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征程:1592-1600》帝國的餘晖

作者:鳳鳴讀書

著:千慧

插畫:王曉麗

出版:浙江文藝出版社

《大明征程:1592-1600》帝國的餘晖

明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說法,有說“明亡于萬曆”的(《明史·神宗本紀》),雖然萬曆前期有張居正的十年改革,可以當作中興抑或是回光返照了,但是自張居正後後續的“折騰”實在是太多了。又以“萬曆三大征”耗費最多,以至于後來薩爾浒之戰,努爾哈赤崛起,江河日下,大明,再也不複往日的榮光了。

萬曆三大征可以看作是帝國最後的榮耀了,在萬曆長期不上朝的情況下,都取得了勝利。其中的過程完全可以寫入書裡,影視裡,其中的經驗教訓太多了。

《大明征程1592-1600》這又是長達8年的戰疫,作者以小說的形式寫就了這段足以改變東亞格局的曆史,不再是枯燥的資料,而是加入了廟堂博弈,江湖情仇,異域民俗等元素,讓每個在戰争中出現過的人物都活了起來。可以改編成影視劇了,有的場面閉上眼,畫面自然就浮現出來了。

這場戰争從三國角度展開的,每個人物都是鮮活的:

日本-野心家與幕後的黃雀

豐臣秀吉,這個結束了日本戰國時代亂局的人物,有着妄圖一統東亞的野心。為此他做了諸多準備,派遣小西行長,加藤清正,小早川隆景等戰國名将兩次出兵北韓。前期他想做個“孫猴子”在他看來“強者即代表真理。後期病榻托孤,一切無力的”宛如夢中之夢。

而德川家康就是這幕後的黃雀,他可以等畫眉鳥叫,可以等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都死去,最後在結束了這場戰争後,江戶時代也終于來臨了。

明朝-帝國最後的榮耀

萬曆皇帝,始終是個複雜的人物,三大征和三大案都和他有關,他的一生彷佛都在治愈他的童年,那個在張居正教導下的少年,當最後終于打赢了的時候,他不禁喃喃自語“你看到了嗎。。。。。。朕終究赢了。。。。。”

李如松,萬曆朝的柱石,李成梁的長子,萬曆三大征他就參加了兩場,甯夏與北韓!在北韓戰場上他依然有勇有謀,幾次戰争場面的描寫如平壤如碧蹄館中真實有血有肉,他也會無助長歎。和駱尚志也表現出一種兄弟之情,最後的結局是小說的結局。

《大明征程:1592-1600》帝國的餘晖

北韓-......

李舜臣,龜船的發明者,海戰還是可以給予明軍一定支援的。隻是陸戰方面是“雞肋的盟友”

在那些“大人物”的舞台上,三國都有不屈的小人物登場,

茶道大師千利休:茶人,淡泊名利,勸說秀吉和平不要戰争。茶道的真正意義是連接配接人與人心中的道!

忍者伊藤蒼健:家人死于本能寺之變及相關波及。想做第一的忍者,緻命弱點是心腸軟。

嶽千辰與駱尚志,伊藤蒼健與金秀妍,亂世中的情給血色的戰場增加了一點溫暖。

真實的曆史遠比這更殘酷,但我願意相信這是真的!

《大明征程:1592-1600》帝國的餘晖

好人沈惟敬,以布衣之身攪動三國,如果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一定也是個蔺相如毛遂一樣的人物。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孤身前往敵營,說動日方小西行長,拖延了戰場五十天!給李如松入朝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到後期又與小西行長“兩邊騙”,不管是明三條還是秀吉七條,都先答應下來,然後再說。平心而論,他是個商人,很會讨價還價,在國家利益方面也沒有喪權辱國的行為,還算個好人吧。其實,可以人盡其才的。

.....

對于茶道,忍者,陰陽師,修驗道,巫堂等異域文化都有所介紹,也留給我們很多遐想的空間,如李如松将軍不死,努爾哈赤還能成事嗎?

ps:

封面創意源自明朝古畫《出警入跸圖》,手繪長折頁《夢回吹角連營》 ,都是很精美的值得欣賞

#萬曆三大征##21天圖文打卡挑戰(第二期)##曆史##明史##李如松##努爾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