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沖突背後的北約暗戰 | 鳳凰聚焦

作者:鳳凰衛視

Part1

俄烏沖突背後的北約暗戰 | 鳳凰聚焦

近期,因為波蘭境内的飛彈事件,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關系劍拔弩張。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網站報道,北約多國海軍在整個11月于大西洋和地中海舉行大規模聯合演習,目前已彙集了美英法意四國海軍的五艘航母,以及衆多護航軍艦。

五角大樓發言人薩布麗娜·辛格則表示,“這些行動為盟國協調整個歐洲-大西洋地區的關鍵戰鬥力提供了機會,同時展示了北約的凝聚力和互操作性”。然而,美國的表态似乎不能代表北約的現狀,英國廣播公司分析稱,波蘭飛彈事件事實上反映出了當下北約的分裂,如果緻命沖突更大幅度地延伸到北約領土,各方反應可能不會像一些人所期望的那樣統一和團結。

回顧整個波蘭飛彈事件,不難看出北約國家各自的态度與立場。當地時間11月15日下午兩點,緊挨着烏克蘭的波蘭東部赫魯别舒夫縣先後兩次傳出爆炸聲,事件造成2名公民死亡。不光是波蘭,另一個烏克蘭鄰國摩爾多瓦也被飛彈擊中,引發局部停電。歐洲頓時警鈴大作,各方率先爆發口水戰。

烏克蘭迅速将責任歸咎于俄羅斯,澤連斯基稱這是“俄羅斯對集體安全的飛彈攻擊”,是沖突的“重大更新”,我們必須采取行動。

波蘭外交部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稱,一枚俄羅斯制飛彈落在波蘭境内,同時發言人還表示,已召見俄羅斯駐波蘭大使,要求對此“立即給出詳細解釋”。

俄外交部稱,圍繞指控俄羅斯參與飛彈事件的“混亂”是“西方有系統的反俄運動的一部分”。

全球化智庫副主任 高志凱:

“波蘭首先不同意說是北約國家導緻的爆炸,馬上對飛彈的殘骸進行研究,是蘇式或者俄式飛彈。借此含沙射影說是俄羅斯幹的。”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波蘭先入為主,就說是俄羅斯做的,這個有慣性思維,我們都知道俄制S-300系統是蘇聯時期研制的防空飛彈,而且恰逢是俄羅斯對烏克蘭全境進行遠端打擊。當然也有曆史上俄波之間的沖突,包括波蘭社會有着嚴重的‘恐俄症’,這也使得波蘭在這個事件發生之時,就表明這是俄羅斯的飛彈。”

此次烏克蘭鄰國波蘭遭遇飛彈襲擊,引發北約的高度緊張,引發全球關注,更引發北約東歐國家的緊張

俄烏沖突背後的北約暗戰 | 鳳凰聚焦

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第四條款第五條規定。北約成員國在領土完整、政治獨立或安全受到威脅時,北約各成員國将進行緊急磋商。一旦歐洲或北美的某個締約國遭到武裝攻擊将視為對其整體的攻擊,北約各成員國有權協助發起任何形式的軍事打擊。這條集體防禦原則也是北約創始條約的核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趙俊傑:

“我覺得波蘭把這次飛彈襲擊事件第一時間就鎖定是俄國所為,是想借這個機會把事态擴大,趁機向北約、向美國提出它的利益訴求。”

波蘭飛彈爆炸第一時間,處于俄羅斯前線的波羅的海國家就迅速呼籲啟動北約集體防禦條款,并順勢要求為烏克蘭提供更多軍事支援。立陶宛總統瑙塞達發推宣稱,“北約的每一寸領土都必須得到保衛”。拉脫維亞防長帕布裡克斯建議北約為波蘭和烏克蘭部分領土提供防空系統,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則表示,西方應該給予烏克蘭更多的軍事、人道主義和财政支援。

全球化智庫副主任 高志凱:

“很有意思,它們是在北約範圍内對俄羅斯最深仇大恨的幾個國家。在烏克蘭戰争爆發以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加上波蘭,對俄羅斯是咬牙切齒,而且一定要對俄羅斯采取種種的措施,非得把俄羅斯給‘整黃了’不可。是在北約範圍内的激進派。”

7月份,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就曾報道,因就烏克蘭沖突問題缺乏一緻的意見,北約成員國已被分為三個陣營,分别是 “鷹派”、 “鴿派”和“鴕鳥派”。其中,“鷹派”認為,應該給俄羅斯一個強大的打擊,使其在未來不會對任何鄰國構成威脅;“鴿派”們緻力于莫斯科和基輔之間的和平解決方案;而“鴕鳥派”國家則更關注北約的内部問題。

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就屬于鷹派。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東歐波羅的海國家,它們看到波蘭受到飛彈襲擊以後,北約的反應可能會令這些國家心生疑慮或者心生不安,北約能不能在真正的關鍵時刻保證契約安全,過去隻是寫在檔案上的一種規定,真正地落實到行動中,能不能立刻做出有效的反應?現在波蘭确實提出了這些北約第四款和第五款規定,但是美國的反應卻是很克制,這也就說明美國并不希望由于一次飛彈誤擊,引發俄與北約之間新的關系的更新。”

Part2

爆炸事件發生時,正值G20峰會開幕當天,多國上司人齊聚印尼巴厘島。

俄烏沖突背後的北約暗戰 | 鳳凰聚焦

這張照片顯示,在巴厘島的飯店裡,拜登一臉疲憊地和波蘭總統杜達通電話,旁邊同樣是很疲憊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美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

拜登馬上表示将派專家調查,提議向波蘭提供“全力支援”,要求全球上司人“緊急會議”。并透露北約理事會16日的會議将讨論這一事件。

按照美國和北約之前的說法,一旦俄羅斯飛彈進入北約一寸地盤,北約會立即做出迅速反應。

此事一發生,讓人擔心北約是否會卷入俄烏沖突。但出人意料的是,事件很快就發生了轉折。

全球化智庫副主任 高志凱:

“突然之間美國總統拜登跳出來說,這顆飛彈不是從俄羅斯境内發射來的,這一點很關鍵,在烏克蘭境内也有俄羅斯部隊。他是輕描淡寫說這不是從俄羅斯境内發射的,但是他沒有說是誰發的。與此同時美國方面和北約方面傳出另外一條消息,這個飛彈不是俄軍發射的,是烏克蘭為了要攔截俄軍發射的攻擊性飛彈,沒有打中飛彈這個目标,而是由于差誤打入了波蘭境内。”

沒人知道在電話裡,美國總統拜登和波蘭總統杜達談了什麼。但随即,波蘭總統杜達通的話風也開始發生轉變,他表示,這起事件“極有可能”是烏克蘭防空系統造成的,似乎是一場意外。

至此,北約各成員國基本已經統一口徑:擊中波蘭的飛彈來自烏克蘭的防空系統。

16日,北約未如預期召開會議讨論第四條。這一系列行動無疑都是在為波蘭飛彈事件降溫。而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出乎意料地為美方和美國總統點了個贊,稱他們“克制”和“更加專業”。這是俄烏沖突發生以來,美國和俄羅斯難得地在一個問題上保持一緻。

俄烏沖突背後的北約暗戰 | 鳳凰聚焦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美俄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已經達到了核恐怖平衡,雙方擁有的核彈足以摧毀對方,而且對于整個地球甚至都有可能造成毀滅。是以雙方在維持這樣一種核恐怖平衡問題上是有共識的,而且在不發動核戰争、不發生世界戰争這個問題上也是有共識的。即便發生了一些意外,也會選擇低調處理。鬥而不破是核大國之間發生利益摩擦的時候,甚至是一種意外的時候,最為理性最為穩妥的一種選擇。”

Part3

俄烏沖突背後的北約暗戰 | 鳳凰聚焦

對于北約和波蘭的結論,烏克蘭表示強烈不滿。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丹尼洛夫在其社交媒體賬戶上發文稱,烏克蘭主張對飛彈落入波蘭事件展開聯合調查,烏克蘭已準備送出烏方所擁有的顯示該事件是俄羅斯所為的證據。烏克蘭同時也期待合作夥伴能夠就“根據何種資訊得出結論,認為這是烏克蘭的防空飛彈”提供資訊。

俄烏沖突背後的北約暗戰 | 鳳凰聚焦

全球化智庫副主任 高志凱:

“美國中期選舉結束了,美國共和黨已經奪取了對于美國衆議院的多數控制。是以今後兩年中,美國共和黨會不會利用它對國會衆議院的控制,要求減少美國給予烏克蘭政府提供的軍事援助。在這一節骨眼上會不會有人說趕緊把事态擴大,把炮彈打到波蘭境内,觸發北約第四條、第五條關于集體防禦的條款,使得這個戰争從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戰争,變成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戰争。如果有人動了這個算盤的話,那代價會很大。”

11月17日,波蘭爆炸事件發生的第三天,烏克蘭的态度突然轉變。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終于改口稱,他不完全确定波蘭境内發生的導緻兩人死亡的飛彈爆炸事件是什麼情況。英國廣播公司則指出,波蘭飛彈事件事實上反映出了當下北約的分裂。烏方時不時的“過激語言和要求”開始耗盡一些西方外交官的耐心,加劇了盟友之間的“烏克蘭疲勞”。

就在美國總統拜登緊急召集七國集團和北約上司人一起商量波蘭飛彈事件時,幾張“名場面”照片就此誕生。透露出對于俄烏沖突,北約各國心中,各有各的“小九九”。

俄烏沖突背後的北約暗戰 | 鳳凰聚焦

美國總統拜登在推特賬戶上貼出這樣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中他本人是絕對的中心、絕對的主角,展現了美國的地位,而一衆盟友國家的上司人環繞四周。照片中,特魯多、蘇納克等人側耳恭聽;馬克龍、朔爾茨,托腮沉思;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對面聽講;角落裡還有被擋住,唯一帶了英語翻譯參會的上司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全球化智庫副主任 高志凱:

“因為美國一國獨大,雖然它在大西洋的另外一邊,但是整個歐洲的防務、軍事控制等等都由美國控制。是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說起北約實際上就是美國,美國不同意的事,什麼也做不成,美國一定要做的事,北約一定做得成。”

俄烏沖突背後的北約暗戰 | 鳳凰聚焦

在另一張照片中,法國總統馬克龍站在中間講話,其他國上司人圍着他。

全球化智庫副主任 高志凱:

“我覺得這也反映出法國把自己當作是歐盟的領袖。法國在針對烏克蘭戰争的立場和态度跟英國完全不一樣,跟美國也不一樣。英國是說你敢用原子彈,我也有原子彈,英國當時在蘇格蘭境内拿着大運輸車拉了幾個彈頭,它自己号稱是載着核彈頭在滿大街跑了幾趟。相反,馬克龍在2月24日戰争爆發之前,急迫地要跟普京聯系,去了好幾次莫斯科。戰争爆發以後,馬克龍也是所有的西方國家裡邊跟普京總統打電話最頻繁的。”

法國是歐盟國家中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1月初馬克龍在講話中表示,由于“歐洲大陸再次出現戰争”,法國希望推動加強歐盟自身的防務能力建設。從俄烏沖突發生時,法國就極力從中斡旋,積極與普京對話。據俄新社11月15日報道,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稱,他在出席G20峰會期間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進行了短暫交談。據法新社14日報道,有法國官員透露,馬克龍将在G20峰會後給普京打電話。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趙俊傑:

“‘鴿派’,我認為主要還是像德國法國,這樣的幾個傳統的歐盟大國,因為這些國家從俄烏沖突還沒有開始,一直到爆發的初期,他們都不斷地在調停,馬克龍也好,朔爾茨也好。都确實希望俄烏能夠化幹戈為玉帛,不要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影響周邊這些歐盟國家。”

Part4

值得注意的是,在拜登在推特上釋出的照片裡,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并沒有出現。事實上,波蘭飛彈爆炸第一時間,埃爾多安就在G20峰會上公開發言,表示土耳其相信這次飛彈爆炸與俄羅斯無關。

全球化智庫副主任 高志凱:

“當年美國一定要把土耳其加入北約,一個原因是土耳其占據的地理位置,尤其是地緣政治位置至關重要。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土耳其幾十年如一日要求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就是不願意吸納土耳其,是以土耳其在加入歐盟這個漫長的程序中受盡了各種各樣的折磨,利用這次烏克蘭戰争,它終于找到了一個場合能夠發洩一下,它是北約成員國,但是它有獨立的判斷,它不願意按照任何一個人的指揮棒行事。”

11月18日,土耳其總統府發表聲明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通話期間,埃爾多安對普京提出的在土耳其建立天然氣樞紐的提議表示滿意,并指出相關團隊将進行必要的技術、法律和商業評估,以盡快實作共同目标。

俄烏沖突背後的北約暗戰 | 鳳凰聚焦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趙俊傑:

“土耳其自己能源短缺,就想抓緊時間從俄羅斯購買大量的石油天然氣。如果能把管道接到土耳其來,土耳其再做中間商經過希臘、意大利再賣到南歐、西歐。歐洲買的是土耳其的能源,不是俄羅斯的,這樣也不會受制裁。普京現在也是在萬般無奈之下,覺得這個方案是可行的,是以說土耳其既要謀求自己國家的利益,又要充當大國之間調停的一個主角。埃爾多安也是一個很老道的政治家。”

盡管北約各國和俄羅斯統一認定,墜落于波蘭的飛彈來自烏克蘭。但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也表示,雖然飛彈是烏克蘭的,但這不是烏克蘭的錯,俄羅斯應負最終責任,因為它對烏克蘭發起了“非法的戰争”。

11月18日,據美國《政治報》援引美國和歐洲匿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美國最近幾天一直在與歐洲盟友和澤連斯基的随行人員密集接觸,呼籲他們在評論波蘭的飛彈事件時更加謹慎。報道稱,波蘭遭受飛彈襲擊對美國、北約盟友和烏克蘭來說是一次“真正重要的考驗”。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這也反映出俄烏沖突和俄與北約關系有實質性差别,波蘭對于美國而言,它就意味着北約的責任和信譽以及美國的責任和信譽。烏克蘭可能是一個小插曲,甚至是大國博弈的工具,但絕不是大國的核心利益,可以被舍棄,可以被犧牲,可以被利用,但絕不會為之付出全部。波蘭是必答題,烏克蘭是選擇題。”

波蘭飛彈危機暫時告一段落,但戰火還在繼續。

俄烏沖突背後的北約暗戰 | 鳳凰聚焦

制片人:何冀甯

編導:王柳

編輯: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