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事件驅動的流程鍊

作者:管理是超級生産力

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用來描述企業事件與經營過程的傳統方法就是事件驅動的過程鍊模型(Event—driven Process Chain),簡稱為EPC模型。

事件驅動的流程鍊

它主要被用于企業的經營過程重組(BPR)、工作流的定義與控制、軟體的配置與開發、基于活動的成本(ABC)分析以及符合IS()900x認證标準的品質文檔的規範。世界範圍内已經有數千家公司、企業使用EPC對自己的經營過程建立了模型,一些軟體供應商(如SAP)還提供了相應的軟體工具來支援EP(:的模組化過程,這些軟體工具通常都提供一些标準的通用EPC模型用以支援企業使用者對過程的定制。

EPC是由Keller提出的。EPC的主要元素就是功能和事件:功能被事件觸發,功能也能産生相應的事件。

經營過程的控制流就這樣由交替出現的功能和事件彼此連接配接而構成,控制流的分支選擇、彙合連接配接以及并發進行則通過邏輯操作符(比如與、或、異或)或者更複雜的表達式來完成。下圖給出了一個一般形式的EPC過程模型,直覺地展示了模型中不同元素之間的互相連接配接關系。

事件驅動的流程鍊

各類模型元素,其描述如下:

事件驅動的流程鍊

1)業務事件:當過程的狀态發生改變時即産生業務事件,通常是對完成某一功能而做出的響應。

2)業務功能:通常是一個活動或者一項任務,由組織單元中負責此功能的人來完成:當然在工作流系統中也可能通過激活應用來自動來完成。

3)控制流:連接配接功能與事件的有向弧,用以表示過程的控制邏輯。

4)邏輯操作符:用來實作控制流的分支與彙合,主要包括與、或、異或三類簡單的邏輯操作。

事件驅動的流程鍊

5)資訊對象:完成功能時所需要的資料資訊,它們既可以作為功能的輸入,也可以是功能輸出的結果。類似于工作流管理聯盟所定義的工作流相關資料。

6)組織單元:負責執行功能單元的組織。利用EPC元模型所給出的不同元素,我們建立了一個商務旅行的過程模型,如下圖所示。申請人需要首先填寫表格,然後經過上級主管或者經理(二者選其一)準許同意即可。過程中用到的資訊對象包括旅行申請表和同意批複,組織單元包括上級主管和經理。

事件驅動的流程鍊

事實上,EPC所抽象的模型,很适合諸如B2B、供應鍊流程管理、倉儲物流管理等商業化業務流程。這樣的業務流程有個很共同的特點,對于“活動處理的前後狀态”很在意。一旦把握了狀态,則可以依據狀态來豐富業務對象的生命周期控制和業務規則控制,這兩點在業務系統中是比較重視的。

EPC模型的一個很大的優點就在于:它兼顧了模型描述能力強與模型易讀性這兩個方面。是以,EPC經常被用于在與未受過專業模組化訓練的普通使用者讨論經營過程的場合;同時,EPC模型經過改進、提煉後,也同樣可以作為一個企業資訊系統的需求定義。這也正是許多企業與公司利用EPC來進行過程模組化的原因。為了進一步提高模組化的品質與效率,不少研究人員試圖把已有的模組化方法(如E—R圖、面向對象方法)與EPC相結合,成為一種內建的模組化方法,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面向某一領域,如資訊系統開發、企業經營過程模組化等。

事件驅動的流程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