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煮飯仙人、天婦羅仙人,日本的各式“仙人”,他們何以成仙?

作者:唐門少俠

日本是個神奇的國度。除了不甘心做蕞爾小國,與其鄰居中國結下千年仇怨之外,還盛産各種“之神”,即仙人。

麥肯錫的合夥人、大型國企集團的高管、醫療行業的職業投資人、大陸的暢銷書作家馮唐老師就對日本的天婦羅仙人早乙女哲哉贊賞有加。

煮飯仙人、天婦羅仙人,日本的各式“仙人”,他們何以成仙?

他在《馮唐成事心法》中寫道:

“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炸過二百五十萬隻蝦,他講,一隻蝦從海上撈起來,到端到客人面前,要經過二百個以上的環節。每個環節對這二百五十萬隻蝦,都要做一遍。經過反複的落實、反複的優化,才能說真懂一行,才是從小處着手的精明人。

煮飯仙人、天婦羅仙人,日本的各式“仙人”,他們何以成仙?

小米科技公司,曾在研制米家電鍋時,請了日本的煮飯仙人村嶋孟來合作,力求讓小米做出來的電鍋臻于完美,煮出來的米飯口感最佳。

煮飯仙人、天婦羅仙人,日本的各式“仙人”,他們何以成仙?

一開始,一些中國人談起日本的各種仙人,是充滿敬佩之情的,把他們看做是日本工匠精神的代表。

但是,我卻并不這麼看。筆者看問題喜歡從經濟、資源等經濟基礎上找原因。

日本很多行業之是以出了各式仙人,恰恰是日本資源匮乏、經濟内卷、内部競争激烈、人口土地沖突緊張的結果。

一、資源匮乏,導緻日本的原創文化少

日本經濟資源匮乏是自古以來的事。資源匮乏,會導緻精神、文化生活的無聊和貧乏。

工作勞作之餘,實在沒啥事可幹,日子實在太無聊,那就把一樣簡單的事情翻來覆去地搗騰。

就像我們農村小孩的童年,沒有手機,沒有電腦,無聊時可以趴在地上看螞蟻搬家能看一整天。

中國的各種文化傳到日本之後,日本人如獲至寶,把它們看做稀罕寶貝,放在掌心,反複把玩。經過日本人上千年的化簡為繁地操作,就成了日本的各種“道”。比如茶道、花道、劍道等等。

就拿日本的茶道來說吧。

沏茶、喝茶在中國人看來是件很簡單,很單純的事,但是到了日本人那裡,就變得相當繁複了,甚至沏茶的人還要經過專門教育訓練。

把簡單的工序複雜化,這和孔乙己“回”字的四種寫法沒什麼差別。而且,他們很可能會鼓搗出“回”字的200種寫法。

日本人自己津津有味,樂在其中, 可是在中國人看來,就是神經病!

中國人為什麼不搞日本那樣的茶道?很簡單。

沒工夫,沒必要。

煮飯仙人、天婦羅仙人,日本的各式“仙人”,他們何以成仙?

中國茶園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茶葉生産大國。

中國人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中國人在種茶、炒茶、寫茶經(陸羽《茶經》),忙着把茶葉打包裝船銷到全世界......

而且中國不止有一種茶,還有碧螺春,鐵觀音,西湖龍井,君山銀針等等,茶的名字都像一首首詩。

在日本這種資源環境和文化氛圍的影響下,出現各種仙人就不奇怪了。

日本人得到一種食材,因為稀缺,是以分外珍惜,那必須得物盡其用,好好利用它。

天婦羅仙人,早乙女哲哉,可以把炸蝦搞成200多個工序,和日本茶道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日本經濟内卷嚴重、内部競争激烈,導緻換工作的代價很高。

為什麼某些日本人,在一個極其細分的工作崗位上可以幹一輩子?

煮飯仙人煮飯煮了50年。

天婦羅仙人做炸蝦做到了80多歲了,現在還在做。

還有壽司之神,鳗魚飯仙人,年紀都上100歲了。

因為日本是一個經濟内卷很嚴重的國家。其經濟内卷,人地沖突從明治維新時代就開始了。

在工作上,日本人的選擇很少。想要換工作、跳槽,代價很大,搞不好下一個工作就沒有着落了。

同一個工作崗位,有無數人在排隊等待、競争、虎視眈眈。好不容易得到一份工作,那就好好珍惜,準備從生幹到死吧。

日本生活成本高,老齡化嚴重,導緻日本很多老人超過了退休的年齡仍在工作。日本老人不工作,活下來都艱難。

經濟内卷嚴重,到了極限時,在日本的身上,就是對外擴張,發動侵略戰争。

煮飯仙人、天婦羅仙人,日本的各式“仙人”,他們何以成仙?

日本老年司機

傳聞日本人洗盤子要洗7遍,雖然我沒親眼看見,但是我還是會相信有日本人會怎麼幹的。

日本要是出個洗碗仙人,我也不奇怪。

可能你很欣賞日本人把一件簡單的事情,能堅持做了一輩子。可是,你再怎麼欽佩他,也不會像他那樣做,估計你跑得比誰都快。

當然你對日本的仙人精神表示贊賞也未嘗不可。這也算是對他們辛勤勞作、缺少選擇的一生的精神補償吧。

當然,日本人的這種“仙人”精神,在他們的工業化程序當中,還是起到了積極作用的。

日本在某些細分的精密制造領域,在世界範圍内還是有競争力的。比如半導體裝置、材料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