車,一衆本地出行服務平台等也都以小程式的形式入駐了抖音。

盡管據知情人士透露,抖音開放平台隻是提供相關工具,為各大網約車平台導流,自己并沒有做打車平台的計劃。但是,作為衣食住行中最為剛性的需求之一,出行必然是生活化平台抖音試圖重金加碼的必争之地。

無論抖音入局的真正意圖是什麼,都将意味着,在炙手可熱的短視訊平台流量戰場上,網約車平台的又一場“戰争”即将打響。而曹操出行面臨的,也将是新一輪的行業洗牌與頭部玩家角逐。

03

再吃罰單,網約車難逃“墨菲定律”

神奇的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早年,網約車平台因為監管不力,平台規則漏洞,而導緻乘客乘坐網約車,出現了各種人身安全、财産安全的問題。

滴滴“讓”出的20%份額被“哄搶”,曹操出行難成網約車行業老二

而在行業野蠻生長之時,平台營運風險尚如無人之境,幾乎沒有人關注。但是随着行業發展越來越成熟,這類社會事件也接二連三,網約車給人們安全帶來的各種弊端與風險也暴露無遺。這類事件,也正在成為網約車行業、網約車平台向更加規範、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最有力的推動力。

不過,即便如此,網約車平台違規被罰的現象依然時有發生,甚至依然是平台未來發展的“達摩利斯之劍”。

例如,近日曹操出行溫州一網約車從中央湖公館北門承接1名乘客去往站南商貿城E幢,途經溫瑞大道與月樂街交叉路口邊時遇到機構執法人員檢查。随後,執法人員發現該網約車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立即展開行政處罰。該駕駛員已被清退,産生路費也已退還乘客。

在《個人資訊保護法》“更新”後,個人資訊保護也邁上更高台階,而共享出行平台除了存在營運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給乘客帶來安全威脅外,其侵害使用者隐私的事件,更是廣遭诟病。

前不久,浙江省網信辦依據《個人資訊保護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行為認定方法》等法律法規規定,依法查處173款違法違規App,而“曹操加盟司機”也赫然在列。

值得一提的是,而根據信用中國網站披露的資訊,2021年3月以來,曹操出行累計被行政處罰資訊數量已達數百條。由此可見,以曹操出行為代表的網約車平台,幾乎遊走在違規經營的邊緣。

如前文所述的墨菲定律,這些違規事件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卻是事情變壞的信号。如果對其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恐怕終有一天,會給企業經營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甚至足以緻命的災難。而早年一些頭部平台是以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甚至被強制下架、整改,便是前車之鑒。

作為目前沖擊IPO的“上市熱門”,曹操出行的使用者量雖然遠不及滴滴,但是畢竟也在億級規模,加上有吉利汽車背書,有衆多資本加持,是以足以成為搶占滴滴之外30%市場佔有率的頭号玩家。

隻不過,在網約車市場競争越來越激烈,賽道越來越狹窄之時,同為車企背書,網際網路巨頭資本助力的T3等平台也在與其争奪行業第二的位置,鹿死誰手也尚未可知。

加上曹操出行頻繁被罰、經營風險仍在,也足以說明,其平台營運的“裂縫”猶存。而曹操出行的未來發展,也必将充滿變數。而其即便成功上市,接棒網約車第一股,恐怕也難以一勞永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