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玉環文旦

作者:新民網
玉環文旦

黃建軍 攝

清光緒二十三年,玉環廳楚門人韓姬宗從江西興安知縣任上告老還鄉。因故繞道長沙、南京,上九華山進香。巧遇福建漳州香客,共享漳州文旦柚果,得十三粒文旦種子,帶回老家(現龍溪鄉,當時隸屬楚門),親自選種、播種和培育,最終種活三株文旦。從此,文旦種子認準了這片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溫潤土地,在楚門的庭前院後、山水之間開枝散葉、開花結果。

那時,玉環三百七十八平方公裡的陸地被漩門灣一水相隔,海水水深流急,形成世界奇觀漩門灣漩渦湍流,兩岸往返需坐擺渡船搖搖晃晃過海。緣此,玉環本島人很少能吃到果肉芳香、軟糯多汁的楚門文旦。

生活在玉環本島的我,有幸在年少的時候,一年品嘗一次文旦。母親有一個非常要好的同僚是楚門人,每年大雪節氣前後送一隻文旦給我家,全家視若珍寶,珍藏在我的床櫃裡。年夜飯尾聲,母親打開床櫃的櫃門,一陣馥郁的香氣沖湧而出,撲面而來。母親把文旦捧到餐桌上,用刀小心翼翼在中間劃一個圈(不能觸及果肉),剝出兩個圓弧頂柚子帽,芳香彌漫全屋,一家人在濃郁的香氣中一起撕去白色雪絨樣的果瓤,露出米黃色晶瑩的果瓣,每人按瓣配置設定,它是年夜飯後涼沁沁的瓊漿玉液。

玉環文旦

黃建軍 攝

1977年國慶日,漩門大壩工程完工并實作通車。楚門文旦種子經與本地玉橙、土栾等嫁接優選後,品種更佳,苗種向南繁衍到玉環本島,文旦在全縣規模化種植。霜降之後,它得霜氣而成熟和飽滿,開始在集市售賣。一般人家一年買幾隻,待全家人聚在一起或親朋好友來訪時,以“殺文旦”聽起來頗具氣勢的儀式來分享它的美味。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在玉環縣委宣傳部外宣辦工作,接到一個任務,即編寫介紹玉環的宣傳手冊。那時,楚門文旦已連續多次在全國柚類水果品質鑒定中奪得冠軍,頗有名氣。為了介紹好家鄉文旦,編入宣傳手冊,我和同僚到清港垟根村實地調研,還請攝影師去拍攝文旦果作為插圖。

走進山清水秀、群山環抱的垟根村,漫山遍野的文旦讓你覺得不太真實,茂密的文旦樹間有的還穿插着柑橘樹,它們不擠,但豐碩的果實已擠滿我夢想和靈感的空間。走近一棵老樹,一百多個文旦缱绻着、牽曳着老樹的枝葉,在夕陽柔和的光輝裡,它們似與老祖母在一起曬秋,那麼的溫暖和其樂融融。果農把剪摘下的文旦在手中掂量着,選中一個讓我們品嘗,汁液甘溢、酸爽透心。

文旦特有的香氣是它深受青睐的硬核。當它從樹上摘下來,到了你家,是另一種生命形式的開啟。且待它有一個自然消水的過程,果肉吸收果瓤和果皮的裡層水分,甜度和水分得到提升,果皮顔色逐漸加深,果體放松,香氣從絲絲縷縷到唾手可得。每年深秋,天氣寒涼起來,我把文旦買回家,從秋到冬,從冬到春,相惜相伴,它彌散開來的陣陣氣息,如“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的深情呼喚,充滿柔情蜜意。

種文旦的人家也浪漫起來,在自家文旦樹上挂幾個果,就是不摘下來,直到過小年家裡打掃幹淨了,才連葉剪摘下來,在臘月寒冬裡裝點出綠意蔥蔥的小氣候,也是裝點蓬勃向上的日子。

如今玉環文旦聲名遠揚,被譽為“中華第一柚”,已成為家鄉的旅遊文化符号。它在短暫的曆史程序中,滲透出一方風土的氣韻和一方文化的創造力。十三粒種子種出的三棵文旦樹,已在家鄉4.5萬畝土地上繁衍了千千萬萬棵文旦樹,每年收果幾萬噸。

玉環文旦

黃建軍 攝

霜降後一個月左右,家鄉一年一度的文旦節喜迎八方來客,自媒體趕來現場直播直銷,大批攝影愛好者扛着長槍短炮紛至沓來,留下文旦挂果深秋的倩影和果農豐收的歡喜場景。有畫匠畫家被文旦自然形态之美所感染,他們拿出畫筆,在長得端莊典雅的文旦上畫臉譜和奇花異卉,讓文旦大放光彩。去年深秋,一個潇灑俊朗的戲劇紗帽生光臨我家,滿臉的膠原蛋白,眉清目秀,唇紅齒白。到了第二年春分,見它光澤殆盡,臉瘦得脫了骨相,我才依依不舍地把它剝開。

我想,韓姬宗若是沒有遇到香客,或是遇到了但沒有品嘗到香客的柚子,品嘗了又沒有帶回種子的激情,今日“中華第一柚”又會花落誰家?事實是所有的假設都不存在,而真實的存在是文旦成為玉環的團圓之果、緻富之果,香飄千秋萬代。(葉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