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近幾年來,伴随着社交媒體的發展,年輕一代成為了聚光燈下的主角,而LGBTQ群體在社交媒體上也變得愈發活躍。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LGBTQ群體也被稱為“彩虹族”,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部分該群體的成員被認為患有精神障礙,雖然《美國殘障人士法案》(ADA)早已推翻了這一說法,但社會上對于LGBTQ的恐懼、歧視和仇恨依然非常普遍。

而社交媒體的出現給予了這些少數群體和弱勢群體一個抱團取暖以緩解孤獨感的機會,他們正通過這些平台,聚集在一起,并不斷壯大。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據 Statista的調查顯示,在出生于不同年代的群體中,千禧一代的年輕人中LGBT群體的人數正在不斷上升。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不僅如此,LGBTQ浪潮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已經從千禧一代擴充到Z世代,統計顯示超過15%的Z世代年輕人屬于LGBTQ群體。

如今越來越多的LGBTQ群體活躍于各大社交平台上,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主動站出來成為其中的一員,并分享自己的掙脫身份束縛的經曆,并且LGBTQ在網紅群體中也占據了一席之地。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LGBTQ網紅的價值

對于網紅本身來說,LGBTQ的标簽自帶保護屬性,因為屬于少數人群體,在堅持政治正确的美國和歐洲網際網路上輿論環境對LGBTQ群體會更加寬容。

除此之外,LGBTQ網紅們通常都“自帶流量”,因為宣布自己的LGBTQ的身份會自然而然地獲得該群體和衆多思想開放的年輕網友的支援,能夠在網絡輿論中獲得優勢。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LGBTQ這個标簽不僅對網紅來說是“流量密碼”和“防身利器”,對于品牌來說也是樹立優質品牌形象的利器。

現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大品牌,如Nike,LV和Coca-Cola等品牌都紛紛表示對LGBTQ群體的支援,以向大衆傳遞開放包容的品牌形象。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而如果品牌在關于LGBTQ群體的宣傳者态度上稍有不慎就會引發鋪天蓋地的負面讨論,并且使品牌形象遭受重創,如McDonald,Walmart和Amazon就曾是以陷入輿論危機。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對于想要拓寬市場深入少數群體的品牌來說,選擇與LGBTQ網紅合作既能在該群體中宣傳自家産品,又可以因為支援少數群體這一行為在年輕一代消費者心目中樹立開放、包容的品牌形象。

是以,LGBTQ網紅不單單是品牌方在“驕傲月”期間的理想合作對象,若是想要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關注,平日裡也可以選擇來自性少數群體的網紅進行合作。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以下小編将為大家推薦幾位在海外社媒平台擁有良好形象、在年輕人和性少數群體中擁有極大影響力的LGBTQ網紅,為大家剖析他們的合作價值!

LGBTQ網紅代表

Munroe Bergdorf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Munroe Bergdorf是英國第一位跨性别模特。她具有雙重身份,即是一位時尚模特也是一位LGBTQ積極分子。

她一直緻力于倡導跨性别和少數族裔争取應有的權力,并且常常在網絡上直言不諱,獲得了許多粉絲的支援。在2018年,她被任命為英國工黨的LGBT顧問。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她曾倡導了一系列知名運動,如清除文化陋習,取消割禮的#DrawALine運動。

Munroe Bergdorf因為經常為LGBTQ群體發聲,并且自己在時尚圈工作,是以吸引了許多時尚品牌的注意,商業影響力不可小觑。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例如,化妝品巨頭歐萊雅(L'Oreal)就曾對她抛出橄榄枝。Bergdorf在歐萊雅的支援下發起了一項社會運動,但由于種族糾紛而被迫放棄,不過這并未削弱她在時尚圈和LGBTQ群體中的影響力。

今年7月,Bergdorf和LGBTQ群體的其他明星,如頂級超模Cara Delevingne等人一起登上了頂尖雜志Vogue的封面,主題為《Meet the LGBTQ face》。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除了與品牌一起倡導社會運動之後,Bergdorf也曾與許多時尚品牌有過合作經曆,如Jimmy Choo等一線時尚大牌。

Munroe Bergdorf不僅在性少數群體中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優良的社會形象也是她備受品牌青睐的原因。對于想要吸引LGBTQ群體的時尚品牌,她是不可錯過的人選。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Gigi Gorgeous

Gigi Gorgeous 原名為Giselle Loren Lazzarato Getty,她于1992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爾市,并以Gigi Gorgeous這個名字在YouTube成名。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她于2008 年開始活躍在社交媒體,并在YouTube上釋出了她的第一個化妝教程并在2021年初在 YouTube上擁有了280萬粉絲訂閱。

但是Gigi Gorgeous 最矚目的成就并不是成為一個坐擁百萬粉絲的Youtuber,而是以跨性别者的身份高調出櫃,并且一度被稱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跨性别女性之一”,在2017年曾被《時代》雜志列入“網際網路上最具影響力的25人”之一。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在聲名大噪之後,Gigi Gorgeous 與Ipsy合作推出了化妝品系列,并建立了一個自己的商業帝國,還把自己的故事拍攝成電影并且出了一本回憶錄。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與Bergdorf一樣,Gigi的影響力輻射範圍也是主要在時尚領域,雖然她本人已經非常成功,身價不菲,但是與她合作的品牌也不在少數。

喜歡與Gigi合作的品牌除了美妝和如FIORUCCI等時尚品牌之外,還有如美國職棒聯盟Los Angeles Dodgers等運動相關的品牌。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雖然多數LGBTQ網紅活躍于時尚或者美妝領域,但是其他領域的品牌也十分熱衷于與這些LGBTQ群體的頂流網紅開展推廣合作。

Bretman Rock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同前兩位網紅一樣,Bretman Rock也是一位美妝LGBTQ網紅,但是與前兩位不同的是,她是一位來自菲律賓的亞裔少數群體,并且在各個社交平台都擁有海量粉絲。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Bretman Rock現年僅22 歲,但是卻在YouTube有超過888萬粉絲和5.34億次觀看,Instagram 上有超過1800 萬粉絲,在TikTok 上也擁有1200多萬粉絲。

Bretman不僅替LGBTQ群體發聲,還積極就多個重要社會議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如身體羞辱、種族主義、網絡欺淩、環境退化、恐同症等。此外,Bretman Rock近年來也在黑人平權運動和“停止亞洲仇恨”(Stop Asian Hate)等運動中積極奔走。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由于他對各種重要的社會議題都非常關切,是以在各個社交媒體平台上都有大量粉絲擁趸。

作為LGBTQ群體的先鋒,并且擁有亞裔身份,除了時尚美妝品牌之外,許多大品牌都渴望與Bretman Rock合作,進而靠近LGBTQ群體的消費者, 比如nike和crocs等。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Tom Daley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與那些活躍于美妝和時尚圈的網紅不同,Tom Daley是一名專業跳水運動員,并且曾代表英國在東京奧運會赢得了一枚跳水金牌。

Daley于 2013 年在 YouTube 上公開出櫃,并且在出櫃之後在運動生涯和網紅生涯都邁向了新階段。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他現在在Youtube 擁有119萬粉絲,在Instagram有334萬粉絲。他的粉絲中關注其運動成就的隻是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人更喜歡看他更新他和丈夫的日常生活。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在奧運會上,除了獲得金牌引人注目之外,他在觀衆席織毛衣的行為戳到了許多觀衆的萌點,并且是以收獲了一大波粉絲。作為一個織毛衣狂熱愛好者,Tom Daley在奧運會出名之後,趁熱打鐵擁有了自己的服裝品牌Made with Love。

想更貼近海外年輕消費者?這類網紅不容錯過

Daley的粉絲中不僅有熱愛運動的人,也有部分LGBTQ群體,還有人是因為他和丈夫的愛情而關注他們,也有人單純覺得他外形姣好,帥氣呆萌而關注他,可見Daley是一位少見的,“老少鹹宜”的網紅。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各種品牌都喜歡與他合作,除了擔任運動品牌Adidas的品牌大使,也常常與M&S等面向普羅大衆的品牌合作。

結語

社交媒體的發展不僅在為LGBTQ社群提供了一個發聲平台,也讓這個群體被大衆所看見,進而文化發展産生了積極影響。

面對LGBTQ這個社交媒體上的新群體,品牌不僅僅可以在它們專屬的“驕傲月”與之合作,更是可以結合每個該群體的網紅的個人特質進行長期合作計劃。

而在商業合作之外,品牌的每一次發聲以及每一個對LGBTQ群體支援的行動,都是在建構品牌與性少數群體和年輕消費者之間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