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臨終前,一嫔妃匆匆往廁所跑,看到後:長孫無忌騙了我

作者:江山依依
李世民臨終前,一嫔妃匆匆往廁所跑,看到後:長孫無忌騙了我

公元649年,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油盡燈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他生前文韬武略,上馬能打天下,開疆擴土,幫助父親李淵建立大唐帝國;下馬能治天下,國富民強,開創一代盛世,人生堪稱傳奇,精彩紛呈。

不過此時的唐太宗李世民,卻好像被世界遺忘了一樣,一個人躺在床上冷冷清清,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喧嚣。

他知道大臣們都在盼望着自己盡快死去,以便迎接新君,在新朝中攫取更大的利益,想想這些不免心中萬分悲涼。

不過讓唐太宗李世民獲得些許安慰的是,太子李治表現的還算孝順,每天必來請安,噓寒問暖,聆聽訓示。

然而之後發生的一幕,卻讓唐太宗李世民的這絲安慰蕩然無存。

隻見在一旁侍奉湯藥的武才人神色慌張,急匆匆的往廁所跑去,随後唐太宗李世民便聽到她和太子李治竊竊私語的聲音,唐太宗李世民瞬間明白了一切。

父親卧病在床,兒子卻幹出這樣的事情,真可謂是大逆不道,這樣的太子如果繼承皇位如何做得了一個好皇帝。

然而太子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信任了一輩子的長孫無忌極力推薦的。此時的唐太宗李世民一下子明白了一切,于是無力回天的他大罵長孫無忌:“都是你騙了朕。”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還從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的關系說起。

親密戰友,互相成就。

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當年都是懷着推翻隋王朝,再造乾坤的夢想走在一起的。

李世民臨終前,一嫔妃匆匆往廁所跑,看到後:長孫無忌騙了我

公元617年李淵晉陽起兵,當時李世民隻有19歲,但他英姿勃發,心懷淩雲壯志,長孫無忌和李世民年齡相仿,出身将門,心懷天下,也想有一番作為,在舅舅高士廉的舉薦下和李世民走在一起。

李世民作為李淵的二兒子,當時勢單力薄,隻是唐軍中非常弱小的一股勢力,在衆多起義軍中更是微不足道,然而李世民在長孫無忌的輔佐下,南征北戰,隊伍不斷擴大,而且李世民心懷寬廣,愛惜人才,天下英雄紛紛來歸,逐漸成為唐軍的中流砥柱,在其他起義軍中也是聲名遠揚。

李世民為了籠絡長孫無忌,娶了他的妹妹長孫氏,也就是後來的長孫皇後,兩人的關系進一步加深。

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大唐王朝,李世民被封秦王,繼續代表大唐開疆拓土,鑒于李世民的功勞,李淵允許李世民設立天策府設百官,權勢直逼東宮,這讓太子李建成倍感壓力,時間一久,兩個集團的沖突越來越大,最後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生死存亡的關鍵一年,公元626年,長孫無忌等人力勸李世民先下手為強,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李世民念及兄弟感情猶豫不決,之後房玄齡和杜如晦等人相繼被太子李建成設計逐出天策府,李世民慢慢被架空,形勢更加危機。

千鈞一發時刻,長孫無忌日夜勸說李世民不要坐以待斃,最終說服李世民,并且一起策劃玄武門之變。

政變當天,長孫無忌作為李世民的主力,一起進入玄武門,最終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最終輔佐李世民登上九五之尊。

做了皇帝的李世民,自然也不會忘記長孫無忌的功勞,長孫氏母儀天下被封為皇後,長孫無忌位極人臣,曆任兵部尚書、司空、司徒,還被封為趙國公,并且在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位列第一。

力推皇九子李治,結束皇權之争。

唐太宗李世民英雄蓋世,所向披靡,然而晚年卻因兒子之間的權利之争,寝食難安,日夜憂慮。

李世民臨終前,一嫔妃匆匆往廁所跑,看到後:長孫無忌騙了我

皇長子承乾謀殺魏王李泰失敗後,聯合漢王李元昌謀反,事情敗露後,被李世民流放黔州,憂憤而死。

皇四子李泰涉嫌謀反,被李世民降為君王,逐出京城。

皇五子李祐一心做皇帝,最終謀反,被流放後,幽禁而死。

看着憔悴不已的李世民,長孫無忌力薦皇九子李治為太子。然而李治性格柔弱,膽小怕事,和李世民心中的儲君人選相差甚遠,李世民一時無法接受。然而李世民鑒于對長孫無忌的信任,最終還是接受了他的意見。

長孫無忌的力薦李治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李治雖然性格柔弱,但是單純孝順,他做太子一定會真心孝順李世民,讓李世民有一個幸福的晚年,而且他做了皇帝後也會團結兄弟,讓皇子之間不再出現殺戮,況且大唐已經步入正軌,需要的是守城之君,李治隻要按部就班的堅持李世民的國策,大唐就會相安無事。

第二:李治是長孫皇後所生,是長孫無忌的外甥,長孫無忌一定會盡心輔佐,有長孫無忌在一切不是問題。

然而還沒等李世民咽氣,李治的醜惡面目便暴露出來。在自己病床前竟然和武才人做苟且之事,這樣的兒子怎麼可能成為一個好皇帝,長孫無忌力薦李治為太子,不過是便于自己将來控制朝廷罷了,于是大呼長孫無忌騙了自己,之後便咽了氣。

結局很戲劇化

唐太宗李世民死後,李治繼承皇位,長孫無忌結黨私營把持朝政,企圖架空李治。然而沒想到李治把武才人接進宮中,武才人也就是後來的武則天,她心狠手辣,很快在她的協助下,李治将長孫無忌一黨清除,長孫一族被滿門抄斬。

李世民臨終前,一嫔妃匆匆往廁所跑,看到後:長孫無忌騙了我

李世民擔心李治不能成為一個好皇帝,然而李治把朝政交給武則天,在武則天的治理下,大唐蒸蒸日上,國泰民安,和貞觀盛世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結論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互相成就一生,生死與共,是君臣之間的典範,他一直認為長孫無忌是忠于自己的。

而長孫無忌認為,李治軟弱,自己一定可以完全掌控他。

然而這些都是我認為,很多事情都是會變化和不可預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