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方軟體“帶病”沖刺科創闆,雲計算或成資料複制賽道最大變量

英方軟體“帶病”沖刺科創闆,雲計算或成資料複制賽道最大變量

說起“資料複制”賽道,就不得不提英方軟體。

在六年前曆經了短暫的新三闆挂牌後,英方軟體又向科創闆發起了沖擊,11月7日稽核狀态更新為“送出注冊”,興業證券為獨家保薦人。

先賣個關子,海通證券原本計劃為英方軟體IPO擔任保薦機構,在對其IPO進行了多期輔導後,最終選擇了放棄,這其中有什麼蹊跷?下文自見分曉。

英方軟體“帶病”沖刺科創闆,雲計算或成資料複制賽道最大變量

英方軟體IPO進度 資料來源:上交所官網

此次是英方軟體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并在科創闆上市,計劃發行不超過2094.67萬股以募集5.74億資金,投向“行業資料安全和業務連續性及大資料複制軟體更新”、“雲資料管了解決方案建設”、“研發中心更新”及“營銷網絡更新”四大項目。

在等待注冊結果之際,英方軟體内部存在的衆多問題或成為IPO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業務規模小,市場拓展難度大

“公司是國内市場少數同時掌握動态檔案位元組級、資料庫語義級和卷層塊級資料複制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是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企業業務連續性及資料複制管理領域處于領先地位”,英方軟體在招股說明書中這樣描述自己。

憑借此,英方軟體也博得不少投資者青睐。據企查查顯示,自成立以來英方軟體共完成6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好望角投資、毅達資本、海通開元等知名機構。

英方軟體“帶病”沖刺科創闆,雲計算或成資料複制賽道最大變量

英方軟體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企查查

作為一家專注于資料複制的軟體企業,英方軟體主營業務系為客戶提供資料複制相關的軟體、軟硬體一體機及軟體相關服務。

具體是:依托自主研發的動态檔案位元組級複制、資料庫語義級複制和卷層塊級複制三大核心底層複制技術及其他資訊化技術,構造“容災+備份+雲災備+大資料”四大資料複制産品系列,相關産品覆寫了容災、備份、雲災備、資料庫同步、資料遷移等經典應用場景,同時也推廣到了智能災備管理、資料副本管理、資料流管理、大資料收集分發、資料跟随等更多應用領域。

英方軟體“帶病”沖刺科創闆,雲計算或成資料複制賽道最大變量

英方軟體産品矩陣 資料來源:英方軟體招股說明書

據财務資料顯示,2019年至2021年,英方軟體營業收入分别為1億元、1.25億元和1.54億元,其中軟體産品、軟硬體一體機産品一直為主要營收來源,兩者合計占比均高達85%以上,但軟體相關服務近年來規模及占比持續提升,2021年占比上升至9.47%。

英方軟體“帶病”沖刺科創闆,雲計算或成資料複制賽道最大變量

英方軟體業務結構 資料來源:英方軟體招股說明書

再來看盈利能力,同期英方軟體分别實作扣非淨利潤1,440.70萬元、2,774.87萬元和2,720.89萬元,2021年“增收不增利”。

雖然近三年英方軟體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5.08%,但與資料複制軟體行業百億體量相比,不到2億的業務體量無疑較小。

誠然,英方軟體在招股書中也承認自身業務規模的局限性。

資料複制軟體行業内的主要市場參與者包括了存儲硬體企業、資料庫企業以及第三方資料複制軟體企業,行業競争較為激烈。

一方面DELL、Oracle、IBM等國外諸多知名存儲、資料庫企業和老牌第三方資料複制軟體企業,依靠自身的技術和市場優勢,在國内市場也占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另一方面Veritas、CommVault等國外老牌第三方資料複制軟體企業進入中國市場較早,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在國内市場也占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此外,國産存儲和資料庫企業雖然目前較少涉及跨平台的資料複制軟體産品開發,但也具備研發跨平台資料複制軟體或收購第三方資料複制軟體企業的資金實力,形成對英方軟體潛在的競争壓力。

由于較少銷售存儲硬體和資料庫産品,英方軟體在客戶擷取上存在一定劣勢,市場開拓難度較大。同時,英方軟體目前的産品形态以軟體傳遞為主,而軟體産品單價相比結合存儲硬體的軟硬體一體機較低,這就導緻其收入規模偏小且難以快速擴張到與軟硬體一體機廠商相近水準。

此外,2022年1-6月英方軟體預計實作營業收入5,400萬元至5,900萬元,同比增加98.85萬元至598.85萬元,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于母公司的淨利潤為-600萬元至-10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3.43萬元由盈轉虧。對此,英方軟體給出的解釋是,“主要是公司的研發人員和銷售人員數量和人均薪酬均高于上年同期,是以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相對較高”。

為了滿足科創屬性,大幅調整财務資料?

除了市場空間小,英方軟體還面臨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科創屬性定位合規性問題,這直接決定其能否順利“上岸”。

在最新公布的英方軟體IPO招股書(注冊稿)中,英方軟體較2021年底釋出的申報稿補充上了2021年的最新财務資料,同時“悄無聲息”的将2019年和2020年的營業資料進行了調整。

根據上交所披露的資訊,英方軟體在招股書申報稿中披露的财務資料涵蓋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上半年,由天健審計機構完成審計。

英方軟體“帶病”沖刺科創闆,雲計算或成資料複制賽道最大變量

英方軟體兩版招股書主要财務資料差異 資料來源:英方軟體招股說明書

但蹊跷的是,雖然英方軟體對資産總額、營業收入、淨利潤等衆多科目的資料都進行了調整,但現金流量金額卻前後保持一緻,财務資料客觀性深受市場質疑。

對此,英方軟體給出的解釋稱,“公司将雲資源業務的會計核算由‘總額法’調整為‘淨額法’;還調整了軟硬體一體機業務的收入确認方法”。

但市場貌似并不“接受”這種說法。據“金融界”報道,滬上一家大型券商的資深保薦代表人認為,“這樣做的目的,很顯然就是為了滿足科創屬性名額的硬性規定”,還進一步補充,“在2021年資料出爐後,如果不進行資料的‘人為’調整,按照英方軟體2021年底申報的相關資料,其是不能滿足科創屬性的定性要求的”。

不得不說,“科創屬性不符”的确屬于重災區,倒下的企業不計其數。

去年3月,中國證監會在正式頒布中國證監會釋出《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并在一個月後對《指引》進行了進一步修訂,由此進一步明确了科創屬性的企業的内涵和外延。其中,四項正常名額之一就是,“最近三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達到20%,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3億元”。

若按招股書申報稿中資料來看,英方軟體2019年至2021年三年間複合增長率僅為19.4%,并不滿足規定要求“最近三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達到20%”的硬性規定。但通過簡單而巧妙的數學處理,英方軟體通過“薄利多銷”的手段将作為“分子”的2021年營收放大,同時将作為“分母”的2019年營收基數縮小,換來的是三年間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5.08%,符合名額要求。

除自身問題外,英方軟體還存在與海通證券的關聯交易問題,以及涉及二者之間的“對賭”協定。

在招股書中,英方軟體直言,“公司存在來自金融行業客戶收入占比較高的風險”。資料顯示,英方軟體來自金融行業客戶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别為20.94%、31.00%和27.32%,為公司第一大行業客戶群體,而海通證券無疑是英方軟體最重要客戶之一,2020年至2021年一直位列前三。

英方軟體“帶病”沖刺科創闆,雲計算或成資料複制賽道最大變量

事實上,英方軟體與海通證券及其下屬公司的業務合作始于2015年并持續至今,交易内容包括軟體産品、軟體相關服務以及雲資源充值業務。其中雲資源充值業務以淨額法核算,未展現收入、成本,2019年至2021年對海通證券雲資源充值金額分别為840.38萬元、1,034.76萬元和1,369.16萬元。英方軟體還向海通證券銷售軟體産品及軟體相關服務的關聯交易金額分别為268.44萬元、514.76萬元及520.19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别為2.68%、4.13%及3.37%。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與海通證券持續合作的同時,2019年6月海通證券實際控制的嘉興海通旭初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海通旭初”)向英方軟體進行增資,目前持股4.21%且推薦了一名董事。不難看出,英方軟體與海通證券的交易構成了關聯關系。

就在海通旭初入股後當月,便與英方軟體簽訂了對賭協定。

英方軟體“帶病”沖刺科創闆,雲計算或成資料複制賽道最大變量

身兼數職,海通證券身上的“謎”很大程度會影響到英方軟體的IPO稽核。

數字經濟時代,“雲計算”或成救命稻草

但毋庸置疑,資料規模持續擴大導緻資料保護和互聯互通的需求增加,資料複制軟體作為提供資料傳輸的基礎工具,其作用日益突出,英方軟體所處的資料複制軟體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資料複制軟體行業主要面向容災、大資料等對資料複制的實時性、穩定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場景。

據“共研網”報道,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陸續釋出了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的災備行業标準,中國資料災備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資料顯示,大陸災備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88.7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290.7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1.1%,預計2022年大陸災備市場規模将達到377.1億元,其中硬體、軟體及服務市場規模分别為164.8億元、149億元和63.3億元。

英方軟體“帶病”沖刺科創闆,雲計算或成資料複制賽道最大變量

大陸災備市場規模及預測情況 資料來源:共研網

災備場景的應用包含了容災、備份、雲災備。目前英方軟體是這個賽道的主要玩家,已經形成了包括容災、備份、雲災備、大資料在内的完整産品系列,并推出了統一資料管理平台軟體,綜合了針對實體機、虛拟化及雲端環境的資料監控、災備、遷移、同步、分發、共享、內建、治理、歸檔等多元度大資料管理功能。

據IDC統計資料顯示,英方軟體在2020年國内資料複制與保護的純軟體市場排名第四,市占率10.6%,僅次于Veritas、Dell Technologies和華為(市占率分别為15.8%、13.1%和11.1%),在國内第三方資料複制軟體企業中排名第一。2021年英方軟體排名進一步提升,位于軟體市場領域全球廠商第三位,依舊位列國内災備廠商第一。

英方軟體“帶病”沖刺科創闆,雲計算或成資料複制賽道最大變量

2021年英方軟體在災備市場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IDC統計

未來,随着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張,将催生出更多資料流動需求。據中國網際網路協會釋出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2)》資料顯示,2021大陸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45.5萬億元,其中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産業規模達10749億元,人工智能産業規模達4041億元,雲計算市場規模達3229億元。數字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正在深刻改變全社會的生産和生活方式。

在此過程中,“雲能力”成為企業尋求增長的利器。

英方軟體深知其中利害,早早便開啟了與“雲”相關的一系列行動:2015年與阿裡雲合作推出“簡單、快速、安全”上雲服務,主要提供資料複制技術;2018年與華為雲合作釋出混合雲災備解決方案;去年容災、備份、大資料、雲災備系列軟體與騰訊雲TStack V2.0相容性互認證;今年4月旗下資料流複制管理軟體與新華三雲資料庫系統軟體完成相容。

可以看出,千瘡百孔的英方軟體正在試圖抓住“雲計算”的風口實作破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