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ath League和美國AMC有什麼差別?

作者:海博優達

有很多已經報名了Math League的家長來問海博:

  • 這個競賽和AMC有什麼差別?
  • 是不是都需要參加呢?哪個更适合我參加?
  • 參加的話需要做什麼?
  • …………

别急,海博馬上帶大家來對比一下這兩項數學思維活動的異同,以及幫助大家科學備考、沖刺提分✌

同“根”不同源:學術體驗 VS 選拔人才

作為同樣來自的美國的國際數學思維活動,Math League和美國AMC的活動目的卻不盡相同。

首先是Math league —— 它是全球舉辦曆史最悠久的國際數學思維活動之一,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45屆,每年有超過100萬名中國小生參加。美國排名前三甲的高中更是無一例外地全部參與Math League,也側面說明了對它的高度認可。

創始人 Steven R.Conrad 和 Daniel Flegler 先生不僅擁有卓越的教育履曆和榮譽成就,更是和美國各大高校聯系密切,曾擔任六年美國大學入學考試SAT組委會的會員。

他們将Math League定義為“一場以學術和體驗為導向”的活動,倡導數學的愉悅和研究,鼓勵學生享受挑戰和解題讨論帶來的歡欣與鼓舞。

Math League和美國AMC有什麼差別?

然而美國數學思維活動AMC的意義,更多是加強學生們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并發現、培育、選拔數學人才。

比如美國的藤校如MIT、斯坦福、布朗等頂級大學已将AMC的成績列為重要參考因素之一。

作為國際學校的學生,參加AMC對未來留學、進入夢校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可以說,Math League和AMC都是國際學校的學生值得參加的數學活動。

但Math League更适合“新手入門”,而AMC則适合“競賽高手”

階段晉級 VS 單場定“輸赢”

除了活動目的外,Math League和美國AMC的活動形式也有很大的差別。

Math League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結束後,組委會都會為表現優異的孩子評獎,隻有獲得獎項的學生才能晉級下一個階段。

獲獎的榮譽和高獲獎率的設定可以讓孩子對數學保持熱情和興趣。

Math League和美國AMC有什麼差別?
Math League和美國AMC有什麼差別?

而且這種活動形式極具體驗感,可以多方位地考察孩子的數學基礎、科學研究、團隊協助等多樣化的能力。

相比之下,美國AMC的活動形式就比較簡潔,一天内考完就結束

一場定勝負,聚焦考察學生的數學能力,選拔出數學能力最優秀的前5%的學生。

想要單從數學能力上,了解孩子在全球是大概怎樣的排名,美國AMC活動的成績是最直覺的展現。

需要說明的是AMC8、AMC10、AMC12之間不存在晉級關系,彼此獨立。

總結一下,孩子參與Math League數學學習體驗感更強,但參與美國AMC更能發揮出從小積累的數學優勢~

Math League和美國AMC有什麼差別?

低齡友好 VS 向上挑戰

對比完活動目的和活動形式,接下來回歸到最重要的活動難度。

雖然Math League第一階段和美國AMC都是選擇題,但他們的難度并不能直接類比。

因為Math League是根據年級來劃分組别,3至7年級分别使用比對年級難度的試卷,同年級的孩子一起評獎,每個年級的獲獎率都是50%,絕對可以稱為低年級友好型活動。

而美國AMC則是按既定的年級标準來統一分組,比如AMC8是面向8年級及以下的所有學生,所有參賽的學生一起評獎。

即使AMC8為低年級孩子準備榮譽獎,但大部分低年級孩子來說還是有些吃力。

Math League和美國AMC有什麼差別?

綜上所述,剛接觸思維拓展活動的同學,還是建議先從Math League開始,一步一個腳印。

如果本身在學校裡的成績就已經不錯了,想通過接觸國際數學思維活動做課外拓展,那不論是Math League還是AMC都非常建議參加。

當然,大家還是要明晰,參加國際數學思維活動考察的知識是拓展内容,平時在課内是基本不涉及的。

以2022年AMC8的真題考點為例,數論群組合的難度,對完全沒有接觸過這類知識點的同學們來說是非常高的。

Math League和美國AMC有什麼差別?

是以,對想參加數學思維活動并取得好成績的同學來說,最重要的是建立競賽知識體系,同時将基礎的知識考點夯實起來。

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僅需要小同學自身有學習的自驅力,也需要掌握适合的學習方式和技巧。

如果沒有摸索出合适的備賽方式的同學,也可以考慮讓海博來幫助安排的學習規劃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