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裝置管理常見問題之——維修管理2

作者:77媽媽講故事

1、沒有專門的裝置維修人員,如何進行維修保養?

  1. 沒有專門的裝置維修人員,意味着裝置的維保工作,靠内部的裝置操作人員和外部的社會化力量來承擔。
  2. 一是盡可能推動操作人員的自主維護工作做好,做到位。
  3. 二是建立對外包業務的管理機制,包括入選、過程管理和定期考核,確定業務銜接和維修品質。
  4. 有條件的,還是建議在内部建立一支人數不多,但比較精幹的裝置維修核心團隊。以技術作用發揮為主
裝置管理常見問題之——維修管理2

2、裝置使用率不高,是否按規定時限進行換油保養?

  1. 規定時限一般是指裝置的運作時間。
  2. 如果裝置使用率不高,可以跟蹤記錄裝置的累計運作時間,以此為依據進行換油保養。
  3. 有條件的,可以通過簡易的油液劣化狀态的檢測方式(比如斑點法),根據油質劣化狀态來決定。
  4. 潤滑管理的核心是誠明王大中教授倡導的“潤滑五步法”
裝置管理常見問題之——維修管理2

3、 如何協調裝置點檢、維修與生産不停機之間的關系?

  1. 裝置點檢和維修的目的,都是為了追求更好的裝置生産狀态,保障生産,兩者的目标并不沖突。
  2. 基礎性的保養和裝置檢查工作執行到位,都不會太影響生産計劃安排。
  3. 完全不給裝置維護保養的時間,表面上看更多的時間用于生産;但實際上短暫停機或者裝置性能劣化,都會導緻裝置綜合效率(OEE)不高。
  4. 生産訂單特别緊張的企業,适合導入機會維修和賽車式搶修模式。
裝置管理常見問題之——維修管理2

4、如何快速培養維保新人?

  1. 建立老帶新的激勵考核措施。
  2. 建立内部的技能培養及提升機制。
  3. 建立裝置故障字典,作為内部技能培養的基礎教程。
  4. 通過各種班組活動,立足于崗位培養。
  5. 根據裝置經常出現的故障,錄制視訊等學習材料;
裝置管理常見問題之——維修管理2

5、裝置管理制度為什麼不能有效落地?

  1. 制度的編制要基于能否有效執行。
  2. 制度需要閉環,建立PDCA流程,有檢查考核,持續提升。
  3. TPM裝置管理制度立足推動裝置全壽命周期價值最大化,倡導過程規範,一步一個台階。
  4. 高層的重視非常重要,要盡可能争取高層認同;
  5. 獎懲激勵機制必須配套;
  6. 裝置管理人員和生産管理人員建立協同機制。
裝置管理常見問題之——維修管理2

6、如何讓員工能做到自主維護并持續進行,如何考核?

  1. 自主維護開展,需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員工願不願意?是否具備相應的能力?以及制度是否允許和支援?
  2. 強化初期清掃,鞏固後再開始後續活動。
  3. 開展班組互檢和評比,工廠中的房間抽檢相結合。
  4. 簡化工作流程和表格,減少形式化。
  5. 出台激勵措施,調動一線員工的積極性。
  6. 加強教育訓練,以提高員工維護技能為核心工作。
  7. 采取可視化的手段和鼓勵維護工具開發,減輕工作量。
  8. 開展示範線和樣闆機台活動評比活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