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遊戲未保更新:疏堵結合,跨遊戲消費限額、黑灰産打擊成亮點

作者:南方都市報

值此歲末年初之際,南都大資料研究院聚焦遊戲行業發展态勢,以六大關鍵詞為眼,與你一同回顧遊戲圈的2022年,展望2023年。

第三期,我們聚焦遊戲未成年人保護的進展與成效。

遊戲未保更新:疏堵結合,跨遊戲消費限額、黑灰産打擊成亮點

遊戲行業良性發展需要遊戲企業承擔主體責任,守法合規。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作為遊戲企業合規的重要内容,始終是遊戲行業無法回避的要求。

南都大資料研究院發現,2022年以來,在新規加持下,國内各大遊戲企業在合規的基礎上,主動更新加碼“未保”,未成年人防沉迷創新舉措不斷。

監管加大

近年來,網絡遊戲的監管力度持續加大,遊戲防沉迷政策收緊,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成為遊戲企業合規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9年,《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工作的通知》重磅釋出,國内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正式進入“硬性管控”時代。實名注冊、嚴控遊戲時長時段、規範付費服務等系列舉措的出台,讓遊戲平台的防沉迷系統的建設進一步全面化、規範化。

2021年,監管政策再度收緊,遊戲防沉迷再度成為公衆關注的焦點。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被稱為“史上最嚴防沉迷新規”。同時,遊戲企業防沉迷落實情況舉報平台上線,推動遊戲未成年人保護的合規建設。

2022年以來,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進入細化落實階段。再次公開征求意見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重申實名制、遊戲分類、适齡提示等“未保”要求,遊戲企業的主體責任進一步壓實。

主動更新

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在完成基本合規要求基礎上,不少遊戲企業主動更新加碼,積極探索創新,推出多元化、個性化的未保工作形式,如完善人臉識别驗證機制、加大消費限制力度、加強遊戲社交生态管理等。例如,2022年,三七互娛主動将旗下全部自營産品準入年齡提升至18歲以上,并上線人臉識别功能;盛趣遊戲自發加大消費管控力度,啟用了“跨遊戲統一賬戶時長及計費”;遊族也設定了平台所有遊戲的累計充值上限。

此外,針對向未成年人租售網絡遊戲賬号、提供代刷人臉認證服務等黑灰“産業鍊”,部分遊戲企業主動聯合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查漏補缺。以騰訊為例,除了上線“限時、限遊戲、限裝置”的黑産打擊版人臉識别機制外,近一年來,騰訊還配合警方在多地搗毀遊戲賬号非法租賃幫派、破獲了多起黑産團夥案件。

在築牢防沉迷保護網外,越來越多的遊戲企業認識到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疏堵結合的重要性,并利用遊戲特性、技術優勢,引導孩子們正确認識、對待遊戲,樹立正确的價值觀。如,騰訊、三七互娛研發多款功能性遊戲,覆寫科普、教育等多個領域,寓教于樂;再如,網易探索将公益與遊戲相結合,開展關聯公益活動,鼓勵、引導玩家共同傳遞愛心。

遊戲未保更新:疏堵結合,跨遊戲消費限額、黑灰産打擊成亮點

南都大資料研究院整理發現,今年以來,遊戲企業在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一舉一動也備受關注,曾多次登上微網誌熱搜。例如,今年寒暑假、“五一”假期及國慶假期期間,不少遊戲企業都公布了未成年人的限玩時間,随後多個相關詞條登上微網誌熱搜,如“寒假未成年人最多玩14小時遊戲”“騰訊釋出五一未成年人限玩月曆”“未成年人暑假隻能周五六日打遊戲”“騰訊網易公開國慶未成年人限玩時間”等。

成效凸顯

在監管部門、遊戲企業、家長等多方力量的合力下,集新“未保法”施行一周年、“史上最嚴防沉迷新規”落地滿一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于一身的2022年,防沉迷新規落地成效凸顯。

遊戲未保更新:疏堵結合,跨遊戲消費限額、黑灰産打擊成亮點

公開披露資料顯示,自防沉迷新規出台以來,多家網遊企業的未成年人遊戲時長及流水呈現不斷下降趨勢,持續至2022年。例如,2022年1-5月疊紙國内未成年玩家占比同比下降78.64%,未成年玩家充值流水同比下降73.98%;中手遊18歲以下的未成年玩家對其上半年國内遊戲收入的貢獻占比不到0.01%。

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等聯合釋出的《2022中國遊戲産業未成年人保護進展報告》也指出,遊戲防沉迷新規落實後,遊戲企業防沉迷系統覆寫九成以上未成年遊戲使用者,未成年人遊戲總時長、消費流水等資料極大幅度減少,未成年人遊戲沉迷問題已得到基本解決。

但值得注意的是,網絡遊戲“未保”之路遠未結束,仍需堅持落實,久久為功。南都大資料研究院梳理相關遊戲熱搜發現,2022年以來,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不理智消費的社會新聞仍時有發生,如“12歲男孩玩遊戲3天花掉11萬” “12歲男孩玩遊戲花掉17萬媽媽賣房”等。此外,還有個别未成年人因沉迷網絡遊戲做出極端行為,如 “男孩沉迷遊戲被訓持刀威脅父母”“12歲少年沉迷遊戲從11樓跳下”等。

結語

遊戲産業未成年人保護是一項持續的工作。2022年延續着2021年的趨勢,合規仍是行業的重要基調。越來越多的遊戲企業在合規之路上與時俱進、主動更新,運用自身優勢資源,回應社會關切,行業“未保”氛圍濃厚。

出品:南都大資料研究院

網絡内容生态治理研究中心

資料采集、分析:羅韻 唐靜怡

設計:張博 何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