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分鐘看完三國簡述

背景:東漢末年分三國,但整個東漢都亂哄哄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皇帝命太短。除了頭兩位和有名無實的末代皇帝漢獻帝,最長壽的活到36歲,最短的活了2歲。這就導緻了外戚和宦官問題十分嚴重。首先是外戚問題,因為皇帝早夭,繼位者年紀就更小。是以理政問題就落到了母親和舅舅手上,這就不免嚣張跋扈。小皇帝慢慢長大,自然會滋生權力欲望,要從舅舅們手上奪回權力,這時候就必須要依靠另一支力量,那就是宦官。他們畢竟是皇帝身邊的人,是以整個東漢的權力鬥争,就可以總結為‘戚宦之争’。

黨锢之禍:諸葛亮有句話叫‘未嘗不歎息痛恨于桓靈也’。汗桓帝即位的時候15歲,就想方設法要誅滅外戚梁氏。後來就聯合了5個宦官,一舉殲滅了梁氏。這5位宦官也是以得勢,被封為五侯。不過這五侯更過分,勒索搶劫以填私欲,這使得民不聊生國力衰微。

5分鐘看完三國簡述

外部戰争

汗桓帝後期,一批太學生為了重振朝綱,要求整治宦官,這就引發了宦官和文官們的大規模沖突。結果是一大批太學生被捕,他們雖然後來被釋放,但禁锢終生不許再為官,史稱黨锢之禍。于是朝政愈加黑暗。據傳漢桓帝沉迷女色,後宮人數達五六千人,後來桓帝36歲離世,繼位者就是漢靈帝。漢靈帝和漢桓帝一樣寵信宦官,在他手上發生了第二次黨锢之禍,同時因為漢羌戰争征讨鮮卑等外部戰争,導緻國力空虛,于是這個國家就出現了買官賣官的行為,于是當官的大肆斂财搜刮民脂民膏導緻民不聊生民間暴亂,就這是史上有名的‘黃巾之亂’。

5分鐘看完三國簡述

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是以宗教形式組織的農民起義,起義首領叫張角,創立宗教‘太平道’,據說很多生病的百姓喝了符水之後不藥而愈。于是信徒越來越多,人數多達幾十萬。而信徒也遍及全國三分之二的地區。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為口号起義。一個月内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有農民起義。黃巾軍勢如破竹,朝廷無力應對隻得放權地方,允許私人武裝,劉備就是靠着這個站上曆史舞台的。而董卓,曹操,孫堅等也是以軍功顯赫,擁有了割據一方的實權。後來黃巾之亂被平,漢靈帝依舊不思悔過,而此時他的兩個兒子劉辯和劉協,誰即太子位的問題,引發了外戚大将軍何進與宦官集團的對立。

靈帝駕崩後,何進立自己的外甥劉辯即位,史稱漢少帝或弘農王。何進也是以開始公然火并宦官,并且招來西北軍閥董卓助自己武力威懾。後來何進與宦官火并同歸于盡,董卓坐收漁利獨攬朝綱,甚至廢了漢少帝劉辯,另立劉協為皇帝,這個劉協就是東漢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至此東漢的統治名存實亡。

董卓所為不得人心,于是以袁紹為首領的各路諸侯聯合讨伐董卓,袁術孫堅曹操劉備等也在其中。董卓懼怕聯軍先殺了廢帝劉辯,以免裡應外合,又選擇由洛陽遷都長安以避聯軍鋒芒,而洛陽富豪盡數被捉拿财富充公,又命帳下大将軍呂布挖掘帝王陵寝搜刮财寶,更有數百萬百姓被迫遷徙無數性命夭亡,最後焚毀洛陽。而此時讨伐董卓聯軍發生内讧,如曹操主張立馬行動,袁紹卻每日設宴聚會不思進取,如袁術孫堅都怕對方争頭功互相掣肘。後來聯軍前行,孫堅攻進了洛陽,看似讨伐有功,但聯軍中的各群雄在這場戰役中大多都結下了仇怨,由一起對抗董卓轉為開拓自己的領土。

5分鐘看完三國簡述

諸侯讨伐董卓

聯軍散去董卓的好日子也不長久。呂布勇武過人,稱為三國第一猛将,董卓與其父子相稱,并以其為貼身侍衛。而董卓性格多疑,總怕呂布亂其内室,曾經以手戟擲向呂布。而呂布私下裡也确實與董卓婢女私通,這段故事就是呂布戲貂蟬。朝中大臣以此為契機,離間呂布和董卓,呂布殺董卓。而後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攻陷長安為董卓報仇,并誅殺大臣王允挾持漢獻帝。李傕郭汜内讧,漢獻帝趁亂逃離長安回奔洛陽,路上艱險不必多言。

回到洛陽,洛陽已成焦土無處藏身。此時因為鎮壓’黃巾起義‘的曹操,已經擁有的一支強大的軍隊青州兵,并在山東各地建立了自己的領地。見漢獻帝出逃,便在謀士荀彧的建議下’奉天子以令不臣‘前往迎接漢獻帝,并以洛陽殘破為名,遷都許縣,這就是後來的許都。這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因為曹操日後可以借天子之名行事,是以小說中又把這稱作’挾天子以令諸侯‘。而為了保許都平安,曹操開始征戰四方。先平了南陽郡的張繡,又征服了呂布治理下的徐州,後征服了河内郡,又在袁術病死壽春後拿下了淮南之地,這就使得曹操成為北方霸主,天下唯一能與其争鋒的隻有河北袁紹。不過在這個過程之中,劉備也開始嶄露頭角了。

5分鐘看完三國簡述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攻打徐州時,劉備領人來救徐州,正值領事陶謙離世,劉備就領了徐州牧,也就是成了徐州的首領。不過還沒有捂熱就被呂布奪走。這裡的呂布是董卓被殺之後李傕郭汜報仇攻入長安,呂布逃跑之後投奔劉備,劉備讓呂布在離徐州不遠的小沛駐軍,聽陳宮意見攻下徐州。後來劉備敗走投靠曹操,最後是曹操劉備合兵做掉呂布,拿下徐州。曹操班師許都後,曹操對劉備禮遇有加,煮酒論英雄也在此時發生。而此時漢獻帝已經對被曹操控制頗感厭惡,于是發出’衣帶诏‘密謀殺曹,也就是在貼身的腰帶上寫下誅曹令,号召天下英雄。劉備密謀加入衣帶诏,然後趁機叛逃奪回徐州為大學營。又譴使勾連河北袁紹欲合兵夾攻曹操,此時反曹聲勢大盛。曹操怒而攻劉備,劉備大敗,投靠袁紹去了。而劉備的妻子被俘虜,大将關羽投降曹操。

官渡之戰:曹操解決了劉備,回身就要與袁紹決戰,在這一過程中展開了一系列的會戰史稱官渡之戰。其中一戰,袁紹派出旗下大将顔良攻白馬,白馬是袁曹領地間的軍事要道極其重要。投降曹操的關羽此時為先鋒,兩軍陣前望見顔良,策馬沖到顔良身邊,将其刺殺,這是三國志裡唯一一例,萬軍中取敵将首級的記載。關羽立功後,認為足以回報曹操不殺之恩,于是又回到了劉備身邊。而曹操敬慕關羽忠義,不許部将追趕,是以’過五關斬六将’隻是演義故事。

在官渡之戰中,袁紹強曹操弱,兵力為11萬對4萬,可調用的糧草也差距懸殊。在決戰前夕,根據袁紹謀士許攸推論曹操‘糧已盡矣’,袁紹卻不聽謀士打持久戰的建議,集中兵力于官渡希望一舉擊潰曹操。曹操雖然已到崩潰的邊緣,然而聽從了謀士荀彧的建議:堅守等待奇迹。袁紹謀士屢次獻計袁紹不從,許攸又貪财,袁紹不能滿足。之後許攸的家人犯法被嚴懲,于是許攸轉投曹操告知袁紹糧草盡屯于烏巢。曹操于是奇襲烏巢,将袁軍物資全部焚毀,袁軍完全崩潰。袁紹雖然逃回北方但元氣大傷。後又與曹操一戰又敗憂病而死。袁紹死後其子袁譚袁尚争位,河北大亂,曹操趁亂拿下河北統一了北方。

5分鐘看完三國簡述

曹操統一北方

此時劉備早已脫離袁紹跑到汝南去了,曹操揮兵攻下汝南,劉備在跑,跑到荊州投靠劉表。曹操痛恨劉備,因為他曾經将攻取袁紹的想法告訴劉備,沒想到劉備叛逃到袁紹處,還将一切都透露給了袁紹,這使得曹操一度非常的被動。劉備投靠劉表之後得到了熱情的接待。劉表為其增兵屯兵新野守護荊州北大門。曹操派人攻打荊州,劉備就在新野伏兵将其擊潰,這就是火燒新野伏兵博望坡的故事,不過在演義中将其歸功于諸葛亮。

5分鐘看完三國簡述

劉備投靠劉表

劉備在荊州安穩的歇了幾年,在此過程中收攏了荊州人心,也收獲了自己的智囊諸葛亮。又過了一年曹操南下荊州,劉表病逝,次子劉琮即位,劉琮害怕曹軍投降獻上荊州,劉備對此并不知情,待到知道時為時已晚。面對曹操包圍隻得逃跑,一路上多有百姓官吏歸附一同逃難共十餘萬人。人多速度慢,有人建議劉備抛棄百姓走為上計,劉備回答: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行至當陽長坂坡被曹軍追上,十餘萬人皆被沖散,劉備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逃走。大家熟悉的‘趙子龍單騎救主’,‘張翼德喝斷長坂坡’,就是發生在此時,不過張飛斷後是真的,趙雲卻沒有七進七出,趙雲護着阿鬥和甘夫人在後慢行。

赤壁之戰:劉備此時已經逃到了漢津,遇到了前來接應的關羽和東吳的魯肅逃得一難。而曹操此時已經得到了荊州大軍南下。偏安一隅的東吳也倍感壓力,諸葛亮便出使江東說服了孫權,于是孫劉聯軍成立。曹操此時握有26萬兵力号稱80萬南下江東,孫劉聯軍共計5萬兵力懸殊,但曹操手上多為北方軍士不習水戰,于是将戰船相連,這樣就能如履平地。東吳大都督周瑜令黃蓋詐降曹操,投降之時黃蓋在船中多備柴草膏油,點起火來船撞曹操大軍起火。東南風大火借風勢燒盡北船,曹操大敗經華容道逃跑,不過‘關羽義釋曹操’并未有記載,這就是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的失利使得曹操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然後孫劉聯軍開始反撲荊州分而占之。之後周瑜早逝,魯肅接任大都督之位。劉備借荊州,魯肅勸孫權穩固聯盟出借荊州,于是劉備拿下這塊要地一借不還。按照諸葛亮當時的計謀,拿下荊州和益州是計劃之内的,是以劉備下一步就是入川。

益州牧劉璋和漢中張魯有仇頗為頭痛,而曹操在赤壁大敗之後,又将目标放在了漢中。劉璋懼怕曹操侵吞漢中進一步侵犯益州,于是請來仁義劉備相助。劉備聽到消息率軍來到益州,劉璋親自迎接,并配給劉備軍士糧草,希望劉備進攻張魯。然而劉備得了錢糧人馬之後隻在家門駐軍并不出兵,一味收買人心。後來曹操攻孫權,孫權向劉備請援,劉備人在益州分兵不得,便請劉璋幫忙。劉璋卻隻給了極少的人馬物資。劉備大怒與劉璋決裂殺向劉璋。劉備軍強一路都是投降之衆,唯在雒城遇阻,劉備的軍師龐統而亡。随後諸葛亮趙雲張飛等軍入蜀助劉備,張魯手下大将馬超此時也歸順了劉備,加入了益州戰争。後來雒城被攻克,劉備大軍包圍成都,圍城數十日,當時成都尚有3萬精兵一年錢糧所有軍士皆願死戰,劉璋不願百姓受戰亂之苦于是繳械投降益州歸劉備。

5分鐘看完三國簡述

劉備占領成都

次年曹操降服張魯占據漢中,嚴重威脅到蜀地門戶,而孫權也因劉備已得益州前來索還荊州,劉備借故推辭,孫權怒而攻之。劉備大驚與關羽進軍對峙孫權。此時前有孫權後有曹操進退兩難,劉備隻好和孫權講和以湘水為界将荊州東部劃給孫權,之後就留諸葛亮守成都,關羽守荊州,自己帶兵全力争奪漢中。

劉備出師不利不敵曹軍,然後漢中乃是益州門戶‘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劉備請求成都增援,諸葛亮傾力增兵,劉曹繼續對峙。對峙一年,黃忠獻計于定軍山,誅殺曹軍大将夏侯淵,曹軍大亂曹操急出兵增援 ,而後又親自來此督戰,雙方繼續對峙期間小戰不斷,曹軍死傷甚多,最後退兵回長安,劉備占領漢中。

此時東吳和曹魏合肥之戰戰果不利,已經從孫劉聯盟轉為親曹派。孫權在此之前曾嘗試與關羽聯姻,但被關羽拒絕且辱罵了使者。劉備在取下了漢中後,關羽率領部隊北伐樊城,樊城一破許都則無險可守。當時八月連綿大雨漢水暴漲曹軍全被水淹是為水淹七軍,不過曆史中沒有記載關羽決堤壩的細節,是以水淹七軍應該是天災使然。借水勢關羽拿下樊城,獲降兵3萬一時威震華夏,關羽又派兵圍攻襄陽亦攻克。

關羽銳不可當使曹操欲遷都避其鋒芒。曹操謀士司馬懿指出可借孫權牽制關羽,孫權亦有此念想,欲借曹操之力得回荊州。于是雙方一拍即合,雙方停了在合肥的争鬥一起對付關羽。曹操調大軍征關羽自己亦親征,而孫權則用呂蒙假扮商人潛入城中,奪取荊州斷了關羽後路,同時又有陸遜攻下長江峽口阻絕了關羽逃去四川的門戶,關羽大敗敗走麥城,後來關羽被東吳擒獲斬殺,孫權占有荊州大部襄樊之戰正式結束,孫劉聯盟也正式破滅。

襄樊之戰結束後,孫權向曹操上書稱臣,并勸曹操稱帝,曹操不願篡漢,後曹操病逝于洛陽。曹操去世時,劉備派人吊喪以向曹魏示好,希望避免兩線作戰,準備在此伐吳。而後曹操世子曹丕即位稱魏王,同年迫使漢獻帝退位禅讓正式建立曹魏政權。劉備以自己漢室族裔于成都登基自立為漢帝。

夷陵之戰:同年大将張飛被部下反派所殺,而劉備借為報關羽張飛之仇執意伐吳。孫權見狀急忙修書求和劉備不理會,孫權隻得迎戰,任命陸遜為大都督。蜀軍來勢洶洶陸遜避其鋒芒,退吳軍至夷陵先占據有利地形。劉備軍勢浩大聯營數百裡,蜀軍頻繁叫陣但陸遜堅守不出,蜀軍設計吸引吳軍來攻陸遜隻作不知,兩軍相持半年。直到六月份氣候正值酷暑,蜀軍移入密林結營避暑,陸遜才開始反擊。陸遜利用火攻,火燒連營,全線出擊。蜀軍慘敗一年後劉備喪命白帝城,劉婵即位。而後蜀國軍政大權均由諸葛亮掌握。

孫權于222年被曹丕冊封為吳王,又在黃龍元年即229年,在武昌即現在的湖北鄂城正式登基為帝,建國号為吳,這就是三國時期的東吳政權。諸葛亮再度與東吳結盟,此後三國局勢再次成為東吳蜀漢同盟對抗曹魏。諸葛亮後半生五次北伐均未成功,最後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姜維接過北伐重任共計十一次最終未能成功,最後蜀國被魏國所滅。而東吳雖然選擇抗曹然而效果寥寥,孫權晚年也失誤連連,導緻東吳内部因儲君問題産生内讧,名将陸遜也在内讧中死去。之後孫權去世東吳也江河日下。最後再看曹魏權勢足以統一三國,但曹丕稱帝後六年去世,其子曹睿亦文武雙全曹操生前極為喜愛,可登基11年後去世,其養子8歲的曹芳即位。曹芳即位後,權臣司馬懿發動政變史稱高平陵之變,族滅了與其一起輔佐的大将軍曹爽,此後軍政大權盡落入司馬懿之手。

5分鐘看完三國簡述

三國形成

5分鐘看完三國簡述

魏滅蜀

5分鐘看完三國簡述

司馬炎建立國号晉

5分鐘看完三國簡述

西晉王朝天下統一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号“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

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禅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國号“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内,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懿之子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号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