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窮不砍三種樹,後代子孫得佑護”,指的是哪三種樹?有道理嗎

俗話說“富不富,門前樹”。在農村,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後都有栽種樹木的習慣。不同的樹木,寓意又有所不同。那麼,農村俗語“人窮不砍三種樹,後代子孫得佑護”,指的是哪三種樹?有道理嗎?

“人窮不砍三種樹,後代子孫得佑護”,指的是哪三種樹?有道理嗎

人窮不砍三種樹,後代子孫得佑護

榆樹

榆樹是北方農村地區常見的一個樹種。每年春天,榆樹發芽之時,人們都會采摘榆樹的嫩芽,制作各類美食供家人品嘗。在我們河洛地區将此稱之為“咬春”。在古代,農業生産力低下,很多家庭都沒有糧食吃,尤其是在春天青黃不接之時,人們通過采摘榆樹嫩芽、香椿芽等來解決一家人的溫飽,使之度過艱難時刻。由于榆樹葉子外形類似古代的銅錢币,在房前屋後栽種榆樹,被人們看作是招财進寶的美好寓意。另外,榆樹樹齡較長,在房前屋後栽種榆樹,又有護佑家人福壽綿長的美好寓意。是以,農村院落房前屋後栽種的榆樹是不能随便被砍掉的。

“人窮不砍三種樹,後代子孫得佑護”,指的是哪三種樹?有道理嗎

桂花樹

每年八月是桂花飄香的季節,農村農家小院裡的一棵棵桂花樹更是枝繁葉茂,芳香四溢。人們将采摘的桂花拿來做枕頭,香包等手工藝品。在北方農村,桂花樹是一種四季常青的樹種,因桂花的“桂”字與富貴的“貴”相諧音。是以,人們将桂花樹視作是象征着富貴吉祥的樹種。是以,在農村院落裡栽種的桂花樹,人們是很少砍的。

“人窮不砍三種樹,後代子孫得佑護”,指的是哪三種樹?有道理嗎

槐樹

在農村,槐樹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樹種。還記得小時候,村口的老槐樹,每到茶餘飯後都是村裡男女老少,在一起聊天聚會的好地方,人們有說有笑,氛圍十分的和諧融洽。槐樹的“槐”字由“木”和“鬼”組成,若是把槐樹給砍了,就剩下了“鬼”字,在古人看來,是很不吉利的。是以,農村院落裡的槐樹是不能随便砍伐的。

榆樹、桂花樹、槐樹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樹種,它們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有美好的寓意。農村俗語“人窮不砍三種樹,後代子孫得佑護”,是古代勞動人民對長期農耕實踐經驗的智慧總結,充滿着對大自然的無限敬畏之心。也從側面反映出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任何美好的生活,都不是坐享其成的。更不是僅僅栽種幾棵樹木,敲鑼打鼓輕輕松松就能輕而易舉實作的。要想過上富裕美好的生活,還是要靠自己辛勤的付出。艱難方顯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我們唯有踔厲奮發,笃行不怠,方能不負時代,不負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