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剛拒絕俄調查北溪,立陶宛管道就爆炸,歐盟雪上加霜、美大賺一筆

作者:邱震海
剛拒絕俄調查北溪,立陶宛管道就爆炸,歐盟雪上加霜、美大賺一筆

圖為北溪管道洩露畫面

俄羅斯通往歐洲的“北溪”天然氣海底管道被炸事件,又有後續消息傳來。1月12日,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在記者會上說,丹麥和瑞典拒絕讓俄羅斯一同參與調查“北溪”天然氣洩露事故,是因為如果俄羅斯參與調查,那麼“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背後的元兇會浮出水面,而最終的結果可能會讓一些人感到難堪、尴尬。

剛拒絕俄調查北溪,立陶宛管道就爆炸,歐盟雪上加霜、美大賺一筆

圖為紮哈羅娃

紮哈羅娃說的意思就是,瑞典和丹麥不讓俄羅斯一同參與調查“北溪”事件,也不與俄分享“北溪”事件調查結果,他們是在刻意隐瞞實情。我們知道,“北溪”管道發生嚴重洩漏事故,外界普遍認為是人為蓄意破壞,是以,俄羅斯一直想要同瑞典和丹麥組成聯合調查組,但是兩國并不同意,随後,這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就像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說的那樣,西方不想讓調查結果公布于衆,因為這會讓一些人感到難堪,這“一些人”究竟指的是誰,我想大家也都不言自明,俄羅斯隻是不想把這層窗戶紙捅破罷了。

正當俄羅斯想要聯合西方,調查北溪2号爆炸遭到拒絕之際,拉脫維亞與立陶宛的天然氣管道再次發生爆炸。

剛拒絕俄調查北溪,立陶宛管道就爆炸,歐盟雪上加霜、美大賺一筆

圖為爆炸引起的火災

當地時間1月13日,立陶宛通往拉脫維亞的天然氣管道發生爆炸。據美媒報道,爆炸發生後,救援人員第一時間趕到了事故點撲滅大火,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由于波羅的海國家與俄羅斯的關系持續緊張,立陶宛已于去年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管道天然氣,現在隻能依靠液化天然氣終端進口天然氣。而這次發生爆炸事故的天然氣管道,恰好是立陶宛唯一大型海港克萊佩達通往拉脫維亞的管道。

立陶宛天然氣營運商在聲明中說,通往拉脫維亞有兩條天然氣管道,受到影響的隻有一條,另一條沒有受到影響,修複工作将在數小時内完成,天然氣營運商還特别強調道,目前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表明,是有人在制造破壞行動。

剛拒絕俄調查北溪,立陶宛管道就爆炸,歐盟雪上加霜、美大賺一筆

圖為北溪天然氣管道

其實,在“北溪”天然氣管道發生爆炸後,前前後後已經有多次天然氣管道發生爆炸事故了。去年11月19日,俄羅斯列甯格勒州州,一條天然氣管道發生爆炸,引發火災。

去年12月20日,位于俄羅斯境内,從西伯利亞通往西歐的天然氣管道也發生爆炸,并造成3人死亡。

如果算上這一次,在“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之後,至少又發生了3次爆炸事故。先不要揣測這3次爆炸事故,是不是有人刻意為之,我們來觀察一個現象或許你就有答案了,就是每次天然氣管道爆炸之後,歐洲的天然氣期貨價格都大幅飙升,與此同時,美國卻以更高的價格将液化天然氣賣給歐洲,賺得盆滿缽滿。

在北溪管道被炸之前,無論是俄羅斯輸送到歐洲的天然氣,還是波羅的海國家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基本上都是相安無事。但是,在“北溪”管道被炸之後,歐洲不同地方的天然氣管道接二連三的發生爆炸事故,這進一步加劇了歐洲的能源危機。

剛拒絕俄調查北溪,立陶宛管道就爆炸,歐盟雪上加霜、美大賺一筆

圖為普京

是以,此次發生在立陶宛的天然氣爆炸事故,最大的“受害者”還是歐洲。盡管立陶宛、德國等國已經表示,停止向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了,但是,我們從最近幾次天然氣管道爆炸之後的氣價來看,截止本月10日,英國天然氣期貨依舊上漲8%,荷蘭天然氣期貨也上漲了7%左右,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這說明一個很本質的問題,影響天然氣價格的因素,并不是一個國家買或者不買,因為俄羅斯仍然是天然氣出口大國,在歐洲天然氣市場依然有諸多國家在向俄方購買天然氣,是以說俄羅斯的天然氣,仍然對歐洲天然氣市場有着巨大影響力。

而且,現在歐洲人必須要面對現實,那就是俄烏沖突遲早會結束,一旦沖突結束,歐洲大部分國家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在沒有地緣政治因素幹擾下,勢必會恢複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

剛拒絕俄調查北溪,立陶宛管道就爆炸,歐盟雪上加霜、美大賺一筆

圖為拜登

是以說,現在歐洲天然氣管道頻頻發生爆炸事故,明顯是有人不想讓俄羅斯與歐洲恢複能源合作,并打算繼續利用這種辦法,持續對歐洲的天然氣市場造成影響,毫無疑問,美國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對于美國來說,俄烏沖突爆發之後,歐洲已經在逐漸減少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美國卻能趁機填補這個空缺。而且現在歐洲天瓦斯管道接連發生爆炸事故,這會進一步利于美國的液化天然氣賣到歐洲。

最後小編想說,樹欲靜而風不止,沖突邁入2023年,美國想繼續坐收漁翁之利,企圖繼續削弱俄羅斯能源籌碼的作用,這對莫斯科來說是非常不利的。而俄羅斯現在也沒有别的辦法來破局,隻能盡快完成特别軍事行動達成軍事目的,才能實作政治目的,否則隻會越來越被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