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愫職場寫作課

一、書面溝通技能的本質

書面溝通的缺點:

單向性

作為寫作者的你要用大量的資訊化語言,在文字上與讀者建立起信任,讓讀者通過單向溝通的形式,讀出雙向溝通的幻覺,最後雙方理性、感性都達成一緻。

二、先想再寫

TCS三步構思法

TCS,tone,content,structure——基調、内容、結構。

  • 定基調

    你寫的文章要想傳達什麼價值?

四類職場寫作

第一,總結類, 寫的是成績,呈現的是你的潛力;

第二,調查報告類, 寫的是調查結果,呈現的是你求實的态度;

第三,申請類, 内容是提問,呈現的是你主動的思考方式;

第四,計劃類, 寫的是階段任務,呈現的是你的責任感。

六種具體文案

1.年終總結,基調要求:有深度。

将工作成果寫出意義,會提供難得的一線經驗、不同的視角;

在羅列了貢獻之後,找出問題或機遇,以及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或抓住這個機遇。

2.進展彙報,基調要求:不讨教。

在進展彙報裡,不能隻提問題,向上司讨教,而應該給出方案,向上司彙報。讨教的公式是:您告訴我該怎麼做。 彙報的公式是:我這樣做,您同意嗎?

3.調查報告,基調要求:實事求是。

在收集充分的事實資料後,你的措辭是“資料顯示、數字表明”,而不是“我認為、我估計”。

4.請示,基調要求:有主見。

有清晰的主見。

比如申請款項,你要給一個量化的标準讓上司來裁決,不能模糊不清,讓他無據可依、無處下手。 讓他做選擇題的時候,你也需要提供最佳選項。

5.批複,基調要求:态度明确。

6.項目計劃,基調要求:“可傳遞”。

  • 選内容

    先從“作者邏輯”切換到“讀者邏輯”,提供“所有必需資訊”,然後按照“要話先說”的順序排列。

  • 定結構

    用向下想三層的邏輯搭建金字塔結構。金字塔的塔尖,是你鮮明的觀點或建議,而下面兩層,是證據。

精簡文字

把注水的文字壓縮掉:“大概”、“一般來說”、“話說回來”,等等。

把“在我看來、我認為、我相信”之類的短語删掉,這是你寫的文章,沒有必要反複提醒讀者這是你的觀點。

把意思重複的句子壓縮掉:相信讀者是聰明人。

三、寫出高段位的郵件

标題

用“呼喚你”和“愉悅你”的标題

ps:覺得列舉的例子隻可意會,不可言傳,郵件标題到底要怎麼寫還是不夠清晰。

開場

開頭三句要有溫度、有重點

請在開頭用一句話寫出你的個性,寫出你的感性智慧。

連結感,如果你知道他的一些事情,可以開頭提一下。如休産假回來的同僚、旅遊回來的同僚、休婚假回來的同僚,可以關注一下其朋友卷。

但是對于熟人,還有必要這麼做嗎,不如單刀直入直奔主題?

正文

正文寫必需要寫的,不是你想寫的,是讀者需要知道的,而且是所有他需要知道的。

  • 分段
  • 做小标題

    做小标題時,記得結構平行。

第一個竅門是, 小标題最好做成動賓短語。

第二個小竅門是, 如果你要顯得很正式,那麼遇到兩個字的動詞,可以隻保留一個字,力透紙背,更有氣勢。

比如:

“調整結構”,寫成“調結構”;

“夯實基礎”,寫成“夯基礎”;

“振興集鎮”,寫成“興集鎮”。

  • 列清單圖表

訴求

立場要清晰,語氣要尊重

  • 把句子拉長。

    如果是給同級的人寫郵件,希望對方心甘情願地配合你,請拉長句子,一句話甚至可以寫成兩句話。

  • 用問句把需求寫出去。

    會用這種方式溝通的人,越顯得權力在握,越能影響到對方。比如,

不寫:“我周四下午需要和你約個電話會議”,

而寫:“請問周四下午你有時間做個電話會議嗎?”

結尾

積極開放的結尾,引發真正的行動

四、組織結構

向下想三層

資訊化語言?

先提出論點,然後收集資料、事實,去證明這個假設。

要話先說

多問so what,找到終極主題

分組歸納

用這個共性做一個容器,來裝後面的資訊。

簡單來說,就是再歸納一層。

比如:

王林是總經理離開後的最佳替補人選,有三個原因:

1.他們都懂外語并熟悉國際規則;

2.他們都有超過10年的開拓海外市場的營銷經驗;

3.他們管理過世界前沿水準的新技術專業人才隊伍。

王林是總經理離開後的最佳替補人選,因為他們都是跨國創新型管理人才,展現在這三方面:

……

MECE

思考更周全

在“我愛你”這個主題下,他可能會說“你在我身邊時我愛你,你不在我身邊時我也愛你”,這就是二分法的MECE。

或者,“我過去愛你,現在愛你,将來也會一直愛你”,這就是過程法的MECE。

或者“我愛你的肉體,我愛你的靈魂”,這就是要素法的MECE。

矩陣法:時間四象限

公式法:喜歡=熟悉+意外

參考已有的模型:

SWOT分析:自身優勢、自身劣勢、外部機遇、外部威脅。

波特五力模型: 直接競争對手、顧客、供應商、潛在新進公司、替代性産品。

4p,4c

文章永遠可以有最後一部分,叫“其他”。

SCQA

寫好第一段

Situation情境

事實和場景,如需求文檔裡面的背景。

Conflict沖突

你發現了一個問題,或者隐患。如果沒有問題或隐患,你的另一條思路就是發現一個巨大的機遇。

  • 沖突的類型

    恢複原狀(指的是不利情況已經突顯,比如銷量銳減);

預防隐患(比如新客戶繼續增加下去會導緻系統癱瘓);

追求理想(理想和現實有差距,實作理想便是彌補了差距)。

如果很難說服讀者承認發生了問題,那麼,你不妨将它描述為預防隐患或追求理想。

預防隐患永遠比追求理想更能吸引讀者。 因為幫他追求理想的結果往往是遭到“延後處理”。

并且,有經驗的作者還會同時使用三個中的兩個,也就是說,你按照我的來做,既能預防隐患,還能追求理想。

  • 制造沖突的訣竅

    推翻或補充讀者已有認知。

1.challenge風格的公司,找反義詞,推翻讀者已有認知。

一直以來大夥兒認為“重要”的,你認為“次要”,因為還有比這個更重要的——反之亦然。

如:

大家都覺得:個人才華和思維能力對團隊的貢獻很重要,而你說不重要,比這個更重要的是團隊成員間的溝通模式。

2.believe風格的公司,制造沖突的方式是“補充”,給讀者補充新的視角,提醒他一些被忽略的事情,給他補充新的了解。

如:

大家都覺得A任務是目前最“緊急”的事兒,你補充道,為了加速A任務的完成,我們可以把B任務提上重要日程。

Question問題

不一定需要明确寫出來。

Answer回答

就是金字塔的塔尖。

選擇最佳的SCQA順序

1.開門見山式

如果讀者是CEO, 對你寫的話題本身就高關注度,而且工作繁忙。那麼,你一上來就要提供方案,并省略Q要素。

例如:

我建議在團隊赴日本談判以前,進行一次跨文化溝通的内訓。(這是一上來就提供了答案,然後繼續寫)這次跨國談判涉及到中方、日方和美方,因為文化不同,不存在單一的赢家攻略。(這句話寫的是情境)而我們團隊的同僚,對于怎樣恰當表達異議,怎樣收放自如,怎樣和其他文化人群建立信任,都不曾了解過。(這句話寫的是沖突)

2.普通式

好如果讀者沒太關注過這個話題,你不想用突如其來的結論吓到他,那麼,你可以采用最自然的順序,從情境入手:SCQA。

3.沖擊式

如果你并不要求讀者馬上接受你的答案,而是想引發他更多的關注和思考,那麼,你可以先提沖突,給他認知上的沖擊感,打開他的思路,采用CSQA。

例如:

去年我公司評出的十佳員工,出乎意料的都是經驗小于五年的行業新手。(沖突)當今市場迅速變化,我們面臨的挑戰也不斷疊代,這意味着我們人力資源部在挑選人才的标準也需要與時俱進。(情境)我們怎樣去甄選高潛力複合型人才呢?(問題)我建議從這三方面樹立甄選标準:正确的動機、好奇心、洞見。(回答)

潤色語言

打造語言質感

資訊化語言、向後挖原因、要給出指南

1.用數字、事實、細節來呈現資訊化語言

我下周一去你們公司拜訪一下好嗎?我們的面談将會很高效且富有成果。(描述性語言)

我下周一去你們公司拜訪一下好嗎?大概占您十五分鐘,會談這三個話題……(資訊化語言)

工作得到上司的肯定,受到同僚們的好評。(描述性語言)

2017年下半年工作業績突出,年終被評估為15名優秀銷售員中的第3名。(資訊化語言)

我策劃了“新人杯”歌唱比賽活動,我的組織與協調工作確定了整場比賽順利而熱烈地進行。(描述性語言)

我作為第一負責人策劃了“新人杯”歌唱比賽活動,并在兩個方面突破了傳統的歌唱比賽模式:

以“決勝PK”的方式,在2小時之内從100名報名選手中選拔出20位決賽選手,大大提高了選拔效率。

與20名參賽選手共同讨論決賽方式,最終設計出精彩的“必唱”和“搶唱”比賽環節,使現場氣氛異常熱烈。(資訊化語言)

熟練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軟體。(描述性語言)

Word:打字速度平均80字/分鐘,熟練使用Word中80%的功能。

Excel:熟練使用Excel中的函數功能,會利用Excel進行各種計算。(資訊化語言)

  • 不要為了呈現資料而呈現資料,我們是為了達成溝通目标而呈現資料。

    比如,這裡有個資料:

本公司外派工程師年薪45萬。

如果你想指出這個薪水偏高,可以這樣呈現:

他們的薪水是工廠勞工的10倍。

如果你想指出這個薪水偏低,可以這樣呈現:

這隻是公司利潤的千萬分之0.03。

2.用類比法和诠釋法明确抽象概念

  • 類比

    比如:腦梗塞是個專業術語,你應該解釋一下,腦細胞就像稻田裡的秧苗,早期缺一點水,如能及時恢複灌注,還不會幹死;時間長了等地縫都裂開了,再灌注也晚了。

  • 诠釋

    “我們需要情商高的候選人。”

不如寫成:

“我們需要候選人具備與他人達成共赢局面的能力。”

“這是一份更有執行力的方案。”

不如寫成:

“這份方案能讓新參與項目的每個成員在三個月内,将工作熱情轉化為行動計劃,繼而輸出可以量化的工作成果。”

3.向前挖原因,展示邏輯

你隻需要在句子表述中,建立和展示簡單的因果關系,就能讓讀者很滿意。

給你一組對比的句子:

“上架商品數量減少了10%,每款商品的線上被浏覽時間總長增加了25%。”

這句話隻機械地陳述了兩個事實。

“随着上架商品數量減少了10%,每款商品的線上被浏覽時間總長增加了25%。”

在《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中,給了一組這樣的對比例子:

公司利潤下降了。(這句話品質一般)

公司利潤下降了,因為成本增加了。(找到了因果關系,效果更好,但仍不夠準确)

公司利潤下降了10%,因為總體成本增加了20%。(這句話表達得準确)

而這句話更優的寫法是:

公司利潤下降了10%,因為總體成本增加了20%。具體來說,較高的薪水支出是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高薪資成本主要是管理層薪資增加造成的。因為加班時間減少,付給工廠員工的平均工資實際上下降了5%。

4.向後給指南,不寫雞湯

對比一下雞湯式和指南式語言:

我們要抓住客戶需求,提高客戶滿意度,以積累更多忠誠客戶。(雞湯)

我們要通過客服聊天記錄、客戶評價分析客戶利益點。我們要擺脫依賴于簡單的文本挖掘軟體。我建議明年組織5至7人的專業營運團隊來完成這件事情,記錄下來客戶在評價和聊天記錄中提出的問題,并針對性地解決。(指南)

指南,就是務實的建議,可執行的計劃,讓人為之一振,摩拳擦掌。在務實之後,有眼界是加分;不務實,講戰略就是減分。

打造語言溫度

不負面、三明治、潤滑劑

1.避免負面詞彙,隻寫“可以做、應該做”

郵件裡,與其寫:

“我們這周做不了決定,得等到下周一上午。”

不如寫:

“我們會在周一上午第一時間做出決定。”

2.用三明治,應對尴尬和負面

舉個例子,也許你有需要寫這類郵件的時候:

尊敬的**:

我們很遺憾地告知,本公司已經找到32B配件的新供應商。謝謝您想繼續和我們合作的誠意。祝您好運!

請看改進版本:

尊敬的**:

很榮幸能在過去的十多年裡,與您竭誠合作。作為32B配件的供應商,貴公司一直都按時、按質地遞交産品,我們深表欽佩。(這塊面包,對過去的合作充分肯定。)

現在,我很遺憾地告訴您,因為本公司業務擴充迅速,我們需要找到一家在全國都有網絡的供應商,是以我們的合作會終止于2018年12月31日。(這是臭肉段落,補充上原因之後,不那麼臭了。)

如果情況有所變化,或其他需求出現,請相信,我們會第一時間與您聯系,再續合作。(這是下面的面包,給了一個積極而開放的結尾。)

3.用“潤滑劑”語句給文章上雙保險

怎麼簡單地總結這一點?

假設你的上司兩年前力推一條産品線,說一定會掙大錢。結果,這兩年來虧得一塌糊塗。你作為得力下屬,需要建議上司取消這條産品線。

這事兒是不是很難辦,上司肯定很很猶豫:

因為已經對它投入了好幾百萬。

取消該産品會讓上司顯得意志薄弱、優柔寡斷。

上司指出,銷售額的下降可能與5月份的天氣潮濕有關。

上司還說了,銷售額已經比1月份提高了20%。

我們來設想一下上司這個時候的内心活動:

他不想聽到别人告訴他自己已經錯了。

他隻會記住那些能夠支援繼續開工的統計資料。

不想看到下級與自己辯論。

不想讓自己覺得浪費了時間和金錢。

當我們琢磨清楚他的内心活動後,就不難明白,人們為什麼會在面對确鑿的證據時,仍然堅持他們原有的觀點,甚至還對證據進行不合邏輯的扭曲。

這實際上是人的大腦在鼓勵:堅持自己的信念。在人類進化曆程中,“堅持”這個動作,與“放棄”相比,原本就是美德。

既然堅持是美德,我們就利用這種堅持一緻性的美德,充分認可讀者的堅持,在這個基礎上去說服他。

以上就是文章要加潤滑劑的理論依據。根據這個理論,你寫完建議上司取消産品線的文章之後,可以加上這些潤滑語句:

管理層當初的判斷并沒有錯,隻是現在的情況有所改變。

過去兩年積累的經驗和客戶,可以直接用在新的産品開發上。

在事态改變之前,過去的選擇是最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