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北京人愛鳥,是出了名的。每天,帶上自家的鳥出門遛一遛,是許多老北京人雷打不動的必修課。在作家的筆下,他們被稱作“鳥人”,鳥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而近年來,不少愛鳥人士開始将注意力從“籠中鳥”轉向“叢林鳥”,他們也被視為新一代“鳥人”。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郭耕:這個照片很特殊,1999年國内第一次觀鳥大賽,我作為唯一的中國隊(代表)上台發言。

郭耕和動物打交道已近四十年,用他的話說,動物保護工作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他的事業。

郭耕:什麼是事業和職業?就是我想上班,那就是事業。如果說明天我得上班,那就是職業。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郭耕:到田裡,遠方“呱呱呱”全是叫的,一看地上田頭全是一種叫豆雁的鳥。我就拿着望遠鏡掃。突然就不動了,我說好像大鸨在這呢。大家都掉轉“槍口”,往那找,一看真是大鸨。

東方大鸨是一種極難被觀測到的珍稀物種,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數量已不足兩千隻,甚至被認為是“鳥中的大熊貓”。但與大熊貓不同的是,鳥類會自由地遷徙,甚至不經意間出現在人們的身邊。

快速的城市發展中,人類擠占了野生動植物生存的土地、空間和資源。今年6月,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加強自然保護地管理,建設生物多樣性之都”。全市将在部分有條件的綠隔公園建設20處自然帶,促進人工林向近自然林轉變,為野生動物保留栖息空間。并在“十四五”期間,每年建設120處生物多樣性保護小區,為小動物營造栖息地。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周彩賢:因為現在我們的基底有了,據我們初步調查,我們的物種大概在6000種以上,如何把它保護好,這其實就是我們園林綠化部門下一步一個宏大的命題。

沒有多樣的生态系統,完整的生物鍊條和生物廊道,北京目前的“綠”或許隻會是短暫的“綠色荒漠”。北京這樣人口急劇密集的超大城市,真的有可能讓“綠”活起來,重新成為自然化城市嗎?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裡,“萬物共生”的願景能否實作呢?

“适得其反”的生态保護

羿健和馬德成,都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愛鳥會的成員,他們口中的它,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鸨。2017年,有觀鳥愛好者在這裡發現了大鸨的蹤迹,也就是從那時起,每年冬天,他們都要花上将近一半的時間,守在這裡。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大鸨以草籽和谷物為食,眼前這塊對人來說并不起眼的土地,對大鸨而言卻是完美的越冬天堂。事實上,全球共有八大候鳥遷徙通道,其中北京處于“東亞—澳洲”遷徙路線上,每年過境南遷或北遷的候鳥、旅鳥達300多種,數量超過百萬。經過幾年持續地觀測記錄,羿健和馬德成欣喜地發現,這裡已經成為幾隻大鸨穩定的越冬地,而且除了幾張老面孔,隊伍還在不斷壯大,去年最多的時候達到五隻。

郭耕:我覺得這是一個典範,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農民種地該種還種,但是冬天撂荒了,正好這些鳥到這來越冬。你唯一做的事就是不要去打擾。這幾十年來我得出一個經驗,保護的關鍵不是把動物給關起來,而是把人給管起來。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為了更好地保護大鸨,馬德成和羿健他們專門起草了大鸨拍攝行為指南,并向社會公開招募志願者。

如今,這個隊伍已經發展壯大到将近200人。每年這個時候,他們都會自發地排班,早上8點上崗,下午5點下崗,默默地幫大鸨解決各種問題。

今年,北京市啟動了“揭網見綠”新舉措,通過簡易綠化為荒地“美顔”,既防止了揚塵,又能實作在低維護條件下的區域生态功能。這項本意是改善生态的舉措,卻在不經意間改變了生态。對于大鸨來說,它們剛剛對這片越冬地适應甚至依賴,現在不得不應對這突如其來的改變。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呂植:從人的眼光來看,這個地方亂七八糟,但為什麼他們從2015年開始觀察,有266種鳥,包括八種一級保護動物在這生活,動物的眼光是不一樣的。

呂植,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及生态研究中心教授,也是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創始人。早年,她主要從事大熊貓研究和保護,有人稱她是“與野生大熊貓最親近的人”。而身邊校園裡豐富的動植物,則讓她開始關注城市的自然生态。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2008年,在綠色奧運的大背景下,奧森公園摒棄了傳統的“公園為人服務”的設計理念,提出仿自然山野的建設标準,同年,53萬株近100種喬木、80餘種灌木和100餘種地被植物,按照生物多樣性組成了奧森的自然林系統,公園綠化覆寫率更達到了95%以上。其中,為了淨化公園的水質,種植了6萬多平方米的蘆葦。如今,這片濕地空間,早已成為了動物的樂園。

王軍:咱們的蘆葦,就是給東方大尾鷹、鴉雀,它們喜歡在這種蘆葦裡面活動,它就要吃蘆葦稈子裡的小蟲,它除了藏身還要覓食。還有秧雞什麼的,都會依賴于這個環境。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在過去很多年間,為了不使蘆葦破壞奧森的水質,同時為了冬天防火,每年11月,公園就會把所有的蘆葦都割掉。學習園林出身的王軍,從來沒有意識到這片蘆葦,對動物有着如此大的作用。2017年,北京市生物多樣性政策研究工作啟動。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建議王軍,可以改變割蘆葦的方式。

譚玲迪:奧森沒有減少割蘆葦,因為這是它水體水質的需求,但是你可以按照鳥類和昆蟲繁殖的節奏來割蘆葦,就比如說春天的時候趕在鳥類繁殖季到來之前,我就把該割的全割了,這樣的話,鳥類過來的時候就不會再因為你割蘆葦驚擾到它。還有就是有一些蜻蜓,可能它要利用蘆葦繁殖,你再适當給它留幾小塊就行。秋冬的時候你是為了防火的目的需要割蘆葦,但是有一些鳥類需要在蘆葦叢裡面過冬,那就在沒有防火風險的地方,比如說水的中間給它留幾片。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今年11月,為了冬季防火的需求,奧森割蘆葦的工作如期進行。但在此越冬的鳥類并不用擔心失去生存的空間。聽取山水的建議後,王軍決定根據鳥類的習性,每年将割蘆葦的次數由1次改為3次,這些變化也給她自己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今天,我們環顧北京,印象中滿是鋼筋水泥的城市,正在被綠色覆寫。持續60多年的防風固沙工程,讓北京實作了“由黃到綠”的轉變。兩輪“百萬畝造林”工程,讓北京城市的綠化覆寫率達到了49.29%。但如何讓綠“活”起來,是北京亟待解決的問題。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周彩賢:活起來主要是兩個意思,一個我們林子造了,量很大,但是我們林子底下光秃秃的,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态系統,不活。另外一個,人進入到森林裡面以後,我們感覺到,無所适從就僅僅走走路,人享受森林各種帶來的福利還沒有,是以人進去也活動不起來。

2017年,北京開始實施第二輪“百萬畝造林”,提出了鄉土、長壽、抗逆、食源、美觀的造林方針,力求通過鄉土樹種提高抗逆性,并在此基礎上為動物提供更多的食物,恢複生物多樣性。

周彩賢:綠了,恢複生态系統。事實上在一個區域一個環境當中,要達到生态系統的平衡,生物必須多樣,食物鍊必須完善,一個物種的滅絕不是代表一個個體,一個鍊斷了,就導緻你的生态系統不平衡了。

呂植:城市化的過程,從生态系統的角度來說,是一個單一化的過程,就變成水泥森林了。人本身就是自然的産物,人強大了以後呢,把我們所依靠的這個生命的基石逐漸摧毀,變得越來越脆弱,越來越不穩定,這是為什麼我們今天強調要保護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因為它遇到了危機,實際上是難以為繼的。其實自然可以重新來過一遍,而人類不可以。

自然的力量:看見生物的“隐性價值”

北京,一直是一個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大都市。許多鳥類、兩栖、爬行動物以及植物隻要條件适宜,哪怕面積很小也能成為它們的立足之地,與人類聚居區比鄰或鑲嵌而生。

呂植:北京生物多樣性恢複的潛力是非常大的,但與此同時也是非常脆弱的。所謂的尊重自然,順應自然,這幾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其實蠻難的。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位于北京西郊的京西林場,17萬畝森林綿延于京西山巒。10月已值深秋,但這裡卻仍能看到成片的綠色。油松四季常青,在人工山林中極為常見。人們已經很難想象,新中國成立之初,這裡也曾“荒山秃嶺,風起沙揚。”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如今已經綠樹成蔭,但卻迎來了新的問題。

安桉:你從衛星一看,一片綠,你走到樹林底下其實什麼都沒有,沒有灌木,沒有草,光秃秃的一片,我們都管這叫“綠色的荒漠”。

京西林場的前身是京煤集團的企業林場,它的誕生最初是用于煤礦巷道的坑木,後來随着技術的發展與國家政策的調整,林場成為煤礦企業的一種生态補償,特定的時代要求決定着像油松、落葉松這樣的速生樹種都是最佳的選項,但由于林區密度過大而遮蔽了陽光,導緻林下的草本植物和灌木都很難生長,這也加劇了物種的單一。

周遵秀:純林是一種不穩定的結構。因為它沒有食物鍊的循環,沒有互相物種的制約和平衡,導緻病蟲害一旦發生,特别容易擴散蔓延。

事實上,不管是人工林,還是城市中随處可見的人工草坪,都正在經曆着從人工化到自然化的轉變。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曾經的南門大草坪,是不會有任何動物駐足的。為了維持草坪的四季常青,整齊美觀,每年6月底開始,每隔十天就要進行一次打藥殺蟲。

王軍:這個工作是特别程式化的,我有意識地播了一部分蒲公英、紫花地丁,把它變成綴花草坪。當有一定比例其它花卉品種的時候,它的病就不容易蔓延,甚至那塊南門大草坪,一年我都不打一次藥了,代價是它不是純冷季型草坪,秋天會黃得早一點,但我一直覺得,其實這個審美也是沒有問題的,自然界裡頭一定是有一年四時變化才是對的。

呂植:我們為什麼保護生物多樣性呢?是因為多才會穩,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曆,桌子兩條腿立不起來,三條腿能站起來,但是你要是不小心砍掉一條腿它就倒了,如果有十條腿八條腿,它才比較安全。生物多樣性越多,生态系統的功能越穩定。

對于京西林場而言,從接管這塊林地伊始,就把恢複生物多樣性提上了日程,短短幾年已經看到了一些可喜的改變。我們來的這天,正趕上修路,一些水泥沒幹的地方,還可以發現小動物的腳印。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2019年,他們聯合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開始進行“開林窗”嘗試,通過疏伐,為林下植被生長創造陽光和空間條件,用這種方法來恢複生态。用他們的話講,不是所有樹木都叫森林,有時候砍樹比植樹更能幫助森林恢複到自然健康的狀态。

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樹苗,讓周遵秀她們欣喜不已,作為外行人可能無法了解,它們對于這個生态系統意味着什麼。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周遵秀:比如說栎類,頂級生物群落的一個訓示物種,今年咱們看到的可能好多都是小苗,可能20年以後,它能長成這種大樹,穩定的生态群落就已經構成了。

原始森林中,動物植物微生物在這個大環境中各司其職,維持着穩定與和諧。對于植物而言,它們需要借助大自然的幫助,才能将種子和幼苗傳遞到森林的各個角落,換句話講,昆蟲,鳥類都是它生生不息的依賴。

郭耕:一般人說520就是我愛你,但(那天)也是國際蜜蜂日。一千三百多種作物,有一千種以上都依賴蜂類來傳播花粉。如果沒有蜜蜂了,我們的農業、畜牧業、水果、蔬菜都會減産,都會遭到損失。人類往往看到的是直接的價值,是産品價值,但是它們還有更多的生命支撐價值,這就是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城市的未來:留野、保育,從生物的視角出發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2017年,北京市決定,在城市中心區東北部,朝陽、昌平、順義三區交界,溫榆河、清河兩河交彙之處,規劃建造面積約為30平方公裡的溫榆河公園。

因公園位置地處三區河道交界,同時也是北京重要的蓄滞洪區,溫榆河公園的籌劃建設,最終由北京市水務局進行牽頭,并于2019年成立了北京市溫榆河公園協調小組。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李文宇:其實剛開始就是以防洪功能為主,但是它又特别大,不一定30平方公裡全部去建蓄滞洪區。我們測算過周邊大概有上百萬居民,其實也是為了給這些市民提供體驗生态自然這麼一個大的空間。

溫榆河一期工程在2020年9月正式對市民開放。随即迅速成為周邊居民踏青、露營的最佳選擇。在滿足人需求的同時,園内遍布蘆葦濕地,并無水泥硬化的灘塗、沿河沒有封閉的水域廊道、喬灌草互相結合的空間規劃,這些都是考慮到野生動物而進行的設計。

“生境”,意為生物生活的生态地理環境。這是溫榆河公園設計規劃中被反複提及的詞語。在園林設計師王賢看來,30平方公裡的範圍已經遠超公園的尺度,溫榆河公園的設計、建設究竟該以何為本?這是他一直困擾的問題。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王賢:溫榆河既不是一個純粹的城市建設區,也不是(類似)三江源生物保護區,中間的這個區域我們如何去界定它的優先級,當時圍繞到底是考慮人,還是優先考慮動物,有很多的争論。

在以生态為本的前提下,北京市決定采納呂植教授提出的“留野”概念。目前,“留野”已成為北京市園林綠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呂植:所謂“留野”就是讓它自己長,不要再去割它,去管它,再去種它,讓它自己演化,讓自然做自然的事情。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人來幫助營造一個自然場景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我們了解自然是什麼樣子,這些生物需要什麼,需要的是草,不是樹,需要的是濕地,或者是灘塗。

在溫榆河公園的最終設計方案中,我們看到了一心、三核、四脈的自然帶空間格局,整個公園的“留野”範圍占據公園總面積的30%,為各種生物提供與之适應的生境。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如今,北京的本土植物,越來越成為園林綠化工作者的首選。2020年以來,北京市持續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生物學家們的足迹遍布山野,實地了解最新動向。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的資料顯示,北京地區目前已有記錄維管束植物2088種,其中國家及北京市重點保護植物80種。而除此之外,還有近600種陸生脊椎野生動物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中栖息繁衍。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按照規劃,北京每年要在園區、校區、社群等場所建設120處生物多樣性保護小區,為小動物營造栖息地。類似昆蟲窩、刺猬屋、蚯蚓塔等一系列為小動物服務的設施就出現在人們身邊。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夏舫:以前我們做綠化是綠起來就好,後來就變成不光要綠,還要美,現在我們是讓它活起來,物種的多樣性讓它更多,更豐富。生物多樣性保護可以方方面面,我在大的園區當中要實作那樣的一個目标,那我在小的社群當中,實作的目标是不一樣的,實際上它更多的是增強人的一種保護意識。

夏主任告訴我們,在小區中有一棵柿子樹,而每當豐收時節,物業提醒業主來收果子的時候,業主卻說,這些果子就讓它留在樹上吧,它們本來就是為鳥而留的。

奧森公園裡的鳥樓,是王軍每天早上巡視公園都要來的地方,鳥樓的700多個房間,入住率達到了8成以上。

王軍:建奧森的時候,它那個設計理念還是比較先進的,城市生态公園,多多少少還是考慮到了鳥類,這種近自然的環境其實作在看起來,這個路子還是挺對的。

新聞調查丨獨木不成林 城市與自然互相融合

當城市快速發展,許多小孩的童年也随之被鋼筋水泥的“森林”圍困住,他們或許了解最新的科技産品,精通琴棋書畫,但對身邊家園,身邊的一草一木知之甚少。随着近年來戶外運動的頻繁“出圈”,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大自然給予的不僅僅是快樂,還有更多有趣的知識吸引着他們去探索。

來源:央視新聞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