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守護藍綠底色,長山列島生動诠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作者:閃電新聞
守護藍綠底色,長山列島生動诠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圖檔來源:閃電新聞

不同于其他滿月就離家闖蕩的同類,斑海豹新晉為長島“宅男”,他們為什麼願意宅呢?

誤入“舌尖上的中國?長島籍牡蛎”從小“芝麻”長到大“巴掌”,是不是勾起了你的食欲?

能刺穿潛水服,“海中刺客”如何被“猛子”生擒?

不用施肥,半年養成,向下生長的海帶森林你見過沒?

……

最近有沒有被朋友圈這些神奇的視訊刷屏?有?那就對了。

這些視訊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長山列島”。

即将播出的《長山列島》是山東廣播電視台的一檔大型紀錄片,由山東廣播電視台、中共煙台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品,記錄了這片中國北方島嶼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個個真實故事。

守護藍綠底色,長山列島生動诠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圖檔來源:山東衛視

長島,全名長山列島,也叫廟島群島。處于膠東、遼東半島之間,黃渤海交彙處,是國家級4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十大最美海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長島作為山東唯一的海島縣已經在2020年撤銷,它的新身份是長島海洋生态文明綜合試驗區。

長島孜孜不倦地進行生态文明建設,以全局視野謀劃“山水林海城”,既先行先試,又常态推進,正在逐漸成為“兩山”理論的藍色實踐樣闆。

島城變美,生活更美好

彩色旅遊慢道蜿蜒綿延、環島岸線灘白水清藻綠、群山蔥翠林木密集、碧海清澈鷗鳥雲集……當下的長島,天藍海碧,姿态秀美。

過去的長島,雖然也是一個旅遊勝地,是遊客們的向往之所,但存在環境髒亂、交通不便,旅遊品質不高的問題。

過去,受特殊的地理環境制約和交通限制,長島的垃圾處理工作一直是難點。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長島加大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力度,先後建設了城區垃圾進行中轉站,實作了南北長山島垃圾集中收集外運,還為砣矶鎮、大欽島鄉等北部鄉鎮量身定制一島一站垃圾無害化處理站,又在黑山鄉和小欽島鄉建立了小型熱能垃圾處理站。10處有居民島實作垃圾處理全覆寫。

守護藍綠底色,長山列島生動诠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垃圾分類綜合處置基地建設全景 圖檔來源:長島釋出

在實行垃圾生态文明“大改造”的同時,長島同步開啟了污水處理“入地模式”,推行污水無害化處理。從2012年開始,長島就着手啟動投資少、污染少、節約土地的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建設,實作了全域污水處理設施和管網全覆寫,大大減輕了污水對海洋和地下水的污染。目前,污水處理提升工程投入試運作,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工程正在建設,将更有效進行污水處理,緩解用水壓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守護藍綠底色,長山列島生動诠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集中供暖“煤改電” 圖檔來源:長島釋出

目前正值供暖季,城區居民冬季取暖早就不再是燒煤供暖或者鍋爐供暖了,他們早已實作了清潔能源供暖。這依托的是2018年以來,長島綜合試驗區堅持生态文明發展理念,全域推行清潔能源,停止使用原有集中供暖燃煤鍋爐和燃煤供暖一級管網,煤改電清潔能源供暖項目建設的深入推進,全區清潔能源供暖基本實作“願改盡改”全覆寫。

不僅如此,長島還全面實施島外旅遊車輛“禁進”、島内車輛“控牌”,新能源公交體系全域運作;禁止新上各類工業項目,現有工業企業有序退島登陸。

守護藍綠底色,長山列島生動诠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圖檔來源:長島釋出

這座海島城市不再煙霧缭繞,灰蒙蒙的天變的湛藍。

山變綠、岸變多,青山依舊在

解放時期的長島,森林覆寫率僅有百分之零點五,從南到北幾乎都是荒山秃嶺。解放後,長島軍民70多年來堅持植樹造林綠化海島,把昔日光秃秃的荒山,打造成森林覆寫率達到50%以上的北方生态海島。但另外的50%山體怎麼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長島的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

十年來,長島圍繞“山水林海城”系統生态,先後投資16億元推進山體治理、岸線修複等一大批工程項目,完成植樹造林和退化林改造1萬多畝,林木覆寫率60%以上,守護好海島生态底盤。目前,長島南海岸正在進行山體修複治理工程施工,1000多米的海堤生态化岸線修複工程也基本完工,長島山體治理項目主體工程年底将全部完工。長島綜合試驗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園林科科長張文平介紹,2018年到2021年間,長島累計投入資金7100萬元,對南、北長山17處受損山體采用高次團粒噴播技術進行治理修複,對北五島、西三島裸露山體進行生态修複,實施綠化美化彩化更新。共栽植各類苗木80多萬株,修複裸露山體面積約30萬平方米,實作了海島裸露山體“應治盡治”。

綠樹,栽種到山頭,植被,綠化到絕壁,長島軍民堅持植樹造林70年,在海上仙境創造了人間神話。

守護藍綠底色,長山列島生動诠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圖檔來源:山東衛視

山體生态的修複,引來了鳥兒來此栖息,域内發現的鳥類已占全國鳥類種類的24.2%,成為“鳥類天堂”。植被的多樣性也吸引了千姿百态的昆蟲。山東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門興元和他的團隊在北城隍島做着昆蟲多樣性野外調查,鳳蝶幼蟲、造橋蟲、天牛都是他們的調查對象,“這個地方的植被,開花植物特别多,它既然開花,它就是為了招引昆蟲。”這些的小生命,是海島生命力的源泉,也讓長山列島靈動多彩。

退漁還海,守護深藍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态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長島最大的潛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間在海洋,最大的動能也在海洋。經略海洋,向海圖強,長島以世界眼光、國際标準、本地優勢,貢獻出自己深藍方案。

守護藍綠底色,長山列島生動诠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圖檔來源:山東衛視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以栉孔扇貝為主的海水養殖成就了長島海中“撈金”的耕海牧漁發展史,短時間内實作了從溫飽到小康的曆史性跨越,成為全省第一個“小康縣”。但曆經30年的發展,由于海洋環境惡化、養殖密度過高等多種原因,扇貝連續多年大面積死亡,養殖産業塌方式萎縮。海岸線上,養殖大棚吞噬了山坡、林地、岸線,夾雜着化學藥品養殖污水直排入海,“海底森林”逐年稀疏,岸灘死氣沉沉,一場生态災難悄然降臨。

黨的十八大以後,黨中央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設納入海洋開發總布局之中。2012年,長島正式啟動海洋牧場建設,明确将海洋牧場作為生态漁業新的增長點來培植。 2017年5月,第一座海上多功能平台下水,正式拉開長島海洋牧場裝備化、智能化發展序幕。

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指出,“海洋牧場是發展趨勢,山東可以搞試點。”擁有3541平方公裡海域的長島無疑是最适宜的“試驗田”。2018年,長島海洋生态文明建設上升到省級層面。岸上,長島拆除岸線育保苗場。海上,對離岸1公裡範圍内的1.26萬畝圍海養殖等全面騰退。同時,投資 4.3 億元建設 30 萬畝海洋牧場,持續開展“海底森林”、人工魚礁等海洋修複。

守護藍綠底色,長山列島生動诠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圖檔來源:山東衛視

2019年5月,全國首座坐底式深海智能網箱“長鲸一号”的投入使用,2020年,“長漁1号”“國鮑1号”深遠海智能化養殖平台落戶南隍城海域,越來越多的智能網箱在南隍城海域争相綻放,一座座“藍色糧倉”躍然海上,見證着海洋牧場建設從近海走向深遠海的“長島速度”。

守護藍綠底色,長山列島生動诠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藻類投放 圖檔來源:長島釋出

從靠海吃海資源衰退,到愛海護海深海“放牧”,現代化的海洋牧場不僅使深遠海成為“良田”,供給更豐富的海洋物産,改善當地群衆的生産生活狀态,同時,也在悄然改善着賴以生存的海域生态。

海中有“金山銀山”,更有“綠水青山”。《長山列島》有這麼一個神奇鏡頭——一片向下生長的海帶森林。長山列島海域海水清澈,利于海帶的光合作用,一年中有8個月水溫在15℃以下,對海帶這種冷水性海藻來說,是最佳溫度。在大海的滋養下,隻需半年,一棵棵30厘米左右的幼苗,便長成了8米長、半米寬的水中飄帶。海帶森林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對海洋健康的重要性堪比珊瑚礁和紅樹林。

我們欣喜的看到鲸魚、白江豚、斑海豹、海鸬鹚、黃嘴白鹭等海洋生物活動頻繁,幾近絕迹的江蔑、大葉藻、羊栖菜等藻類有機恢複,近岸原生鼠尾藻、馬尾藻、石莼數量成倍增加,鮑魚、海膽等野生海珍品、渤海刀魚、對蝦等傳統魚類資源不同程度恢複。北海獅、黑天鵝首次出現。這片3541平方公裡的藍色海域,徐徐展開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态畫卷。

守護藍綠底色,長山列島生動诠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圖檔來源:長島釋出

讓“雙碳”達标,建立“國際零碳島”

近日,煙台市首筆“海洋碳彙貸”在長島綜合試驗區成功落地,為長島打造國際零碳生态島、推動生态價值實作注入了金融活力。這筆

“海洋碳彙貸”以海洋碳彙為切入點,将海水養殖藻類每年産生的減碳量遠期收益權作為質押物,是一款綠色金融創新産品。而這得益于長島豐富的藍碳資源,長島光海帶、扇貝、牡蛎等的養殖面積就有11.3 萬畝。

“海洋碳彙貸”是長島進行生态文明建設的一個最新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長島不斷進行先行先試,積極探索“雙碳”達标的國際零碳島建立模式。

今年9月6日,長島綜合試驗區召開生态産品價值(GEP)核算成果專家評審會議,生态價值被“明碼标價”。5月27日,黃渤海藍碳監測評估和研究中心(長島基地)揭牌,正式啟動全省海洋碳彙試點,共同探索長島雙碳發展戰略及實作路徑。5月20日,“長島海洋碳彙研發實驗基地”挂牌。長島加速在國際零碳島建設、海洋資源、貝類碳彙、漁業碳彙、零碳旅遊、綠色能源、藍碳交易等方面研究突破,推動海洋碳彙産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精品旅遊,品味生态之韻

興起于上世紀90年代的長島漁家樂,以“吃住在漁家,遊玩在海上,攬勝于景區,娛樂在漁村”的濃郁海島特色從長島走向全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長島開啟了十年持續不斷的生态“大改造”。2012年以來,漁家樂标準化改造超過80%,星級飯店接待床位增長53%,新增海上遊船舶6艘,海釣基地和休閑漁業基地8處,開通西三島旅遊航班。

黨的十九大以來,長島以生态建設“7個100%”為底色,整合“海、岸、山、島”元素,營運全域“生态遊”。長島建成了省級民宿聚集區1處,改造高端民宿100戶,上線運作全省首個縣級智慧旅遊雲平台,獲批全國首個海上3A級景區。部分改造提升後的精品“漁家樂·民宿”在2022年旅遊旺季期間,全部滿房,房間每晚均價可達800元,旅遊收入顯著提高,極大提振了“漁家樂·民宿”業戶的發展信心。從吃住漁家到特色民宿,古樸漁村到精品叢集,10年間,漁家樂由老品牌到“金名片”的“華麗轉身”見證長島旅遊轉型更新的蛻變之路。

守護藍綠底色,長山列島生動诠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特色精品民宿 圖檔來源:長島釋出

十年來,不僅是“漁家樂·民宿”的精彩亮相,今天的長島,更完善的基礎設施、更多元的文化業态,更豐富的旅遊産品,正在吸引着越來越多的遊客來此感受仙山之美,體驗休閑之樂,品味生态之韻。

十年時光流轉,十年涅槃重生。長島的旅遊,從曾經守着一方海的“原生态”旅遊,如今成長為隻此青綠的“詩與遠方”。守着綠水青山、藍天碧海,長島正在全力建立省和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長島5A級旅遊景區、大黑山島4A級旅遊景區,推動生态旅遊全産業提升、全資源整合、全景式打造、全區域管理,以隻争朝夕的奮進姿态努力實作新時代的“築夢”之旅。

守護藍綠底色,長山列島生動诠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圖檔來源:山東衛視

十年間,從全域垃圾分類全覆寫到污水無害化處理淨化海水環境,從實施新能源供暖、全面淘汰燃油公交,到全域拆除風力發電機組,從治理裸露山體到再到拆除育保苗場、騰退近岸養殖,從曾經的“原生态”旅遊到隻此青綠的“詩與遠方”,在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經過持續10年不間斷的生态治理修複,長島環島岸線盡顯生态之美,全域生态環境品質明顯提升,努力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成為山東海洋生态文明建設的生動縮影。

在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長島正按照《長島海洋生态文明綜合試驗區建設行動計劃》,立足生态環境保護主體功能區定位,全力争創國家公園,建成國際一流的海洋生态文明島,成為國際海島保護發展的典範,塑造“山青、海藍、林茂、岸美、灘淨、城靓”的生态海島。

守護藍綠底色,長山列島生動诠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朝看黃海日出,暮賞渤海夕照。春迎東遊海豹,秋送南遷候鳥。如果人間有仙境,那一定是長島的樣子。” 《長山列島》如是說,願你也能到長島感受這“人間仙境”。(韓薇 谷明綜合)