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100年來,中國共産黨上司人民不僅創造了偉大的物質文明,而且創造了中國共産黨人的革命精神。中共的精神譜系猶如一條生動的曆史鍊條,将中共的偉大精神聯系在一起,展現出來。
還記得蔣傑,"小蘿蔔頭",徐雲峰嗎?這些熟悉的人物來自一部名為《紅岩》的革命小說,他們的故事激勵着幾代人成長......
書名也是地名。
《紅岩沙漠谷耳,抗日榮耀》,是革命始祖董必武的詩句。
紅岩作為抗日戰争、解放戰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上司機關的所在地,作為重慶談判期間中共代表團的住所,與中國革命史密切相關。

中共中央南方局于1939年1月在紅岩村正式成立,1946年5月東遷至南京。幾年來,在周恩來、董碧武、葉建英等人的上司下,革命理論家創造性地貫徹了黨中央的正确路線、方針政策,在極其艱難複雜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中譜寫了獨特而宏偉的篇章,為中華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樹立了不朽的曆史成就, 并培養了偉大的紅岩精神。
解放戰争後期,由南方局上司的重慶地下黨組織被摧毀,大多數被捕的共産黨員和革命理論家集中在渣洞和白公監獄,特别是以徐曉軒、蔣竹軒、王樸為代表的革命英利。 等。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正義和英雄精神經受住各種折磨,為解放中國人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首動人的人生之歌,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紅岩精神。
1985年10月14日,鄧英超回到紅岩,回憶起當年的革命歲月,寫下了《紅岩精神,永遠閃耀》、《紅岩精神》的題詞被命名并傳播開來。
很多人會把紅岩小說和紅岩精神混為一談。其實兩者是有差別的,也是有聯系的。老一輩革命者是紅岩精神的創造者,紅岩村是紅岩精神的源泉,小說《紅岩》中描述的英雄群體是紅岩精神的繼承者和繼承者。
紅岩精神的内涵是:隻是柔和,執着的政治智慧,"淤泥不染,同流不符"的政治性格,以誠相待,團結廣大群衆胸懷開闊,善于逆境,艱難做到英雄主義。
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了全國人大重慶代表團的審議,具體提到《紅岩精神》,逐條回顧《獄中八條》,指出:"要時刻思考紅岩烈士精神、英雄氣概,始終以堅定的理想信念造就精神。"
紅岩精神是中國共産黨在國民黨統治地區革命實踐中形成的最具代表性的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産黨革命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崇高的思想境界、堅定的理想信念、偉大的人格力量和偉大的革命精神。 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财富。
監理:張甯、廖輝
策劃、統籌:張偉、李芳洲
複制、制作:董大正
資料來源:Brigh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