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這項離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有些距離的運動,在B站上已經火了有一段時間了。
自圍棋八冠王柯潔退隐微網誌入駐B站以來,“名人效應”為這個平台的圍棋内容帶來了不少新鮮流量。但如果在B站搜尋柯潔,你已經很難找到他正經下圍棋的内容,最顯眼的往往是大量直播切片視訊,這些視訊通常與“抽象”“逆天”等詞彙挂鈎,播放量也相當可觀,動辄上百萬。
柯潔直播事業的成功與他世界級選手的身份不無關系,不過作為當今棋壇的領軍人物,他的“抽象圍棋”還是實打實地影響了中國圍棋直播界的現狀:二段棋手戰鷹,靠直播實作了粉絲數量的十倍增長,聖誕節之際,她順利跻身“千艦名人堂”;九段棋手連笑,曾一度離開圍棋直播界,如今掌握了抽象圍棋的他,在跨年夜狂砍2600個艦長,一度登頂B站直播熱度榜。
新浪棋牌評選戰鷹為2022年度圍棋人物
過去的幾個月裡,圍棋直播異軍突起,在中國圍棋圈内刮起一陣抽象直播新風潮。這些直播間通常都有一個共同點:盡管直播内容仍以圍棋為主,但卻幾乎沒人在認真讨論圍棋。
圍棋火了,但火的好像也不是圍棋。
1
除開八冠王柯潔,當今中國圍棋界的頂流,或許是戰鷹這位“邊緣”棋手。
從圍棋等級分統計網站GoRatings來看,在近期參加過比賽的874位活躍棋手裡,戰鷹以等級分2856分位居697名,這個成績對職業棋手來說,肯定算不上多好看。
戰鷹的等級分一直在往下降,出道即巅峰
在戰鷹的這幾年主播生涯之中,她體會過虎牙直播時期的默默無聞,也經曆過轉戰B站後的無人問津,直到幾個月前的一次無心調侃,才讓她的直播有了起色。
戰鷹的成名其實是個很偶然的契機,從B站粉絲增長資料統計來看,戰鷹的第一波人氣爆發出現在10月16日附近,這個時間段正是她銳評柯潔“有才無德”的直播切片開始受到關注的時期。戰鷹自己大概也沒想到,自己勤勤懇懇播了這麼幾年,最後竟會因為這種方式小火一把。
“蹭”柯潔熱度并非戰鷹本意,畢竟在中國聊圍棋,柯潔終究是個繞不開的話題,根據B站使用者“2-16勇奪第一”的資料統計,在戰鷹兩年半的118場直播裡,提到柯潔的直播占了115場,如今戰鷹的粉絲群體構成,很大程度上與柯潔的抽象直播脫不了幹系。
當然,隻靠點評柯潔注定是走不長遠的,在這之後,戰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直播風格,整出了足以出圈的好活:被貼吧老哥氣到破防。
事情是這樣的,在戰鷹一戰成名小有名氣之後,圍棋貼吧裡的各位吧友注意到了這位名不見經傳的棋手。考慮到戰鷹的比賽成績并不理想,貼吧老哥們的言論必然也不會太好聽,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粉絲慫恿戰鷹去看看貼吧小黑子如何銳評自己,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在不少人心裡,圍棋是一項有着一定“逼格”的競技體育類項目,與之對應的圍棋選手們也該是清心寡欲、與世無争的形象,而戰鷹在直播中由憤怒轉為沉默再到掩面落淚的心路曆程颠覆了大衆對于棋手的刻闆印象,原來“主播被活活罵哭”這種事,真的會發生在一名圍棋職業選手身上。
中國象棋第一人王天一也注意到了戰鷹破防事件,就此誕生了“邊緣棋手”這個梗
破防事件之後,戰鷹在觀衆和粉絲眼裡“又菜又愛玩”的形象愈發明晰。在後續接連數次與柯潔的連線互動中,戰鷹都以低姿态經受着直播間抽象老哥和圍棋第一人的高強度拷打,她天生熱情搞怪的性格,更是在無形之中放大了喜劇效果。
在出名之前,戰鷹的節目效果就已經足夠抽象
抽象圍棋的效果立竿見影,但粉絲數飛漲的戰鷹并未徹底放飛自我,與觀衆整蠱性質的互動是她的特長,堅守棋手尊嚴的樣子同樣是大家喜歡她的原因。出圈之後的戰鷹做起了“圍棋入門小課堂”,通過簡單易懂的教學視訊為不懂圍棋的觀衆科普基礎規則,與直播間裡那個跟觀衆插科打诨的主播判若兩人。
“快樂圍棋”、“成人圍棋”、“抽象圍棋”,都不過隻是引流手段,戰鷹反複強調,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傳播圍棋文化,讓更多人接觸了解圍棋,盡管直播間裡的大多數觀衆根本就不是奔着圍棋而來。
暫且不談戰鷹的直播到底有沒有成功推廣圍棋,起碼在B站這個平台,圍棋主播找到了一條全新的出路。
2
抽象圍棋的故事并未止步于戰鷹聖誕節的千艦,在幾天前的跨年夜,九段棋手連笑收獲了2641位艦長,這個數字,放到整個B站直播圈裡也排得上号。
與“娛樂主播”戰鷹不同的是,連笑是個名副其實的技術主播。“天元”、“名人”、“棋聖”,這些響當當的頭銜都曾屬于連笑;圍棋等級分排行榜上,巅峰不再的連笑仍能排在世界第26名,雖然沒能将世界冠軍的榮譽收入囊中,但連笑的戰績已經足夠耀眼。
巅峰時期的連笑在國内接連拿下10個比賽冠軍
可即便是強如連笑,在血雨腥風的直播行業裡,他也還是難免有些力不從心。根據連笑去年12月30日的直播透露,他曾與B站簽下直播合同,旨在傳播推廣圍棋文化。兢兢業業的連笑在過往的直播中專心講棋,用心科普,卻因直播内容乏味,本人不善言辭等原因導緻人氣低迷。最終,B站選擇了解約,連笑也就此失去了圍棋主播的這份兼職。
連笑直播遇冷并不稀奇,要知道一般路人對于中國圍棋選手的了解,除了柯潔,大概也就隻剩下聶衛平、古力等老牌棋手。實際上在戰鷹成名之前,她的直播資料就已經比連笑亮眼,戰鷹尚且懂得取悅觀衆,而連笑是真的隻下圍棋。
棋圈有個共識,棋下得越多,流量就越少。柯潔和戰鷹先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這條鐵律,連笑也就此加入了“不務正業”的大軍。
抽象圍棋的确給連笑帶來了一次全新的機會,他放棄了傳統的圍棋直播,除了下圍棋,其他幹什麼都行。在戰鷹柯潔的聯合引流之下,連笑的直播資料已不可同日而語,元旦佳節之際,連笑在沒有事先準備的情況下,僅以口頭宣布“上艦就送簽名扇”,不料直播間内的艦長數量以秒為機關瘋狂增長,不小心成了當晚B站直播頂流。這一晚,史稱圍棋圈的“抽象之夜”。
簽名、簽字扇是圍棋圈的傳統禮物,圍棋雜志《圍棋天地》在十幾年前就曾售賣過衆多知名棋手的簽字扇。盡管這些扇子上的字迹都是棋手親筆簽字後的量産印刷品,但在那個年代仍能賣出150元一把的高價。
B站開通一個月艦長的費用為138元,即便是忽略這些年來的通貨膨脹,花這點錢買一把頂級棋手的簽名扇,也絕對算是“撿了個大漏”。
不僅是成群湧現的艦長,像是為連笑開通價值1998元的提督的觀衆,得到了與連笑下一場指導棋的資格。從各方專業人士提供的價位來看,連笑這種級别的棋手提供的指導棋,起步價恐怕是數千元。
不過再怎麼說,連笑終究還是靠一手抽象圍棋帶火了自己,如果還是往日裡那個光顧着下棋的他,肯定無法在直播行業複現今天的成績。連笑的成功證明了一個道理:即便你不如戰鷹那般會整活,抽象圍棋還是能捧紅你。從當初資料太差被解約,再到如今光速兩千艦,B站圍棋主播,開始全面朝着抽象的方向發展。
3
職業棋手全面轉型主播并非是天方夜譚般的妄想,考慮到近些年來中國圍棋的現狀,直播很有可能是提供給棋手們的一條“求生之路”。
自疫情以來,國内各行各業過得都不是很滋潤,這其中,本就不景氣圍棋行業更是雪上加霜。疫情限制了大批棋手的出行,讓以線下為主的圍棋比賽舉步維艱,盡管線上圍棋是一條可行之道,但作弊、裝置等相關問題卻遲遲難以解決。
此前的疫情,對中國棋手的影響尤為明顯。2022年全年,中國女子圍棋第一人於之瑩的正式對局僅為4場,作為對比,南韓女子圍棋第一人崔精,一年内下了104盤,整整多出100局。
這樣的例子同樣發生在男子圍棋裡,像是柯潔這位較為活躍的棋手,在去年的對局為50場,而南韓棋手金恩持的對局數則來到了136盤。
沒有比賽就沒有獎金,同時,比賽缺失所帶來的技術下滑更會直接影響到今後的發揮。柯潔、連笑這類頂尖棋手能在比賽匮乏的情況下養活自己,但那些真正意義上的邊緣棋手,在失去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後該何去何從?
根據知乎使用者“圍棋陶老師的小屋”統計的資料,在1982年到2022年間定段的957名棋手中,僅有44人離開了這個行業,剩下的選手在棋力衰退後仍從事着與圍棋相關的工作,而圍棋主播,當然也可以是一條全新的賽道。
實際上在虎牙、鬥魚、B站、抖音等平台,的确有着一群專攻圍棋的主播,他們之中有着單純的圍棋愛好者,也有像戰鷹一樣的職業棋手。隻是大家都清楚,一門心思專注于圍棋的主播,很難等來屬于自己的出頭之日。
根據戰鷹的說法,她曾邀請了好幾位職業棋手入駐B站,加盟這個抽象圍棋大圈子,其中甚至包括現役圍棋第一人申真谞;連笑也在直播中透露,他在考慮是否要将自己身邊諸如楊鼎新之類的專業棋手拉入主播行業。此情此景,大有發展為圍棋大抽象時代之勢。
在圍棋愛好者的讨論社群裡,近幾個月有關主播的話題越來越多。有人認為抽象圍棋是在毀了這個行業,用知名度和影響力賺錢無可厚非,但棋手的本職歸根結底還是下棋,在自己的職業生涯黃金時期把時間浪費在抽象直播上實屬可惜。柯潔這位曾經的中國圍棋第一人,在去年下半年經曆了慘淡的五連敗,不少棋迷就将其歸咎于“隻搞抽象不搞圍棋”。
與此同時,在抽象圍棋引流而來的路人觀衆之中,也确實出現了不少試圖接觸圍棋的全新棋友。在這之前他們大都對圍棋毫無興趣,為了看懂抽象圍棋直播間裡的棋盤,他們開始主動學習這項頗有難度的棋牌遊戲。
直播毫無疑問拉近了職業棋手與普通棋友之間的距離,網際網路上的網友能以較為低廉的價格買到頂級棋士的關注,學到不曾了解的專業知識。或許在抽象圍棋普及開來之後,專心下圍棋的主播反而會變少,不過倘若這個行業真能活下來并發展壯大,你總能找到一兩個隻下圍棋的直播間。
主播收獲了流量,樂子人得到了快樂,棋迷學到了技術,路人對圍棋産生了興趣。每個群體各取所需,在這些個充滿割裂感的直播間裡聊着不同的東西,但至少,圍棋收獲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