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經IPO周報第94期 | 上周10家公司過會,托普雲農一創始人配偶曾涉P2P詐騙 890多家公司排隊IPO

每經記者:朱萬平 每經編輯:董興生

每經IPO周報第94期 | 上周10家公司過會,托普雲農一創始人配偶曾涉P2P詐騙 890多家公司排隊IPO

注冊制大勢之下,更多企業擁有機會步入資本市場,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機遇。而對許多公司而言,A股IPO的闖關之旅并非都是坦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機關,對上周IPO過會、被否及新增獲受理企業進行梳理,對企業價值進行辨析,同時觀瞻IPO市場節奏、政策動向等,以飨讀者。

上周(2023年1月9日~2023年1月15日,下同),A股市場總共有12家公司被安排首發上會。其中10家公司過會,聚威新材、泰淩微2家公司遭遇暫緩表決,上周IPO過會率為83.33%。

每經IPO周報第94期 | 上周10家公司過會,托普雲農一創始人配偶曾涉P2P詐騙 890多家公司排隊IPO

在IPO新增受理方面,上周隻有1家公司,是拟登陸北交所的大飛龍。而在新股表現方面,上周隻有1隻新股上市,為登陸北交所的迅安科技。上市首日,其股價最高漲幅為0%,收盤時漲幅也為0%。

紅榜:10家公司過會,托普雲農一創始人配偶曾因涉P2P詐騙遭刑拘

上周,A股安排了12家公司上會,10家公司成功過會。這其中,浙江托普雲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托普雲農”)成功過會值得關注。

每經IPO周報第94期 | 上周10家公司過會,托普雲農一創始人配偶曾涉P2P詐騙 890多家公司排隊IPO

托普雲農的實控人是陳渝陽和陳麗婷夫婦。招股書(上會稿)顯示,夫婦二人合計直接持有托普雲農14.25%的股份,并通過托普控股及各持股平台間接控制托普雲農72.05%的股份,二人直接、間接合計控制托普雲農86.3%的股份。

此外,托普雲農還是典型的家族企業。目前,公司董事會共7名成員,除三位獨立董事外,其他四位董事均為陳渝陽及其家庭成員或親屬。包括公司董事陳麗婷系陳渝陽的妻子,董事陳曦是陳麗婷的胞弟,董事陳煥陽是陳渝陽的堂兄,陳渝陽則擔任公司董事長。

值得一提的是,除陳渝陽和陳麗婷外,實際上,托普雲農還有一位創始人——朱旭華。目前,朱旭華主要通過托普雲農的控股股東——托普控股(直接持有托普雲農63.88%的股份)間接持有公司部分股權。招股書(上會稿)顯示,目前,朱旭華持有托普雲農2.67%的股權。

作為創始人之一,朱旭華曾長期擔任公司董事、高管職務。根據托普雲農披露的朱旭華履歷,2004年10月至2010年9月,他曾任杭州托普監事;自2008年5月開始,在托普有限任職;2011年10月至2015年5月,任托普有限監事;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擔任托普雲農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2021年1月至今,任托普雲農研究院負責人。

目前,朱旭華主要擔任托普雲農研究院負責人,但托普雲農卻未将朱旭華認定為核心技術人員。作為創始人之一的朱旭華,之是以未擔任公司高管,一定程度上,或許與報告期内其妻子曾因涉及P2P違規貸款涉嫌詐騙并被刑拘有關。不過,托普雲農并未披露朱旭華之妻是如何進行P2P違規貸款詐騙的。

黃榜:7家公司上榜,杭摩集團“業績變臉”終止IPO

上周,因中止審查、取消稽核、暫緩表決等而登上“IPO黃榜”的公司一共有7家,分别是杭摩集團、科佳股份、泰淩微、富士智能、飛宇科技、聚威新材和海達爾。這其中,杭摩集團值得一提。

每經IPO周報第94期 | 上周10家公司過會,托普雲農一創始人配偶曾涉P2P詐騙 890多家公司排隊IPO

杭摩集團成立于2010年,主營業務為酚醛樹脂的研發、生産與銷售。公司官網顯示,杭摩集團現有酚醛樹脂産能25萬噸(浙江安吉基地14萬噸,安徽阜陽基地11萬噸),在建酚醛樹脂産能19萬噸(安徽阜陽二期),甲醛産能12萬噸,在建甲醛産能36萬噸。

在目前沖刺北交所IPO的公司中,杭摩集團體量一度排名前列。2021年,公司營收達到19.39億元,歸母淨利潤約7394.03萬元。此次沖刺北交所IPO,杭摩集團拟募集資金的規模也比較大,達到約5.5億元。

沖刺IPO前夕,杭摩集團業績持續向上。2019年~2021年,公司分别實作營收10.35億元、11.51億元和19.39億元,分别同比增長44.82%、11.15%和68.5%;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别為4849.58萬元、6712.77萬元和7394.03萬元,分别同比增長44.57%、38.42%和10.15%。

不過,進入2022年後,杭摩集團“業績變臉”,淨利潤下滑明顯且轉虧。2022年前三季度,杭摩集團實作營收16.34億元,同比增長22.83%,歸母淨利潤3322.15萬元,同比下降21.08%。

分季度來看的話,杭摩集團業績下滑更為明顯。2022年第三季度,杭摩集團歸母淨利潤為-30.04萬元,同比下滑了101.99%;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79.46萬元。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杭摩集團歸母淨利潤分别同比增長65.65%和-0.31%。(詳情參見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杭摩集團沖刺北交所期間業績下滑2022年第三季度淨利同比降101.99%轉虧》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23-01-10/2628531.html)

本周14家企業上會 業績下滑、高管頻繁變動,景傑生物能否如願?

本周将有盛普股份、珂瑪科技、卓海科技、中裕科技、康盛生物、美科科技、蘇州天脈、青矩技術、燕文物流、譽辰智能、威邁斯、本松新材、景傑生物和機械九院等14家公司迎來上會。這其中,景傑生物值得關注。

每經IPO周報第94期 | 上周10家公司過會,托普雲農一創始人配偶曾涉P2P詐騙 890多家公司排隊IPO

景傑生物成立于2010年,以蛋白質分析技術為核心,通過提供蛋白質組學技術服務和抗體試劑産品,服務于生命科學基礎研究、藥物研發和臨床診療。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為高校、科研院所、醫院和生物醫藥企業客戶提供蛋白質組學技術服務;研發生産抗體科研試劑及抗體診斷原料等。

在業績方面,2019年~2021年,景傑生物分别實作營業收入1.16億元、1.53億元和2.21億元,複合增長率為38.07%;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别為2130.23萬元、3320.39萬元和5277.79萬元,複合增長率為57.40%。(詳情參見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主營業務單價持續下降景傑生物拟登陸創業闆》)

不過,去年上半年,景傑生物出現業績“變臉”的情況。2022年上半年,景傑生物實作營收8932.54萬元,同比略增9.22%。但景傑生物當期淨利潤為944.71萬元,同比下降49.91%;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828.58萬元,同比下降14.73%。

值得一提的是,除業績下滑外,景傑生物在沖刺IPO期間,還出現多名高管辭職的情況。具體而言,2021年1月,景傑生物與中信證券簽訂上市輔導協定,之後于2022年6月申報創業闆。但這一期間,公司高管楊利所于2021年3月辭任公司董事會秘書;公司高管栾巍于2022年1月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公司高管潘紅陽于2022年3月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

對于這3名高管辭職的原因,景傑生物均表示是因個人發展原因。目前,景傑生物僅剩兩名高管,分别是程仲毅和謝俊。其中程仲毅為總經理,謝俊為财務總監兼董秘。

上周無新增公司申報IPO,890多家公司正排隊上市

上周沒有新增申報IPO的企業,但截至1月15日,A股共有893家公司排隊IPO。其中,滬市主機闆175家、深市主機闆130家;創業闆344家、科創闆154家,北交所90家。

而截至1月15日,科創闆稽核資訊披露,全部868家公司中,處于已受理的24家,已問詢的有60家,上市委審議的有24家,送出注冊的有38家,注冊生效(注冊結果)的有531家,中止及财報更新的有12家,終止的179家。

每經IPO周報第94期 | 上周10家公司過會,托普雲農一創始人配偶曾涉P2P詐騙 890多家公司排隊IPO

截至1月15日,創業闆稽核資訊披露,處于已受理的有20家,已問詢的有150家,上市委會議審議的有87家,送出注冊的有66家,注冊生效(注冊結果)的有439家,中止審查的有16家,終止審查282家。

每經IPO周報第94期 | 上周10家公司過會,托普雲農一創始人配偶曾涉P2P詐騙 890多家公司排隊IPO

而截至1月15日,北交所官網顯示,北交所已受理20家,已問詢的有39家,上市委審議的有3家,送出注冊9家,有186家公司已注冊,中止審查的有16家,終止審查的有97公司。

每經IPO周報第94期 | 上周10家公司過會,托普雲農一創始人配偶曾涉P2P詐騙 890多家公司排隊IPO

上周迅安科技平盤報收,本周一信達證券正式申購

A股上周隻有1隻新股上市,為登陸北交所的迅安科技。回顧迅安科技上市首日的表現,1月11日,迅安科技開盤就下跌,最大跌幅超10%,直至尾盤才有所回升,最終平盤報收。

每經IPO周報第94期 | 上周10家公司過會,托普雲農一創始人配偶曾涉P2P詐騙 890多家公司排隊IPO

本周,有4隻新股申購,分别為格力博、淩玮科技、信達證券和保麗潔。其中,信達證券值得關注。1月16日,信達證券同步開啟網上、網下招股。本次IPO,信達證券将發行不超過3.243億股,發行價格為8.25元/股,若本次發行成功,預計募集資金總額為26.75億元。

每經IPO周報第94期 | 上周10家公司過會,托普雲農一創始人配偶曾涉P2P詐騙 890多家公司排隊IPO

招股書顯示,信達證券成立于2007年,是國内AMC系首家證券公司,公司由中國四大AMC之一的中國信達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主要發起人,聯合中海信托公司和中國中材集團,在承繼中國信達投資銀行業務和收購遼甯省證券公司、漢唐證券的證券類資産基礎上成立的證券公司。

在業績方面,2019年~2021年和2022年1~9月,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别為22.23億元、31.62億元、38.03億元和26.92億元,淨利潤分别為1.86億元、8.56億元、12.12億元和7.24億元。

信達證券預計,2022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長-7.97%至7.80%,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7.74%至7.9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7.98%至7.81%。

央行:螞蟻集團等14家平台金融業務整改已基本完成

2023年1月13日,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負責人馬賤陽在國務院新聞辦釋出會上表示,2020年11月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上司下,按照金融委工作部署,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金融管理部門指導督促螞蟻集團等14家大型平台企業針對過去金融業務存在的無牌經營、監管套利、無序擴張、侵害消費者權益等突出問題紮實開展整改。一年多來,各監管部門尤其是14家平台企業非常積極,也非常了解,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效。

馬賤陽表示,目前,大多數問題已基本完成整改,大型平台企業合規經營、公平競争、消費者保護意識明顯增強,金融業務不斷規範。與此同時,金融管理部門标本兼治,加快監管制度建設,在第三方支付、個人征信、網際網路存款、保險、證券、基金等領域出台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制度檔案,平台企業金融業務常态化監管制度架構已經初步形成,為後續常态化監管奠定了良好制度基礎。

對于下一步的監管思路,馬賤陽表示,金融管理部門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發展和規範并重,支援平台經濟健康發展。一是繼續推動相關平台企業加快剩餘少數問題整改,善始善終完成整改工作。二是提升常态化監管水準,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機制,加強監管科技力量建設,支援平台企業合規經營,穩慎發展金融業務,并對違法違規金融活動零容忍。三是研究制定促進平台經濟健康發展的金融支援措施,支援平台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質效,鞏固和增強國際競争力,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争中大顯身手。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