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乒女隊漸漸陷入青黃不接,30歲陳夢和25歲王曼昱還在争奧運名額,日乒15歲張本美和已經入選奧運,我們女乒的接班人蒯曼還隻是癡迷美甲的少女,球迷紛紛感慨,懷念那個張怡甯王楠雙大滿貫都在的時代。
最近翻看國乒回憶錄,其實李隼在節目中對張怡甯的一段往事回憶,最讓人動容,李隼:“張怡甯的訓練日記我認為就是教科書,他所有的日記都是恭恭敬敬的寫,他寫了很多很多本,她就是下來以後自己去鑽研,她有時候想的自個兒都覺揪頭發。
“張怡甯有時候實在想不通,自己怎麼還不行,她最痛苦的時候,是她自個紮過大腿,為了打好球發狠,就拿那個餐刀啊,不是尖的那個餐刀紮,紮完以後都淤血啊,淤血以後第2天她告訴我摔的,當時把我跟陸元陸指導吓得都不行了,一下給她摁那兒了,當時我們倆就狠狠罵她啊。”李隼回憶時都是膽戰心驚,可想當時的場面。
張怡甯解釋道:“為了鑽研乒乓球,我隻能這樣發洩,我覺得人每次都在神經的邊緣,我必須得發洩出來才行,是以隻能是這樣,要不就是人失控要不就是打球失控,還不如自己紮一刀呢,就這樣選一個吧,那就這樣失控吧。”
張怡甯為什麼能成為大滿貫呢?除了天賦異禀,她的那股子對自己的狠勁不是常人能有的,如今,國乒女隊的孩子大都是富二代,很難吃了前輩那樣的苦,像蒯曼的父親本本身就是乒乓球俱樂部的老闆,都是養尊處優的孩子,這也讓國乒女隊在梯隊建設上面臨青黃不接。
這些年,孫穎莎作為國乒女隊的新生代代表,已經在多個國際大賽中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和統治力。她在技術和心理上都得到了充分的證明,能夠承擔起國乒女隊未來的重任,但孫穎莎已經24歲了,當年,鄧亞萍24歲已經退役了。
中國女隊從來沒有32歲女運動員還參加奧運會的先例,正常來講,今年巴黎奧運過後,孫穎莎最多也隻有28歲時參加一屆奧運會的機會了,這些年,孫穎莎的成績掩蓋了女隊很多問題,但不可能永遠靠孫穎莎。
日子好了,國乒富二代多了,像當年張怡甯這樣的狠角色漸漸消失,靠孫穎莎維系的日子還有多少呢,蒯曼快些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