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首先,我們要向偉大的女演員楊紫瓊送上祝賀。

祝賀她成為《時代》周刊的“年度偶像”,也祝賀她在剛剛結束的第80屆金球獎頒獎典禮上獲得音樂喜劇類電影最佳女主角。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四十餘年時間,在演藝圈披荊斬棘,楊紫瓊終于等來她演藝生涯的巅峰時刻。

她配得上任何的贊美。但若說,她能給其他女演員、能夠給我們每個普通人帶來什麼啟示的話,我會想到四個字——長期主義(Long-termism)。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這是一個主要用在商業經營中的概念,其實也适合用來概括楊紫瓊的演藝生涯——“演戲”就是她的長期事業。

她在其間所展現出的堅韌、沉潛以及不曾停止的進化,令人感佩,亦是我們的楷模。

金球獎頒獎典禮上,楊紫瓊站在華麗舞台的正中央,手捧獎杯,講出那句曆時多年的渴望:“40年啦,我可不會放手。”

在她四十餘年的演藝生涯中,有着太多波折。她不是沒有選擇的人,四十年期間,她的人生有過很多不錯的“退路”, 但她始終執着的選擇成為一名演員。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她本可能是一名芭蕾舞演員。

楊紫瓊1964年出生于馬來西亞一個富裕的華人家庭。4歲多她就開始學習芭蕾,幻想着成為一名芭蕾舞演員。15歲她考進倫敦皇家舞蹈學院,卻由于脊柱受傷夢想破碎。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她也可能是一名模特。

1983年,在母親的慫恿下,楊紫瓊參加了當年的馬來西亞小姐評選,摘下冠軍的桂冠。

作為一名選美冠軍,順風順水地成為名模,是不錯的選擇。

但這不是楊紫瓊的選擇。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當她成為一名演員,她可以選擇做一個美麗清純的“花瓶”。

1984年,因緣際會下,楊紫瓊來香港拍廣告,是以步入香港影壇。她的第一部電影是《貓頭鷹與小飛象》,飾演被拯救的“花瓶”。清純玉女,是彼時香港影壇頂流女演員的主流形象。

楊紫瓊不願重複這一路徑,她不想當“花瓶”,她選擇成為一名“打女”。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1985年,楊紫瓊主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動作電影《皇家師姐》,轉型成為打星。

她特别能吃苦,跟着香港的武行進行各種艱苦的魔鬼訓練,終于在以男性占據絕對主導的武打片市場,開拓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之後人生來到新的分叉路口,她可以成為一名家庭主婦。

楊紫瓊也嘗試過。1988年,楊紫瓊出嫁,并為愛息影。這段婚姻僅維持了三年時間。“金絲雀”的生活不是楊紫瓊想要的,演員的舞台顯然更為開闊。

1992年,楊紫瓊以《警察故事3》複出。精彩紛呈的動作戲讓業内啧啧稱歎,她依然是香港公認的首席女打星。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但演藝道路又是一波三折,楊紫瓊一度又面臨着息影的痛苦選擇。

1995年,因電影拍攝時的特技失誤,楊紫瓊背部幾乎完全骨折,差點命喪片場。瀕臨死亡的可怖體驗,讓楊紫瓊萌生退意。

剛好昆汀·塔倫蒂諾在香港為《低俗小說》做宣傳,昆汀向楊紫瓊表達對她的敬意,如數家珍楊紫瓊那些精彩的武打片段。能夠被人記住,不就是一名演員的榮耀嗎?楊紫瓊最終決定堅持下來。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1997年,她成為亞洲的第一名“邦女郎”,并讓“邦女郎”成為與男主一同征服世界的英雄。

2000年的《卧虎藏龍》,讓楊紫瓊進一步名揚國際。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2004年,楊紫瓊将事業重心轉向好萊塢。本以為這裡有更廣闊的舞台,反而讓楊紫瓊有了退居幕後的想法。

因為好萊塢給亞裔女演員的空間實在太有限了,哪怕她是楊紫瓊,也很難以一己之力改變整個生态。

熱愛表演的楊紫瓊仍想再堅持一下,再等等看。終于,她等到了《瞬息全宇宙》。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瞬息全宇宙》中,楊紫瓊飾演的伊芙琳在多個宇宙中有多個分身。楊紫瓊何嘗不是如此?

她也有多個宇宙:可以是芭蕾舞演員,可以是模特,可以是家庭主婦,可以是幕後工作者……

但當下的人生裡,她執着地選擇了“演員”這個宇宙,執着地成為一名演員。

就像她在獲得金球獎的頒獎詞說的,“40年啦,我可不會放手”。

她确實如此。她做到了。

楊紫瓊的傳奇經曆,完美诠釋了“長期主義”——找到一件有價值的事情,堅持做下去、做成它、做到極緻;它有長期的目标和信仰,也有長期的堅持和付出。

楊紫瓊是堅持的。

既然熱愛演員這個職業,既然将演員作為長期的夢想,那麼就“咬定青山不放松”,就不輕易動搖。

堅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誘惑太多,輕松的選項太多,并非人人都可以忍受得了寂寞,承受得了打擊,可以與平淡和平相處。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2023年1月8日,紐約,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但楊紫瓊可以。在《瞬息全宇宙》之前,她不是好萊塢名利圈的焦點人物,她也會羨慕凱特·布蘭切特、奧利維娅·科爾曼、海倫·米倫等女演員的光芒,“我的心裡确實會想,我真羨慕你們有那麼多機會來一次又一次地展示自己的才華”。

羨慕導向的不是自怨自艾、自暴自棄,楊紫瓊想的是,“當你得到這樣的機會時,你必須傾注你的全部心血,因為你不知道下一次機會是什麼時候”。

她隻是更努力地去抓住每個好的機會。果然,當機會降臨時,楊紫瓊沒有錯過。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楊紫瓊是沉潛的。

與長期主義相對應的,是短期的投機行為。投機可以帶來短期的利益,但它又是急躁的,粗淺的,自我重複的,安于舒适區的。短期行為的即時滿足太容易讓人沉溺其中,以至于最後忘了為什麼出發。

長期主義者也有适當的短期行為,但她不會為一時的喧嚣、泡沫、雜音所迷惑,而始終是沉潛的,冷靜的,保持從容與定力。

1997年“邦女郎”後,楊紫瓊接到不少劇本,但都是同質化的、刻闆印象的亞裔花瓶形象。她拒絕了。一等就是三年,直到《卧虎藏龍》。

李安給了楊紫瓊高度評價:“在演戲方面,楊紫瓊是我見過的一個特例……都已經是大明星了,可是還有那份純真在......她有如孩童般的純真、好奇,她一輩子好像就為了等待俞秀蓮這個角色。”

俞秀蓮之後,楊紫瓊又進入漫長的等待階段。但《瞬息全宇宙》所得到的這一切回報,恰恰證明了沉潛是值得的。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2022年12月7日,《瞬息全宇宙》紐約特别放映會,李安作為主持人為楊紫瓊站台

楊瓊是持續進化的。

長期主義不是認死理,不是不管不顧一條路走到黑,不是一成不變。

長期的是目标、是堅持,但個體是靈活的、敏銳的、有系統觀念和全局意識的、能夠不斷自我調整和自我進化的。

楊紫瓊始終在進化。當你以為她隻是花瓶,她選擇成為一名打女;當你以為她隻能是打女,她選擇到好萊塢不斷嘗試新的可能;當你以為年過半百的她隻能在亞裔題材裡演千篇一律的婆婆媽媽,她在《瞬息全宇宙》裡诠釋“婆婆媽媽”如此多彩的風姿……

李安對楊紫瓊的另一評價可謂一語中的:“她一直在精進自己的表演,年複一年。”

堅持、沉潛、持續進化。楊紫瓊的成功,是一個長期主義者的成功。

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并不是每個長期主義者都能等來大放異彩的那一刻。

尤其是演員這個行業,既要考慮個人的奮鬥,也要考慮到“曆史的程序”。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第47屆多倫多電影節,楊紫瓊(Michelle Yeoh)

獲多倫多電影節首屆“‘分享她的曆程’開創者獎”

一直以來,亞裔題材都不是好萊塢的主流。即便美國亞裔人口已經突破2000萬人,但在此之前,我們很少在好萊塢大片中看到亞裔故事、亞裔主演,在好萊塢混得風生水起的亞裔演員也屈指可數。

就比如《摘金奇緣》改編前,曾有一位好萊塢制片人主動找到導演關凱文,提出誘人的報價,卻連帶着提了一個要求:要把這本書的女主角換成白人。理由是,沒有多少白人願意進電影院看一個亞裔故事。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亞裔的困境如斯。這一次楊紫瓊成功了,但她本可以更早成功。

而哪怕她成功了,楊紫瓊仍有“恐懼”——她會害怕這會是唯一的機會。

除了亞裔的身份外,女性的身份尤其是年長女性的身份,也在成為女演員前進的阻礙。

就連《瞬息全宇宙》的最初劇本,主人公其實是爸爸。這個角色原本是找成龍,但因為成龍沒有檔期,編劇才将劇本改寫為女性視角。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楊紫瓊在金球獎頒獎典禮上毫不諱言,“去年我已經60歲了。我想在座的所有女性都明白這一點,随着年齡的增長,表演機會也将越來越少。”

這個困擾并不隻是楊紫瓊有。環觀内娛,它也是很多中年女演員的共同困境——她們能遇到的角色,幾乎都是模闆化的婆婆媽媽。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楊紫瓊在第37屆獨立精神獎演講

我們有必要認真思忖,如何給予那些長期主義的女演員機會,讓她們不需要因為膚色去“戰鬥”,讓她們不僅是被動地“等待”機會,而是能自然而然地發光發熱。

換言之,我們必須創造能夠滋養偉大演員的土壤。

這需要資本的冒險與創新,它要敢于更多講述中年女性的故事。

事實上,好萊塢并不缺這類故事。是以,梅姨、凱特·布蘭切特、凱特·溫斯萊特等人一直是好萊塢的常青樹。隻是,好萊塢的目光應該更多聚焦亞裔。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楊紫瓊一度與華語電影圈保持相當密切的聯系,這些年她将精力放在好萊塢,也折射了華語電影缺乏中年女演員的表現空間。是有,但遠遠不夠。

制作方要敢于嘗試,觀衆也要給予優秀的中年女性電影足夠的支援。觀衆願意買單了,資本自然争着趕着去拍。

就像《瞬息全宇宙》票房大獲全勝,國産電影《媽媽!》等獲得好的市場回報,這類故事就會多起來。

當然,觀衆審美素養的提升,也需要市場的培育、涵養。這是一個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不斷為中年女性故事拓寬空間。這是中年女演員成長所需要的土壤。

她用四十年,送自己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員巅峰

《服飾與美容VOGUE》2022年10月刊 

攝影:Agnes Lloyd Platt

總之,我們要再一次祝賀楊紫瓊。

我們也要祝福楊紫瓊,祝福那些堅持長期主義的優秀女演員,祝福她們有更廣闊的天地,祝福她們能夠在頂峰相見。

編輯:西貝

撰文:曾于裡‍‍‍‍

設計:樂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