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分析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無線對移動産業帶來的影響

//小記:收購第二天和範凱同學的對談,整理成文字分享給大家。

Google為何收購摩托羅拉移動?

蔣濤:最主要的是購買專利,在北電專利拍賣競購中Google曾經出價31.4億美元。而Google收購摩托羅拉的專利數現在披露出來的有17000個,還有7500個專利在審批中,是以通過這次收購,Google一下擁有了24000多個專利。

對比6月底北電專利拍賣,總共6000個專利拍賣了45億美元,平均每個專利75萬美元,而Google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得到24000個專利,平均每個專利50萬美元,從專利購買的角度來說Google很劃算,是以購買專利是Google收購摩托羅拉無線的主要驅動力。我看報道說微軟和Google一樣都想收購摩托羅拉。但是微軟沒有那麼大的動力收購,因為微軟的專利已經很多了,加上摩托羅拉這些專利對它并沒有太大的幫助。

Google這次收購最主要還是出于防禦政策考慮。建構它在移動上的專利資産,來保護它的Android生态鍊,因為現在Android聯盟廠商們被微軟和蘋果追着訴訟,是以Google收購摩托羅拉無線很多人評價還是很好的。

Google CEO Larry Page非常聰明,他算計了微軟和蘋果:就是他在北電專利拍賣中不斷哄擡價格,他知道北電專利拍賣大戰中Google拍賣不下來了,就不斷地拍出一些戲劇性的價格, 例如出價“31.4159億美元”這樣的圓周率數字,戲弄競争對手,把價格擡高,然後轉過來收購摩托羅拉無線,相比競購北電專利,收購溢價要小很多。

Google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大概是全球通訊領域自1999年以來價格最高的收購。摩托羅拉移動4億美元的利潤,100多億美元營業收入,超過30倍市盈率。由此也可以看出Google看重的不是摩托羅拉無線本身的盈利能力,而是出于戰略防禦政策。

Google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對Android生态鍊帶來何種影響?

蔣濤:對于Android生态鍊呢,我覺得有很大的好處:

第一:Android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專利訴訟,現在這個問題被解決了。摩托羅拉無線的移動通信領域專利儲備數量應該說是世界上最大的了,因為摩托羅拉無線是做無線最久的公司,它的專利比微軟和蘋果都要多,至少這一點,專利的陰影已經被解除了,對所有的Android廠商來說,無疑都是一個好消息。

第二:Android原來還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版本分裂。每個應用廠商都在做各種各樣的版本,這是一個很讨厭的事情。現在Google手上有了一家全資子公司,它可以說摩托羅拉無線做出來的就是官方版本。通過官方的版本實作對Android硬體和軟體的标準化限制,硬體廠商就可以有一個可以參考的官方标準,是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Android陣營智能手機和移動裝置日益分裂的傾向,是以這對開發者來說是一個好事。

當然這對其他Android陣營的廠商來說,不見得就是好事了。Google肯定是用摩托羅拉無線來作為第一試驗品,就跟原來Google出的Nexus一樣,這就是标準了。Google的标準其實也就是摩托羅拉移動的标準,對其他廠商來說,隻能去遵循這個标準去做,差異化會被降低,其他廠商沒有更多的選擇,隻能跟着Google定的這條路往前走。其實,現在的手機廠商除了蘋果的利潤率很高,另外智能手機廠商的利潤都很低。摩托羅拉移動營業額1百多億美元,利潤才4億,利潤率非常低。是以,Android陣營标準化對其他Android手機廠商來說,不算一個好的事件。

Google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後,在移動領域會如何布局?有何想像空間?

蔣濤:現在單純的設計手機硬體的廠商生意并不太好做,除蘋果特别強大外,其他的Android智能手機廠商都是比較單純的硬體銷售模式,利潤單薄。雖然Google會讓摩托羅拉無線作為一個子公司獨立營運,但是摩托羅拉移動還是必須聽Google的指揮,原來摩托羅拉可以不聽,可以有自己的小算盤,現在不可能了。但是說摩托羅拉的戰鬥力是不是一定能打過三星呢?我覺得不見得。Google和摩托羅拉移動之間的關系,Android和手機廠商之間的結盟關系并沒有像過去微軟的Windows和Office關系那麼緊密。是以這個收購的結果對Android陣營其他廠商的綜合結果就是有利有弊。

我看了一下外電評論也是有褒有貶,有對這個事件說很好,也有說是災難。為什麼說災難呢?因為手機硬體的生意模式和Google傳統的廣告生意模式不一樣,利潤率又很低;但是也有人反過來看這個問題,Google現在最大的收入來自線上搜尋廣告,其他業務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都沒有,Google鋪了那麼多的業務,做了那麼多的事情,隻有一件生意賺錢,就是搜尋廣告。是以Google一直在尋找新的增長點,就像《浪潮之巅》的作者吳軍所說的茨威格定律:在一個市場占有率超過50%之後就不可能再高速增長了,公司總是要膨脹的,是以它必須尋找下一個業務增長點。

現在智能手機行業就像上個世紀80年代的PC,正在高速增長期,是一個擁有巨大增量的市場。摩托羅拉無線雖然利潤率很低,但是收入至少是很高的,超過100億美元了。根據Google的理想,其實硬體是可以嵌入很多很多領域的,不單純隻能在智能手機領域發展。Google原來沒有硬體的業務,而現在有了一家自己的硬體公司,也許可以發展出來僅次于線上搜尋廣告的第二大業務線了,如果這個業務發展的很好,當然對其他Android廠商就是悲劇了。

如果摩托羅拉移動的硬體業務能夠發展的很好很強大的話,Google可能煥發第二春。Goolge現在有點找不到下一個增長點在哪裡,線上搜尋廣告業務又面臨Facebook的崛起帶來的壓力,是以它的股票已經很久沒漲了。其實很多人不看好這次收購,是以Google的股票已經往下跌了一點。

接下來就看Google能不能把硬體業務做好,就像蘋果那樣把硬體業務做成一個超高利潤的生意。Google有很多的資源,有很多新的方向可以嘗試,擁有摩托羅拉無線相當于有了一個自己拓展硬體業務的試驗場,做好了當然很好,做不好無非是再把它出售,是以把摩托羅拉無線的手機硬體業務出售掉但保留專利也是有可能的。李易還在說中國廠商等着撿這個便宜呢,這有點像IMB把PC業務賣掉一樣,你打不過行業競争對手,打不過台灣人,也打不過山寨廠商,它是一個低利潤的業務,是以隻有把它賣掉。

總之,我覺得Google這次收購是很漂亮的一件事:第一,把Android生态鍊給穩固住了;第二,這個生意可進可退。進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可開辟第二戰場,退也就是實在不行再買掉,有專利在手也不虧。

IT産業的未來肯定是移動時代,Google想在移動時代繼續保持搜尋廣告的領先地位。從目前來講,Google還沒有想通過賣硬體賣錢,主要還是賣搜尋廣告,守住第一戰場。是以它必須把Android平台推廣上去。微軟Windows Phone現在是用bing搜尋,蘋果現在對Google也很不爽,有條件的話一定會把iOS内置的Google搜尋換掉,而Google必須確定移動時代搜尋廣告的領先地位,是以必須確定Android平台的地位和市場占有率。

Google會如何整合摩托羅拉移動, 對Android陣營的手機廠商有何影響?

蔣濤:我覺得Google不會整合摩托羅拉移動,會保持兩個公司獨立營運。我去過Google總部參觀,Google的Android團隊隻有300多人,全都忙得不可開交,你看他們要承擔世界上一半以上智能手機平台的設計和發展(Android目前在智能手機領域市場占有率超過50%),是以很多東西根本做不過來。我覺得所謂整合其實有兩件事要處理:第一Google會把摩托羅拉移動專利并過來;第二摩托羅拉移動的工程師能夠支援Android團隊人手不足的問題。

是以Google不會幹涉摩托羅拉移動本身的任何業務營運。你要業務營運好我就賺了,要營運不好我就把它賣了也不虧。而有了摩托羅拉移動的工程師團隊支援以後,Android會發展的更好。當然這也意味着摩托羅拉無線的手機和Android結合會更緊密,而其他Android手機如三星,HTC手機最新版本可能和摩托羅拉無線就有一定時間的差距。

當然,就Google本身非常開放的文化傳統來說,三星和HTC大概都能得到和摩托羅拉無線同樣的資源和支援。但摩托羅拉無線因為是Google自己的,叫它怎麼幹就會怎麼幹,而其他廠商難免會想打點自己的小算盤,這是唯一的差別,其他方面Google不會有什麼偏袒。但是原來他們可能還想在Android平台上面折騰點自己獨特的差異化,以加強對其他Android手機廠商的競争力,而現在就很難了,必須跟着Google的指揮棒轉。 而如果手機軟體平台沒有差異化的,Android産業鍊高度統一,那就能拼硬體設計、拼管道、拼品牌,雖然還是可以拼一下,但是利潤率就會相對很低。

HTC和三星會考慮兩手準備,他們得養兩個平台:Android和Windows Phone。本來HTC在Windows Phone領域上是最大的,目前在Android領域上也是最大的,對HTC來說,兩頭都得押寶,三星原來沒押Windows Phone,現在也會考慮發展Windows Phone。總的來說都是既有利又有弊的,最終結果如何要看摩托羅拉移動被收購以後的發展狀況,摩托羅拉移動發展的好壞将影響其他競争對手,它本身能不能做好,這是最大的變數,摩托羅拉移動将近2萬名員工的戰鬥力會不會持續,Google怎麼去營運這個摩托羅拉無線,這得過一年後再看。

Google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對中國的Android廠商影響是什麼?

中國的華為、中興和聯想都是Android智能手機平台出貨量很大的廠商。華為和中興現在打的是跟營運商合作的政策,走的是偏中低端的路線,是以對它們的影響不大,對他們來說反而更有利一些。因為它們的競争優勢并不在軟體上,他們的競争政策是跟營運商更好地整合,提供大規模低成本的生産能力。像HTC、三星走的還是高端智能手機的路線。

Google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對蘋果和微軟分别有什麼影響?

對蘋果的影響相對中性吧。Google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整合軟硬體,證明了蘋果的軟硬體整合模式還是最強的,實際上是蘋果逼着Google出手去買摩托羅拉無線,而且照蘋果的政策走這種軟硬體結合的路。最終落入了蘋果最擅長的商業模式。

對微軟的影響是不太妙的。微軟的行動慢了點,蘋果是個完全封閉的系統,其他的軟體廠商很難進去;Android是個全開放的系統,誰都可以來玩;微軟準備走一個半封閉的路線:選擇幾家好的廠商,規定好格式,控制好硬體和軟體的生态系統。微軟的算盤本來是這樣打的,現在被Google這樣一搞,Google現在也變成這樣了:Android在軟體層是統一的,在品牌機上是受限的,把大的廠商相對标準化了,不讓他們那麼分裂了,當然下面的小廠商還是會分裂的,但無關大局。

Google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對移動開發者有何影響?

對Android開發者是有利的,目前Android版本分裂是個大問題,主流的廠商就幾家,但是哪家是标準不确定,現在至少Google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确立了一個标準,開發者就照着這個标準做,其他不支援的甩到一邊去,這對于開發者是好事。是以對Android開發者來說極大增強了信心,會更堅定地選擇Android平台。

Google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對移動産業的長遠影響是什麼?

長遠的影響是雲端政策。現在來看,蘋果推出了雲端服務iCloud,微軟也在強調雲端服務Azure,Google的強項也是在雲端服務,未來的競争會和PC一樣,比誰的效率更高,硬體上的創新談不上了。最強大的廠商就是能夠将軟體、硬體、雲端很好地發展起來,既要手機端很強,雲端也要有很好的支援,現在來看,隻有這三家才能夠做到,其他的廠商基本沒戲:蘋果的手機端太強了,它往雲上發展有很大的優勢;微軟的手機端上很弱,是以他拉來諾基亞,将手機端發展起來;Google在雲端服務上是最強大的,它的所有服務都是在雲端的。移動領域最大的趨勢就是這個,其他的廠商隻能從三國争霸中尋找生存的空間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